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云如果投奔的是曹操,他在曹魏会是什么结局?

赵云如果投奔的是曹操,他在曹魏会是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650 更新时间:2023/12/31 16:22:51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赵云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后汉三国之争,其实是人才之争,而这场竞争的赢家,无疑是曹操曹孟德。孙权虽然没有占便宜,但毕竟也没吃亏,江东才俊基本都留在了江东,不像刘备辖区内的很多智谋之士和能征惯战之将,都跑到曹操和孙权那里去了。

我们按照三国正史盘点一下,就会发现徐州的陈登陈元龙、荆州的孟建孟公威、石韬石广元、徐庶徐元直都投奔了曹操,最后益州的孟达孟子度和申耽申仪兄弟、黄权黄公衡,也都弃刘归曹,最后连糜芳也跑到孙权那里去了。

为什么刘备麾下流失了那么多人才?诸葛亮追随刘备十六年(公元207年至223年)、赵云追随刘备二十三(公元200年至223年)年都未得封侯,这是不是刘备留不住人才的主要原因?

看过三国正史的都知道,赵云是在刘备最困难的时候,也就是建安五年,刘关张被曹操击溃离散之后主动找上门来的,但是直到刘备驾崩,赵云也只是杂号翊军将军,没有爵位;诸葛亮于建安十二年在徐庶推荐下出山,辅佐刘备十七年,从军师中郎将、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直到季汉丞相,却一直没能封侯——丞相封侯是汉朝规矩,刘备打破了这一规矩。

诸葛亮当了丞相却没有封侯,也没有开府治事(就是没有自己的专属衙门和人马班子)。诸葛亮封侯开府,是刘禅继位之后的事情:“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

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并允许他开府治事,究竟是谁最后拍板,读者诸君心知肚明——诸葛亮不仅仅是辅政,他甚至可以说是摄政,这一点跟明朝的张居正有几分相似之处。

诸葛亮封侯开府,赵云十年未动的职位也终于开始升迁:“建兴元年,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

通过《三国志》卷三十五和三十六的记载,我们知道:刘备在世的时候,既没有封赵云为侯,也没有封诸葛亮为侯。

反过来看曹魏阵营,夏侯惇曹仁曹洪曹纯曹真早早封侯自不必说,就是五子良将,也在曹操生前都封侯拜将了,而且曹操还给了他们最少一千二百户(乐进、于禁)、一千六百户(张辽,曹丕为其增邑千户,并前二千六百户)、最多三千三百户(张郃,曹叡为其增邑一千户,合计四千三百户)食邑。

读者诸君或许可以小看没有固定食邑的关内侯,但是万万不能轻视亭侯、乡侯、县侯,都是有固定封地或数百数千甚至上万户食邑,而且是可以继承的铁杆庄稼,更是对武将战功的一种认可——男儿万里觅封侯,大家把脑袋别在腰带上为你冲锋陷阵,你却一户食邑都不给,谁还肯替你卖命?

刘备也不是不舍不得封爵和食邑,马超张飞都被封为乡侯,黄忠也被赐爵关内侯,偏偏是诸葛亮赵云这一文一武,在刘备那里,连一顶关内侯的帽子都没捞着。

这时候可能有读者要说了:无论是西东两汉,还是后汉三国,“无功不得封侯”,诸葛亮赵云没有封侯,应该是没有达到封侯标准吧?

我们且把诸葛亮放在一边,只看赵云赵子龙,就会发现他如果投奔曹操,以他的战功,至少有三次机会可以封侯,而且也不会当了十年杂号将军而没有升迁。

在三国史料(包括但不仅限于《三国志》)中,赵云曾经立过足以封侯的三次大功,第一次就是《三国志·卷三十六》中的长坂坡之战:“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

功高莫过救主,赵云救了刘备的独生子,最后得到的封赏居然只是“迁为牙门将军”。如果赵云救的是曹丕或者孙权,那结局可就大不相同了。

江表十二虎臣中的周泰曾经救过孙权两次,第一次救周泰救了十五岁的孙权,孙策大为感激:“策深德之,补春谷长。后从攻皖,及讨江夏,还过豫章,复补宜春长,所在皆食其征赋。”

《三国志·卷五十五》这段记载,说的是无论周泰是当春谷县长还是宜春县长,那地方的租税都归他个人所有,这就是虽无县侯之名爵,却有县侯之实惠。

赵云当阳长坂救阿斗而没有封侯,我们可以理解为当时刘备正被曹操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根本就顾不上论功行赏,但是赵云第二次立大功,是在入川路上连下两城,按照“取一城得一侯、斩千级得一侯”的汉朝军功制度,赵云至少应该封个乡侯:“赵云自江州分定江阳、犍为,飞攻巴西,亮定德阳。《华阳国志·卷五·公孙述刘二牧志》”

连下两城的赵云没有封侯,赵云也没有表示不满,他在汉水之战又打出了“一身是胆”、“虎威将军”的美名,那一战是赵云正面硬刚曹操而且打赢了,消灭曹军应该不止一千人:“曹公扬兵大出,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偪,遂前突其阵,且斗且卻。公军败……(赵云突出重围回到大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擂鼓震天,唯以戎弩于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三国志·卷三十六》裴松之注引《云别传》)”

汉水之战赵云空营计击退曹操,可能就是诸葛亮空城计的原始模板,那一战还留下了“一身是胆”、“偃旗息鼓”两个成语。

汉中之战刘备获胜之后,在群臣的推举下进位汉中王,旧部和降人纷纷封侯拜将,诸葛亮关羽张飞法正都得到了金各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的重赏,赵云还是啥都没捞着,这样看来,刘备对赵云就有点不够意思了。

刘备不封赵云为侯,其中原因可能有两点:第一,赵云反对刘备入川后瓜分有主田地房产,得罪了想大发横财的荆州旧将和蜀中叛徒;第二,织席贩履出身的刘备,远不如太尉之子曹操大方,就像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不如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对功臣不吝赏赐一样,跟他们的出身有关。

不管怎么说,正史中刘备活着的时候,都没有封赵云为侯,这就不禁让我们产生了一些疑问:赵云的攻城略地救主之功,是完全可以封个亭侯乡侯的,但是刘备连个关内侯都不给,是不是他对经常唱反调的赵云心有不满?如果赵云投奔的不是刘备而是曹操,以他这三件大功,能否跟张辽张郃一样封侯拜将并享有数千户食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蜀汉重臣法正的名气为什么比不上五虎上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当上汉中王之后,蜀汉集团的核心成员一共有七位:诸葛亮、法正、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诸葛亮、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在民间的知名度都是很高的,中国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的。可是与诸葛亮、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相比,法正的名气就要小得多了。如果对三国历史或者《三国演义》没有一定了解的话,

  • 刘禅表示“魏延不死, 蜀汉不亡”,到底是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句话,刘禅曾说道:“魏延不死,蜀汉不亡!”估计刘禅本人看到这句话,刘禅真的说过这话?我们首先必须要明确一点,刘禅肯定没说过这句话,但是正所谓“无风不起浪”,为什么会有人这么认为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首先,魏延确实是一个蜀汉比较难得且经验丰富的高级将领。当初在刘

  • 明知北伐几乎毫无胜算,诸葛亮还要那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明知北伐几乎毫无胜算,诸葛亮还要那么做的原因是什么?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公元228年,诸葛亮率军出祁山,开始了第一次北伐,此番北伐虽然因为曹魏毫无防备而开局极佳,因此在战事之初,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叛魏降蜀,关中震动,魏明帝曹叡亲自坐镇长安,只可惜张郃大破马谡于

  • 刘邦对开国功臣论功行赏的时候 萧何为什么列为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萧何,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后,对开国功臣论功行赏,萧何被定为首功,且位列功臣第一,在被封为酂侯的同时,被赐予了最多的食邑。那么,西汉首功之臣,为何不是攻必胜、战必克的韩信,也不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张良,偏偏是以治理内政为主的萧何呢?萧何的功

  • 盘点三国四位“奋武将军”,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奋武将军,属于杂号将军之一,奋武将军是高级将军名号,担任此官职者,相当于各路军队中的总监军。在秦代以前,武职将军名号只有大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偏将军、裨将军。汉文帝时始有车骑将军、卫将军。汉武帝时 ,为霍去病设立骠骑将军一职。但是,在和匈奴的较量中,因为很多将领立下了战功,以此武将

  • 马岱有机会斩杀魏延,他为什么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名将中,最有人气,最受民间认可的当然是蜀汉的五虎大将,关张赵马黄,同时,因为蜀汉集团在民间的影响力和倾向性,甚至几位其他蜀汉名将,也被看成实力高人一等。特别是魏延,作为正史中,他被刘备重点提拔的新秀,在小说后期也成为了跟赵云并肩的最可靠猛将。再加上二十多年前日本游戏中,魏延跟关羽、张飞、赵云和黄

  • 司马懿很害怕曹叡?揭秘背后真正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曹叡是曹丕的长子,生长在富贵之家,因为父母感情不好,受母亲甄宓的拖累,在做皇子时并不得宠。因为曹丕还有其他的宠妃,也诞生了皇子,导致曹叡的处境尴尬,时时有丧命的危险,可谓成长得曲折。这些磨砺了他阴狠的性格,若是其他人触犯他的权利,他就会先下手为强。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司马懿再有

  • 李世民能创造贞观之治靠的是什么?应该感谢隋炀帝杨广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李世民能创造贞观之治靠的是什么,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李世民的贞观年间,从综合国力而言,也许不是中原王朝最强大的时期,但一定是政治最清明、社会最和谐、对外战略最主动的黄金年代。毕竟在数千年的历史上,能做到“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除了贞观年间,也许只有战国时期商鞅变法

  • 水镜先生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怎么不是司马懿呢?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徽,又被称为水镜先生。他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人物,曾经因为举荐了诸葛亮等三位谋士而出名。为什么水镜先生没有把司马懿推荐给刘备,而是把诸葛亮推荐给刘备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司马徽和司马懿的关系这就需要从他们的关系讲起,有人说司马徽和司马懿是叔侄关系,从这两个人的生平经历来看,

  • 沈万三是因为在皇帝面前炫富被流放至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沈万三是我国元末明初的大商人。关于沈万三简介,历史上的记载其实是挺简单的。大部分的记载只是说明沈万三的富有而已。对于沈万三的出生却是说法不一,有人说他是出生于1296年,也有人说是1330年出生的,还有说是生于1328年,具体已经不详,死于1376年。图片来源于网络沈万三本名叫沈富,因为富可敌国,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