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袁绍想要击败曹操,赢下官渡之战,需要什么条件?

袁绍想要击败曹操,赢下官渡之战,需要什么条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394 更新时间:2024/1/25 15:38:40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袁绍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为“三国三大战役”中最早的一场,爆发于曹操、袁绍之间的官渡之战可谓是决定北方局势重要战役。对于此战,诸葛亮曾在草庐之中为刘备分析道:“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也就是说,在他看来袁绍虽然实力更加强大,但却因为人谋不当而输给了曹操。

诚然,相比于十分重视部下意见的曹操,袁绍为人刚愎自用,往往不愿意采纳逆耳忠言。举例来说,袁绍帐下的田丰沮授两位优秀谋士就因为进谏方式太过刚直而没能得到重用。那么,如果当初袁绍能够采纳田丰、沮授的建议,是不是就能够赢下至关重要的官渡之战,击败老对手曹操,从而一统北方呢?

田丰、沮授都是河北人士,也都曾辅佐过冀州牧韩馥,并且郁郁不得志。袁绍成为新任冀州牧后听闻了这二人的名声,便以很高的礼遇将他们邀请进了自己的帐中。在他们的帮助下,袁绍成功夺取青州、并州和幽州,成为了真正的河北霸主,然而,从此之后志得意满的袁绍便开始不再重视他们的进谏,这为其日后的覆灭埋下了祸根。

兴平二年(195),汉献帝流亡到河东一带,沮授敏锐地察觉到汉帝的重要性,于是提出迎奉献帝到邺城,从而挟天子以令诸侯。然而,袁绍却被淳于琼等人说服,担心汉帝的到来会导致自己束手束脚,因此没有采纳此计。结果,汉帝被曹操迎奉到了许昌,而袁绍则错失了借天子威信向全国发号施令的绝佳机会。

建安五年(200),刘备与曹操撕破脸皮,引得后者发兵讨伐。此时,田丰提出趁机袭取曹操后方的计策,但袁绍却以儿子生病为由拒绝了。等到曹操击败刘备后,袁绍才终于打算出兵南下,但此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因此,田丰、沮授二人都提出了厉兵秣马与曹操相持,辅以精锐骑兵袭扰的方案。

遗憾的是,袁绍不但没有采纳田丰和沮授提出的上策,还将前者监禁,后者削权,并且一意孤行向南进军,与曹操在官渡展开大战。官渡之战爆发后,袁绍派大将颜良独自率军攻打白马,而沮授见状则表示颜良虽勇猛,但不能独当一面。对此,袁绍没有听从,结果颜良果然被关羽轻松斩杀,这打乱了袁军的部署,也让袁绍变得更加暴躁和偏执。

见袁绍已经听不进劝谏,沮授干脆称病闭门不出,只不过当袁绍派淳于琼运送粮草时,他还是没忍住地建议袁绍再派一支部队援护,防止曹操抢粮。毫无疑问,袁绍又没有听从沮授的建议,结果淳于琼押送粮草到乌巢时被曹军袭击,原本因粮草已尽差点就要退兵的曹军士气大振,而袁军则同时失去了大量粮草,以及张郃高览两位大将。

很快,曹军便顺势大败袁军,而沮授则因来不及随军渡过黄河而被俘。见到沮授,曹操高兴地表示:“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然而,如此不被袁绍重用的沮授却宁死不降,甚至最终还因为密谋回到袁绍身边而被诛杀。而另外一边,逃回河北的袁绍听信谗言,将田丰也给杀了。

通过上文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田丰、沮授二人确实是为袁绍提出了许多明智的计策,只不过袁绍并没有采纳。如果袁绍一开始就听从沮授的建议将汉献帝迎到邺城,那么首先来说袁绍就能拥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可以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讨伐”曹操。

其次,当曹操和刘备激战之时,如果袁绍能够依田丰之计果断出兵,甚至有希望一举将曹操攻灭。即使不能,也至少可以扩张领地、收编人口,增强自己在黄河南部的势力。退一步来说,就算袁绍没有趁机出兵,只要能好好发展河北、偶尔派出精骑南下袭扰阻碍曹操发展,也可以逐渐建立起优势。

再退一步,就算袁绍还是无脑发动了官渡之战,但只要能按照沮授所说的那样不单独委派颜良、淳于琼,就不会损失大将、粮草被烧。如果乌巢不被曹军袭取,那么本就粮草耗尽的曹操基本也只有退兵一个选择了。如此看来,但凡袁绍在官渡之战中多信任沮授一些,也不会那么狼狈地遭遇大败。

总的来说,如果袁绍一开始就能采纳田丰和沮授的建议,那么一统北方的人或许真的可能是他。毕竟,就连曹操都亲口承认道:“向使绍用田别驾计,尚未可知也。”即使不能全盘接受,倘若袁绍能够稍微听从二人的想法,也不会导致官渡惨败。如此看来,袁绍能够因为一系列错误失去发展壮大、击败曹操的良机,或许真的是上天注定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王瑛作为名将戚继光的夫人,她有着怎样慓悍的性格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是典型的男权社会,男尊女卑,汉子妻妾成群,女人为了彰显贤能淑德,看待汉子的小妾们,不单不能妒忌,还要以姐妹相等。但是你可听说过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身后的戚夫人王瑛?还慓悍到闹了一出“休夫”,自动以仳离保卫婚姻威严,这对“嫁汉嫁汉穿衣用饭”的古代女性来讲,几乎难以想象,这位戚夫人是何许人也?下面

  • 赵云如果投奔的是曹操,他在曹魏会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赵云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后汉三国之争,其实是人才之争,而这场竞争的赢家,无疑是曹操曹孟德。孙权虽然没有占便宜,但毕竟也没吃亏,江东才俊基本都留在了江东,不像刘备辖区内的很多智谋之士和能征惯战之将,都跑到曹操和孙权那里去了。我们按照三国正史盘点一下,就会发

  • 蜀汉重臣法正的名气为什么比不上五虎上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当上汉中王之后,蜀汉集团的核心成员一共有七位:诸葛亮、法正、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诸葛亮、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在民间的知名度都是很高的,中国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的。可是与诸葛亮、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相比,法正的名气就要小得多了。如果对三国历史或者《三国演义》没有一定了解的话,

  • 刘禅表示“魏延不死, 蜀汉不亡”,到底是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句话,刘禅曾说道:“魏延不死,蜀汉不亡!”估计刘禅本人看到这句话,刘禅真的说过这话?我们首先必须要明确一点,刘禅肯定没说过这句话,但是正所谓“无风不起浪”,为什么会有人这么认为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首先,魏延确实是一个蜀汉比较难得且经验丰富的高级将领。当初在刘

  • 明知北伐几乎毫无胜算,诸葛亮还要那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明知北伐几乎毫无胜算,诸葛亮还要那么做的原因是什么?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公元228年,诸葛亮率军出祁山,开始了第一次北伐,此番北伐虽然因为曹魏毫无防备而开局极佳,因此在战事之初,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叛魏降蜀,关中震动,魏明帝曹叡亲自坐镇长安,只可惜张郃大破马谡于

  • 刘邦对开国功臣论功行赏的时候 萧何为什么列为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萧何,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后,对开国功臣论功行赏,萧何被定为首功,且位列功臣第一,在被封为酂侯的同时,被赐予了最多的食邑。那么,西汉首功之臣,为何不是攻必胜、战必克的韩信,也不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张良,偏偏是以治理内政为主的萧何呢?萧何的功

  • 盘点三国四位“奋武将军”,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奋武将军,属于杂号将军之一,奋武将军是高级将军名号,担任此官职者,相当于各路军队中的总监军。在秦代以前,武职将军名号只有大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偏将军、裨将军。汉文帝时始有车骑将军、卫将军。汉武帝时 ,为霍去病设立骠骑将军一职。但是,在和匈奴的较量中,因为很多将领立下了战功,以此武将

  • 马岱有机会斩杀魏延,他为什么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名将中,最有人气,最受民间认可的当然是蜀汉的五虎大将,关张赵马黄,同时,因为蜀汉集团在民间的影响力和倾向性,甚至几位其他蜀汉名将,也被看成实力高人一等。特别是魏延,作为正史中,他被刘备重点提拔的新秀,在小说后期也成为了跟赵云并肩的最可靠猛将。再加上二十多年前日本游戏中,魏延跟关羽、张飞、赵云和黄

  • 司马懿很害怕曹叡?揭秘背后真正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曹叡是曹丕的长子,生长在富贵之家,因为父母感情不好,受母亲甄宓的拖累,在做皇子时并不得宠。因为曹丕还有其他的宠妃,也诞生了皇子,导致曹叡的处境尴尬,时时有丧命的危险,可谓成长得曲折。这些磨砺了他阴狠的性格,若是其他人触犯他的权利,他就会先下手为强。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司马懿再有

  • 李世民能创造贞观之治靠的是什么?应该感谢隋炀帝杨广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李世民能创造贞观之治靠的是什么,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李世民的贞观年间,从综合国力而言,也许不是中原王朝最强大的时期,但一定是政治最清明、社会最和谐、对外战略最主动的黄金年代。毕竟在数千年的历史上,能做到“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除了贞观年间,也许只有战国时期商鞅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