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将领兆惠一生有何战绩?一次性收复六分之一国土

清朝将领兆惠一生有何战绩?一次性收复六分之一国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11 更新时间:2023/12/8 10:19:26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清朝将领兆惠一生有何战绩?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公元1755年,清高宗乾隆登基20周年,乾隆想一展内心的抱负,决定出兵伊犁,一举荡平准噶尔。准噶尔部落首领噶勒藏多尔济畏惧清朝军队,在稍作抵抗之后,投降清朝。正在乾隆大喜过望时,准噶尔的另一位首领阿睦尔撒纳叛变,驻扎在伊犁的清军被围,清军著名将领班第以身殉国,清朝名臣鄂尔泰的长子鄂容安带兵突围未果,被逼自杀。这一消息让乾隆极度震惊,乾隆此时从京城派兵已经来不及,为了挽救局势,乾隆只能赌一把,派户部侍郎、参将乌雅·兆惠从乌里雅苏台带兵火速援救。

兆惠是户部笔帖式出身,从未独立领兵打过仗。他的任务是在后方筹备粮草,乾隆为何要安排兆惠去解围呢?因为当时离伊利最近的是定西将军永常,但永常听闻前方将士被围后,不去援助,反而下令撤退。事出紧急,乾隆无人可用,只有把兆惠顶上去,因为离伊犁最近的,只有兆惠负责押运粮草的兵马。兆惠接到命令后,一刻不敢耽搁,立即冲上前线,没想到的是,从来没独立带过兵的兆惠,竟然是一名军事天才,他力挽狂澜,击退叛军,解了伊犁之困。乾隆大喜,命兆惠统领伊犁清军,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兆惠收复了伊犁。然后转战天山北麓,收复了天山北麓的所有区域。

兆惠立此大功,乾隆十分欣喜,加封兆惠为一等伯爵,世袭罔替。实际上,在这次准噶尔之战前,乾隆在第一次大小金川之战中,就注意到了兆惠。当时兆惠仅仅是一个运粮官,但他犀利地发现了个别将领吃空饷的情况,上报乾隆,乾隆派军机大臣傅恒查实之后,严惩不法分子,兆惠因此被升为户部侍郎,得以入值军机处。

兆惠在准噶尔之战后,回部又爆发了大小和卓叛乱,乾隆命雅尔哈善前去清剿,可惜雅尔哈善只会纸上谈兵,清军败退,乾隆又一次把兆惠推上前线。兆惠带领3000多精兵,在沙漠中急速行进1500里,到达黑水营。在这里,兆惠组织了著名的“黑水营之战”,兆惠仅有3000人,力战三个多月,最终取得胜利,平定叛乱。此战之后,兆惠被封为一等武毅谋勇公。

兆惠参加了第一次大小金川之战,指挥了两次准噶尔之战,逆转了大小和卓叛乱,他收复了天山南北约19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占了整个清朝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同时,也是现在中国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一。据《民族与法制报》刊登的《兆惠将军新疆平叛》一文中评价是:兆惠是中国有史以来,收复国土面积最多的一位将领。兆惠班师回朝时,乾隆在京城南郊举行迎接大礼,乾隆皇帝亲自为兆惠牵马,并且和兆惠并列入城。兆惠的画像被乾隆挂在中南海紫光阁第二位。

兆惠在抵抗外敌,收复国土方面的功绩卓著,按理说他应该和卫青李靖徐达等名将齐名。但因为清朝是少数民族政权,而兆惠又是满洲人,因此兆惠的功绩很少有人宣扬,他的名气也很小。实际上,兆惠收复新疆,比左宗棠的功劳更大。

兆惠59岁那年,被乾隆派到江南视察河工,疏通水道,在长期潮湿的环境中,兆惠旧伤复发,回京后病逝。乾隆亲自出席他的葬礼,赐太保,谥文襄。在葬礼上,乾隆把自己和令妃所生的九格格许配给了兆惠年仅8岁的儿子,也算是对这位功臣最大的肯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东汉末年颍川“四大名士”之一:杜袭有多厉害呢?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曹操手下可谓人才济济。就武将来说,既有于禁、徐晃、张郃、张辽、乐进这五子良将,以及夏侯渊、夏侯惇、曹真、曹仁、曹休等曹魏宗室武将。就文臣谋士来说,则有司马懿、郭嘉、荀彧、荀攸、程昱、贾诩、陈群等人。其中,在曹操的谋士之中,杜袭明明劳苦功高,却没有相对应的名气,也即经常被人们所忽略。杜袭(生

  • 关羽收留周仓,又为何拒绝廖化?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为何关羽收留周仓,却拒绝廖化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关羽为了曹操,斩杀颜良和文丑后,报答了曹操的活命之恩。他挂印封金,辞别曹操,千里寻兄。途中,关羽先后斩杀六员不开眼的守将,还遇上了廖化和周仓两位义士。这两位壮士,对关羽非常钦佩,都愿意跟随关羽,鞍前马后,愿效犬马

  • 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为何经历了四次迁都?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还是天子,但已名存实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

  • 西汉初期的三大功臣,只有韩信结局不好?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汉初三杰”指西汉建立时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位开国功臣,另外还有汉初三大名将之说。根据《史记》等史料的记载,在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刘邦曾问群臣:“吾何以得天下?”群臣回答皆不得要领。刘邦遂说:“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

  • 袁术放任“小霸王”孙策是为了什么?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袁术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三国演义》记载,孙策为了夺取吴地,使自己有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便把自己父亲孙坚获得的“传国玉玺”敬献给了袁术,从中借得了一些兵马,回到吴地,顺便脱离了袁术的控制。这只是《三国演义》里面所记载的内容,陈寿的《三国志》里面并没有提及此

  • 东吴被忽略的名将:揭秘步骘的生平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受到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影响,对于魏蜀吴三国的历史人物来说,往往是蜀汉的人气最高,也即具有更高的知名度。与此相对应的是,曹魏和东吴的整体实力虽然不输蜀汉,但是,很多将领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步骘来说,就是东吴被忽略的一位名将。步骘(zhì)(?-247年),字子山。临淮郡淮阴县(今江

  • 诸葛亮五次北伐中原,到底为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一统中原,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历经7年。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发兵陇西三郡(天水郡,南安郡,安定郡),先得后失。设疑兵于斜谷,自己率大军攻祁山。张郃大破马谡于街亭,诸葛亮拔西县千余家返回汉中,这是诸葛亮第

  • 吕岱:50岁开始领兵打仗,91岁成大司马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220年-280年)是汉朝与晋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公元220年,汉朝丞相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汉朝正式结束。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在汉末三国时期,因为频繁的战争,促

  • 三国的一对奇葩叔侄,一个想兴复汉室,另一个匡扶曹魏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王允是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历史人物。王允(137年-192年),字子师,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东汉末年的大臣。初平三年(192年),董卓部下李傕、郭汜、樊稠等攻破长安。王允兵败,被处死,时年五十六岁。在王允被杀后,他的长子侍中王盖、次子王景、王定及宗族十余人都被杀害,只有他的侄子王晨、王

  • 曹髦以悲壮的方式结束了自己昙花一现的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曹髦是魏文帝曹丕的孙子,也是东海定王曹霖的儿子,亦是三国时期曹魏的第四位皇帝,他是于公元254-260年在位。图片来源于网络曹髦在继承皇位前是高贵乡公,后来在司马师废除了齐王曹芳后,身为宗室的曹髦就被立为了新国君,在位后。他对司马氏兄弟的专横跋扈的行为感到十分不满,于是与他身边的几位大臣商议后,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