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屡战屡败的诸葛瑾是怎么成为孙权心腹的?

屡战屡败的诸葛瑾是怎么成为孙权心腹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000 更新时间:2024/1/18 22:11:36

寄沈仲居进三国志(刘过)

十年铅椠鬓丝秋,独抱成书四海游。

三国诸人应梦里,一番公案又从头。

诸葛瑾这个人物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他的弟弟就更被人所熟知了,就是蜀汉丞相诸葛亮。诸葛亮有平复南中叛乱、五次北伐的战绩,在政治上的建树更是十分突出。相比之下诸葛瑾似乎是什么事情都没办成功过,人们一想到他,首先想到的是诸葛亮的兄长而已。但同时诸葛瑾在东吴的地位也可以说是位高权重,最后的履历是东吴的大将军、左都护,还有一个虚领的豫州牧。在位次上,诸葛瑾这个大将军仅次于陆逊的上大将军;在军权上诸葛瑾和陆逊并列为左右都护,可以说是为高权重。那么诸葛瑾有什么样的魅力或者本领,能够取得这样的地位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件事。

诸葛瑾的仕宦生涯

诸葛瑾和诸葛亮是哥俩,是徐州琅琊人。当时曹操和陶谦之间的战争太过激烈,对徐州的破坏非常大,诸葛瑾就南下避乱到江东,至于诸葛亮先是跟着叔父诸葛玄到江东的豫章郡,后来被豫章太守朱皓驱逐,就往依刘表,在荆州深深扎根了。通过联姻的方式,诸葛亮在荆襄地区的人脉关系网络非常发达和健康,诸葛瑾却没有这样的优势。那么诸葛瑾是如何得到孙权的青睐,从而进入江东集团的呢?缘于孙权的姐夫弘咨。

诸葛瑾在《诗经》、《尚书》、《左传》上有研究,在儒家经学上有一定的造诣,同时诸葛瑾的形象非常好,“有容貌思度”,具有名士风范。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名士是非常吃香的,也是一些人走入仕途必须要塑造的“名片”。当时弘咨接触了诸葛瑾,被诸葛瑾的风貌所折服,向孙权举荐。诸葛瑾因此进入江东集团。

诸葛瑾做过孙权的长史、中司马,帮助孙权处理军政事务,顾问应对;吕蒙去世后,孙权又让诸葛瑾做南郡太守,驻守在公安;在黄武元年(即公元222年)的时候,诸葛瑾从绥南将军迁为左将军,获得假节的权力;在黄龙元年(即公元229年),诸葛瑾迁为大将军,担任左都护,达到了仕宦生涯的巅峰。官职上大将军仅次于陆逊的上大将军,陆逊毕竟居功至伟,这个没有办法比;而实权上两个人分别为左都护和右都护,地位相当。可见诸葛瑾在东吴政权中确实是位高权重,虽然不能与总揽蜀汉军政大权的诸葛亮相比,但也算是金字塔的塔顶。

诸葛瑾收获的失败

诸葛瑾在东吴的地位很高,在历史上也很有名气,然而他在很多战役或者任务上表现得并不尽如人意。在外交上,诸葛瑾两次与蜀汉或者刘备集团沟通,一次在建安二十年(即公元215年),刘备那边刚刚拿下西川,孙权派诸葛瑾出使,名义上是联络感情,实际目的还是讨要当初借出去的荆州的一些郡县。诸葛瑾表现得大公无私,除了公事以外避免与诸葛亮见面,但最终目的还是没达成,后来双方爆发的战事,吕蒙袭取荆南三郡,加上曹操在汉中的威胁,促成“湘水之盟”的订立;第二次是孙权趁关羽北伐袭取荆州,刘备率军伐吴。诸葛瑾向刘备写信请和,起到的效果也是约等于零。

当然在荆州归属问题,以及问题彻底爆发出来而产生的后果上,主要还是受刘备和孙权两个政权的意志的左右,外交手段很难解决。所以也不好在这个方面苛责诸葛瑾。但是在与曹魏的作战上,诸葛瑾的表现不佳。诸葛瑾先后参与了“江陵之战”、“石阳之战”、第四次“合肥之战”、“芍陂樊城之战”,其中在“江陵之战”被夏侯尚击败;在“石阳之战”被司马懿击败;在第四次“合肥之战”中虽然不致大败,甚至小有斩获,但却是陆逊的功劳;在“芍陂樊城之战”中和朱然等人一起被司马懿愉悦送走。这些战役中完全没有诸葛瑾的亮眼表现,反而是朱然(“江陵之战”、“石阳之战”)、陆逊(第四次“合肥之战”)、朱异、张休、顾承(“芍陂樊城之战”)等东吴将领的表现的舞台。可以说诸葛瑾在军事上的作为也是寥寥。

诸葛瑾为什么能够成为孙权的心腹?

诸葛瑾在军事上的能力不足,也没有足够厚的功劳簿,那么他是如何成为孙权的心腹,以及东吴的股肱大臣呢?小编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诸葛瑾与孙权的关系匪浅

不得不说,诸葛瑾能够有这样顺利的仕宦生涯,与孙权的个人意志有绝对的关系。诸葛瑾虽然军事能力不够,外交上的才华也不见得高,却有极其优秀的情商,善于与孙权缔结良好的关系。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看动东吴的大老元臣张昭,因为有脾气总和孙权对着干,到最后丞相的位置没有他的份;同样暴脾气的虞翻对孙权不假辞色,让孙权一竿子流放到偏远的交州。与上位者交流,一个优秀的佐臣既要保持正直的品性,又要具备圆滑的语言艺术。诸葛瑾就做到了这一点。

诸葛瑾与孙权交流的时候,并不像张昭那样刚猛,如果两个人意见不合,诸葛瑾也不会执着于这个分歧,先是用其他的话题岔开,气氛缓和之后再旁敲侧击地迂回回来。直言进谏固然是一种美德,但往往不如这种如沐春风的方式。诸葛瑾用这种方式,既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又加强了与孙权之间的感情。孙权也是绝对信任诸葛瑾的。有这一层关系在,诸葛瑾的仕途自然是一帆风顺。

二、诸葛瑾是以德服人的典范

上位者可以用才华驾驭属下,用功劳压制属下,也可以用德行折服属下。诸葛瑾就是后者。仅在《三国志·吴书·诸葛瑾传》中就记载诸葛瑾为朱治、殷模、以及把孙权气得要砍人的虞翻求过请。可见他是一个宽和的人,与东吴群臣的人际关系也很良好。同样的人物还有蜀汉的第二任“丞相”(大司马录尚书事)蒋琬。蒋琬的才能不如诸葛亮,却是一个贤德之人。别人嘲讽蒋琬,蒋琬心中毫无波澜,唾面自干;蒋琬在病重的时候,甘于将权力让给费祎,好完成下一次职权的交接。所以蒋琬也得到后人的认可,与诸葛亮、费祎、董允并列为“蜀之四相”。

除了人际关系上,诸葛瑾本人的道德也是没有瑕疵的。《吴书》中特意强调:“谨才略虽不及弟,而德行尤纯。”上位者到底是德重于才还是才重于德,这个不好说。但德和才无疑都有各自的优势。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更容易获得士人的崇拜,也能够让部下对自身的行为作出更多的自发性的规范。这是诸葛瑾的一个很大的优势。

三、诸葛瑾是淮泗集团的代表人物

言及东吴的政治格局,有一个问题绕不开,就是其他州郡而来定居江东的淮泗集团和江东大姓之间的一种潜在的竞争关系。就如同刘焉用“东州士”压制益州大户;蜀汉政坛上以荆州集团为主体一样,孙权在早期也是更加侧重扶持淮泗集团的人物。毕竟他们在江东没有根基,关系简单,更愿意依附孙权,也更容易控制。这种竞争关系在孙权屡次北伐无果,不得不局限于江南的情况下也愈发的明朗。

随着时间的推移,淮泗集团人物逐渐凋零,缺乏新鲜血液的补充,孙权不得不将重心逐渐向江东大姓过渡一些。有学者认为,陆逊能够上位也是这种趋势造成的结果。但是即便如此,孙权也需要一些淮泗集团出身的“自己人”来制衡江东大姓。诸葛瑾能够步步高升,与自身的政治立场或许也有一定的关系。

四、诸葛瑾与诸葛亮的关系

虽然在荆州问题上,孙权和刘备大动刀兵,还杀了刘备集团的重要人物关羽。然而这归根结底是因为荆州占据的水利对扬州造成威胁,引发孙权强烈的不安。在荆州到手之后,东吴和蜀汉之间的矛盾明显淡化,双方重新回到同盟的轨道上。诸葛瑾作为诸葛亮的兄长,虽然两个人尽量避嫌,但是这层关系是真实存在的。后来诸葛亮和诸葛瑾也经常同书信,信中不乏一些军国大事。孙权重用诸葛瑾,或许也有向蜀汉释放友好的信号的作用。总而言之,诸葛瑾虽然战绩草草,但是能够一路高升到与陆逊同一级别的地位,这种看似不合理的人事调动,其实背后也是有很多合理的缘由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禅如何度过余生的?看看他最后的时光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刘禅,大家肯定都是很熟悉的,他的父亲刘备是一个厉害人物,在乱世里打下了基业,建立了蜀国,还给他留下了诸葛亮这种忠诚又有能力的老臣。可以想象的是,如果刘禅稍微争气一点的话,也许蜀国就可以延续很久。可惜刘禅虽然有一个很厉害的父亲和一大堆靠谱的属下,但是自身却是个庸人,因此蜀国在他手里越来越弱,没过多

  • 是流氓还是明君,哪一个才是最真实的西汉皇帝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西汉皇帝刘邦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汉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十分伟大的王朝,直到今天,它带来的影响依然十分巨大。提到汉朝,或许很多人会想到封狼居胥、燕然勒功的空前壮举,以及陈汤那句霸气十足的“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不过,作

  • 三国最后的赢家是司马懿 他是怎么把握时机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司马懿寿命,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熟读汉末三国史,我们不得不承认,司马懿是才是最后的赢家。他少有才名,被曹操强行征召为官后,却因有狼顾之相,遭到了曹操的猜疑。之后他傍上曹丕,开始受到倚重,到了魏明帝曹叡期间,先是两度抵御诸葛亮北伐,然后大破辽东叛军,再次成为托孤大臣。公元2

  • 揭秘:诸葛瞻七万雄兵打不过邓艾的两千残兵?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姜维没有一次赢过邓艾,诸葛瞻为什么不敌邓艾,李严为什么谎报军情

    以七万对两千,实力悬殊三十多倍,这似乎是场毫无悬念的战斗,但最后诸葛瞻打输了,输得一败涂地,诸葛亮的老脸被儿子一朝丢尽。然而,历史果真如此吗?邓艾真的只有两千残兵?诸葛瞻真有七万雄兵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恐非如此!先来看战争的经过:司马昭派出三路十八万大军攻打蜀国,一路

  • 肃孝杭皇后的后位是怎么来的?死后陵墓被毁,尸骨无存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肃孝杭皇后的后位是怎么来的?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作为皇帝的妻子,通常被称为皇后,皇后作为一国之母,拥有统管后宫的权力,在后宫的地位就如同天子,是众妃子之主。如《周礼·天宫内宰》曰:“王后帅六宫之人。”周朝以前,天子之妻皆称

  • 蜀国后期的“赵子龙”,王平为何没受到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夷陵之战前蜀国很强,蜀国和古蜀国,吴国为什么不救蜀国

    在三国时期,天下的英雄豪杰可谓是数不胜数,曹魏有魏五子将,蜀国则有五虎上将。他们个个都是将军中的将军,都是统治者的左膀右臂。曹魏地大物博,就算魏五子将战死,他们也不乏像钟会,邓艾这样的将才。但是蜀国的情况就不容乐观了,自从五虎上将陆续去世后,蜀国的大将就屈指可数了,诸葛亮只得重用关羽张飞的后裔关兴和

  • 李冶:唐朝四大女诗人之一,一生都在追求爱与自由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李冶,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李冶(yě),“唐代四大女诗人”之首,又称李季兰,或许很多人都不熟悉,可在诗坛众星璀璨的大唐,能以“女诗人”之名占得一席之位,可见此女并不简单。《唐才子传》记载:幼聪慧,及长姿容美艳,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

  • 诸葛亮一生最大的败笔是什么?培养了这两个将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演义》小说中,诸葛亮称得上的最为完美之人。论聪明才智,“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他可谓是三国时期的第一谋士;论为道德品质,身为臣子,他忠心耿耿,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出师表”,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即使是在刘备过世以后,他身为一国丞相,也是不顾自己年老,身兼数职,最后为蜀汉北伐,死在了五

  • 三国里唯一能打败吕布的两人,他们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吕布,在三国时期作为排名第一的武将,几乎是无可匹敌的存在。这也正好和民间流传的三国“二十四”名将的排名有着很大的对应。那么,在三国中,举世无双的吕布真的无人能敌了吗?或许并不是,有两个人可以打败他。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第一个人童渊第一个人便是赵云的师傅,童渊。童渊在三国的

  • 李世民赦免了王世充,斩杀单雄信的用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李世民的故事。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这当然是看演义小说得出的结论,且不说刘备关羽张飞有没有结为异姓兄弟,也不说贾家楼或贾柳楼有没有四十六友,单看瓦岗兄弟,也是有真挚的友情的,比如徐世勣和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