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冶:唐朝四大女诗人之一,一生都在追求爱与自由

李冶:唐朝四大女诗人之一,一生都在追求爱与自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417 更新时间:2024/1/8 22:28:07

说到李冶,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李冶(yě),“唐代四大女诗人”之首,又称李季兰,或许很多人都不熟悉,可在诗坛众星璀璨的大唐,能以“女诗人”之名占得一席之位,可见此女并不简单。

《唐才子传》记载:

幼聪慧,及长姿容美艳,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

如此盛赞,用当今的话来说便是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却偏偏要靠才华。

尽管在那个“橙红色”的时代里,民风开放,文人之风盛行,女性社会地位空前提高,可个性坦荡,极富才情的女子在一个崇尚“女德”的时代,终究是极易引人非议的,易安如此,多年前的季兰亦是如此。

高仲武说李冶:

士有百行,女唯四德。季兰则不然。形器既雄,诗意亦荡。自鲍照以下,罕有其伦。

不拘泥传统女德,一生浪漫不羁。她是为爱而战,愈挫愈勇的小道姑;也是才情万丈,下笔入神的女诗豪;或自由浪漫,或风流放荡,亦或特立独行,她又何曾在意过,当她怀着对生活的敬意,对爱情的向往,一路写下生香活色的诗句时,便已经实现了自我的解放。

季兰一生,虽处俗世之外,却几次三番以孤身入红尘,尽情尽性,不舍爱与自由。

幼有才气,意恐失行早年入道

季兰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生年不详,有记载的人生是从一首诗开始。

李家有女初长成,模样俊俏,聪慧伶俐,在当地人尽可知,据说季兰6岁便能作诗,兼通琴艺,小小年纪,便随着父亲多次参加名仕聚会,赢得不少赞誉。

才貌双全,只待成年许以才子,琴瑟和鸣的静好日子或许可期,殊不知,一场无比寻常的聚会,改变了这个才女的命运。

一个平常的晚上,夜色渐浓,明月当空,无比惬意,李父于庭院宴请友人,推杯换盏,笑语连连,热闹非凡。

六岁的季兰被父亲从院子里叫到酒桌上,指着花园里的蔷薇,让季兰作诗助兴,小季兰对此情形早已司空见惯,略思一阵,便缓缓吟出,结构规整,行文流畅,众人赞不绝口,可其父亲却暗暗皱下眉头。

经时不架却,心绪乱纵横。

花架还没搭好,蔷薇的枝叶却已经肆意纵横了,看似寻常,可“架却”二字又同“嫁却”,小小年纪却有待嫁情绪,长大后恐为失行妇人。

就因为这两句诗,彻底改变了季兰的人生轨迹。父亲以修身养性为名,在她未成年的时候就将她送去了浙江湖州的玉真观中,当了一名女道士。

孤灯佛卷,清心拂尘,作为当时的国教,其繁荣可想而知,远离尘世枷锁,小季兰进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心灵自由地”,在这样的环境下,天性不仅未被禁锢,反而愈发张扬。

少女婀娜,情窦初开心投诗僧

季兰所在玉真观地处偏僻,还算比较清静。她在道观中除了读经以外,就是作诗、习字、弹琴,观主见她天资很高,对她悉心栽培,使其在翰墨及音律上造诣极深。

修道生活并未能制约住季兰的少女心性,她还是那般浪漫多情,坦荡自由。16岁时,李冶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肤若凝脂,巧笑倩兮,巧目盼兮,“美姿容,神情萧散”。

少女情愫,一引而发,二十岁的季兰遇见了诗僧皎然,他素衣袈裟,满腹经纶,季兰一见而钟情。

一个道姑,一个和尚,季兰没有想那么多,相思最难自抑,就像是爱情故事里一样,一个是清心寡欲的佛僧,一个是怀春的少女,季兰跟在皎然身旁,诗词酬答,一路挑逗。

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信纸雪白,叠成双鲤的形状,季兰把心思藏在情书里。皎然看信,凡心萌动,可奈何已是陌路,一封回信,姗姗来迟:

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

一个少女怀春,一个远离凡尘;一个含春带笑投石问路,一个口中念道阿弥陀佛;一个是活泼的才女道姑,一个是得道的才子高僧。

两个人心态上的差异,让这段感情还没开始,便已结束。

这大概就是错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吧。倘若在皎然还未完全凡心褪去之前,两人相遇,才子佳人,必定成为一段佳话。

季兰的诗里并没有反应出失恋的痛苦。热情的生命没有时间体会哀伤,她忙着作诗喝酒,会朋友,旅游,就像从来没有被拒绝过。

向往爱情,两番热恋无疾而终

季兰在文人圈子里名气渐盛,仰慕者甚多。

随着动乱全面爆发,越来越多的文人,从北方来到平静的江南,浙江形成一个诗人圈,季兰交际圈也逐渐扩大。

一次偶然,玉树临风,潇洒不羁的阎伯钧走进了李季兰的生活,情投意合,郎才女貌,很快两人便陷入热恋。

不久之后,一纸任令将阎伯钧派往外地做官,虽万般不舍,可也苦于无奈,只好作诗送别:

流水阊门外,孤舟日复西。离情遍芳草,无处不萋萋。妾梦经吴苑,君行到剡溪。归来重相访,莫学阮郎迷。——《送阎二十六赴剡县》

虽然此地分手,可千万别学汉代的阮肇,迷恋女色而不知返啊。李冶在诗里自称为“妾”,这样的诉求,显得有些卑微,李季兰纵然是貌美才高,矜持高雅,可在爱情面前,却也如常人一般患得患失。

踏入仕途,许多事情身不由己,后来的阎伯钧另娶他人。季兰在收到回信之后,已然心如死灰,寥落怅然:

情来对镜懒梳头,暮雨萧萧庭树秋。莫怪阑干垂玉箸,只缘惆怅对银钩。——《得阎伯钧书》

越是不顺心,便越是憧憬,季兰对于爱情,有着自己的执着。

另一个男人闯入她的生活,此人名叫朱放,是一位淡泊明志的隐士,久而倾心,季兰每一次都用情极深: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弹着相思曲,弦肠一时断。——《相思怨》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朱放随后也赴远地为官,一走了之。

人生八至,广交好友诗名远扬

或是几次失败的感情经历,中年后的季兰活得愈发通透,拿得起,放得下,一首《八至》,道尽人生二态: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明人钟惺《名媛诗归》评价这首诗:字字至理,第四句尤是至情。

“至亲至疏夫妻”,满有饱经人事的感觉,堪称深刻至理,未经历爱情婚姻前,觉此句平实而有哲理,经历过爱情婚姻后,觉此句道尽人间悲凉。

世事无常,情路坎坷,季兰活得坦然,没有爱情,友情同样滋润人心。

《全唐诗》中就收录有大量她与诸友互相酬赠的诗作,他们中有和尚、官员、名士、诗人,多因与其谈诗论道而成为朋友的。得到过赠诗的人除了皎然、闫伯均、朱放,还有刘长卿、崔涣、韩揆、萧叔子......

但若是讲到知心密友,当数茶圣陆羽,季兰与他除了以诗相交外,更以心相交。

她晚年多病,孤居小岛,陆羽泛舟前去探望:

昔去繁霜月,今来苦雾时。相逢仍卧病,欲语泪先垂。强劝陶家酒,还吟谢客诗。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湖上卧病喜陆鸿渐至》

凋零凄凉,欲语泪垂,旧日情谊深切动人。

渐渐地,季兰的诗名越传越远,皇帝闻之,对这个才女便有了兴趣,于是派人前往观中,请季兰入宫觐见。

已近暮年的季兰接旨北上,皇帝见后,见季兰虽颇有姿色,惊为天人:

上方班姬则不足,下比韩英则有余。不以迟暮,亦一俊妪。

自保献诗,欲加之罪命陨极刑

建中四年,即将开赴河南前线的泾原军经过长安时哗变,拥立赋闲的河北旧将朱泚称帝,唐德宗仓皇逃至奉天避难。李季兰失身贼廷,为了自保,被迫给朱沘献诗。

784年,朱泚败亡,德宗还朝,受任朱泚伪职的官员皆被诛杀,李季兰因为给朱沘献诗,也未能幸免。

对于反叛,皇帝总是没有丝毫的同情和容忍,牢狱漆黑,季兰一夜白头。

她终于明白,哪怕再怎样特立独行,还是难以主宰自己的命运,被父亲弃之道观,被所爱抛之不理,到了最后,那个时代也未曾对她有半分怜惜。

那年秋天,季兰死于极刑之下。

绝世才女,凄凉离世,让人唏嘘。

纵观季兰的一生,率性而为,何其勇敢。

她情感炙热,敢爱敢恨,对每段感情都认真对待,这没有错。

她惨遭抛弃,初心不改,不丧失爱与被爱的能力,这没有错。

她为求自保,委身献诗,于家于国没有半点不忠,这没有错。

或许,她本该是一个尘世之外的“仙子”(时把道姑称作仙子),可从她孤身坠入红尘开始,一切似乎成了定数。

可那又如何,季兰一生为了爱与自由,尽情尽兴,在生命最后一刻,也从来没有后悔过,或许她唯一的遗憾就是,她从未辜负过任何人,却鲜有人把她放在心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一生最大的败笔是什么?培养了这两个将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演义》小说中,诸葛亮称得上的最为完美之人。论聪明才智,“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他可谓是三国时期的第一谋士;论为道德品质,身为臣子,他忠心耿耿,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出师表”,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即使是在刘备过世以后,他身为一国丞相,也是不顾自己年老,身兼数职,最后为蜀汉北伐,死在了五

  • 三国里唯一能打败吕布的两人,他们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吕布,在三国时期作为排名第一的武将,几乎是无可匹敌的存在。这也正好和民间流传的三国“二十四”名将的排名有着很大的对应。那么,在三国中,举世无双的吕布真的无人能敌了吗?或许并不是,有两个人可以打败他。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第一个人童渊第一个人便是赵云的师傅,童渊。童渊在三国的

  • 李世民赦免了王世充,斩杀单雄信的用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李世民的故事。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这当然是看演义小说得出的结论,且不说刘备关羽张飞有没有结为异姓兄弟,也不说贾家楼或贾柳楼有没有四十六友,单看瓦岗兄弟,也是有真挚的友情的,比如徐世勣和单

  • 蜀汉五虎上将,按武力值排行怎么排?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备受争议的时期,不仅是因为当时的政局动荡,战争不断,更多的是因为当时的人物鲜明,至今都影响着现代的人们。三国名将是大多数人了解三国历史的起源,比如刘备、曹操父子、张飞等等,都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想要在三国时期出人头地除了像诸葛亮那样有谋略就是有一身“绝世武功”,才能流芳百世,为人

  • 韦庄:漂泊大半生,六十岁中举及第,晚年拜相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韦庄,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韦庄,又称韦端己,韦应物四世孙,生于晚唐,前蜀宰相,兼善诗词,“花间派”代言人之一,文风与温庭筠相近,并称“温韦”。说起韦庄,但就这个姓氏,便承载着无数荣耀,自隋唐开始,韦氏一族便是真正意义上的名门望族,重臣名人不胜枚举,

  • 为什么说魏延是蜀汉死得最冤枉的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魏延在效力蜀国期间,很是得刘备的重用与信任。公元215年,刘备攻占汉中,自领汉中王,并定都成都。这时蜀国需要一位将军来镇守汉中,当时蜀国诸将都认为张飞是镇守汉中的不二人选,但刘备却破格提拔魏延,任命他为镇远将军,前去镇守汉中。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有一次刘备在大宴群臣的时候

  • 曹操死前留下四员大将帮助曹丕 他们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操人才,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曹操穷其一生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心愿,稳定了战乱多年的局面,生前没有完成废汉自立的想法,但是他的儿子曹丕继位后,正式废汉为魏。曹操死前一直担心司马懿会造反,所以留下了四员大将帮助曹丕,但是全部都被曹丕处死了。张辽张辽是一员猛将,曾在白狼山之战率先

  • 陈到在蜀汉是何地位?名次仅低于赵云却并不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蜀汉将领陈到的故事。说起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除了关羽和张飞外,定然有人会提及赵云,毕竟在《三国演义》的加工下,赵云被描绘成了一个武力出众的常胜将军,他刚一出场就能与文丑战成平手,后来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救出

  • 司马懿都能活到70多岁造反 曹丕为何到四十岁就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对曹丕英年早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都知道,司马家族之所以能夺得大权,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司马懿太过长寿,熬死了太多的对手。魏明帝驾崩后,幼帝曹芳继位,司马懿遭到了另一位托孤大臣曹爽的排挤,司马懿无需再忍,撑着曹爽陪同曹芳远离洛阳,去高平陵祭陵之时,举兵发动政

  • 晏殊为什么能活成无数人羡慕的样子?他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晏殊,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在古代,人生赢家应该是什么样子?很多人可能会说,人生赢家莫不是权倾天下的一国之君,九五之尊至高无上,何等威风。可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在很多史书或者是影视剧中可以看到,虽然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却同时也处在各种各样的约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