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有没有篡改玄武门之变的历史?

李世民有没有篡改玄武门之变的历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660 更新时间:2024/1/21 11:34:07

“历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句话告诉我们正史中记载的内容也不一定都是真实的,相反,市井传言中的野史也可能才是事实的真相。“玄武门之变”在历史记载中,认为唐太宗李世民是被逼无奈的自卫行动,同时,也将“玄武门之变”中的受害者李建成李元吉刻画成阴险狡诈的反面的形象,但是对于历史上的这种说法,也有许多人也有着不同的看法。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被妖魔化的太子李建成

在正史中对李建成的评价是其阴险狡诈、贪功好色、妒贤嫉能,而唐太宗李世民则是光明磊落、功勋卓著、英武仁厚的光辉形象,与李建成和李元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事实也许是另外一个样子,也许李建成并不像历史记录的那么不堪。

首先说李建成妒贤嫉能就值得怀疑,魏徵和王圭等一代名臣能够甘心为李建效力, 《通鉴纪事本末》里说李建成“性宽厚、得众心”,可见李建成并不是那种妒贤嫉能的人,甚至可以说是礼贤下士,深得人心。

说李建成阴险狡诈可信度也不高,魏徵曾经多次向李建成建议杀掉李世民,以绝后患,但是李建成不忍心对兄弟下手,没有对李建成采取措施,甚至说,有一次李元吉提出帮其除掉李世民,也被李建成阻止。最终导致李世民“先下手为强”,一举杀掉了李建成,成功夺取了原本属于李建成的皇位,如果李建成真的阴险狡诈,能够采纳魏徵的建议,李世民是没有机会在“玄武门之变”中占有先机的。

李建成也不像历史记载的那样一无是处,他在军功上也颇有建树,也许没有李世民那么优秀,但也绝不是平庸之辈。他从李渊起兵后,就跟随父亲征战疆场,曾率兵西渡黄河,攻克长安,为李氏在隋末群雄并起的形势下,脱颖而出、问鼎中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战略作用。此外,李建成在平定山东地区也立下大功,曾多次与入侵的突厥作战,也取得了不错的战绩。

觊觎皇位的李世民发起“玄武门之变”

按照历史的记载,李世民发起“玄武门之变”是被逼无奈,但实际上是李世民觊觎皇位已久,他为了夺取皇位,发起了蓄谋已久的政变,一举除掉了太子李建成,最终坐上了皇位。在武德四年,李世民攻下洛阳后,他就通过分散钱财,以笼络人心,并设立天策馆、文学馆,招揽天下英才,为日后争夺皇位做准备,当时李世民设立的天策馆被人私下称为“小朝廷”,李世民与官员俨然与君臣一样,可见李世民已经不甘心只做一个“秦王”了。

在史书记载中,李建成曾经多次陷害李世民,其中有一件是李渊带领几个儿子狩猎时,李建成将一匹看似健壮却经常在跳跃中跌倒的马匹给李世民骑,并对李世民说:“此马善于急速奔驰,能够跨越数丈宽的山涧。”李建成的用意是希望李世民在骑马时摔死,但是在这匹马三次颠倒时,李世民都及时跳下马,才得以幸免于难。

另一件事说武德九年的一天,李建成邀请李世民到其宫中做客,并在酒中下毒,致使李世民在饮酒后“心中暴痛,吐血数升”,李世民在其叔叔的搀扶下返回自己宫中。我们分析一下,这两件事的可信度都不高,首先,李世民和李建成都是征战疆场的战将,应该有自己的战马,在狩猎时,怎么可能不骑自己熟悉的战马,而去骑一匹陌生的马匹呢?再说,马匹连续颠倒三次,李世民怎么可能会继续骑,而不更换战马呢?

再说下毒的事,更令人生疑,如果李建成已经下毒成功,将李世民毒的“吐血数升”,李世民后来怎么又没有被毒死呢?再说,李建成既然已经下毒成功,怎么还可能轻易放李世民返回宫去,没有彻底斩草除根呢?所以,史料中的这些李建成暗害李世民的说法都禁不起推敲。

李世民策划了“玄武门之变”,并对史料进行了篡改

李世民不甘心做秦王,早已建起自己的班底与李建成争夺储位,在各自属下的推波助澜下,两人的争斗和矛盾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史书记载,在玄武门之变发生前,李建成和李元吉密谋杀掉李世民,后来有人向李世民告了密。李世民的属下劝他先下手为强,但李世民始终不同意,他说:“骨肉相残,是古往今来的大罪恶”。最终还是在属下的一再施压下,李世民才同意自卫。

李世民随后进宫向其父亲李渊密奏“李建成、李元吉淫乱后宫”,所以李渊要求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第二天进宫当面对质。也就是在李建成和李元吉第二天进宫的路上,被李世民事先埋伏的人马袭击,李世民亲自用箭射杀了李建成。李世民在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后,其属下将李建成的5个儿子全部杀死,李元吉的5个儿子也同样都被杀死。李世民如此残酷的杀戮,可完全不像他自己说的:“骨肉相残,是古往今来的大罪恶”,而是手段非常残忍,斩尽杀绝。

按照惯例,《国史》一般是不让当代帝王看的,目的是保持其真实性,做到“善恶必书”,但是,在李世民当上皇帝以后,多次提出要亲自观看《国史》。据《贞观政要》记载,李世民曾对房玄龄说:“朕意殊不同古人,今欲自看国史者,盖有善事,故不须论,若有不善,亦欲以为鉴诫,使得自修改耳。卿可撰录进来。”另外,李世民还说:“朕之所为,盖所以安社稷,利万人耳。史官执笔,何烦有隐?宜即改削浮词,直书其事。”

李世民的这一番话更令人生疑,也更加让人相信他有篡改《国史》的嫌疑,据说,对于李世民要求删改史书的要求,大臣褚遂良不同意,后来在他一再要求下,房玄龄与许敬宗将《起居注》删定为《高祖实录》和《今上实录》,这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史料,将李渊起兵建唐的功劳几乎归功于李世民,而李建成的功劳只字未提,但是,史料的真实性已经是大打折扣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和珅被赐死的原因是什么 仅仅是贪污那么简单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和珅被赐死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铁齿铜牙纪晓岚》这一部电视剧?小编小的时候是有看过这一部电视剧的。并且对里面的纪晓岚和和珅的印象十分深刻。在古代历史中,当我们谈到纪晓岚的时候,就不约而同地想到和珅。当谈到和珅的时候,大家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大贪官,

  • 王保保为什么被朱元璋成为奇男子?他奇在哪些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对王保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读过倚天屠龙记的朋友们对王保保这个名字一定不会陌生,在金庸先生的笔下,他是汝阳王的儿子,赵敏的兄长,是一个久经战阵的将军,能征善战的好手,万安寺一役中给武林群豪带来了不小的麻烦,那么历史上是否真有这么一号人物呢?金庸先生确实没有虚构

  • 苏坦妹死后,朱元璋为何在她的墓前立下罪己碑?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苏坦妹死后,朱元璋为何在她的墓前立下罪己碑?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在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历史上,总有一些帝王不爱江山爱美人,甚至为了美人而自愿放弃唾手可得的江山。或许有人觉得这样的帝王没有什么出息,但人生在世,幸福往往比权力更加重要。不过也有一些帝王却选择了江山而放弃

  • 和珅受宠是因为先妃再生吗 其实真相并不是这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对和珅受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小人得志,成为政治上的“暴发户”,有时带上传奇色彩,好像他们命该发迹,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他们全凭卑鄙的鬼蜮伎俩发家。清朝乾隆时期的宰相和珅就是这种典型的小人。和珅,字致斋,满洲正红旗人。少贫无籍,为文生员,在官学中读过四书五经

  • 十命可受是什么意思?诸葛亮能算得上是大汉忠臣、千古名相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诸葛亮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诸葛亮是千古忠臣良相的典范,不管武庙中人如何变化,诸葛亮从进去那天起就有座位,而且坐得很稳,不像周瑜关羽张飞张辽等人只是挂在墙上的画像,关羽的画像还曾被宋太祖赵匡胤摘下来扔掉。诸葛亮的高风亮节,一直被世人称道,比如他对汉昭

  • 和珅赈灾的时候往粥里丢沙子 乾隆为什么不怒反而赞赏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乾隆与和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相信和珅很多人都知道这个名字,和珅之所以被人们熟知,是因为他是一个贪官,很多人了解他也只是在电视剧里面了解到他,觉得他贪钱财,狡诈但老是被忠臣玩弄,但他却一直是那个最得皇帝宠爱的宠臣。真实历史上的和珅不是电视剧里的那种形象,真正

  • 刘盈明明有六个儿子,怎么皇位传给了弟弟?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为什么皇位到刘恒的手,想必刘恒自己也是不知道为什么的。这背后之涉及到的是汉初时期的斗争,在刘邦建立了西汉之后,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风平浪静。当时一共是有着三个棘手的问题,首先第一个就是吕氏为代表的外戚,其次则是功臣集团,代表人物周勃,最后则是分封诸侯。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在

  • 禁军一定要杨贵妃的命,背后什么原因呢?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安史之乱爆发初期,唐玄宗李隆基根本不信自己宠爱的大胖子安禄山会起兵反唐,直到安禄山连下数城才接受了这个残酷的事实,匆忙调遣唐军抵挡,却没挡住,眼看叛军就要打到京城了。于是李隆基带着心爱的杨贵妃和皇子皇孙、妃嫔宗室、心腹干将逃往蜀地。谁知到了马嵬坡这个地方,护送的禁军们不干了,在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的率领

  • 如果没有张居正的改革,明朝会是怎样的走向?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明神宗万历时期,明朝已经进入末年,自从明神宗朱翊钧九岁继位后,明朝内阁首辅大权逐渐落入到张居正手中。当张居正当上内阁首辅后,明神宗还小,张居正独揽大权。他在位期间,开始一系列的改革。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1573年~1582年,这十年时间,张居正先后在政治、经济、国防等各方

  • 年羹尧手握重兵 雍正是怎么除掉年羹尧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对雍正和年羹尧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帝在处置年羹尧钱,年羹尧担任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可谓是手握重兵,还有,一整个西部地区都是年羹尧提拔的人,那雍正是怎样做的,为何未造成任何动乱,便轻松搞定年羹尧?小编觉得,实际上雍正从上台开始,便有了想要打击年羹尧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