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真实的纪晓岚:终身没得罪过和珅

真实的纪晓岚:终身没得罪过和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666 更新时间:2024/1/19 11:11:25

导读:影视剧里总是把纪晓岚和珅定位成死对头,殊不知,纪晓岚终身都没的罪过和珅。而且他们开始共事的时候纪晓岚已经52岁了,和珅才26岁,试问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年,怎么会去“欺负”一个老人呢?而纪晓岚一辈子就做了两件事,修书和主持科举,与和珅根本没有利益冲突,怎么会招惹到和珅呢?

公元1799年(嘉庆四年)正月,北京城朔风呼啸,大清国摊上大事了:初三,太上皇乾隆驾崩;初四,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巨贪和珅被褫夺官爵;初八,和珅失去自由,十八日,和珅被数尺白绫吊死在监狱里。这充分印证了《好了歌》里的那句话:“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由此又生出另一句俗语:“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网络配图

那么,和珅的死,纪晓岚是不是幕后下套的黑手?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老纪和和大人的明争暗斗可从未消停过。当然,也不能不提及另一部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之所以要说到刘墉,是因为需要比较。把纪晓岚杵在刘墉身边,有助于我们去理解他的“铁齿铜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纪晓岚斗过和珅吗?

纪晓岚斗过和珅吗?窃以为斗不起来,老纪与和珅的关系,大概属于有意识的若即若离。

一是不屑。他们真正开始共事的时间,大约是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这一年十一月,和珅出任国史馆副总裁,纪晓岚则是《四库全书》馆总纂官,共同主持编修工作。而在这之前,和珅一直担任御前侍卫,中间有着文武之别、满汉之分以及年龄悬殊等三条鸿沟。其时,纪晓岚已经是52岁的饱学鸿儒了,和珅才26岁。

二是不惧。纪晓岚的圣眷恩宠丝毫不输于和珅,除了受到亲家获罪牵连而有过一次谪戍乌鲁木齐的经历外,其他时间基本都在皇帝身边。乾隆评价他“学问素优,予以外任,转恐不能尽其所长”,所以要留他;嘉庆评价他“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所以要用他。

另外,在与和珅共事的二十余年间,纪晓岚曾两次为乡试考官,六次为文武会试考官,门生故吏遍天下,举手投足都能影响士林,和珅哪里敢招惹纪晓岚呢?

三是无利害冲突。纪晓岚以其风流的性格、儒雅的气质与人交往,融合通达,极少得罪人,他是不会公然得罪和珅的。且纪晓岚终其一生只干了两件事——主持科举和编修。

正史有刘墉得罪和珅的记录

刘墉的情形也与纪晓岚类似,如刘墉比和珅年长31岁,刘墉的老爹是一代名臣刘统勋,家世显赫。一般情况下,和珅也不会轻易去招惹刘墉。刘墉在性格上比纪晓岚刚直一些,所以正史上倒是真有“刘罗锅”死磕和珅的记录。如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御史钱沣参劾山东巡抚国泰,这国泰是和珅的死党。刘墉奉旨查办国泰案,坚决支持钱沣一查到底的建议,最终扳倒国泰,彻底得罪了和珅。

网络配图

和珅到底死于谁手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谁受益谁就有嫌疑,嘉庆皇帝难脱干系。但嘉庆有没有帮手呢?总不能随随便便砍和珅的头吧?总得有人先炮打和珅的司令部,皇帝才能找到借口拍板决策。这个先开炮的人是谁呢?种种迹象表明,刘墉倒是有可能。

首先,刘墉跟和珅是政敌,一个刚正廉洁,一个巨贪大腐。

其次,从乾隆四十六年开始,刘墉基本干的都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和吏部尚书的差事,专搞官员风纪和人事考选任免,而和珅柄权,他动真格的就会遇到巨大阻力,其间出现种种矛盾冲突在所难免。

其三,首劾和珅不法状的人,是给事中念孙,这人是刘墉的老部下,刘墉做都察院左御史的时候,二人之间似有师生之谊,性格也颇为相似。另外,王念孙是纪晓岚的门生,而纪晓岚又是刘墉之父刘统勋的门生,这层关系也不能被忽略。

其四,嘉庆跟纪晓岚、刘墉之间有着良好的私人关系。嘉庆皇帝尊敬纪晓岚,但绝不会跟他讨论军政大事,刘墉则不同,他有丰富的经验。嘉庆七年(1802年),嘉庆驾幸热河,居然命刘墉留京主持朝政。也就是说,嘉庆对和珅的不满情绪,可能有意无意地表现或直接透露给刘墉。

联系起来看,如果不是嘉庆授意刘墉要法办和珅,如果不是刘墉借乾隆驾崩之机再授意王念孙弹劾和珅,就很难理解王念孙的胆量从何而来了。乾隆在世的时候,他为何不上交弹劾状?而乾隆去世第二天,他就跳出来了呢?年纪轻轻的王念孙怎么会知道嘉庆皇帝不待见和珅?

其五一点最为关键,和珅植党营私、擅权纳贿一案,是刘墉等人奉旨具体核查办理的。

网络配图

也就是说,和珅的二十条大罪,都是刘墉和诸王大臣在嘉庆的授意下给梳理出来的,至于乾隆遗诏啥的,只是托词罢了,有皇帝的授意,莫须有都能杀头。

纪晓岚这个时候在干吗?筹办高宗(乾隆)实录馆,就是在忙着找地方、选择写手,准备帮乾隆皇帝写回忆录,他可没工夫参与侦办和珅案。

“铁齿铜牙”是摆设吗?

既然纪晓岚没有跟和珅死磕过,也谈不上是笑到最后的那个人,那他的“铁齿铜牙”不就成摆设了吗?也不尽然,只不过咬的对象跟电视剧所演绎的情节有着天壤之别而已。

什么叫“铁齿铜牙”?有两个意思。一是口齿伶俐、学识渊博,辩才一流;二是指意志层面的,这种人认准了一件事,就得办成。

显然,纪晓岚的“铁齿铜牙”属于前者,他没有咬人,一辈子尽咬书本了;而刘墉则属于后者,尽管他的标签是“罗锅”。

纪晓岚晚年曾自作挽联云:“浮沉宦海同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蠹鱼”用得再形象不过,书虫子嘛,不咬书咬什么?

原来,真正跟和珅“有仇”的,不是纪晓岚,而是刘墉。纪晓岚不屑也不惧和珅,因为他所受到的圣眷一点也不比和珅少,再者他是读书人 ,能跟和珅起什么冲突呢?只有刚正廉洁的刘墉,才会处处与巨贪大腐和珅“过不去”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为什么要娶瘦黑矮小的黄月英做妻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的传奇故事相信是属于家喻户晓的类型,他是智慧的化身,是贤臣的化身,是帮助刘备共图大业的一位大功臣。那么关于诸葛亮的感情你了解多少呢?相传历史诸葛亮的妻子非常的丑,是真的吗?图片来源于网络诸葛亮不仅有才,而且相貌俊伟,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身高八尺,犹如松柏”。但他却选了一位“瘦黑

  • 宰相难当:中国历史上任职最久的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宰相这个位置相当于皇帝的左膀右臂,享有很大的权力。但是这样好的官位自然有很多人想要得到,所以身居宰相之位的人不仅要做到皇帝满意,还要提防其它官员投下的陷阱。所以说坐稳宰相的位置很不容易,但历史上偏偏有这样的能人,竟然稳居高位不倒,这个人是谁呢?网络配图西汉丞相陈平曾总结说:“宰相者,上佐天子,

  •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为何想要迁都洛阳?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初年,宋太祖曾经有过迁都洛阳的提议,这一项提议最终因为大臣的强力反对而最终得以作罢。而此后短短的五个月后,宋太祖就离奇暴毙。这中间又有什么联系?大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三月,宋太祖赵匡胤西巡洛阳。洛阳夹马营是太祖出生之地(时为后唐禁军兵营),也是他度过童年时光的地方(民间一说其十二岁出游,另

  • 趋炎附势的丁谓:排斥异己攀名利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丁谓是北宋真宗时一位有名的权臣,善于附炎趋势。真宗初年,权臣王钦若得势时,丁谓专投王钦若所好,唯王是从。王钦若失势免宰相职后,丁谓又采取欺骗手段,获取了寇准的信任。网络配图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冬,丁谓与曹利用同时出任枢密使,掌军机大权。曹利用与寇准有宿怨,早仇恨在心,丁谓本来由

  • 清大将军年羹尧 飞扬跋扈自取其亡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清初曾出现过两位著名的将军,一是鳌拜,另一是年羹尧。两人都因积累战功获封一等功臣,位高显爵,又都因狂妄骄恣、飞扬跋扈而遭皇帝降咎,下狱或被赐死。网络配图年羹尧是清代康熙、雍正年间人,进士出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为太保、一等公。大将军年羹尧曾运筹帷幄,驰骋疆场,立下赫赫

  • 王继勋竟爱好把活人的肉一片一片割下来吃!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时人对赵宋王朝的印象非常好。在历朝历代中,赵匡胤开创的宋朝,素以经济富庶、政治宽松闻名。勇哥本人也曾写过一本小书《梦回宋朝》,表达对这个另类王朝的敬意和好感。但是,光明与黑暗总是相生共存。在人民生活富裕、安居乐业的大宋王朝,也曾出现一位肆虐经年、骄横残暴的吃人恶魔——王继勋。网络配图王继勋:庆州华池

  • 本应福禄一生的福王朱常洵最后竟被煮成汤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福王朱常洵,是明朝神宗的第三个儿子。王皇后没有生儿子,王妃生了长子,就是后来的光宗。朱常洵比他小,但常洵母亲郑妃最得宠。皇帝很长时间没有立太子,大家都疑心郑贵妃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这遭到了太后和大臣们的极力反对,神宗皇帝为此苦恼不已,最后还是只有让步,万历二十九年立了光宗为太子,常洵则被封为福王。

  • 民族抗金英雄岳飞 千古冤狱昭雪平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公元1142年1月27日,民族英雄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被秦桧等人陷害,落得历史千古冤案。自那时起,主张抗战的南宋军民便为岳飞之死得以昭雪平反而奔走呼号。那么岳飞最终能得到平反吗?民族英雄岳飞是于南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年)腊月二十九日,在临安(今浙江杭州)风波亭遇害的。自岳飞蒙冤之日起,

  • 明朝杀人狂魔张献忠:竟把杀人当成一种信仰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我国古代的“人吃人”事件经常发生。关于吃人的原因,有的是为了充饥,强者食弱者;有的是为了别的原因,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互食的现象。按照世俗的约定,人吃动物的肉,能说得过去,但是人吃人的肉,就有些惨无人道了。在古代,大规模吃人的事件经常发生在大饥荒的时候,这时候由于粮食匮乏,百姓常常易子而食;也可能发生在

  • 诸葛亮是多面手 精心绘图安南夷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说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大概没有人反对;我们说诸葛亮是一位出色的画家,并且善于运用自己的绘画艺术,为自己制订的政治路线服务,大概就有人怀疑了。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诸葛亮,虽然不像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所描写的那样,是料事如神的奇才和能够“呼风唤雨”的神仙,但也确实是一位世间罕有、才华卓越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