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雍正继位过程大解密:康熙遗诏是如何被宣布的?

雍正继位过程大解密:康熙遗诏是如何被宣布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349 更新时间:2023/12/7 22:37:41

京城九门全部封闭:雍正继位为何如临大敌?

康熙死后,因为储位问题还是没有明确的答案,由此引起了一场大混乱。

网络配图

在其钦定的《大义觉迷录》里,雍正是这样描述整个过程的:“十三日,皇考召朕于斋所。朕未至畅春园之先,皇考命诚亲允祉、淳亲王允佑、阿其那(即八阿哥允禩)、塞思黑(九阿哥允禟)、允、公允裪、怡亲王胤祥、原任理藩院尚书隆科多至御榻前,谕曰:‘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即皇帝位。’是时,惟恒亲王允褀以冬至命往东陵行礼,未在京师。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贝勒允禑、贝子允祎,俱在寝宫外祗候。及朕驰至问安,皇考告以症候日增之故,朕含泪劝慰。其夜戌刻,龙驭上宾。朕哀恸号呼,实不欲生,隆科多乃述皇考遗诏。朕闻之惊恸,昏仆于地。诚亲王等朕叩首,劝朕节哀。朕始强起办理大事。”

《清世宗实录》和《东华录》也记载了这一过程,和《大义觉迷录》里所说的大体相同,只是《清世宗实录》中特别提到,雍正曾经进康熙的寝宫问安,“进见五次”。考虑到《清世宗实录》和《东华录》的修撰时间比《大义觉迷录》要晚很多,而《大义觉迷录》系雍正钦定版本,因此基本可以认定,这两本书是以《大义觉迷录》作为范本的。

对于雍正在《大义觉迷录》里的自述,颇值得仔细研究一番。从时间上来看,据雍正自己说,他到达畅春园之前,康熙已经把那些成年的阿哥全部召集到寝宫,其中包括三阿哥胤祉、七阿哥胤佑、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而相对年轻的阿哥如十五阿哥胤禑、十六阿哥胤禄、十七阿哥胤礼和二十阿哥胤祎则是在寝宫外等候,他们并不知道里面发生的事情。

其中有一点很值得怀疑,那就是雍正说在他还没有到达之前,康熙已经宣布谕旨:“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即皇帝位。”也就是说,在雍正到来之前,那些皇子已经知道了皇位继承人的结果。

网络配图

雍正接着说自己“驰至问安”,“皇考告以症候日增之故,朕含泪劝慰。其夜戌刻,龙驭上宾”,正当他“哀恸号呼,实不欲生”时,隆科多在诸皇子面前向他宣布康熙的遗诏,他“闻之惊恸,昏仆于地”,三阿哥胤祉等向他叩首,劝其节哀,他这才“强起办理大事”。

这段描述颇具戏剧性,虽然读起来非常生动,但似乎也有纰漏。雍正当时的反应,什么“哀恸号呼,实不欲生”,“闻之惊恸,昏仆于地”,不免有些夸大其辞,不过也无妨大局,不必细究,主要问题出在时间顺序上。雍正是在十三日上午九点或十点的样子到达畅春园进见康熙的,一直到晚上八九点钟的样子,康熙才撒手人寰,期间约有十二个小时。如果康熙真的在雍正到来之前已经宣布了有关继位的遗诏,那其他阿哥是如何反应?以雍正的能力,又怎能不从其他阿哥的表情上看出点端倪?何况,如此重大的消息,雍正不太可能要等到康熙死后,也就是离第一次宣布遗诏近十二个小时之后,才从隆科多的嘴中得知。毕竟雍正到达康熙寝宫后,在康熙的御塌之前呆的时间不算短,为何康熙不当众再宣布一次呢?

网络配图

另一个问题值得关注,那就是其他落选皇子们的情绪变化。如果遗诏真的是在雍正到达之前宣布的话,那些阿哥们断然不可能如此平静。在《大义觉迷录》里,雍正也曾指责九阿哥胤禟在隆科多宣布遗诏后,“突至雍正面前,箕踞而坐”(大意是叉开腿,大剌剌地对面坐着),并且还对雍正这位新君怒目而视,表现得极为的傲慢无礼;而原本继位呼声很高的八阿哥胤禩则佯为悲痛之状,即时走出,独到院外依柱凝思,看似平静,其实心中愤懑,激愤异常,周围发生了什么,他理都不理。至于其他皇子的反应,也是不一而足,或惊讶或愤怒,或茫然或恐惧,人生百态,尽在此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大清王朝的康乾盛世:一个被统治者吹嘘出来的繁荣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康乾盛世与文景之治、开元盛世、仁宣盛世等,被并称为中国历史上最繁盛的几个时期。名义上的康乾盛世起于康熙20年平定三藩之乱以后,截止于嘉庆时期的白莲教之乱。但是,当我们仔细阅读历史以后,就会发现所谓的康乾盛世,所建立的背景是持续几十年年的战乱和大破坏。在这样基础上建立起了的盛世,又有多少人会承认呢?网

  • 年羹尧本是雍正的亲信 为何却被他给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年羹尧这个人大家都不陌生,他是雍正皇帝的亲信,也算雍正的大舅子之一。因为他的妹妹嫁给了雍正,但不是正牌的皇后。但是雍正即位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却对年羹尧一再的训斥。把他一贬再贬,最后干脆赐年羹尧自尽。作为雍正手下的三大宠臣之一,年羹尧究竟做了哪些事,以至于雍正皇帝忍无可忍,要对让痛下杀手。从年羹尧的行

  • 权势熏天!和珅竟然睡了乾隆那么多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一、别具风韵的黑玫瑰——乾隆妃子黑玫瑰本是和珅陪乾隆皇上下江南时又扬州盐商汪如龙选送给进贡的美女。她那黑缎子似的皮肤莹洁闪闪,那身材丰满结实,别具风韵,令和珅神魂颠倒了许多年。网络配图别具风韵的黑玫瑰——乾隆妃子后来到了乾隆皇帝晚年,后宫每年春季都会遣散一批宫女出宫,和珅买通太监总管,借机把黑玫瑰遣

  • 朱棣誓要抓遍天下尼姑 残暴不仁还是另有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据史料记载,永乐18年,明成祖朱棣下了一条奇怪的圣旨:但凡北京、山东境内道及尼姑,逮上京诘之。随后,明朝便大肆抓捕尼姑道士,全国所有的尼姑以及女道士,统统被逮捕送到京师逐一审讯,验明身份。明成祖与这些信仰六根清净、四大皆空、与朝廷素无瓜葛的尼姑有何恩怨,以致全国的尼姑都遭受这前所未有的侵扰和追捕?网

  • 罕见!揭秘死后和母亲及妻子同眠一处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195年的时候,汉代的开创者刘邦重病不起,不久后便与世长辞。刘邦死后,时任太子的刘盈即位,在吕后的专权之下,汉惠帝刘盈做了七年的影子皇帝,最终也随刘邦的脚步而去。八年之后,朝堂之内的功臣派和皇族排终结了吕氏的专权,迎来了汉朝的第五位皇帝——汉文帝(刘盈之后,吕氏又另立两个少帝)。网络配图汉文帝

  • 清太宗皇太极的宗室斗争 换旗南面独尊打压诸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清太祖去世后,皇太极在众人推荐下登上汗位,汗权受到王权的抑制。皇太极在摧抑诸王之后,初步实现了皇权的集中。但是,皇太极与努尔哈赤相似,集权建立在崇高的个人威望基础之上,王权势力依然强大。一、清太宗嗣位的背景清太祖去世后,四贝勒皇太极在诸贝勒推荐下成为新的大汗,即清太宗。“代善与其子岳讬、萨哈廉以上才

  • 揭秘明朝朱元璋为何要杀了安庆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安庆公主,是明朝的嫡公主。父亲是明太祖朱元璋,母亲是马氏孝慈高皇后。明太祖朱元璋一生共有十六个女儿,这十六个女儿分别是:临安公主、宁国公主、崇宁公主、安庆公主、汝宁公主、怀庆公主、大名公主、福清公主、寿春公主、十公主、南康公主、永嘉公主、十三公主、含山公主、汝阳公主、宝庆公主。安庆公主是朱元璋的第四

  • 齐桓公本是一代雄杰 究竟失败在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悟”为此道之起步,“破”为此道之续步,“习”为此道之化步。齐桓公本是一代雄杰,在贤相管仲和鲍叔牙的辅佐下,成为春秋时期各诸侯的第一位霸主。而至晚年则意志衰退,宠妾用奸,好色起佞。他有六个儿子,均从庶出,也都有资格继承君位。网络配图齐桓公先是立昭为太子,而竖刁、易牙等人却欲谋立无诡为太子,并对管仲极

  • 崇祯皇帝为什么不南迁?大明灭亡前夕的闹剧!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最令人感喟的是在于它的不可逆转性,孙中山先生说,世界大潮浩浩汤汤,顺之则生逆之则亡,历史大潮也是如此。但每每有各种时刻,我们会生出许多遐想,如崇祯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甲申之变。相信没有一个历史学家会指责崇祯皇帝是一位庸碌之主,那么如果崇祯皇帝选择了南迁会如何?南明还会不会迅速灭亡?大清的定鼎

  • 成吉思汗总喜欢西征 竟是因为恐惧?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成吉思汗的领土扩张,一度引起争议,冉平却用民族性的角度去分析:在现代人的脑中,业已形成的思维定势是,侵略就一定是为了争夺能源、财产、人民。可对于成吉思汗来说,恰巧并非如此。蒙古族的生活就是不停行走,成吉思汗的征服不是为了敛财和统治,原动力是从日出之地走到日落之城的焦虑和不安。“一本书写完,和作者就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