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是刘表麾下一员大将,还曾击杀孙坚,最后什么结局?

他是刘表麾下一员大将,还曾击杀孙坚,最后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596 更新时间:2024/1/17 16:59:21

东汉末年,刘表是一位和曹操、袁绍、袁术、吕布、孙权相提并论的诸侯。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刘表(142年-208年),字景升,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省微山县一带)人。和刘备一样,刘表也是汉室后裔。在东汉末年,刘表被任命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假节,封成武侯。雄踞荆州期间,荆州牧刘表远交袁绍,近结张绣,内纳刘备,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称雄荆江,先杀孙坚,后又常抗曹操。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彼时,刘表能够割据荆州,和众多诸侯相抗衡,麾下自然少不了能征善战的将领。比如大家熟悉的魏延、黄忠甘宁文聘等武将,就曾是荆州牧刘表的部下。而就笔者今天要说的黄祖,不仅是刘表麾下一员大将,还可以说是刘表在荆州的合作者。

据推测,黄祖为江夏安陆黄氏族人。在东汉时江夏黄氏为著名的士人家族,即名臣黄香一族。刘表任荆州牧时,重用地方豪族势力,黄祖出任江夏太守。所以,如同蒯氏、蔡氏两大家族一样,黄祖所在的家族,也同样获得了刘表的器重。在汉末三国时期,黄祖作为江夏郡的太守,不仅击杀了孙坚这位诸侯,还和孙策、孙权兄弟展开了长期的较量。

首先,黄祖(?-208年),东汉末年将领。刘表任荆州牧时,黄祖出任江夏太守。彼时,江夏郡位于荆州和扬州的交界地带。因此,对于黄祖来说,自然承担了抵挡江东势力的重任。 陈寿在《三国志·孙破虏传》中记载:初平三年,术使坚征荆州,击刘表。表遣黄祖逆于樊、邓之间。坚击破之,追渡汉水,遂围襄阳,单马行岘山,为祖军士所射杀。

初平二年(191年)四月,袁术派孙坚征讨荆州,攻打刘表。彼时,孙坚依附于袁术这一诸侯。面对孙坚这位猛将,刘表非常重视,派黄祖在樊城、邓县之间迎战。孙坚击败黄祖,乘胜追击,渡过汉水,包围襄阳。刘表闭门不战,派黄祖乘夜出城调集兵士。黄祖带兵归来,孙坚复与大战。黄祖败走,逃到岘山之中,孙坚追击。众所周知,兵法有云,穷寇莫追。不过,对于立功心切的孙坚,显然没有这些顾忌。对此,黄祖部将从竹林间发射暗箭,孙坚中箭身亡。·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击杀孙坚这位东汉末年的名将,可以说是黄祖最耀眼的战绩了。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让黄祖和江东孙氏结怨,为黄祖最终被杀埋下了伏笔。虽然孙坚被杀,但是,不管是孙策还是孙权,都不会放任黄祖不管。

建安三年(198年),曹操派祢衡出使荆州,因为祢衡对刘表比较傲慢,这让后者觉得羞耻,不能容忍。于是,刘表就相差了一招借刀杀人之计,也即他认为江夏太守黄祖性情急躁,所以把祢衡又送给黄祖,黄祖也能善待祢衡。祢衡替黄祖做文书方面的事,孰轻孰重、孰疏孰亲,都处理得很恰当。

后来黄祖在大船上,宴请宾客,但祢衡出言不逊,使黄祖很难堪,就斥责祢衡。对此,祢衡虽然寄人篱下,却不甘示弱,选择痛骂黄祖。于是,黄祖非常生气,想要打他。祢衡更是大骂,黄祖气愤到极点,就下令杀祢衡。因为黄祖的主簿一向恨祢衡,即刻就杀了祢衡。黄射得知消息后,光着脚来救祢衡,但没赶上。黄祖也后悔,便将祢衡厚葬。

黄祖领兵驻防在江夏郡之后,多次防备来自江东孙氏的进攻,虽然在《三国志》等史料中,黄祖在和江东孙氏的作战时,经常处在下风。不过,从战略上来看,黄祖还是成功守住了江夏郡,让江东孙氏迟迟无法蚕食荆州的郡县。

同时,在和孙策、孙权交战的时候,黄祖大军还有射杀凌操、徐琨的小胜。一方面,建安八年(203年)十一月,从孙权西伐江夏黄祖,凌操轻舟当先,杀入夏口,破敌前锋,却不幸被甘宁射杀。《吴书》载:甘宁以善射,将兵在后,射杀校尉凌操。

另一方面,徐琨(kūn)(?-200年),东汉末年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市)人,孙坚的外甥。徐琨少仕州郡,随孙坚征伐有功,拜偏将军。孙坚被杀后,徐琨随孙策征战黄祖。孙策去世后,徐琨又跟随孙权。建安八年(203年)或建安九年(204年)或建安十一年(206年)或建安十二年(207年)的一次孙吴征讨黄祖势力的作战中,徐琨中流矢不治而亡。

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派遣大军再度征讨黄祖。面对孙权的进攻,黄祖任部将张硕为先锋,陈就为水师首领,本人留守江夏郡。战前,张硕率部乘大船侦察江岸,却被同样在侦察的凌统(凌操之子)发现。当时,乘小船的凌统身边只有数十勇士,但仍登上了张硕的船,可能是在夜幕掩护下伪装成张硕部卒,奇袭张硕军。张硕被凌统所杀,所部水兵尽数被擒。

对此,在笔者看来,凌统的勇猛表现,无疑为孙权最终取得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得知张硕被杀的消息后,黄祖非常重视。在此基础上,黄祖当即命陈就率两艘蒙冲舰守沔口,还让大力士和弓箭手在河边的崖顶埋伏,向敌军的大船投掷石头和火把。

最后,为了打败黄祖的蒙冲(蒙冲,也被称之为艨冲,是古代水军的主力船。船体狭而长,机动性强,便于冲突敌船),周瑜派出大舰队,却被崖顶掷下的石头摧毁。短时间的战斗过后,周瑜认识到黄祖的军械并非如此欠缺,孙权只能面对士卒疲惫伤亡惨重的现实。

为了扭转战局,周瑜命凌统、董袭率敢死队每人穿上两件盔甲乘大船冒着石头和火把冲锋。经过艰苦的战斗,凌统、董袭最终成功切断了两艘蒙冲间的联系,这也鼓舞了孙权大军的斗志。与此同时,吕蒙在近战中斩杀黄祖麾下将领陈就。失去首领的黄祖大军反被处于少数的孙权军歼灭。在吕蒙全歼黄祖军之前,凌统分兵攻陷江夏郡。

在孙权大军越战越勇的背景下,无力抵抗孙权的黄祖逃离江夏郡,却被孙权部下冯则追上枭首。对于孙权来说,攻占江夏郡固然重要。不过,击杀黄祖,为自己的父亲孙坚报仇,同样是不能忽略的目标。在击杀黄祖之后,孙权下令将黄祖首级盛放在容器中验看。得到黄祖首级后,孙权将其献祭亡父孙坚。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孙坚被黄祖击杀后,孙策、孙权耗费十多年的时间,终于手刃仇敌,为自己的父亲报了大仇。而就黄祖来说,因为被孙权击杀,也就没有接下来归降曹操的机会了。也即在孙权和黄祖作战的同一年,曹操大军南下,刘表病逝,荆州转瞬之间就落入曹操手中了。对此,你怎么看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后周重臣陶谷一生志在宰相,可他为何也没有实现这个梦想?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陶谷是后周时的重臣,他文采好,脑瓜灵,就是过于自负,以至于“傲慢”成了他的名片。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958年,后周世宗柴荣派他出使金陵,南唐国主李璟派升州太守韩熙载接待他,韩熙载小心翼翼毕恭毕敬,可是陶谷却狂得不行,竟多次在李璟面前出言不逊,这让太子李煜和负责

  • 元稹的仕途之路是怎样的?他的情感生活又是如何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元稹,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唐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年)初春,乍暖还寒,元稹出生于长安城万年县靖安坊。元姓出自北魏皇族拓跋,至元稹父祖辈已经式微。元稹字微之,稹和微都是细密之意。元稹父亲元宽希望元稹长大后成为一个明察秋毫,谨慎细心的人。《论语》说,人

  • 探索刘禹锡的一生,前半生顺风顺水,后半生跌落尘埃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刘禹锡,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初夏,细雨迷蒙,刘禹锡出生于苏州嘉禾县(今浙江嘉兴)。刘禹锡自称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跟刘备同宗,纯属冒籍。他的祖上其实是匈奴人,北魏孝文帝大搞胡人汉化,率部迁都洛阳,上层贵族纷纷改了汉姓,刘氏祖上

  • 康熙皇帝对姚启圣如此痛恨 康熙为何没有对他下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康熙和姚启圣,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自从秦始皇开始,中国一共出现了四百多位皇帝。而在所有的帝王当中,大概分为三中层次,最低的一种应该就是那种昏庸无道的,朝堂当中奸臣祸乱朝纲,后宫做出干政的事情,这种的比如隋炀帝等人;处于中间层次的应是那总共动的帝王

  • 康熙早年抓到鳌拜 康熙晚年为何又赦免鳌拜的罪行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康熙和鳌拜,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康熙擒拿鳌拜的故事,相信大家应该都听过。康熙之所以擒拿鳌拜,主要是因为鳌拜一直抓着朝中的大权不放;在康熙即将成年的时候依然裹挟着朝中的大权,甚至不把康熙皇帝放在眼中。所以,康熙皇帝想要铲除了鳌拜。当然了,鳌拜之所以敢这么做,肯定

  • 张贵妃死后,赵祯为何最终决定用皇后之礼为其发丧?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进入中年以后,赵祯最宠爱的女人是张氏。张氏后进封贵妃,虽然她在死后才被追册为皇后,但其生前的威势,并不亚于正宫曹皇后。张贵妃是洛阳人,祖先是吴人,吴越归宋,其家迁到河南定居。不幸的是其父张尧封进士及第不久就去世了,母亲在齐国大长公主府上作歌舞女,将女儿带在身边。大长公主见这个小女孩灵巧可爱,便召入宫

  • 宋理宗并不是一位皇子,他为什么却能登上皇帝的宝座?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曾有人提出过这样的疑问:南宋的第五位皇帝宋理宗并不是一位皇子,最终却能登上皇帝的宝座,这是为什么呢?他到底是不是一位冒牌皇帝呢?他的继位经历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理宗(1205~1264),原名赵与莒,于1222年被立为宁宗弟沂王嗣子,赐名贵诚,又

  • 历史上廉颇为何会离开赵国?最终在楚国病逝,客死异乡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廉颇为何会离开赵国?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大秦赋》这部历史大剧中,赵偃和郭开这一对君臣,无疑让很多观众咬牙切齿。在赵孝成王去世后,赵偃刚刚成为赵国君主,就和郭开上演了一出好戏,赵偃下令整顿兵马立刻攻秦,为父为兄报仇雪恨,同时夺回属于赵国的城池。所有大臣虽然

  • 对于扶苏,秦始皇究竟是爱还是恨?他心仪的太子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对于扶苏,秦始皇究竟是爱还是恨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千古一帝秦始皇创建的强大帝国——秦朝,在二世皇帝胡亥继位的第三年,就走向了灭亡。胡亥是个亡国昏君,这是历史爱好者的共识。如果二世皇帝是由公子扶苏担任,秦朝就不会灭亡得那么急促。扶苏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 楚考烈王的四个儿子为何能相继称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在战国后期,楚考烈王是一位比较著名的君主。楚考烈王(公元前290年-公元前238年),芈姓,熊氏,名完(《史记》作元),战国时期楚国君主,楚顷襄王之子,公元前262年-公元前238年在位,共25年。《战国策》、《史记》记载:楚考烈王没有儿子,春申君对此非常忧虑。后来春申君采纳赵国人李园的建议,娶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