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丰臣秀吉入侵朝鲜 万历遣军大胜倭寇

丰臣秀吉入侵朝鲜 万历遣军大胜倭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027 更新时间:2023/12/22 15:05:14

1592年(明万历二十年壬辰)4月14日,日本为了吞并朝鲜,发动了震惊世界的“壬辰倭乱”。在朝鲜国的请求下,明朝出兵援朝,开始了长达7年的援朝抗日战争,最终以中朝的胜利、日本的失败而告终。不久前,记者驱车从汉城出发,直奔韩国南端庆尚南道的晋州泗川。

网络配图

400多年前,这一带是朝鲜氏王朝的军队与中国明朝援军并肩抗击日本倭寇的主战场。战斗激烈的“泗川之战”、“晋州战役”以及“露梁海战”谱写了朝鲜和“援朝盟邦”———中国明朝将士抗击倭寇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朝明军冢”埋了3.6万多名战死将士,记者在泗川化院院长吴弼根等历史专家带领下来到一个很大的“山丘”前。吴院长指着这个“山丘”说:“这就是400多年前,朝明联军的军冢,安葬着3.6万多名朝明将士的头颅。”

“朝明军冢”呈四方形,长宽各36米,高约8米。军冢前正中,立有高4米的“慰灵碑”。黑色大理石碑的正面,刻有“朝明联合军战殁慰灵碑”十个汉字。碑的后面是《战殁慰灵碑文》,碑文中写道,为怀念“遥远异域土地上,不归的恨客———那些明代盟邦民的深厚战友爱。特立此碑,以表对朝明联合军灵的祭奠。”

网络配图

吴弼根介绍说,韩国国民对中国明朝派出援军,用鲜血援助朝鲜王朝,共同抗击倭寇的历史,记忆犹新。为缅怀两国抗日烈士,泗川市政府一直想要为烈士们树碑立传。

在可歌可泣的“壬辰卫国战争”中,朝明联军有3万多将士在抗倭战场上牺牲。凶残的倭寇为日本天皇表功,将朝明将士的耳朵割下盐腌后,装进十几只大木桶内,用船运回日本。为掩盖罪行,日寇又将朝明联军烈士的头颅割下并集中埋在一起。

由于掩埋地址没有准确记载,因此迟迟无法建碑。为寻找当年朝明联军的军冢,韩国有关部门派出了历史专家进行考证和挖掘。经过多年的挖掘和考证,终于在这里发现了掩埋烈士头颅的军冢。

1983年11月4日,时隔300多年后,军冢被整修一新,并正式对外开放。为缅怀朝明联军抗倭业绩,泗川市政府每年10月1日,都由市长带队前往军冢举行盛大的祭奠活动。为了不忘日寇侵朝历史和弘扬朝明联军的抗倭业绩,韩国每年都组织学校的学生到此参观,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泗川之战”朝明联军大胜倭寇泗川市地处朝鲜半岛陆地的南端,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一条狭长的泗川湾,是海外通往韩国首都汉城最便捷的通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592年4月14日,日本侵略军从南部海港城市釜山登陆,45天后,占领了战略要地泗川,并向重镇晋州突进。不到两个月,朝鲜国土大部分沦丧。

网络配图

朝鲜国王遣使向明朝告急,要求出兵援助。明朝廷认为,“倭寇之图朝鲜,意实在中国,而我兵之救朝鲜实所以保中国。”故决定援朝抗倭。1592年7月,明朝派先锋朝弃、史儒率兵2万出征,副总兵祖承训带大部队随后进入朝鲜,拉开了明援朝抗日之战的序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汉武帝如何立太子:子为储君 母当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古代太子自称什么,康熙为什么废太子,秦王子婴如果不投降

    汉武帝托孤19世纪,英国思想史学家阿克顿勋爵道出了一句具有铁律性质的警世格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其实,阿克顿的说法只能算是一种温和的描述。因为绝对权力所导致的岂止是腐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在自然层面上这样评价女人:“本性上比较软弱,比较冷淡,女人比男人富有同情心……”而

  • 揭晓:唐太宗如何拒绝三次飞到眼前的桃花运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桃花劫后果,桃花劫多久结束,飞猪被拒绝访问

    记载唐太宗跟若干大臣谈论治国为政之道的唐人吴兢编撰的《贞观政要》一书中,也记载了唐太宗李世民的三次桃花运:第一次桃花运,发生在贞观元年。幽州都督右领军、庐江王瑗因为谋反被诛杀后,其宠姬籍没入宫,成为唐太宗的美人。大概是因为人长得漂亮,得以在李世民身边服侍。第二次桃花运,发生在贞观二年。曾任隋朝通事舍

  • 郑庄公:在历史上颇具传奇色彩的春秋小霸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如果历史是一群喵春秋五霸,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是,春秋小霸郑庄公的故事

    在春秋早期,还没有出现春秋五霸的时候,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被称为“春秋小霸”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创立者是郑国的郑庄公。郑庄公作为郑国的第三任君主,励精图治,经过他的精心治理,郑国已经到了令周边所有国家都感到胆寒的地步,甚至连周天子都感到不安。他们曾经集结了两次联军来攻打郑国,但都被郑庄公的计谋所

  • 历史上最悲惨的两位皇帝:被俘虏做杂役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靖康耻指的是哪两位皇帝,靖康之耻两位皇帝的遭遇,靖康之变俘虏了哪两个皇帝

    导读:历史上被俘虏的皇帝不是太多,俘虏后做端茶倒酒的杂役活计的皇帝就更少,西晋的两任皇帝不幸就充当了这种“杂役”的角色。西晋是魏晋南北朝史上短暂的大一统王朝,共有四代皇帝,司马邺是亡国之君,谥号晋愍帝,“愍”指的就是他一生所经历的苦难忧患。网络配图司马邺的前任皇帝晋怀帝司马炽就是在“八王之乱(西晋中

  • 李鸿章与晚清官场四十年:既要做事又要自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没有晚清,何来五四,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

    戊戌变法失败,李鸿章暗中保护一些维新人士,有人告他是维新派,慈禧因此问他:有人说你是康党。李鸿章回答:臣无可逃,实是康党。关于李鸿章,流传下来的野史不少,随便在网络上发一个评说李鸿章的话题,很快就能引来一堆或捧李或骂李的口水贴。人们对于这个一直是百年里“第一卖国贼” 形象的人物,聚讼纷纭,却难有定论

  • 揭西陵铁路修筑缘由:竟为慈禧太后祭祖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慈禧陵地宫在哪里,慈禧墓开棺,历史上真实的慈禧

    导读:西陵铁路作为一条清廷专门为慈禧“竭陵”修建的皇家专线铁路,对于它的修建,清廷既没有出于当时经济、军事方面的考虑,也更没有丝毫的投入产出方面效益考虑,而完全出于讨好迎合慈禧太后本人的态度,这在世界铁路修建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网络配图1902年4月,刚刚拜谒清东陵回到北京的慈禧太后,突然宣布要在次年

  • 揭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幕后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揭密和揭秘,云南吴三桂,吴三桂历史事件

    导读:历史上,明末清初的吴梅村一句“恸哭三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似乎为这段历史和其主人公之一吴三桂的抉择动因定下了永恒的基调。事实是否真如此?“少年悬印”无论对于东西方历史,1644年都可谓决定命运走向的一年。在英格兰,克伦威尔指挥的英国国会军在7月2日于马斯顿荒原一举击溃王军,这次转折性的胜

  • 著名军事家伍子胥和申包胥是至交好友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孙武和伍子胥是同一个人吗,与伍子胥有关的名称,伍子胥和伍员是一个人吗

    伍子胥和申包胥,两个曾经是至交好友,后来因为灭楚护楚的问题产生分歧,最终分道扬镳,成为死敌。图片来源于网络就个人成就和后世知名度来说,伍子胥和申包胥可谓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伍子胥出生贵族,很早就已经出名了,后来到了吴国之后,更是闻名于春秋各国。反观申包胥,连生卒年都没有人知道,后世唯一知道就是他在秦

  • 刘备为什么要起用年轻并且出身贫贱的将领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魏延是东汉末年的名将,不过当初在刘备手下并不起眼。不仅地位不高,而且出身贫贱,这样的人如果能受人重视,说明刘备不是一般的人物。那时候,刘备于沔阳自称汉中王,并定治所于成都,于是当留大将以镇汉中,当时大多数人的意见都认为张飞应当担任汉中太守,张飞也觉得这个位置非自己莫属,但是刘备却意外的提拔魏延为汉中

  • 立下不世之功的军事家伍子胥因什么原因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赐剑伍子胥,令他自刎。抱着怒其不争的愤怒,伍子胥自刎而亡。死前他曾要求下人将他的眼珠挖下放在国都大门之上,他要看着吴国灭亡。听到这条消息的吴王夫差非常的气愤,五月初五这天令人将伍子胥的尸体扔到钱塘江中喂鱼。图片来源于网络为吴国立下不世之功的伍子胥为什么会被夫差赐死,死后还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