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郑观音的一生是怎样的?她与李建成是什么关系?

郑观音的一生是怎样的?她与李建成是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625 更新时间:2024/1/30 8:46:52

说到郑观音,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正月十五,上元节。上元节是祭祀道家天神“太一”的节日,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十五下元节并称道家三大节。这一天,全国上下都要燃灯,“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南油倶满,西漆争燃。苏征争息,蜡出龙川。斜晖交映,倒影成鲜。”

唐朝实行坊市宵禁制度,一到晚上,严禁出坊,违者严惩不贷。但是上元节这天,朝廷特许取消夜禁。老百姓纷纷出门观灯,摩肩接踵,长安城万人空巷。“贵族亲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车马骈阗,人不得顾。”

大诗人苏味道有《正月十五夜》诗实录其盛: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太极宫南向长乐门旁边一座偏院内,一位白发苍苍的贵妇盘腿敷坐,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正向紫姑祈祷。与皇城外热闹繁华的氛围相比,这里显得尤其冷清。祈祷完毕,贵妇喃喃的说,五十年了,你在那边还好吗?我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你,现在终于可以去找你了。早知道那日凌晨一别便是永诀,我绝对不会让你出门。

言毕,泪如雨下。

老妇便是隐太子李建成遗孀,前太子妃郑观音。隋文帝开皇十九年(599年)阳春三月,郑观音出身于北朝望族荥阳郑氏。高祖郑道玉,曾任后魏徐州刺史。祖父郑谌,曾任后魏颍川郡太守。父亲郑继伯,曾任北齐本州大中正、杨隋括州刺史。

观音这个名字,是郑继伯一位高僧朋友释智越起的。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释智越派遣灌顶与普明两位僧使前往江都拜见时任扬州总管的晋王杨广,请求杨广支持在浙江天台山建寺,当时江南尚未平定,群獠作乱,杨广遂遣司马王弘至天台山设千僧斋,于五峰山麓依图造寺,并说,“寺若成,国即清,可称为国清寺。”

翌年,也就是国清寺修建期间,郑观音出生。时任括州(今属浙江丽水市,离天台山不远)刺史的郑继伯前往天台山与释智越喝茶,并请大师给孩子起个名。大师恰好刚从普陀山归来不久,便道,观音菩萨大慈大悲,照见众生,这个孩子就叫观音吧。

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在楼台烟雨中”,上层贵族给孩子起名,多用诸佛名号。比如郑观音的丈夫李建成,小名便叫毘沙门,毘沙门是佛教四大天王之一,观音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两人可谓天造地设的一对。李世民的妻子长孙皇后,小名便叫观音婢,就是观音菩萨身边的婢女。

郑观音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道协女师,声昭姆教”,而且早慧,小小年纪博览群书,经常对前朝往事作出点评,深得亲友赞许。隋炀帝大业十年(614年),16岁的郑观音嫁给唐国公李渊世子李建成,时年李建成已经26岁。就在前一年,13岁的长孙氏嫁给李渊次子,16岁的李世民。即使从现在看来,李建成26岁才结婚也未免太晚了。因此合理的解释只能是,郑观音是李建成明媒正娶的正妻。结婚讲究门当户对,李建成一直没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之前一直跟小妾们一起生活。

大业十年对李渊来说是个多事之秋。大业九年,隋炀帝第二次征讨高句丽,命令李渊在怀远镇督运粮草。李渊妻子窦氏随军帮助丈夫处理琐事,积劳成疾,于涿州去世。同年六月,杨玄感起兵造反,被镇压后,杨广对关陇勋贵极度不信任,“多所猜忌,人怀疑惧”。李渊当时镇守弘化郡,兼知关右诸军事,“结纳豪杰,众多款附”。隋炀帝让他前往洛阳汇报工作,李渊病了,去的晚了,杨广跟李渊外甥女王氏说,“汝舅何迟”?王氏以疾对,帝曰:“可得死否?”李渊闻之益惧,因纵酒沉湎,纳贿以混其迹。

李渊身处嫌疑之地,遂想找个杨广信得过的人联姻自保。满朝文武一看,找到了郑继伯。郑继伯早从括州刺史的位置上辞官,也想找个朝中掌握实权的人光大门楣,两人一拍即合。《大唐故隐太子妃郑氏墓志铭》写道:高祖或跃在川,潜表讴歌之运。“或跃在川”出自《易经·乾卦》:初九,潜龙勿用。或跃在渊,无咎。正与上文李渊“纵酒沉湎,纳贿以混其迹”暗合。李渊这条潜龙沉于深渊,图谋“无咎”,于是搭上了郑继伯这条线。郑继伯由于释智越的关系,跟杨广处的不错,能帮李渊说上话。照礼窦氏刚死,李建成应该守孝三年,期间是不能结婚的。但是事急从权,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大业十一年(615年),李渊调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携四子及其家眷一起到了河东郡(今山西运城一带)。大业十三年(617年)年初,李渊被任命为太原留守,带着李世民长孙氏夫妇来到太原,留李建成郑观音夫妇护家。此时的大隋江山风雨飘摇,各路烽烟四起,李渊密令李世民和李建成暗中招兵买马,交结豪侠,图谋起事。五月,李渊和李世民大计已定,派人前去河东,让李建成赶紧来太原,共襄大举。李建成只带了李元吉随行,把家眷全都抛弃了。

李建成不带家眷也是形势所逼。二人从小路前往太原,半道遇见从长安前往太原的平阳公主老公柴绍,六百多里地,翻山越岭,风餐露宿,三人差点饿死,加上身后追兵甚急,李建成甚至生出投靠当地土匪落草为寇的打算,幸亏被柴绍劝阻了。六月,李建成三人来到太原,七月,李渊起兵造反,14岁的小儿子李智云被擒往长安处死。

照说造反是灭满门的罪过,但是郑观音身为犯官家眷,却毫发无伤,李智云都被杀了,她却没事,可见她的家族势力极其强大,这也是后来李建成死后李世民不敢动她的根源所在。

李渊攻破长安,自立为帝,封李建成为太子,郑观音成为太子妃。“凤舞鸾歌侈其欲,翠舆雕辇导其欢”,小日子过得不要太滋润。

武德四年(622年),李世民攻破洛阳,擒获王世充窦建德,被封天策上将,与太子李建成并驾齐驱,兄弟二人矛盾日深。李渊晚年沉溺后宫,兄弟二人为了争宠,纷纷笼络李渊的后宫嫔妃,李世民钱多(攻入洛阳后把宫中奇珍异宝都自己得了),派妻子长孙氏入宫搞关系。

长孙氏从小被哥哥赶出家门,寄居舅舅高士廉家中,宛若林黛玉进了贾府,锻炼出一套人情练达世事洞明的谋生手段,跟后宫嫔妃太监们打得火热,人人夸赞。毕竟又舍得花钱又会搞人际关系的人,人缘想差都难。李建成一来没钱,二来妻子郑观音出生名门,不擅长低头俯身跟底层人搞关系,只好亲自出马,出入后宫接纳嫔妃。

武德九年(627年)六月,李渊终于下了决心,想废掉李世民,李世民哭着说,我死不足惜,只是李建成淫乱后宫,我得把这事告诉你。李渊愕然,那你们明早上朝对质。当晚,李世民带了十个人潜入玄武门,长孙氏亲自给弟兄们整理弓箭马鞍,第二天,李世民将李建成一箭穿心。

对比郑观音和长孙氏就能知道,郑观音是传统的世家贵族妇女,美貌多才,恪守妇道,相夫教子,是个不可多得的贤内助,却不干涉丈夫在外打拼。长孙氏是落魄的下层贵族妇女,从小寄人篱下,学会了很多生存本领,能够弥补丈夫的不足,跟丈夫共同创业。所以长孙氏死后,李世民泣不成声,哭着说,“痛失良佐”。如果没有长孙氏出入后宫给他搞关系,他就没有诬陷李建成淫乱后宫的机会,也就没有第二天玄武门的冒险一击。从这一点上看,郑观音做的没有长孙氏多。

当然了,这完全是阶层出身差异导致的。真正上层贵族的妇女,都是不参加工作的,她们只负责貌美如花。需要跟老公一起创业打天下的,都不是上层贵族。

李建成被杀后,五个儿子都被杀死,郑观音被迁出太子宫,带着五个女儿住在太极宫南向长乐门旁边一座偏院中,时年28岁。

郑观音一夜之间从天堂跌入地狱,遂知“绮罗为悦己之资,琴瑟乃欢娱之用”。丈夫儿子死于非命,自己成了寡妇,心如死灰,形逐魂销,终日连照镜子梳妆打扮的心情都没有,“飞蓬在鬓,明镜生尘”,于是“捐饰玩,屏珍华,耳无丝竹之音,身有绨缯之服”,摒弃一切世俗繁华,专心抚育五个女儿,“昔有陶婴,恤孤资于纺绩;缅惟梁宣,励节在于衡泌。”

陶婴和梁宣都是《列女传》中的烈女。

陶婴小小年纪便死了丈夫,孤儿寡母靠纺织为生,有人看她可怜,就想娶她,陶婴作《黄鹄之歌》以明志。黄鹄就是天鹅,天鹅都是成双成对一起飞,其中一个死了,另一个就会殉情,即使不殉情,也绝不再找配偶。“夜半悲鸣兮,想其故雄。天命早寡兮,独宿何伤。寡妇念此兮,泣下数行。呜呼哀哉兮,死者不可忘。虽有贤雄兮,终不重行。”鲁人闻之,遂不敢复求。

梁宣是梁国寡妇,色貌双全,丈夫死后,誓不改嫁。梁王听说她的贤名,遂派媒人来下聘礼,梁宣说,我丈夫死的早,本想跟他一起去,奈何还有幼孤需要抚养,走不了。我听说,妇人之义,一往而不改,以全贞信之节。说完照着镜子,挥刀割掉鼻子,说道,大王之所以要娶我,就是看我长得美,现在我已残废,就没必要再娶我了。梁王闻知,叹息不已,尊其号曰“高行”。

由此可见李建成死后,李世民也向郑观音下过聘礼,但被郑观音断然拒绝了。齐王李元吉死后,王妃杨氏带着年仅两岁的女儿归仁县主嫁给二伯李世民,极受宠爱,长孙皇后死后,还一度差点被立为皇后。就是说,李世民本想将嫂子和弟媳一起娶了,奈何嫂子郑观音决心守寡,不再改嫁,李世民不敢强迫,遂罢。

因此《墓志铭》写道:古人遗烈,何以加焉。

随着贞观盛世的到来,李世民对这个倔强温婉的嫂子优待有加,"桑榆迟暮,汤沐优隆"。五个女儿相继出嫁,郑观音一口气活了七十八岁。死后,李治下令风光大葬,丧葬须用,务令优厚。七月七日,祔葬隐陵之侧。七月七日是牛郎织女相会之日,唐人元稹有诗云:七月七日一相见,故心终不移。

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正月十五,月上中天,郑观音祈祷完毕,盍然而逝。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想,如果五十年前答应了李世民的求婚,很可能人生便会大不同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婉顺的出身是怎样的?她与刘应道的感情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李婉顺,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唐高宗龙朔元年(661年)六月六日,艳阳高照,这天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看望爹娘。相传春秋时期,晋国晋文公五贤之一的狐偃骄傲自大,气死同属五贤之一的亲家赵衰。有一年晋国某地歉收,孤偃出京放粮,女婿赵盾便想乘孤偃过生日之时,为

  • 赵蕤的一生是怎样的?他教会了李白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赵蕤,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唐玄宗天宝元年( 742年)深秋,落叶飘零,长安城太极宫内,喜气盎然。42岁的李白在贺知章引荐下,终于见到了大唐王朝的御宇者李隆基,时年李隆基57岁。李隆基久闻谪仙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器宇不凡,顿时龙颜大悦,请李白吃了一顿

  • 长孙无忌:终其一生都在处理李世民的家世,最后也因此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长孙无忌,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七月初八,黔中道黔州(治今重庆市彭水县郁山镇),霏霏淫雨已经连续下了一个多月,下的人们心头宛若住了二十五只猫,百爪挠心。73岁的长孙无忌蜗居在狭窄简陋潮湿阴冷的贬所内,须发皆白,苍老不堪。自从

  • 卜商:孔子最长寿的学生,他的一生有多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末期,孔子这位圣人无疑培养了诸多优秀的徒弟。其中,“孔门七十二贤”和“孔门十哲”显然是孔子徒弟中的佼佼者。孔门十哲指的是孔子门下的十位学生(颜子、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的合称,受儒教祭祀。《论语·先进》载,“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

  • 李泌的志向是什么?他的仕途之路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李泌,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三月初二,长安城乍暖还寒,宰相李泌府邸,一片香气缭绕。李泌须发皓然,身穿道装,手执拂尘,敷座而坐,跟妻子卢氏和五个儿子说,我要上天当神仙了,你们不要悲伤,应该替我高兴。本来我15岁就能位列仙班,只

  • 王安石与司马光之间有什么恩怨,以至于会斗得那么凶?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王安石与司马光之间有什么恩怨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北宋天禧三年(1019)冬涑水乡出生一个男婴,此人便是司马光。司马光自幼聪敏,诗词文章无所不通,堪称奇才,曾因为机智砸了一口水缸救出小伙伴,而名震京城洛阳。在他出生的第二年也是冬天,临川天降瑞雪,王家的第三个儿子王安石出生了,

  • 探索唐德宗李适的一生,为什么说他的人生轨迹与崇祯帝的契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李适,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二十三日,寒风凛冽,天空中飘扬着鹅毛大雪,长安城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唐德宗李适躺在大明宫会宁殿病榻上,已经不能说话,须臾,驾崩,宫中痛哭失声。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四月,李适出生于长安

  • 李隆基封杨贵妃为妃,当时的大臣们没有反对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隆基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中国古代社会制度有个很关键的时期,确定了之后2000年中国社会制度的大体。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定了儒家思想作为全国的社会制,中国古代也从此成为了一个礼治的社会。古代社会中,尤其是对于有地位的统治者来说,礼仪规矩是相

  • 三国正史上的马超,一个不折不扣的逆子恶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正史上的马超是什么样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被网友送了一个诙谐绰号——罗灌水。这个绰号戏谑的成分居多,对罗贯中先生倒是没有太多不敬之意,因为“灌水”是小说家必备的技能,就像讲评书的遗言,包青天包大人喝茶、书僮包兴倒茶,也能说上十

  • 鱼玄机的情感生活是怎样的?她与温庭筠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鱼玄机,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十月,秋风肃杀,落叶飘零,长安城西市一隅,人头攒动,摩肩擦踵,大家伙都在围观一桩死刑处决。犯人是个名叫鱼玄机的女道士,黑发素颜,风情万种,毫无恐惧之色。想起男人们的无情和无奈,她不由得笑出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