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三大才子的下场为什么一个比一个惨?

明朝三大才子的下场为什么一个比一个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593 更新时间:2024/1/19 7:06:09

在今天,如果我们有人被人称为才子,肯定标志着这个人很有出息,但是,在古代中国,称为才子的人,一旦拥有个性,与“狂”连在一起,则往往命运多舛,特别是明清时代,混迹官场的个性才子,出路非常窄,结局大多悲惨。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明朝有公认的“明朝三大才子”。解缙排列第一,其余两位分别是杨慎和徐渭,当然,这两位仅仅是才气接近解缙,其他无论是名气还是地位、敢言度,都没有超越前者。

但是,三人命运却无比相似,甚至可以说:一个比一个命苦。

关于解缙,我们知道,他是被明成祖朱棣以“无人臣礼”治罪、冻死牢中。

再说明朝第二才子杨慎。

如果大家对这个人不很熟悉,我念一首歌词,你们可能马上就产生记忆甚至敬意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没错,这是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的开头词《临江仙》,作者可不是那位大名鼎鼎的罗贯中,而是才子杨慎。本来,元末明初罗贯中版的《三国演义》出现在杨慎出生之前,当然是没有这首诗的。但明嘉靖年间杨慎在流放途中写了此诗,广为传颂,后来被清初文学评论家毛宗岗采用,置于毛宗岗版《三国演义》卷首,于是此诗便和杨慎的名字一同流芳千古。

杨慎,号生庵。明朝著名政治家杨廷和之子。他是正德年间状元,官居翰林撰修。杨慎入仕时,时值明朝江河日下的中后期,政治腐败,学风虚伪,大明学界不是固化儒教的程朱理学当道,就是不务实的王阳明心学流行。而杨慎文才卓越,学术求真,自成一派,力批欺世盗名。因为在大是大非上他毫不含糊,不想骑墙,所以这个样子的杨慎就不慎,在官场屡入深渊,最后倒了在“大礼仪之争”上。

什么是“大礼仪之争”?说在嘉靖年间,因为嘉靖皇帝朱厚熜这个皇位不是从父亲那里继承的,而是从堂哥明武宗朱厚照那里接班的,“兄终弟及”,所以,他当了皇帝之后,还挺孝顺,一直惦记着,要给那个一天也没当过皇帝的死去的爹爹沾点皇气,封爹爹为明睿宗,给自己生父上“太上皇”礼仪,这种情结从亲情的角度或许是可以理解,但却乱了纲常法纪,国家法纪如同儿戏,正直的内阁大臣立刻提出反对意见,这就是著名的“大礼仪之争”。

在这场争议中,杨慎与身为内阁首辅的父亲杨廷和表现得最为坚决,强烈反对,劝阻嘉靖不要这么干、乱了国家法纪。从而惹得嘉靖大怒,什么是法,我就是法,偏这么干,跟皇帝叫板的杨廷和被罢了官,儿子杨慎被两次动了大刑,最后充军发配云南,一去三十年,结局是死在南疆。

这就是明朝第二才子的命运。而明朝第三才子徐渭的命运,比杨慎还惨。

徐渭,号文长,所以徐渭又称徐文长,这个名字更为人们所熟知些。他也是嘉靖年间的人,自小被称神童,学富五车,志在仕途,但一生都没得到一官半职。科举屡试不第,后无奈中年做了师爷。给福建总督胡宗宪当幕僚,这位胡总督非常器重徐文长,但不想胡总督却是首辅严嵩的人,严嵩倒台,他也跟着一起吃了“锅烙”。主人下狱后,徐文长每天战战兢兢,深怕株连到自己.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选择自杀结束自己生命,但几次自杀未遂,最后精神失常,贫病而逝。

由此可见,这些才子的命运大同小异,他们在学术上很有造诣,但在官场却一败涂地。当然,并非所有的才子都像他们一样。解缙死后,更多的大明才子,向着另一条方向发展。那是一条什么方向呢?

就是我在开头所讲的丁士美之路——“缜密端重”,安身立命。为皇帝做事规规矩矩、在皇帝面前恭恭敬敬,不越雷池半步。可以说,以丁士美为代表的才子,是明朝中后期主流。也就是说,自从解缙死后,大明才子的主流群,已渐渐嬗变为一个精致的“御用美容师群”。他们不得不“夹起尾巴做人”,写写四平八稳的“台阁体”,去专心研究满篇废话套话的八股文。

才子文人,只能为皇帝涂脂抹粉。这是为什么呢?

要追本溯源,这得从明朝前的中国人才制度说起。

虽然中国有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历史,但人才体制的显规则并非一成不变。从秦朝到明朝这近两千年间出现了很大变迁。譬如秦朝规定“穷人不能当官”;汉朝“孝子优先当官”;三国“唯才是举”、唐朝“胡汉合流”;宋朝“重文轻武”……等等等等,形态各异,姿态万千。但不管怎么变,君主专制下、中国封建王朝官场的用人潜规则不会变,这些潜规则,可以归结为一副对联:

上联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下联是: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横批:不服不行。

谁说你行就行呢?皇帝。你不服谁不行呢?还是皇帝。

所有的官场潜规则,都是皇权的影子,所谓封建王朝的王法,其立法原则,就是保护皇权神圣不可侵犯。整个国家当然包括所有的人才,都是为皇帝一个人存在,全国都伺候一个人。所以,哪怕你才高八斗,即使你出发点好,可一旦当你侵犯了皇权,哪怕冒犯了皇帝的一点点颜面,人才的口袋罪就会扑面而来。

这些口袋罪,从“泄禁中语(泄密罪)”到“谤讪(诽谤罪)”,再到“无人臣礼(藐视领导-藐视法庭罪)”,比比皆是。

而到了明朝,因为君主专制的升级,才子的存活空间已经压缩到史无前例。表面上看,解缙的悲剧是因为错把纣当舜,暴君当明君,天真任性所至,而实际上他是被明朝极度专制者改造文人的政治空气所埋葬。

因为在明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奠定了皇权专制基调,开辟了变态级的君主专制制度环境,废相、八股取士、意识形态定儒教理学于一尊,彻底扼杀文人士大的权利和个性,使得“君尊臣卑”登峰造极,君臣关系已经完全变为“主奴关系”,主子没表态,奴才不能发表意见,否则就是“位卑言高则为罪”。

杀戮,廷杖,八股,二祖皇帝胡萝卜加大棒,就是让士人俯首帖耳地听朝廷的话,不可再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谁敢越雷池半步,等待他们则是悲惨下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为什么西汉有那么多的二婚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没有认真考证过,只是根据个人有限之学推测,推测我们秦汉甚至更早时期,男女及婚姻关系应当是比较开放的。你比如始皇嬴政的母亲赵姬,与吕不韦、与丈夫异人又与大阴人嫪毐,说好就好,想生就生;再比如汉高祖刘邦,既能随便地睡寡妇私生子,末了还能迎娶富家千金吕雉,等等吧。这些事儿,即使在今天,也得要被当作绯闻丑事

  • 南朝梁名将王僧辩最后是什么样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王僧辩是太原郡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南朝梁的名将。他的出身是乌丸(中国古代民族)王氏家族,一开始是在北魏任职。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公元502年——公元519年)跟随父亲王神念从北魏投奔到南朝,王僧辩担任梁国湘东王萧绎的左常侍。以后,随着湘东王萧绎的职位变动,王僧辩先后担任湘东王府的行参军、中兵参军、

  • 商鞅被诬陷而死 后代秦王为何没有给商鞅平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商鞅之死,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大家都知道,商鞅被诬陷而死,死得非常凄惨。那么为什么后来的历任秦王,没有人给商鞅平反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说一件事,就是商鞅的真正死因是什么。放眼整个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最为明显的标签,并不是“战争”,而是“变法”。法家为了打破儒家思想,

  • 刘岱与刘繇是什么关系?他们是如何在乱世下割据一方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对刘岱与刘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年,是指从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184年-220年)指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开始,直到曹丕称帝结束,持续36年,这段时间内诸侯割据,互相攻伐兼并。提到东汉末年的诸侯,就不得不说到袁绍、袁术这两兄弟。对于袁绍和袁术来说,出身“汝

  • 西汉最没有存在感的皇帝为什么是刘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汉家存大业,五陵起秋风。《史记》乃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按一般体例来说,皇帝是在本纪中,但是,细看也不尽然,项羽有本纪,吕后有本纪,而正宗的汉惠帝刘盈却是什么也木有,可能在司马公眼中,项羽和吕后虽无帝皇之名却有其实,而这刘盈当然是有其名而无其实了。刘盈在历史上是个被忽视的人物,他的事迹散见于《

  • 武则天一死李显就是皇帝 李显为什么还要发动神龙政变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神龙政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显是武则天的儿子,也是唐朝的太子,而他成为皇帝的道路是一波三折,成为太子后,为了登基还要通过神龙政变,实属窝囊。李显,被武则天流放14年,武则天年老,才把李显给召回来,让他继续当太子,而这时候李显已经成家立业,儿子女儿都有了,但还要听自

  • 关羽在后世获得了远超同时代武将的地位,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关羽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作为我国最富讨论的历史时期之一,东汉末年的三国一直被视为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稍微夸张点说,当时的人才就如过江之鲫一般,任诸侯们撒网捕捞。诚然,这些人物的知名度要多亏后世的诗词、小说、戏剧常以之为题材,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不是当时发生的诸

  • 宋孝宗对宋高宗如此孝顺听话 宋孝宗平分岳飞时宋高宗会难堪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英宗和宋仁宗的关系,宋孝宗和岳飞,宋孝宗后面是谁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宋孝宗平反岳飞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1162年,南宋第一位皇帝宋高宗赵构宣布退位,赵昚登基,是为宋孝宗。赵昚不是赵构的亲儿子,只不过是养子。高宗唯一的儿子赵旉于1129年因兵变受惊吓而死,为了延续大宋王朝的皇位,宋高宗在宋太祖的后代中,

  • 息夫人陈氏一生经历过什么?她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息夫人陈氏一生经历过什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中国的长远历史中,往往许多的朝代更替都是因为女人而亡国。例如导致夏朝灭亡的妹喜,狐狸精的代表、商纣王的宠妃妲己,以及西周末年烽火戏诸侯的褒姒,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长得漂亮,并是亡国之君的宠妃。后来,这些女人为王朝的覆灭背

  • 谋士贾诩被无数人痛骂,背后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人生在世,总有那么一些关键年龄节点,一旦错过,或许你的人生就此定型,再也很难逆转。比如说,四十五岁,就是对一个现代人来说,如果到了这个年龄阶段,依然一事无成,那么意味着你的下半辈子就这样了,更何况是人均寿命很短的三国时代,但是有一个人,他却用自己的人生轨迹打破了这个规律。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