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盘点:历史上五个寄身过佛门的皇帝

盘点:历史上五个寄身过佛门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766 更新时间:2024/1/20 4:00:09

导读:自古皇帝都是身居在皇宫内,有万千美女陪伴,当然少不了美酒佳肴。这样锦衣玉食的生活才符合皇帝的身份。可是历史上偏偏有几位皇帝与佛门颇有渊源,都曾经寄身过佛门,现在小编为大家盘点一下这些皇帝都是谁。

一、萧衍

中国历史上的帝王,有纵情声色犬马的,有一心励精图治的,有驰骋疆场、喜好武功的,而“以佛化治国”以至到佛寺里舍身为奴的,却只有一个,这就是南朝梁武帝萧衍。

网络配图

萧衍早年以武功起家,信奉道家学说,后皈依了佛门,成为了虔诚的佛门弟子。他曾下诏令全民奉佛。在梁一代佛教成为时尚。汤用彤先生总结说;“南朝佛教至梁武帝而全盛。”以至于梁朝的半壁江山内,佛寺达2846座,僧尼有82万余人。更为难得的是身为天子的梁武帝身体力行。据载,梁武帝到了晚年,一天只吃一顿饮,肉食一丝不沾,只吃豆类的汤菜和糙米饭。50岁时,他又断绝房事,远离嫔妃。平时,他穿的是极朴素的便服,不喝酒。不听音乐。除非是祭祀宗庙,不举行任何大会、餐宴。梁武帝的所作所为,完全是一个守持佛教戒律的信徒。

梁武帝佛学造诣很深,广交当时的着名有道高僧,这开了帝王的先例。他还主持并亲手编辑并注释佛经,多次亲自登堂讲授佛经,举行法会等等。佛教传入日本、朝鲜,也在这个时期。梁武帝还四次入寺舍身,在寺内只穿法服,除此以外的一切物件,一概摒除。最短的一次是四天,第四次最长,有51天,“四月庚午,群臣以钱一亿万奉赎皇帝菩萨”。这在史料上有记载。

梁武帝多才多艺,擅长诗词歌赋,早年就以名士和才子着称,是个典型的文人皇帝。这种文人性格可能是他如此笃信佛教的一个主要原因,也导致了急功近利,贸然北伐,最终亡国身死。如同后人对南唐后主李煜的叹息之语:“作个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梁武帝的悲哀,大概也相似。

二、杨坚

统一中国,结束乱世的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奉佛,是有着深刻的个人背景的。隋文帝从降临人世,便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绿。他出生在佛教寺庙里,从小父母就把他寄托给僧尼抚养,主要由一个叫智仙的尼姑照看他,一直在寺庙里生活了13年。以后做了皇帝,他也时常对臣下讲起自己幼年时代的这段佛门生活,毫不避讳。暗文帝还令史官为抚育自己的尼姑作传,对自己生活过的尼寺大加修缮。据载,仁寿元年,文帝令天下各州,凡吉利塔内均作神尼智仙像,就是因为他少时得智仙育养的缘故:隋文帝常对群臣感慨:我兴由佛法。

网络配图

由于北周武帝的禁佛政策,隋朝初期佛教尤其是在中原,已经面临存亡问题。隋文帝对于佛教的恢复,以致佛教在中国的正式化,国家化,制度化出力不小。此外,隋文帝在五台山大建佛寺,使其成为了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着名的少林寺曾经一度毁于北周,经隋文帝重建,得以复兴。

三、武则天

如果说杨坚是尼庵里长大的皇帝,武则天则可以称佛门里走出来的女皇了。她出生官宦之家,14岁那年入宫,当了唐太宗的“才人”。太宗死后,武则天走出唐宫,来到感业寺,削发为尼。这当中,究竟是什么原因,众说纷纭。不久之后,爱慕已久的高宗就将其接回宫内为妃,后又册封为后,开始参与朝政,直到后来垂帘听政,以致改国号为周,自立为帝,成为女主。

佛像雕塑在武则天时期达到了高峰,龙门石窟就是典型代表。甚至有人猜测,其中最有名的那座卢舍那佛像就是武则天本人。80卷《华严经》译本也是武则天亲自作序。武则天奉佛,更多的目的是为自己广积功德,她个人似乎更偏好道教,如其“玄元皇帝”的封号。

四、朱元璋

朱元璋的贫苦身世和小行童的经历很有传奇色彩。他的祖籍本在江苏沛县,祖父辈由于家贫,全家一再迁徙,最后定居壕州(今安微风阳)。因为出身穷苦,他幼年时连正式的名字都没有,家人就叫他重八。至于元璋之名,那是后来起的。元顺帝至正四年,壕州一带百姓遭受了严重的灾难,旱灾、蝗灾、瘟疫纷纷而来,半年之间,朱的父母兄长相继死去,他穷得办不了丧事,*邻居给了一块地才把亲人埋葬了。为求生计,进皇觉寺当了和尚。谁知做和尚才50天,“寺僧以岁饥罢僧饭食”,朱元璋只好出门化缘乞讨,尝尽人间疾苦。这段经历,后来朱元璋自己曾在《皇陵碑》碑文中有所描述。

第二年,回到皇觉寺仍当和尚的朱元璋,收到了小时的穷伙伴汤和捎来的信,称已投奔在郭子兴手下,希望朱元球“速从征,共成大业”。朱元璋犹豫不决。几天后,师兄告诉他,有人要告发他和红巾军勾通往来书信,让他逃走。恰在这时,元军把皇觉寺烧了个净光,朱元璋这才投奔义军,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和辉煌前途。

网络配图

朱元璋本人虽当过和尚,但对佛法并不了解,却十分忌讳别人提起他早年当过和尚这事。甚至每当他看到“光”、“秃”、“僧”这些字眼,都觉得刺眼。有不少儒士文人因此而掉了脑袋。明初地方官过年过节以及皇家喜庆日子都照例上表笺庆贺,都是些歌功颂德的言辞,就是这也惹出了不少的麻烦。如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的表文中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等语,朱元璋牵强附会,说文中的“光”指光头,“生”是“僧”的谐音,徐是在借进呈表文骂他当过和尚。德安府训导吴宪的表文中有“望拜青门”之语,朱认为,“青门”是指和尚庙。这些犯了忌讳的,都被“诛其身而没其家”在朱元璋的淫威之下丧了命,实在冤枉。

五、顺治

有一个比较流行的传说,说顺治帝因爱妃董氏的病逝而心灰意冷,认为“四大皆空”,无所依恋,便舍弃江山,跑到五台山上剃度修行。后来,顺治之子康熙皇帝多次奉国母皇太后巡幸五台山,即是希求夫妻、父子相见,但顺治一直隐而不见,终成正果。传说中的顺治似乎成了一位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多情皇帝。

顺治是否真正是出家为僧,乃是一个疑团。不过顺治好佛,沉迷佛教则是事实。史载顺治确实曾在宫中落发,意欲出家,后被劝阻。接着,又特命近侍太监吴良辅作为替身,替他出家,到悯忠寺为僧。学界一般看法是顺治乃死于天花。

正史未必确凿,野史未必讹传。无论出家案真伪,在人们心目中顺治都算得上是一个至性的佛门皇帝。如他的诗所言“吾本西方一衲子,无奈落入帝王家。”

也许这就是与佛的缘分,历史上那么多皇帝,奈何只有他们寄身过佛门,也算是对内心的一次洗礼。也正因为这次洗礼,才使得他们坐上了皇帝的位置。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美男子邹忌的人物形象以及性格特点是怎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大多数人总结邹忌的人物形象,多出自纳谏齐王时的他,也的确这一时期的邹忌人物最饱满,最能总结出其优秀的品质。图片来源于网络文中邹忌是最真实的邹忌,首先,我们可以肯定邹忌是一位足智多谋,善于表达,能够看懂君王内心想法的谋士。站在谋士的角度出发,邹忌能从生活的一点一滴联想到如何治理天下,这里充分说明邹

  • 刘墉与乾隆以及珅纪晓岚的关系究竟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提到刘墉,总是会想到《宰相刘罗锅》里那个总是与和珅等贪官斗智斗勇的忠臣形象。影视剧里的刘墉与和珅纪晓岚他们有的是好朋友,有的是冤家。不过艺术作品大多都是杜撰,我们不免好奇,历史上乾隆、刘墉、和珅、纪晓岚等人真的如电视上这般友好还是敌对呢?真实他们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网络配图刘墉与乾隆关于刘墉

  • 历史真相:康熙为何要选乾隆当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康熙帝有97个孙子,而康熙为何要选乾隆当继承人?康熙初见乾隆时这个孩子只有12岁。年纪轻轻的弘历究竟是有着怎样的天资聪慧使得祖父如此过目不忘?康熙六十一年,爱新觉罗家族中两个最伟大的人物,康熙皇帝和后来的乾隆皇帝,在圆明园首次见面了。不过弘历当时年仅十二岁,他不可能了解这次偶然的会面对自己乃至

  • 历史上敢公开顶撞皇帝的大臣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大臣顶撞皇帝,是不是吃了豹子胆了,我们或许会有这样的疑问。但这是事实,在北魏,真有这样的大臣。来看下是哪位大臣如此“大胆”?历史上敢顶撞皇上的大臣是谁?网络配图北魏皇帝拓跋焘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在任期间,基本上统一了北方,还攻取了南方不少地盘,算是一代雄主。他手下有位名叫古弼的大臣,是

  • 真正历史上的伊莎贝尔女王为何喜欢身穿白衣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伊莎贝拉女王生平简介是西班牙王国崛起的历史,也是一部欧洲的历史,因为她在位期间,为西班牙王国奠定了称霸世界的基础。图片来源于网络伊莎贝尔女王出生于1451年,她的父亲是胡安二世,母亲是一名精神病患者。在她三岁的那年,父亲过世,皇位由她的哥哥恩里克四世继承,她被迫和母亲、弟弟阿方索一起,被迁往阿雷瓦洛

  • 揭秘中国历史上唯一杀过三位皇帝的猛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将皇帝拉下马无疑是凌迟处死的大罪,更何况是杀皇上了。作为封建社会国家象征的皇帝,能杀一个就不可思议了,杀两个足以惊天动地,可是事实上还有杀过三个皇帝的猛人。这位猛人就是宇文护,华夏野史网就带领大家来详细揭秘这个牛叉的猛人是何方神圣。网络配图宇文护(513年~572年),鲜

  • 历史谜团:秦始皇为何要“焚书坑儒”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秦始皇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生前统一了六国,是第一个皇帝。死后将万千兵马俑带入坟墓,企图在阴间也闯出自己的天地。按理来说,这样一位君王应该非注重知识,可是在他在位时期做了一件怪事,就是“焚书坑儒”。这些书本到底哪里得罪他了,还是说其中另有隐情。网络配图焚书并非始于秦始皇,早在秦之前,便有

  • 康熙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康熙和《红楼梦》放在一起说看似毫无关系,因为曹雪芹是乾隆时期的人,和康熙年代相差久远。其实不然,《红楼梦》里有一个“元妃省亲”的情节,而这个情节,其实是借曹雪芹省亲来写康熙皇帝的南巡。康熙皇帝,即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

  • 康熙铲除鳌拜的幕后推手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鳌拜可谓是满清第一大恶人,连皇帝都拿他没办法,只能任由他在眼皮底下作威作福。但是好景不长,坏人鳌拜终于被皇帝杀死。可是皇帝怎能想得如此妙招,背后的主谋到底是谁呢?康熙幼年智勇双全除鳌拜的故事一直是历史文学作品里的热门主题,虽说是一朝之君,但小小年纪如何清除顽党,或许幕后的推手才是不可缺失的角色

  • 揭秘:唐明皇和杨贵妃是否真的恩爱?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一骑红尘妃子笑,古代君王为了博得妃子一笑用尽了各种方法。唐明皇就曾经让人快马加鞭运送新鲜的荔枝回来,只是因为杨玉环喜爱荔枝。这看起来唐明皇与杨玉环很恩爱,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他俩真如史书记载的这般恩爱吗?《长恨歌》毕竟是诗,容量有限,情感发展过程得不到充分展示。白朴的杂剧《梧桐雨》是承前启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