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秀废郭圣通立阴丽华为皇后 刘秀为什么不当初立阴丽华为后

刘秀废郭圣通立阴丽华为皇后 刘秀为什么不当初立阴丽华为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189 更新时间:2023/12/19 18:23:54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秀和阴丽华,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作为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成功除了依靠自身卓越的文韬武略外,也离不开两个曾经在重要时刻帮助他,扶持他的女人,这就是郭皇后郭圣通阴皇后阴丽华。

阴皇后阴丽华,是刘秀的第一任妻子。阴皇后是南阳新野人,其家族是当地豪门大户,《后汉书阴识传》载:“(阴氏)其先出自管仲,管仲七世孙修,自齐适楚,为阴大夫,因而氏焉……自是以后暴至巨富,田有七百余顷,舆马仆隶,比于邦君”,阴氏的先祖就是齐国名相管仲,因管仲后人被封为世袭的阴大夫,故后来管姓改阴姓。此后,阴氏迁居南阳新野,在阴氏先人的经营下,南阳阴氏富甲一方,成为南阳郡顶级豪门。

彼时,阴皇后是南阳郡出了名的美人,李白曾盛赞曰“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作为南阳人的刘秀,他很早就知道阴皇后其人,一句“娶妻当得阴丽华”,让世人皆知刘秀对她的倾心,毕竟哪有英雄不爱美人的呢?

而最初的刘秀只是一个无名小卒,是无权无势,哪入得了已是豪门的阴家的法眼,因此,这时刘秀虽倾心于阴皇后,但却只是“单相思”,是郎有情,妾无意。

但是,之后随着更始元年刘秀在昆阳大战中大发异彩,以少胜多击败王莽大军,为天下人所熟知,一跃成为更始政权的重要将领,阴家开始将目光投向这位有着远大前程的新兴将领。彼时,阴丽华的兄长阴识与刘秀一同作战,他自觉刘秀前途无量,于是便有了想将自己的妹妹阴丽华嫁与他的想法。而刘秀本就喜欢阴丽华,于是两拍即合,刘秀终于是娶到了自己倾心已久的阴丽华。

就这样,刘秀与阴丽华是度过了一段好不快活的时光。然而好景不长,婚后不久,因更始帝打算迁都洛阳,刘秀便被派往洛阳“整修官府”。而出于路程、安全等方面的考虑,刘秀只好是忍受新婚不久的分离之苦,将阴丽华送回娘家短暂居住。但是,让刘秀想不到的是,这一次的夫妻分别会是那么久,直到刘秀建立东汉才相聚。

离开了阴丽华的刘秀,很快就遇到了他人生中第二个重要的女人,即郭皇后郭圣通。更始元年十月,因河北各郡皆不服从更始政权,所以刚刚到洛阳不久的刘秀便又被更始帝派往河北,被任命为破虏将军行大司马事,持节前往河北镇慰诸郡。刘秀初到河北不久,就得知前西汉赵缪王之子刘林诈称算命先生王郎是汉成帝刘鳌之子,拥立为帝,建都邯郸。

王朗政权建立后,河北多数地区皆闻风归顺,这其中就包括广阳王之子刘接。前汉两王接连在河北造反,反抗更始政权,作为更始政权的大司马事的刘秀,一时间,其处境是颇为艰难。此时,刘秀若想在河北立足,他就必须灭掉王朗政权,可是刘秀在河北毫无根基,又是腹背受敌,周围都是非更始集团的势力。因此,他若想要和王郎决战,就必须要想办法解决周边的其他势力。

而此时,对于刘秀来说,他最惧怕的就是真定王刘扬的势力,一旦刘扬倒戈,刘秀必败。由此,为了避免腹背受敌,受到刘杨与王朗的夹击,刘秀就派将领刘植前往游说真定王刘扬,使其归顺。真定王刘扬几番权衡利弊,最终决定向刘秀示降。而后,真定王刘杨为巩固与刘秀的联盟,遂提议让刘秀迎娶自己的外甥女郭圣通。

“父昌……娶真定恭王女”,郭圣通的母亲是前汉恭王之女,恭王是汉景帝七代孙,因此她既是真定王室后裔,也是汉代皇室宗亲。可以说,娶了郭圣通,对刘秀的未来是大有好处,因此在刘杨提议让其娶郭皇后时,素有野心的刘秀自然是不会拒绝的。就这样,政治联姻将郭圣通带到了刘秀面前,更始二年春,刘秀亲赴真定王府,以隆重的礼仪迎娶了刘杨的外甥女郭圣通,此时距刘秀在宛城迎娶阴丽华尚不足一年。

随着郭圣通嫁给刘秀,隶属于真定国的军队自然也就归属了刘秀,这些军队的加入,是大大增强了刘秀的军事实力,为刘秀打败王郎奠定了坚实的军事基础。此后,在隶属于真定势力的协助下,刘秀最终灭掉了王郎政权,控制住了河北地区,最终为脱离更始政权,登基称帝做好了准备。

25年6月,刘秀在真定势力及众将的拥戴下,于河北的千秋亭即皇帝位,建元建武,国号“汉”,都洛阳。

此时,做了皇帝的刘秀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结发夫妻阴丽华。在国家逐渐步入正轨后,同年10月,刘秀就派昆阳侯傅俊前往新野,将阴丽华迎入宫中。随着刘秀结发夫妻阴丽华的入宫,立后问题在此时变得尖锐了起来。

对于刘秀而言,他个人是希望立阴丽华为后的。最初他就以阴丽华“雅性宽仁,有母仪之美“,向群臣诉说自己希望能够立原配阴丽华为后的心愿。但是,皇后乃是一国之母,事关乎国家的安稳,该立谁为后,这早已不是刘秀个人情感倾向所能决定的,而是需要以国家利益为先,个人情感只能在后。

而在当时,阴丽华虽占有原配的名分,又有刘秀支持,但无论从出身、资历、子嗣、对政权的作用和对朝臣的价值等各个方面上来说,她均无法跟郭圣通相比。

首先,从家庭背景来看,阴家虽是富甲一方的豪门望族,但是却只有钱,没有权,在政治上毫无根基可言。而就不一样,他们可是前汉皇室后裔,身份是无比尊贵。其次,从拥护的势力来看,郭圣通可是背靠的河北真定势力,这一势力是河北地区最为庞大的一股军事力量。而阴丽华,其背后势力虽不弱,是南阳地区的比较强大的地方豪强,但与真定势力相比却是弱上许多。

再是,更为关键的是,建武元年,郭圣通已为刘秀诞下了皇长子刘强,而长期与刘秀分离的阴丽华此时却无子嗣。皇后无子嗣,这是最让群臣担忧的事情,一国之母没有子嗣,国本必定出现动荡,此时东汉立国不久,根基不稳,是容不得出现任何差错。因此立有子嗣的郭皇后,显然对国家更为有利。

最后,最为重要的是,彼时就在刘秀纠结该立谁为后时,东汉并未一统天下,至建武二年时,刘秀争夺天下的资本就只有河北,而河北地区直至此时,也依旧未被刘秀完全掌控,是外有幽州彭宠反叛,内有内黄五校贼作乱。同时,更为严重的是,刘秀不但自己地盘是内忧外患,还面临着关中、南阳、淮阳多线作战的问题。因此,此时对于刘秀而言,真定势力的力量是尤为重要的,虽然真定宗室这时已经没有什么实力再与刘秀对抗,但是如若他们联合彭宠作乱,势必会对新兴的东汉造成极大的威胁。

如此,综上所述,刘秀之所以不立原配阴丽华为后,而立郭圣通为后。主要是因为阴丽华在刘秀建国过程中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故立阴氏为后,难以服众。且中宫正位,身负管理后宫之责,以阴丽华的资本也很难超越出身高贵且育有子嗣的郭圣通。

同时,郭圣通背靠的真定势力,对于初立的东汉来说,是尤为重要的。彼时,一旦真定势力联合彭宠作乱,面临着多线作战的刘秀,他绝对是再也抽不出足够的兵力前往平乱,而一旦河北乱起来,整个东汉则势必会陷入亡国的境地。基于此,无论刘秀愿意不愿意,立郭圣通为后,刘疆为太子,这是最为合适的选择,只有这样新兴的东汉才能得以稳固,刘秀的江山才能江山永固。

就这样,建武二年,刘秀将郭圣通册封为皇后,将长子刘强立为皇太子。而身为原配夫人的阴丽华,因种种原因,只能是维持着贵人的身份。

当然,政治联姻的婚姻,是注定不会幸福。帝王家的婚姻一旦牵扯到政治,其结局必然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郭圣通被立为皇后,绝不是因为刘秀宠爱她,而是因为刘秀需要稳固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天下,从某个方面来说,刘秀立郭圣通为后是被逼得,不是心甘情愿的,他是为自己的天下,无奈立郭圣通为后的。

此时,新兴的东汉,其最高统治集团,说白了就是刘秀家族同若干外戚家族结成的豪族婚姻集团。刘秀需要借助外戚在地方上的影响来稳固自己的统治,而外戚豪族则需要依靠皇权来延续乃至扩大自己在朝廷的家族势力。彼时,郭皇后背后的真定势力,在刘秀平定河北、统一天下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为了稳固天下,刘秀是重用真定势力。

但是,随着战争的结束,东汉天下趋于稳定,为了让东汉的天子能够长治久安,始终控制在刘姓手中,刘秀也就开始对东汉有着巨大威胁的豪强、贵戚采取了抑制政策,而这其中真定势力就首当其冲。而抑制真定势力的标志性事件就是建武十七年(41年)郭皇后被废之事。

正如黄留珠先生所说:“刘秀与郭后的结合是一桩典型的政治婚姻。……刘秀称帝后,由于郭后‘有子’,阴氏‘固辞’‘终不肯当’等原因,‘故遂立郭皇后’。但他心里深处,对这位‘为郡著姓’有着强大家庭背景的皇后是不放心的。因为这样的皇后势必造就一个强大的外戚集团,构成对皇权的严重威胁”,面对着这么一位有着强大背景的皇后,刘秀岂能安心?

“宫闱之内,若见鹰鹯。既无《关雎》之德,而有吕、霍之风,岂可托以幼孤,恭承明祀”,刘秀是无比害怕,自己百年之后,如若让郭圣通的儿子当皇帝,会重蹈前汉吕雉、霍光专权之覆辙,致使刘家失去东汉天下的掌控权,所以为了东汉天下不至于旁落他人,郭皇后必须要废,其子刘强绝对不能为皇。

而正因阴皇后出身于‘微贱’的‘乡里良家’,不似郭氏拥有那样强大的家族势力,立她为皇后,让其子为皇,其家族很难形成足以威胁皇权的外戚集团,由此立她为后,刘秀自然是无比的放心。

只能说,作为真定势力在中央的代表,郭圣通是成也真定势力,败也真定势力。郭圣通被立为后,靠的就是她背后的真定势力,刘秀需要借助真定稳固天下。之后被废后,也是因为真定势力,因刘秀不想真定势力变成危及皇权的外戚集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朝总共有16位皇帝,到底谁才是其中口碑最佳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总共有16位皇帝,头一位是明太祖朱元璋,最后是崇祯朱由检,在这两百七十六年的历史中,明朝几经易主,到底谁才是做的最好的、口碑最佳的皇帝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实从功绩上来说,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都做的不错,还有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在这四位的带领下分别

  • 揭秘:水镜先生和司马懿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徽(?—208年),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名士,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有“水镜先生”之称。司马徽为人清雅,学识广博,有知人之明,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庞统等学生,受到世人的敬重。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水镜先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非常有名的隐士,虽然

  • 诸葛亮明明双腿没有问题 诸葛亮打仗为何老是做轮椅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坐轮椅,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时期的第一谋士通常都被认为是蜀汉的诸葛亮,这也因此产生了很多学者们的不同意见产生。之所以诸葛亮被大多数人当做第一谋士,他的谋略是一方面,知名度是一方面,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他的“忠”。诸葛亮暮年时曾说过当时出山之前,水镜先生告诫他

  • 盘点历史大贪官 哪只“老虎”贪得最多?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和珅、秦桧这些名字是不是很熟悉。特别是和珅,提到他人们就会想到“大贪官”三个字。那么,究竟这些肚皮大开的老虎们贪了多少钱?哪只老虎贪得最多呢?有个写清朝帝王小说的历史作家断言:“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腐败的朝代。”我相信,任何严肃的历史研究者对这种“信口开二月河”的论断都会一哂置之。因为,如果你要

  • 周亚夫之死:周亚夫为什么要绝食而身亡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想必大家对周亚夫一定不陌生吧,看过电视剧《美人心计》都知道周亚夫这个角色吧,那么他的真实历史大家知道吗?让我们来看看历史中的周亚夫吧。图片来源于网络周亚夫出生于公元前199年,死于公元前143年,他是西汉非常有名的将军,军事家,今天江苏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周勃的儿子。在七国之乱中,他统帅汉军,三个月

  • 盘点:历史上五个寄身过佛门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自古皇帝都是身居在皇宫内,有万千美女陪伴,当然少不了美酒佳肴。这样锦衣玉食的生活才符合皇帝的身份。可是历史上偏偏有几位皇帝与佛门颇有渊源,都曾经寄身过佛门,现在小编为大家盘点一下这些皇帝都是谁。一、萧衍中国历史上的帝王,有纵情声色犬马的,有一心励精图治的,有驰骋疆场、喜好武功的,而“以佛化治国

  • 美男子邹忌的人物形象以及性格特点是怎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大多数人总结邹忌的人物形象,多出自纳谏齐王时的他,也的确这一时期的邹忌人物最饱满,最能总结出其优秀的品质。图片来源于网络文中邹忌是最真实的邹忌,首先,我们可以肯定邹忌是一位足智多谋,善于表达,能够看懂君王内心想法的谋士。站在谋士的角度出发,邹忌能从生活的一点一滴联想到如何治理天下,这里充分说明邹

  • 刘墉与乾隆以及珅纪晓岚的关系究竟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提到刘墉,总是会想到《宰相刘罗锅》里那个总是与和珅等贪官斗智斗勇的忠臣形象。影视剧里的刘墉与和珅纪晓岚他们有的是好朋友,有的是冤家。不过艺术作品大多都是杜撰,我们不免好奇,历史上乾隆、刘墉、和珅、纪晓岚等人真的如电视上这般友好还是敌对呢?真实他们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网络配图刘墉与乾隆关于刘墉

  • 历史真相:康熙为何要选乾隆当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康熙帝有97个孙子,而康熙为何要选乾隆当继承人?康熙初见乾隆时这个孩子只有12岁。年纪轻轻的弘历究竟是有着怎样的天资聪慧使得祖父如此过目不忘?康熙六十一年,爱新觉罗家族中两个最伟大的人物,康熙皇帝和后来的乾隆皇帝,在圆明园首次见面了。不过弘历当时年仅十二岁,他不可能了解这次偶然的会面对自己乃至

  • 历史上敢公开顶撞皇帝的大臣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大臣顶撞皇帝,是不是吃了豹子胆了,我们或许会有这样的疑问。但这是事实,在北魏,真有这样的大臣。来看下是哪位大臣如此“大胆”?历史上敢顶撞皇上的大臣是谁?网络配图北魏皇帝拓跋焘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在任期间,基本上统一了北方,还攻取了南方不少地盘,算是一代雄主。他手下有位名叫古弼的大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