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入川前有实力打襄樊 刘备为什么不打襄樊

刘备入川前有实力打襄樊 刘备为什么不打襄樊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335 更新时间:2023/12/15 0:19:26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和襄樊,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羽以三郡为家底攻打襄樊连战连捷,打得曹操都动了迁都的念头,最后曹操采纳了司马懿的建议,暗中联合东吴,让东吴抄了关羽的后路。

关羽之败一方面是东吴背盟,自己被抄了后路,另外一方面也是蜀汉在荆州实力不强,还不足以下这么大一盘棋(刘备两次从荆州调兵,不仅带走了数万的精锐,也带走了大批的骨干力量)。

那么问题也就来了,刘备从公元209年12月占据了荆州2/3的地盘(襄樊、南阳在曹操手中),到公元214年才帅军入川,中间这四年多的时间,可以说是刘备势力人员最齐整,兵力最强盛的几年,同时和东吴关系是最好的几年,在这段最强盛的时期,刘备为什么不趁机拿下襄樊呢?

这个问题相信能困扰很多人(包括本人)。近期总算才有了一点头绪,总结出了两点:

一、襄樊是曹操保护许都的一道屏障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曹操非常重视,点将于禁庞德帅精锐部队前去支援。于禁的援军失败后,曹操第一个想法是迁到邺城。

曹操为什么这么恐慌?原因就是襄樊距离宛洛太近了。

刘备如果打下襄樊,那么就会直接威胁许都的安全。以前襄阳是刘表控制,刘表是守成之人倒不惧怕,刘备可是曹操评价为“当世英雄”的人物。所以曹操不敢也不会让刘备占据襄樊来威胁宛洛。只要刘备敢打襄樊的主意,曹操必然会派大军和刘备决战。

刘备占据2/3的荆州,几年的时间也确实发展起来了,但是真要以2/3的荆州为基础与曹操决战,显然力量是不够的。这就好比是赌博中没钱还“梭哈”一样,刘备拼不起。

一旦陷入僵局,没有东吴的帮助是很难脱身的。当然孙刘是联盟,孙权肯定不会看着刘备灭亡,但是靠别人帮忙哪如靠自己的实力来得踏实?

对刘备来说,现阶段最好不要招惹曹操。

相比打襄樊,打益州就安全多了,益州和曹操隔着汉中,雍州和凉州也不是曹操的地盘。曹操明知道刘备打益州要扩张自己的实力,有汉中阻隔,和雍凉的牵绊,曹操也是鞭长莫及。

当然益州也不好打,没有内应、没有地图,是很难打下来的,所以从公元209年到公元214年,刘备都在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二、南郡是借来的

南郡是东吴借给刘备的地盘。

《三国志》先主传: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备别立营於油江口,改名为公安。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后)从权借荆州数郡。

有了南郡之后,刘备就有了大本营,趁机打下了被隔断的荆南四郡(武陵、零陵、长沙、桂阳),但借来的东西迟早是要还的。

不说襄樊有多难打,就算能打下来。打下襄樊之后,南郡是不是要归还东吴?刘备刚拿下益州时,东吴就立马索要出借的地盘,刘备赖着不还,东吴直接动手自己拿:

(建安)二十年,孙权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报欲得荆州。先主言:“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权忿之,乃遣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先主引兵五万下公安,令关羽入益阳。

东吴对借出的地盘,非常着急的想要回来。只要刘备有了新的地盘,那就开始要账。你不还我就直接动手了,南郡不好打,我就直接打你好打的州郡,先拿回来一点利息再说。

刘备如果能拿下襄樊,东吴必然会索要借出的地盘。

如果归还,刘备的地盘就会被东吴拦腰截成两段。一旦曹军想要夺回襄樊,荆南四郡支援襄樊,就得穿过孙权的辖区,极不方便。

如果借来的地盘赖着不还,刘备就得独自面对曹操的压力,还要提防东吴的孙权。相比益州一州之地,拿下襄樊一郡还不足以让刘备的实力大增,相反还得直面曹操的压力。

这就好比手上有点钱,用这笔钱你是赚风险小收益大的买卖?还是赚风险大收益一般的买卖?选择哪一个,这是没有可比性的。

综上,刘备入川前虽然有实力打襄樊,由于自身不够强大,不敢招惹曹操。而拿下益州之后,本身的实力强大起来了,哪怕荆州只剩下三郡,有益州托底,刘备也敢让关羽捋捋曹操的虎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刘备三顾茅庐请来诸葛亮 刘备入川时为什么不带上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三顾茅庐对吗,为什么诸葛亮第三次才见刘备,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对刘备入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在三国时期刘备手下有两位知名的谋士,那就是诸葛亮和庞统。当初,刘备三顾茅庐之后才请来了诸葛亮,也足以可见诸葛亮的优秀。后来,庞统也是选择微刘备效力。但是到了刘备入川的时候,为何选择带上庞统,而不是带上诸葛亮,这也是让不少

  • 三国的六位前将军分别是谁?隶属于魏蜀吴三国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有几个将军,魏国蜀国吴国各自的首领是谁,魏蜀吴的军师分别是谁

    三国的六位前将军分别是谁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前将军,古代武将官职,始于战国时期。对于前将军来说,地位仅次于上卿,职务上包含了护卫京师,驻守边境等范围。按照东汉时期的官制,左将军在武将中仅次于大司马、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官职,也即是一个中等偏上的武将官

  • 孙权如果把关羽活着送给曹操的话 曹操又会是怎么处理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孙权把关羽杀了,关羽投降孙权,关羽是不是被孙权杀了

    很多人都不了解关羽和曹操,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动荡年代。每逢动荡年代,就会出现一大批杰出的人才。或精于打仗,或精于政治。这些人才一般都多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载入史册,供后人评析。在诸多的动乱年代中,东汉末年是最为出

  • 诸葛亮得知曹操会败走华容道 诸葛亮为何还派关羽的拦截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关羽斩了谁才释了张飞的怀疑,诸葛亮故意让关羽守华容道,关羽在华容道放走了谁

    对曹操败走华容道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08年,曹操携平定刘琮的余威,率领二十多万水陆大军顺江东下,意欲一举消灭刘备和孙权,实现平定天下的愿望,可是他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骄傲轻敌,中了周瑜的火攻之计,赤壁大败,仓惶溃逃,败走华容道。按照孙刘联军的战前分工,正面

  • 冯奉世是什么人?他莎车国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莎车是全国最大的县吗,中国新疆莎车县,莎车汗国

    大家好,说起冯奉世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公元前65年,一代明君汉宣帝正在统治汉朝。此时西域已经向中原的皇帝俯首称臣,这一年,西域一些国家派使团来觐见皇帝。使团朝见完后要回国,汉宣帝也要派人护送他们,派谁去又成了问题。在这之前,被派去出使西域的,大多是一些心怀不轨之人。他们到了西域就狐假虎威,借

  • 欧阳修担任礼部官员期间,对北宋文风转变有着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欧阳修对宋代文学的贡献,欧阳修成为北宋文坛领袖的原因,欧阳修对后世的影响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北宋景德四年六月二十一日(1007年8月1日)寅时,欧

  • 作为结发妻子的阴丽华,为何不是刘秀的第一任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秀为什么叫阴丽华比他晚死,刘秀爱阴丽华吗,历史上刘秀爱阴丽华吗

    “位面之子”汉光武帝刘秀年轻时曾说“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更始元年(23年),刘秀与阴丽华正式结婚,阴丽华也成为刘秀的结发之妻。但奇怪的是,阴丽华却不是刘秀第一任皇后。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地皇三年(22年),刘秀跟随大哥刘縯起兵反对王莽。虽然刘縯、刘秀兄弟都是

  • 关羽和华雄相比 华雄真的有那么弱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华雄有多厉害,历史上华雄厉不厉害,夏侯惇为什么不斩华雄

    对关羽和华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关羽关二爷历来被称作武圣,对我们习武之人,咳咳,乃是神一样的人物,忠义无双,三国里武将辈出,却难以掩盖出二爷的光芒,刚一出场,就以温酒斩华雄这等战绩名誉天下,从此华雄也成为天下人之笑柄,每每提起,总是想到被关羽KO,可是他真的这

  • 太平公主到最后也没能登上皇位,这是为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太平公主想当女皇,太平公主死因,太平公主为什么没有当上皇帝

    太平公主到最后也没能登上皇位,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要说历史上最荣耀的公主,莫过于太平公主了,她一生经历了五位帝王,其中辅佐了两代皇帝上位,立下了无数功劳,成为了唐代首个被万封的公主。可以说,太平公主一生都过得极为顺遂,权倾朝野,甚至差点就和她的母亲武则

  • 王安石进入仕途后,他对北宋中期隐伏的社会危机有何认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选择归隐的原因,看待陶渊明的归隐,陶渊明的归隐当今是否提倡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