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康熙的儿子各个都优秀 雍正之后为何一代不如一代

康熙的儿子各个都优秀 雍正之后为何一代不如一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160 更新时间:2024/2/7 21:37:47

雍正后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雍正王朝》是一部精彩的清宫历史大剧,尤其是康熙晚年九子夺嫡的部分最为精彩,虽然很多人对这段历史十分了解,但有个现象也是比较奇怪的。既然是九子夺嫡,那么至少说明康熙皇帝的诸皇子都是优秀的,不然的话就不存在夺嫡这一说了。因为能力不够,显然就不足以参与这场政治大戏。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康熙帝的皇子确实够优秀,如果说在参与夺嫡的皇子中,随便选出一个,都是能当皇帝,而且和后世的几个皇帝相比,大概率也不会逊色多少。那么,康熙帝的皇子们为何都如此能干呢?

说康熙帝诸皇子能干,这是和后世几个皇帝进行比较而得出的。比如后来的雍正帝也有不少皇子,但能力出众的只有弘历一人;乾隆一生自诩甚高,他所生育的十几个皇子中,也没有一个让乾隆满意的。至于嘉庆以后的皇子,几乎是一个不如一个。

按说清代不管是哪一朝,皇帝都很重视教育,皇子的文化修养以及骑射武功都十分了得,可不管他们怎么做,都无法达到康熙朝的水平。其实,这里头涉及到两个关键的因素。而这两个关键因素,正是后世皇子们所不具备的。

第一是教育方式

康熙是一个十分注重学习和教育的帝王,他自己小时候就十分自律、好学,手不释卷,往往读书到深夜。孝庄十分疼爱孙子,几次规劝康熙不要过于努力,让他劳逸结合。

康熙年长后,对汉文化十分痴迷,经史子集无所不通,甚至对于算学、天文等学科也产生过浓厚的兴趣。不过康熙读书,向来注重学以致用,反对读死书、死读书,体现出了务实的作风。

可以这么说,康熙帝是清代诸帝中汉文化修养最高的,如果要是不当皇帝,那么他必定成为一代文学家、大儒。

对于诸皇子的教育,康熙向来重视,给皇子们聘请的都是饱学之士。清代的皇子五六岁时便要到上书房读书,一年只有几天的假期。作为一国之君,康熙在处理朝政之余,花费精力最多的就是督促皇子们读书,每次下朝后,他都会到上书房检查皇子的学业和骑射。在这种氛围之下,皇子们自然是发奋苦读,而且康熙还针对每个皇子的特点,因材施教,颇有章法。

在康熙严格的教育机制下,皇子们都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骑射本领。这也是康熙众多皇子中文者有皇三子胤祉、皇八子胤禩,武者有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四子胤禵的根本原因。

第二是让皇子参与政务

这一条相比于第一条更为关键。我们知道,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爱新觉罗氏家族人才济济,这些人当中无一例外都经历过战争的洗礼,个个勇猛刚武,独当一面。当然,历朝历代开国之初,皇子们都很优秀,但大部分都体现在武功上,在文治方面往往力所不及。

康熙时期,国家趋于稳定,等众皇子成年时,大清已经处于盛世阶段。这个时期,皇子们不需要上阵杀敌,更多的是参与到大大小小的国家政务当中。

康熙第一次分封皇子后,年长的皇子中就有不少人分授命管理部务。康熙一生喜欢巡游,每次出巡都会将皇长子、皇太子带在身边,留下年长皇子监国。其中以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为主,从相关史料中可以看出,这三个皇子都被康熙委以重任,或领户部、或领兵部、或领其他部务。

皇子们参与政务,自然就会积累政治经验,并可借此机会培植自己的势力。上面提到的三个皇子,都或多或少形成了自己的政治集团,尤其是胤禩,几乎得到绝大数朝臣的支持。

到了康熙晚年,太子被废后,众皇子跃跃欲试觊觎储位,满朝文武几乎都陷入了争夺大战之中,这种政治氛围也迫使他们不得不选边站,将自己的身家性命压在自己倾向的皇子上。无论皇位争夺的多么激烈,也无论最终花落谁家,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不管是哪个皇子胜出,他们都会是一个合格的帝王。

雍正登基后,鉴于同室操戈的惨痛教训,不公开立太子,发明了秘密立储制。同时,又杜绝了皇子参与政务,他的四个皇子在雍正十三年的统治时期,都没有过多参与政务,就是有也是一些场面上的差事。

乾隆继位后,又将皇子不参与政务制度化,规定凡是宗室王公都不得入军机处。此后一直到道光时期的一百多年历史里,皇子们只能安居王府,逍遥自在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皇子们,除了寄情于书画、荒废于酒色之外,别无他途。

咸丰时期,由于内忧外患,咸丰帝不得不打破祖制以亲王执掌军机,但晚清最后的几代帝王,皇室凋零,只有恭亲王奕可堪大用,其他的无足道哉,昔日的天潢贵胄,到头来不过是凡夫俗子,早已将爱新觉罗氏家族的优秀基因丧失殆尽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乾隆为什么能坐稳江山长达60年 雍正临死的时候杀了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雍正和乾隆,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春秋》有言:“一字之褒,宠逾华衮之赠”,《孟子》有语:“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俯仰不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这便是雍正皇帝让有感而发的一联。那是一个辉煌伟大的时代,也是一个漫天流言的时代,他无愧于天地、无愧于百姓,也相信后世定有懂

  • 雍正一生兢兢业业 雍正皇帝为什么一直被骂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雍正被骂,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在清朝12位皇帝中,雍正的在位时间并不算长,尤其和他爹康熙、儿子乾隆比起来。因此就容易给人造成一种错觉,清朝的盛世似乎与雍正没多大关系,甚至连“康雍乾盛世”,都被人们简称为“康乾盛世”。雍正不仅功绩被人忽视,就连他即位后实行的改革措施,本来只

  • 秦王嬴政和太子丹,从朋友变成敌人,他们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秦王嬴政和太子丹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荆轲刺秦,这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历史典故。公元前227年,也即战国末期,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临行前,燕太子丹等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好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节拍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

  • 末代皇帝溥仪是何时登基的?大典上他的表现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末代皇帝溥仪是何时登基的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光绪皇帝在1908年11月18日中毒而死,慈禧太后在1908年11月19日病重而死。在光绪帝死的当晚,慈禧就连夜诏醇亲王载沣和庆亲王奕劻觐见,宣布要立年仅三岁的溥仪为皇帝。到了第二天,慈禧太后就死了,她当时患了痢疾,病情很严重,但

  • 封号同样是庆妃的陆氏张氏,结局有何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封号同样是庆妃的陆氏张氏,结局有何不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封号,是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对人的一种称谓,通常是由皇帝取封号。而在后宫中,一些地位稍高的妃嫔也有着自己的封号,接受封号表示接受御封并有正式地位。但是在清王朝的历史上,出现了一些妃嫔封号相同的情况,

  • 周瑜和郭嘉有何功绩能受到后世追捧?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建安十二年,袁尚、袁熙逃入乌桓,当时曹操身边的将领都认为袁绍的这两个儿子已经和丧家之犬一般,关外的胡人不会支援他们,而且此时再进行远征,只怕刘备会挑拨刘表趁机袭击许都,一时间,曹操也是两难,但就在这个时候,郭嘉却认为刘表会限制住刘备,因此即便许都空虚也不怕

  • 诸葛亮这么厉害,为什么蜀汉最先亡国?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被神化的一个人,很多故事是罗贯中杜撰。在真实历史上,诸葛亮虽说没有这么神奇,但也是一代人杰。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评价他,“真乃天下奇才也”!然而,既然诸葛亮这么厉害,为何蜀国却先亡呢?对此,有专家指出,诸葛亮犯了三个致命的大错,以至于不能完成统一大业,抱憾白帝城,蜀

  • 汉中之战以后,如果刘备休养生息会是什么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汉中战争后,刘备的领土势力达到顶峰!它在荆州、益州和汉中有三个巨大的遗址,占据了世界近一半的领土。但是它是什么样的汉中呢?这是一个荒芜的汉中!自从张璐在汉中向曹操投降后,曹操就分批把汉中大量的人畜打包,转移到魏国长安周边地区,使刘备获得汉中,但没有利用。在古代,人口是生产力。如果有人口,就会有税收、

  • 范进中举后的生活如何?究竟有哪些好处呢?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范进中举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范进中举前,饱尝了科举制度迫害下落第文人的辛酸苦楚。50多岁仅是个童生,家中穷苦不堪,12月的天气还穿着单衣服,“冻得直发抖”(原文:“广东虽是地气温暖,这时已是十二月上旬,那童生还穿着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吴敬梓撰写的《儒林外史

  • 韩信加入项羽时连仗都没有打过 韩信投奔刘邦后为何那么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项羽为什么被韩信打败,刘邦为什么要礼葬虞姬,项羽韩信各带30万人谁会赢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韩信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背景介绍:韩信,秦末汉初泗水郡淮阴县人。早年穷困落魄。秦末农民大起义之后参加了项梁的起义军,后来转投到刘邦的阵营。后来在垓下之战中彻底击溃楚军,打败了项羽。韩信在参加项梁的起义部队前是从没有打过仗的,甚至于在参加了项梁的起义军后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