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揭秘:古代皇帝每月可拿多少工资?

历史揭秘:古代皇帝每月可拿多少工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072 更新时间:2023/12/15 2:03:09

古代有句名言,叫做“普天之下,莫非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也就是说,不论天下的土地也好,还是生活在这块土地的人群也罢,无一不是归皇帝所有。那么,坐拥天下的皇帝还拿不拿工资呢?正确的答案是,皇帝也拿工资,而且按月拿工资。

网络配图

的时候,自太宗赵光义以后,几乎每个皇帝每月都有一千二百贯的钱“好用”。这个“好用”就是北宋皇帝的工资,而且每月如是,相当于月薪。之所以说“几乎每个皇帝都有”,是因为中间出了个宋仁宗,按规定仁宗也有一千二百贯的月薪,但是他发扬风格,自己主动放弃了。于是,仁宗之“仁”播于天下,一直博得中国历史上最仁义皇帝的美称。

看来,古代的皇帝还是要领工资的,而且工资还不少。在北宋时期,十贯钱价值一两黄金,就是说北宋的皇帝每月可拿一百二十两黄金的工资,有人经过换算,认为当时的一两黄金价值今天的三千元人民币,如果是这样的话,北宋皇帝的月工资就是三十六万元人民币。

这在国穷官富的北宋时代也是一个天数字。那么,皇帝这么多的工资与谁来发呢?据有关史料记载,宋朝皇帝的领工资的地方叫做“左藏库”,但由于皇帝们前朝后宫百事缠身,不方便亲自去填工资单,因此,她们每月的一千二百贯的工资,一般是由“左藏库”派人送过去,交给皇帝指定的人员管理。

左藏库在隋唐时期就已经设立,是当时太府寺的下属机构。太府寺掌管天下财赋,左藏库则储存天下财赋,但左藏库要服从太府寺的管理。北宋初年不设太府寺,但仍设左藏库。这是因为北宋沿袭的是五代建制,设盐铁、度支、户部三司,对国家财政进行管理。

网络配图

左藏库即属三司管理之下,与右藏库、内藏库一起,对盐铁专卖、度支盈、户部税赋、皇庄租税、各地方长官进贡、各附属国进贡以及各项专卖所带来的货币与实物进行集中的收支管理。其中皇庄租税、地方进贡、附属国进贡以及宫廷主持的专卖收益,是交由左藏库管理的,这些财物集中于左藏库,用来给京官发补贴,给御前侍卫发饷,给太子、公主、后妃们发生活费,以及给皇帝发工资。

左藏库收入来源中,皇庄租税和各项进贡是微不足道的,大项收入还是来自于朝廷的专卖。古代朝廷见的专卖品大都是盐、铁、茶、酒之类的特殊产品,然而这些属于政府财政,不属于宫廷财政,专卖收益再多,也不能划归左藏库,左藏库能利用的专卖品只有土地。

宋代以后,元、明、清三朝都设有“楼店务”这种部门,其实就是搞土地专卖的专门机构。这个机构经朝廷授权,对全国城市的城区尤其是对京都城内的国有土地进行出租,或者开发后再出租,每年收取大笔租金,除地方分成之外,大部分都流了左藏库。宋太宗时期,楼店务“以所收钱供禁中脂泽之用,日百千。”这样用国家的土地资源赚取了大量的钱财,给皇帝发工资无疑是绰绰有余的。由此不难看出,利用国有土地搞创收,一千多年前就有先例。

网络配图

凡是号称有道明君的皇帝,都爱标榜自己“无增赋敛”,全是通过搞创收“以增岁用”,其实这些皇帝的创收形式单调得很,不过是圈一片土地,说它属于国有,然后拿来专卖罢了。

到了清代,皇帝也是拿工资的,不过不叫“好用”,而是叫体己银子,而发工资的左藏库也变成了内务府。有清一朝,皇帝都有体己银子这样的工资,每年都有由户部按月拨发给内务府管理。用于皇帝的日常使用,或者作为赏赐等等的开支。当时,不仅皇帝按例拿工资,而且后宫之中的皇后、皇贵妃、妃、嫔、贵人、答应、常在等嫔妃宫女每月都有内务府拨发的体己工资。

至于皇宫大内的其它花销,也由内务府统一做帐到户部核销。当时,管理皇帝后宫人员工资的是内务府的会计司。但是皇帝一般不过问后宫人员的工资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内务府和会计司经常发生集体贪污腐败的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北齐变态皇帝:当众把不顺眼的大臣锯开扔锅煮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为什么北齐皇帝一个比一个奇葩,北齐废帝高殷趣事,明朝为什么没有好皇帝

    皇帝们吃的虽然好点儿,终究还是人间的五谷杂粮,所以常人能得的病他们一个也少不了。譬如刘备死于痢疾,唐顺宗中风后成了哑巴,光绪肾虚了半辈子。庆幸的是,这几个皇帝的病只限于身体零部件,一同受罪的也就几个太监和太医而已。如果某位皇帝的脑子出现了问题,譬如轻度的精神分裂,那后果可就大为不同了。因为从某种意义

  • 解密三国:吕布杀上司丁原背后的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吕布为什么杀死丁原,吕布和丁原是什么关系,吕布把董卓杀了吗

    导读:有些人不喜欢吕布,他背叛了两义父是不忠,杀了两干爹是不孝,总之,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那么,吕布为什么要杀上司丁原?它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隐情?网络配图《后汉书》、《三国志》均说:“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以骁武给并州。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屯河内,以布为主簿,大见亲待。”史料上首先介绍的是吕布的

  • 汉朝皇帝刘病已为什么会从小就流落民间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流落在民间的帝王,刘弗陵和刘病已的关系,刘病已是好皇帝吗

    刘病已是西汉的第十位皇帝,也曾称为刘询,是汉武帝刘彻的曾孙子、戾太子刘据的孙子,父亲是史皇孙刘进。图片来源于网络关于他的父亲,教科书上并没有过多的介绍。据了解,刘进是刘据的儿子,母亲是史良娣,因此他的封号是史皇孙。而刘病已的母亲是刘进纳的一个小妾所生。可惜,征和二年的时候,武帝晚年之期。由于卫皇后失

  • 最有名的两位杜姓诗人,杜甫和杜牧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杜甫和杜牧是什么关系?,杜姓的名人,杜姓分布

    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朋友们都知道,杜甫和杜牧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两位杜姓大诗人。杜甫与同时期的大诗人李白并称为“李杜”,杜牧与同时期的李商隐也被称为“小李杜”。那么作为最有名的两位杜姓诗人,杜甫和杜牧是什么关系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汉武帝时期的有名酷吏义纵向更有名的酷

  • 诸葛亮选择辅佐刘备而不是刘表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为什么辅佐刘备,诸葛亮不该辅佐刘备,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

    同样是汉室后裔,为何诸葛亮选择辅佐刘备,而不是刘表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刘表(142年-208年),字景升,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人。东汉末年宗室、名士,汉末群雄之一,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由此,和刘备一样,刘表也是汉室后裔。东汉末年,刘表身长八尺余,姿貌温厚伟壮,少时知

  • 杜甫为什么能成为文化史上的丰碑?他为什么能被人敬仰?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名人对杜甫的诗的评价,党史和新中国史读后感,管理学史上的第一座丰碑

    说到杜甫,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杜甫的名字,在我国文学史上,闪耀着最璀璨的光辉。他区别于旁人的是,生前并不显赫,谢世后才声名远扬,并出现千家注杜之说。韩愈曾为他题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闻一多先生也这样高度评价杜甫: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大诗人,四千年文

  • 唐睿宗李旦支持妹妹太平公主,背后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玄宗喜欢太平公主吗,太平公主和李显,李旦和李世民的关系

    对唐朝历史比较了解的朋友们都知道,唐睿宗李旦是依靠妹妹太平公主和儿子李隆基的支持才第二次当上皇帝的。按理=一般的常理来说,唐睿宗李旦登基后应该一视同仁,对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支持应该差不多,而且对儿子肯定要比妹妹亲。李旦刚刚登基的时候确实对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一视同仁,但之后几年的李旦开始明显地支持太平公

  • 孝武帝司马曜是怎么成为东晋历史上权力最大的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东晋孝武帝,司马昭有没有称帝,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简历

    建兴五年(317年),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称帝,东晋正式建立。东晋从建立那天起就是一个皇权不振的朝代,司马睿当皇帝时被评价为“王与马,共天下”。此后直到刘裕(南宋武帝)篡位,东晋的皇帝们大都存在感稀薄,朝廷沦为大臣斗争的舞台。不过在东晋的十一个皇帝中,倒数第三个皇帝、东晋孝武帝司马曜是个例

  • 不敢得罪洋人的慈禧太后,为何会倒向了义和团?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慈禧太后对维新变法的态度转变,慈禧太后和义和团,慈禧太后成为洋人的政府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慈禧怕洋人,洋人恨义和团,慈禧为何敢倒向义和团一边?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随着西方列强一步步加深对中国的掠夺,一些敢于反抗的平民百姓,打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开展了抵制洋人扶持清朝的义和团运动。义和团拳民打砸教堂,用死刑处死大量洋人,他们和西方列

  • 玄武门守将常何真的是李世民安排的卧底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如何评价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南京玄武门是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和李建成

    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门之变”爆发。当时的玄武门守将常何表面上是太子李建成的人却支持了秦王李世民,导致李建成对政变几乎没有任何防备。有人认为“玄武门之变” 的常何是“背主求荣”的小人,但本鬼认为常何是秦王李世民在太子阵营安插的“无间道”。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常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