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杜甫为什么能成为文化史上的丰碑?他为什么能被人敬仰?

杜甫为什么能成为文化史上的丰碑?他为什么能被人敬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431 更新时间:2024/1/14 17:10:04

说到杜甫,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杜甫的名字,在我国文学史上,闪耀着最璀璨的光辉。

他区别于旁人的是,生前并不显赫,谢世后才声名远扬,并出现千家注杜之说。

韩愈曾为他题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闻一多先生也这样高度评价杜甫: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大诗人,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绚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杜甫,是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他被后人追思、纪念和敬仰,除了艺术成就,主要是被他博爱的精神所鼓舞与折服。

他穷困潦倒,却心怀天下忧国忧民。他受尽打压,却从未放弃过心里的执念。

杜甫的生命底色是悲苦的,他被命运一次次碾压,被苦难逼到绝境,但他依然用一颗赤子之心热爱这个世界。

1、一腔柔情,是对亲人的爱

看过一句话:情是什么?是心的温度。若说起温情和多情,杜甫绝对能拔得头筹。

杜甫对先祖的敬畏之情,对妻子的感激之情,对儿女的舔犊之情,这一份份浓浓的情意,在他的字里行间肆意流淌。

文字中,关于他的成长与经历,他的悲喜与磨难,那些生活的场景,就像昨天刚发生过一样。

提起自己的祖先,杜甫常常是骄傲的表情。

他在一首诗里说“诗是吾家事”。他从小生长于诗书官宦之家,祖父是“文章四友”之一的杜审言

杜甫天资聪慧,加上勤奋好学,所以七岁能吟诗,九岁写的一手好书法,十几岁就能与当时的文人们吟诗作赋。

受家族家风的熏陶,好好读书求取功名,成了杜甫最宏大的志向,这也是先祖们走过的路。

杜甫为了实现理想,他日复一日地努力读书,可是求官之路崎岖又坎坷。

时光匆匆,杜甫到了29岁。

古语说:三十而立。这一年,杜甫迎娶了十九岁的杨氏为妻。

杨氏贤淑温婉,和杜甫情投意合、举案齐眉。一年后,随着添人进丁,父亲又去世,杜甫的生活一下子窘迫起来。

为了让家庭摆脱困境,杜甫去长安寻找良机。

奔波在长安的杜甫,看人脸色,受人责难。

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这就是他真实又难堪的处境。

历尽挫折后,总算迎来转机。

755年,已经在长安待了十年的杜甫,凭借自己的才华,写了三篇《大礼赋》,深受玄宗赏识,最后被授予一个从八品的小官。

心存不甘,也只能接受,因为一家老小还在张口要饭吃。

守护在家乡的妻子杨氏,在家中拖儿带女,辛苦操劳,一家的生计还是难以维持,受冻挨饿、食不果腹是常事

更加雪上加霜的事发生了,安史之乱爆发,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到处是流民难民,他们被分割两处。

杜甫对妻儿的思念,被他写进诗里。这首千古名篇《月夜》,就是他在俘虏营里写成。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在漂泊穷困的漫长日子里,他尽可能地让妻儿少受饥寒。杜甫是一个有责任心的好丈夫好父亲。

杜甫一生只娶妻一人,夫妻俩相濡以沫,共度风雨30年。

这就是真正的男人,在外面受再多的委屈,也会深埋在心底,永远让家人感受到温暖和温情。

2、赤胆忠心,是对国家的爱

杜甫的忠诚是与生俱来的,是天性,尤其是当国家危难之际,他更是临危不惧。

安史之乱的战火迅速蔓延,叛军势如破竹,曾经繁华的长安,哀鸿遍野。

所有人都在逃命,皇帝早跑没了影,已躲到西蜀去避难。

这时杜甫全家也裹挟在逃难的人群中,他把家人安排在鄜州后,匆匆又回到已经沦为战场的长安。

之所以又回长安,是有个新消息让杜甫振奋,他听说新帝肃宗在凤翔登基,他想去拜见新帝。

可刚回到长安,他就被抓进战俘营里,这一关就是将近一年。

最后,他看准了一个机会,竟然从长安逃了出来。

摆在眼前的有两个选择,是回家和家人团聚?还是去凤翔叩见新帝?杜甫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他冒着生命危险,一路躲避着叛军的队伍,风餐露宿,终于见到肃宗。

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朝廷愍生还,亲故伤老丑。

——杜甫《述怀一首》

看到破衣烂衫满脸疲惫的杜甫来投奔自己,肃宗非常感动。

一场战争像照妖镜,是忠是奸,一照就显出原形。

乱世之中,人人都在自保。当时有一部分人屈膝投降,还有一部分曾经高谈阔论的人,选择隐居,不问世事。

反而是官职最低的杜甫,一心想着国家的安危,不失民族大义和气节。

看到国破城荒的凄惨景象,他在诗中写:

国破山河在,春城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亡国之悲,让他痛心疾首。

话说回来,大唐王朝没有厚待他,官场腐败黑暗,他不被重用。

第一次科考就名落孙山,那是“弄獐宰相”李林甫暗箱操作的结果。又一句“野无遗贤”,把杜甫所有的梦想击碎。

后来进入朝堂,又因直言进谏被贬。

孔子有言: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如果君王的礼遇不到,但臣子的忠心依旧百分百,那么这份忠诚,已经是渗透到血液里的高尚了,杜甫就是这样。

正如陆游对杜甫的高评:文章垂世自一事,忠义凛凛令人思。

这也是在南宋时期,人们把他比作周公的主要原因。

3、真情真意,是对百姓的爱

他把一腔热血和爱国情怀倾注于笔端,创作出1400多首优秀的诗篇。

群星灿烂的唐朝文坛,只有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他以纪实的方式,用诗歌表达,把那个朝代发生的事件一一记录,《三吏》、《三别》《兵车行》都是这样的诗作。

杜甫的心和老百姓贴得很近,他是最敢讲真话的人,他愿意为老百姓发声,用文字诉说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

《兵车行》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创作背景和时间,就是大唐对决南诏的战争。

当时有很多人,甚至是已有盛名的诗人,对讨伐南诏热情高涨,都在写诗词鼓吹。

只有杜甫清醒地认识到,这场战争的非正义性,势必会导致生灵涂炭。

这些珍贵的好诗,也只有杜甫能写出来,原因在于他对百姓深厚的仁爱之心。

任何境况下,他所担忧的都是百姓的疾苦和生活。

看到自己的小儿子,活活被饿死。他除了悲痛愧疚,想的是: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甫自己住在没有屋顶的茅草屋里,寒冷潮湿,他期望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

这就是杜甫,即使在饥寒交迫的恶劣环境中,也能推己及人,他用真情真意,关爱着百姓。

他的所思所想,所忧所虑,都是老百姓的心愿。

他称自己是“杜陵布衣”、“少陵野老”,他已经成为平民中的一员,让人们感到亲切,没有距离感。

鲁迅先生说过:“我总觉得陶潜站得稍稍远一点,李白站得稍稍高一点,这也是时代使然。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

4、结语

人们对杜甫的喜爱和崇敬由来已久,时至今日,没有减弱反而出现逐渐升温的势头。

对他的敬仰,不再只是局限于国内,已引起西方媒体的广泛关注。

BBC专门为杜甫拍摄了一部纪录片,以“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为主题。

杜甫的一生没有惊天动地,而是郁郁不得志,伴着贫穷饥饿、百病缠身。

乱世中他像一叶凄苦飘零的小舟,泅渡自己的生活。

杜甫满怀悲凉沧桑,却活得风骨凛然。他历尽磨难,却用深情去爱万物苍生。

杜甫用一生,诠释生命的意义:苦难是底色,热爱是本色。

每个人的成长,都会经历灰暗和挫折,只要你还拥有爱的力量,依然爱着这个世界,岁月就会给予你最美最慈悲的馈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唐睿宗李旦支持妹妹太平公主,背后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玄宗喜欢太平公主吗,太平公主和李显,李旦和李世民的关系

    对唐朝历史比较了解的朋友们都知道,唐睿宗李旦是依靠妹妹太平公主和儿子李隆基的支持才第二次当上皇帝的。按理=一般的常理来说,唐睿宗李旦登基后应该一视同仁,对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支持应该差不多,而且对儿子肯定要比妹妹亲。李旦刚刚登基的时候确实对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一视同仁,但之后几年的李旦开始明显地支持太平公

  • 孝武帝司马曜是怎么成为东晋历史上权力最大的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东晋孝武帝,司马昭有没有称帝,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简历

    建兴五年(317年),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称帝,东晋正式建立。东晋从建立那天起就是一个皇权不振的朝代,司马睿当皇帝时被评价为“王与马,共天下”。此后直到刘裕(南宋武帝)篡位,东晋的皇帝们大都存在感稀薄,朝廷沦为大臣斗争的舞台。不过在东晋的十一个皇帝中,倒数第三个皇帝、东晋孝武帝司马曜是个例

  • 不敢得罪洋人的慈禧太后,为何会倒向了义和团?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慈禧太后对维新变法的态度转变,慈禧太后和义和团,慈禧太后成为洋人的政府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慈禧怕洋人,洋人恨义和团,慈禧为何敢倒向义和团一边?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随着西方列强一步步加深对中国的掠夺,一些敢于反抗的平民百姓,打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开展了抵制洋人扶持清朝的义和团运动。义和团拳民打砸教堂,用死刑处死大量洋人,他们和西方列

  • 玄武门守将常何真的是李世民安排的卧底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如何评价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南京玄武门是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和李建成

    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门之变”爆发。当时的玄武门守将常何表面上是太子李建成的人却支持了秦王李世民,导致李建成对政变几乎没有任何防备。有人认为“玄武门之变” 的常何是“背主求荣”的小人,但本鬼认为常何是秦王李世民在太子阵营安插的“无间道”。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常何在《

  • 韩构在北宋初年官至太子中允,那么太子中允是什么官职?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宰相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宋朝尚书令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宋朝御史大人是什么官职

    北宋名臣韩琦,出身于世宦之家,家族渊源深厚,是宋朝相州韩氏,先祖可追溯到中唐时期的八世祖。他的祖父韩构,北宋初年官至太子中允,知康州。后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追封燕国公。他的父亲韩国华,官至右谏议大夫。后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追封魏国公。葬于相州安阳县。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宋徽宗赵佶:天生的艺术全才,无奈成为亡国之君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徽宗赵佶是,宋徽宗命题考画师,赵佶的一生

    说到宋徽宗赵佶,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赵佶,宋神宗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如果哥哥哲宗能长命百岁,他或许能专心的做一个了不起的艺术家。宋徽宗在世五十三年,一生爱好广泛,他喜欢书法,独创一体流传千古;他酷爱画画,设立翰林画院,亲自教授王希孟完成

  • 孝庄文皇后的一生经历了什么?她和多尔衮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孝庄太后有下嫁多尔衮吗,孝庄皇太后真的下嫁多尔衮吗,皇太极和多尔衮谁更有能力

    每当一提起孝庄文皇后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大玉儿》这部电视剧,她就是历史上的孝庄文皇后,来自蒙古科尔沁部,从小就被誉为“满蒙第一美女”,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为“天降贵人”),小名大玉儿。在影视剧中,她和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是青

  • 魏忠贤真的是一个大恶人吗 明朝军队为何能压着后金打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魏忠贤和明朝,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史上的忠臣有很多,流传千古的忠臣都有很多,但是奸臣也是数不胜数。尤其是皇帝都会养一些宦官,除了个别的几个好的宦官,其他的都是祸国殃民的奸臣。而提起宦官里面最厉害的一位人物,那就当属明末的魏忠贤了。人们一提起魏忠贤,包括影视剧里面的形

  • 杜甫家中时代为官,为什么他的一生如此惨淡?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杜甫为什么一生穷困潦倒,杜甫做过最高的官,杜甫是什么官位

    说到杜甫,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杜甫,人称“老杜”,后人说他是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可我心疼老杜,如果他一生能稍稍安稳一些,或许也能像偶像李白一样随性洒脱。可偏偏,他一生颠沛流离,历经苦难,无数次都在尘埃中艰辛生存,所以,他看过太多太多的人间疾苦。现实主

  • 朱元璋在位时期大兴文字狱的原因是什么?与张士诚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的势力地图

    说到朱元璋,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提起清朝,除了金线鼠尾小辫子,给人印象比较深刻的,可能就是文字狱了。被后世称为“青天”的刘墉刘石庵,就参与查办了多起文字狱。从孔子诛少正卯到清朝编纂《四库全书》,数千年来文字狱就没有消失过,就连我们认为在文化上比较开明、香艳小说随便刊印的明朝,文字狱也不少,尤其是明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