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徐达夫人谢氏进宫做客后,几天后就被赐死的原因是什么?

徐达夫人谢氏进宫做客后,几天后就被赐死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162 更新时间:2024/1/13 3:54:05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徐达夫人谢氏进宫做客后,为何会被赐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徐达一生骁勇有谋,战功及筑边皆功劳显赫,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他话语较少而思虑精深,在军中,军令一旦发出便不改变。

明太祖朱元璋雄猜阴刻、残酷寡恩,不但对开国功臣过于屠戮,有时候也会由于一些零碎琐事,便对开国功臣的妻子儿女也滥杀无辜,其方式之残暴,经常让人胆战心惊。比如,徐达的老婆谢氏只是因为讲了句玩笑话,便被朱元璋活生生击毙。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徐达是明代一号开国元勋,戎马一生军功累累的,被朱元璋赞为“忠实无疵,昭明乎日月,大元帅一人罢了”(见《明史·卷一百二十五·列传第十三》)。徐达因功官至右丞相,封魏国公,可以说出将入相。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对徐达极为重视,基本上非常少直呼其名,只是以弟兄相称。徐达过世后,被追封为中山王,谥号武宁,其后事也是备极荣哀。

殊不知深得帝王心术的人都知道,朱元璋之所以会敬重徐达,实际上不过是一种管理策略而已,最终目的取决于拉拢他为朱家王朝卖命。可一旦另一方及亲人有丝毫越矩行为,或是只是讲了句无心的玩笑话,便会遭到皇上的猜疑,甚而被残酷杀掉。而徐达的第二任夫人谢氏,便更是为此而送命。

徐达的妻子原是张氏,但由于死得较为早,因此 朱元璋便积极说媒牵线搭桥,将将军谢再兴的闺女嫁与他为续弦。据明人手记《北窗琐语》记述,谢氏是个将门虎女的品牌形象,不但膂力过人,并且经常追随老公出战,称得上徐达的左膀右臂(“中山武宁王达夫人谢氏,腿力挑球,常持铜器重一百斤者,军内随员。”)

谢夫人进门后与徐达异常恩爱,相互生孕过四子二女,称得上子孙满堂。因为徐达跟朱元璋往来紧密,因此 谢夫人跟朱元璋的老婆马氏便也变成好闺蜜,基本上来到无话不说的程度。谢夫人因为出身将门、性情豪放,讲话几乎全是心直口快,仅仅想不到,更是这一层被马氏赞扬的优势,最后要了她的命。

且说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因徐达立有旷世奇功,便给他们封侯拜相,并敕封谢氏为一品诰命夫人,许可她能够随时随地进宫参见马皇后。虽然真实身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改变,但马皇后对谢夫人依然待以姊妹之礼。结果有一次,谢氏由于感叹宫廷的富丽堂皇,无心闲暇讲了句玩笑话“亲姐姐的家可简直大气啊,远比我家许多了。”言谈之间,脸部半是艳羡半是高低不平之语。

过后,马皇后跟朱元璋谈起这事,而且愁眉不展地跟他讲:“谢家亲妹妹口直心快,尽管说的是句玩笑话,但臣妾看她脸部颇有高低不平之欲,若是在枕席中间跟徐达谈起这事,难保他不容易心存别念。因此 ,还是早做提防为好。”历经王后这一番讲解,皇上免不了怒从心头起,静静地点了点头,接着讲道:“朕了解该怎么做了。”

数日后,朱元璋在宫中举行宴席,将当朝文武双全大臣都召唤进去。殊不知就在杯觥交错之时,朱元璋却暗地里派勇士闯进徐府,以皇上的名义将谢夫人乱棍击毙,罪行是她有“僭逆的心”。事成后,勇士向皇上报告,朱元璋令人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皇上特意向徐达敬酒,随后笑着跟他讲:“徐兄自此再无杀身灭族之忧了。”

徐达搞不懂朱元璋这句话的含义,但也害怕在公共场合向他了解,只有叩首谢恩。直到他返回府中,方知夫人已被皇上杖杀。针对夫人的不幸遇难,徐达悲愤莫名其妙,但为了更好地把大家族的祸福考虑到,却也只有打下牙和血吞,独自一人消化吸收痛楚而已。没多久,朱元璋再度为徐达说媒,将一位贾氏女人嫁与他为妻。这也是后话了。

后明太祖登二宝,中山就封,每朝见皇太后,谢夫人时致高低不平,尝有“我们家比不上尔家”之言。皇太后因此语以明太祖曰:“床边之言,中山宁无心动乎?”一日召宴内庭穴,中山与焉,命勇士杀谢夫人于其第。明太祖持卮侑中山曰:“今日卿能免赤族之伤。”中山跪而饮之,然不知道夫人就戮也。引用文献跟上面一样(注:皇太后实则王后之误)。

但是也有些人剖析,朱元璋之所以会杖杀谢夫人,不一定是坚信她确实会怂恿徐达造反,只是由于当初她的爸爸谢再兴不但叛变自身,还把自己最疼惜的侄子朱文正“拖下水”,危害十分极端。朱元璋由于记恨谢再兴,从而便强加于谢夫人,最后找一个托词将她击毙。这种解释是否合理,只能是见仁见智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探索杜甫漂泊无定的一生,他永远怀着对生命最质朴的热爱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我一生渴望被珍藏妥善安放,关于生命的古诗词有哪些,莫泊桑说过人生活在希望之中

    你真的了解杜甫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有一位诗人,人们都言他伟大,或因他忧国忧民,心系家国,或因他感慨生民,为无数普通人留下历史的注脚,或就如BBC关于他的纪录片中诠释的那样:他是整个民族精神的表现者,更是塑造者。总之他被冠以“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第一次以纪录片的方式,被详细地介

  • 战国四公子他们都是什么出身?下场为何大多不好?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战国四公子后的感受,战国四公子为什么有名,“战国四公子”因何而得名

    对战国四公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史记》中,战国四公子被分别被立传,几乎成了战国的标签之一,后世对他们的大名也是耳熟能详。但这四位人生赢家,最终结局大都不怎么好。原因是由他们的身份注定:让人们敬仰、艳羡的公子们,实际上是强化王权的阻碍,即,他们是不符合时代发

  • 唐朝大画家阎立本是怎么成为狄仁杰的老师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狄仁杰恩师,通天狄仁杰洛秋燕结局,阎立本

    在《神探狄仁杰》第二部里,狄大人说自己的老师就是唐朝著名的大画家阎立本,而阎立本与狄仁杰在历史上确实有过师生之谊。那么唐朝大画家阎立本为什么会是唐朝名相、神探狄仁杰的老师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由于绘画水平太高,无论是当时人还是后人都有意无意地忽视了阎立本的政治地位。阎立

  • 探索一个有血有肉有风骨的苏东坡,他有着怎样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苏东坡故事典故,人要活得有血有肉,苏东坡一屁过江的故事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苏轼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苏东坡是一座富矿,千百年来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关于苏东坡的研究专著可谓汗牛充栋,令人眼花缭乱。不过,若论东坡传记,有两个版本绕不过去,一则林语堂《苏东坡传》,一则李一冰《苏东坡新传》。前者偏感性,后者重考证,两者结合起来,可读出一个有血有

  • 陈宫先后背叛了曹操和吕布,是什么原因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陈宫背叛过吕布吗,陈宫离开吕布投奔了谁,陈宫为什么不离开吕布

    陈宫曾经背叛过吕布,而陈宫在投奔吕布之前已经背叛了一次曹操。那么陈宫为什么会先后背叛了曹操和吕布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讲解!首先要说明的是,由于历史上的陈宫两次站错了队,因此现存史料中有关陈宫的记载是比较少的,他两次背叛主公的原因也没有详细记载。本鬼接下来的观点也只是自己的一家之言,大家姑

  • 王安石变法后,苏轼为何会入狱?他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苏轼入狱多少天,苏轼批评王安石变法,苏轼出狱后写的诗

    很多人都不了解苏轼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北宋积弊甚多,在王安石的劝说下,宋神宗决定变法,史称“熙宁变法”或“王安石变法”。这一年,苏轼33岁,正值壮年,他在仕途上本有一番大的作为,但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遭受排挤。当时宋神宗铁了心支持王安石,苏轼自知在

  • 汉武帝刘彻小时候的名字真的是“刘彘”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武帝刘彻时期,汉武帝刘彻小名叫什么,汉武帝刘彻出生地

    看过经典电视剧《汉武大帝》的朋友们可能知道,剧中的汉武帝刘彻小时候的姓名叫“刘彘(彘意为猪)”,因此汉武帝刘彻在网上有个别名叫“野猪”。那么汉武帝刘彻小时候的姓名真的是“刘彘”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在比较靠谱的史书(如《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中,没有任何记载表

  • 历史上的曹休实力如何?被誉为曹氏武将的顶梁柱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真历史上厉害吗,曹氏是什么,曹真是谁的儿子啊

    历史上的曹休实力如何?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三国时期曹氏家族名将辈出,和夏侯家一起帮助曹操三分天下的曹氏武将中,曹洪、曹仁等属于一代武将,曹休、曹真等人属于二代武将,两人能力都非常出众,但曹休却被罗贯中弱化了,他的能力要比曹真强,被曹操称为曹家千里驹,这不仅三国演义中有描写,

  • 衣带诏事件后,曹营八大将为何没有留下偷袭曹操的张飞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偷袭曹营,张良为何不建议刘邦备战或逃走,张飞一吼吓退50万大军

    还不知道曹营八大将为何没有留下张飞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衣带诏事件爆发,曹操斩杀了在京城的董承、王子服等人,还有两个漏网之鱼,即西凉马腾和徐州刘备。曹操曾和刘备“煮酒论英雄”,认为刘备是能与自己匹敌的英雄豪杰,对他非常忌惮。因此,曹操趁刘备在徐州立足未稳之时,

  • 南唐后主李煜生前有着怎样的生活?令人羡慕却又为人所不齿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白半个盛唐杜甫半个乱世,南唐后主李煜传,李白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煜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词,正是因为这首词里面思念故国之情太过感人肺腑,以致宋太宗赵光义闻之大怒,命人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