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斯大林找替身:连女儿都无法辨别真假

斯大林找替身:连女儿都无法辨别真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232 更新时间:2023/12/29 17:49:03

阴差阳错做替身

一天深夜,一群人来到鲁本斯基家,不容分说地将他推上一辆遮盖得严严实实的小汽车。他被带到位于一处森林中的一栋小楼房,没有人他说话,但桌子上随时都整齐摆放着美味的食品,供他享用。鲁本斯基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守卫人员也不告诉他。就这样过了几天,他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一天早上,进来几个穿白大褂的人,把鲁本斯基带到另外一个房间,让他坐到一牙医使用的椅子上,几个人就摆弄开了。首先是改变了他的发型,又给他粘上了小胡子、化上妆,足足费了大约一个小时。这时进来一名表情严肃的军官,他仔细看了看鲁本斯基,还摸了摸他的小胡子,然后说:“同志,党和政府交给您一个重要任务,对国家来说具有重大意义,需要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边说边把鲁本斯基拉到镜子前。鲁本斯基当时惊呆了,因为镜中的他已经成了……

外科医生为鲁本斯基施行了几次整形手术:他的鼻子被垫高,脸部也被植上了麻痘。不过耳朵的形状难以改变,也只有从这一点上可以分别出真假斯大林。然后就开始让鲁本斯基模仿斯大林说话的习惯、腔调以及举止等等。两个月后,鲁本斯基被认为已经训练得可以了,于是把他带到斯大林本人面前。

斯大林在自己的别墅接见了鲁本斯基。他认真地审视着这位“第二个斯大林”,提了一些问题,好象还在犹豫什么。这时一位女服务员端着饮料走进来,当地看到两个斯大林时,不禁惊叫起来,托盘也掉到了地上。这下斯大林才相信:他已经有了一个逼真的替身。

斯大林在自己的别墅接见了鲁本斯基。他认真地审视着这位“第二个斯大林”,提了一些问题,好象还在犹豫什么。这时一位女服务员端着饮料走进来,当她看到两个斯大林时,不禁惊叫起来,托盘也掉到了地上。这下斯大林才相信:他已经有了一个逼真的替身。

人生进入巅峰

一星期以后鲁本斯基首次亮相:他代替斯大林会见了英国的一个代表团。事情进行得非顺利,甚至连保卫人员和翻译也没有看出破绽。斯大林本人则在隔壁房间透过窗帘观看了整个过程,他感到很满意。从此以后鲁本斯基的新生活就开始了。

鲁本斯基住在莫斯科郊外的一间别墅里,享受着优厚的待遇——丰盛的食物、饮料,甚至还有小姐服务。他喜欢看电影,因此还专门给他设了—个小型放映室。不过他与外界停止了来往。有一次他询问自己家庭的情况,得到的却是委婉而坚决的建议,要他忘掉这一切,专心致志地工作。而他的工作也的确够忙的:有时他要坐车从别墅赶到克里姆林宫,有时又要会见不重要的外国代表团和各地代表。在“领袖”面前,哪个人不是小心翼翼的,谁也不敢怀疑他不是真正的斯大林。

鲁本斯基最喜欢的是在大众面前露面。当他站在观礼台上,看着下面沸腾的人群;当他出现在大剧院里,感受着那掌声雷动的场面……他陶醉了,心中充满了自豪感。

关于斯大林替身的事情有人知道吗?当然有。首先是那些直接参与办理此事的工作人员,不过这些人定期轮换,后来去哪里了,鲁本斯基从来都不知道。另外就是斯大林的几个亲信,如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等,而他们也曾想给自己搞个替身。不过后来曝光的斯大林的女儿斯维特兰娜的日记中的字中写道:从“大清洗”开始,就连斯大林的家人都很难见到斯大林了。1952年12月21日,斯大林参加了亲人们为他举办的生日晚宴。晚宴上,斯维特兰那发现了许多奇怪的事情,并记录在了自己的日记中:“让我感到奇怪的是,父亲不抽烟了……他的脸色发红,而不像以前那样苍白了……他的脸看上去比以前宽了一些,我简直越来越不认识自己的父亲了。”

斯大林在自己的别墅接见了鲁本斯基。他认真地审视着这位“第二个斯大林”,提了一些问题,好象还在犹豫什么。这时一位女服务员端着饮料走进来,当她看到两个斯大林时,不禁惊叫起来,托盘也掉到了地上。这下斯大林才相信:他已经有了一个逼真的替身。

锒铛入狱却有惊无险

随着岁月流逝,斯大林渐渐老了,而且变得越来越多疑。鲁本斯基也未能幸免,于是所有一切都在1949年结束了。鲁本斯基被逮捕,而对他的指控则实在可笑:说他破坏领袖形象。他被剃光了胡子,关进了一座劳改营。

鲁本斯基在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命运之后变得很孤寂。他不时地想起过去,回味着那15年中的每一个时刻。一天,鲁本斯基被叫了出来,几个人护送他到了莫斯科,又送他到他曾生活过多年的那间别墅。在路上鲁本斯基才知道,斯大林去世了。他担心地猜测着:等待他的会是怎样的命运?然而结果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坏。一位身穿便服的陌生人告诉他,对他不公正的指控已经取消了。不过因为他的经历很特殊,他不能留在大城市生活,也不能回自己家乡。他可以选择除苏联的欧洲部分以外的任一个地方定居。当时鲁本斯基查看了一下地图,最后选择了位于中亚的塔吉克斯坦的首都——斯大林纳巴德(后改名为杜尚别),这是个使他浮想联翩的城市——要知道,他曾用斯大林的名字生活了15年!

晚景寂寞凄凉

他被一路护送着来到斯大林纳巴德。在城边一栋刚刚完工的二层小楼里给了他一套不大的住房,给他确定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退休金,只是不允许他离开这个城市,还答应定期来看望他。从此以后,每个月都有人给他送来退休金,并且客气地询问他还有什么要求。来的人每次都不一样,大都衣着简朴,不太惹人注意。这些人中可能没有谁知道这位神秘的被保护者到底是什么身份,为何这样孤苦伶仃地生活在城边。鲁本斯基自己出门,也只是到附近的小店里逛逛。不过每年都有两次,他要穿上熨烫得平整的西装去市区一趟,在纪念碑前站立很久。就这样过了许多年。

鲁本斯基的一生颇有传奇色彩,也是不幸的。他的家没有了,后来未能寻找到亲人的任何线索。他也没有再成家,一直到1979年生命结束。

鲁本斯基是否是唯一的斯大林的替身?据鲁本斯基本人认为,肯定还有其他的替身,也许是因为他的相貌最像斯大林,所以干的时间比其他人要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谢安:中国历史上搞言论封杀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晋哀帝隆和年间(562—565),才子裴启出了一本书——《语林》,记载魏晋时代名士们的言谈、容止和轶闻,开了志人笔记之风,“大为远近所传。时流年少,无不传写”。可以箅得上是当时的畅销书了。一天,庾道季拉着谢安的手说:“裴郎(即裴启)云:‘谢安谓裴郎,乃可不恶,何得为复饮酒?’裴郎又云:‘谢安目支道林

  • 《文史参考》:难于评价的司徒雷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五十年前,司徒雷登在美国华盛顿逝世。作为燕京大学无可争议的创办者和灵魂人物,他在中美两国的外交史和教育史上都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值得我们今天再来认真思考和总结。不过,司徒雷登在国内之所以妇孺皆知,却不完全是因为他创办燕京大学的经历,更多是因为毛泽东的文章《别了,司徒雷登》。因为创办燕京大学而在国际

  • 柬埔寨前国王西哈努克去世:曾称中国为第二个祖国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西哈努克国王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长期致力于中柬友好事业,并多次访问中国。他曾先后创作了《怀念中国》、《万岁,人民中国;万岁,主席毛泽东》和《啊,中国,我亲爱的第二祖国》等赞颂中柬友好的歌曲。他也曾多次慷慨解囊,向中国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捐款。柬埔寨太皇诺罗敦-西哈努克简介诺罗敦·西哈努克 (Noro

  • 朝鲜第一夫人李雪主:金正日“钦点”的儿媳[图]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金家夫人的身份一经曝光,这位美女便立刻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她的4次公开亮相,也很快吸引了世界媒体的关注。7月7日,观看牡丹峰乐团演出时,坐在金正恩身侧的李雪主身着端庄的西服套裙,跟金正恩的人民装很是相配。小西服领,圆衣襟,还别出心裁地以蓝色滚边勾勒出西服外套的轮廓和腰线,颇显活泼亮丽。7月14日,李

  • “铁面无情”的朱镕基因何当众落泪?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朱镕基给予外界的最突出的印象,乃是"铁面无情"。美国《新闻周刊》说他是"中国最厉害的老板"。中国新闻社则说他"从'右派'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其跨度之大,非坚韧不拔之人莫能为也",还说他"敢说,因为他说的是心里话,是真话,不是八股老套"。 这样一个人,如若不是为情所动,有感而发,能够泪洒剧场么? 现

  • 1965年授衔的开国将帅:骑兵出身的多少?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五大野战军都有骑兵出身将军的身影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下的军队都曾有骑兵部队。解放战争时期,是解放军骑兵部队发展的鼎盛时期。各野战军都在大力发展骑兵部队,五大野战军都有骑兵出身将军的身影,他们在五大野战军的分布情况如下:第一野战军的骑兵部队有:第一野战军直辖骑兵第一师和骑兵第二师

  • 散文大家黄裳:钟爱藏书,喜欢足球(图)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散文大家黄裳先生昨日傍晚在上海瑞金医院离世,享年93岁。陈子善说,黄裳先生有四个身份:记者;散文家;藏书家;版本学家。在和他交往的三十多年里,谈得最多的就是书,“关于藏书,这个话题他永远也谈不完。”昨晚,记者从黄裳女儿容仪处获悉,散文大家黄裳先生昨日傍晚在上海瑞金医院离世,享年93岁。前日入院,昨日

  • 乔冠华晚年悲剧源于“两个女人和一段婚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世人皆欲杀,我意独怜才”乔冠华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外交家,其郁郁以终的结局,曾令许多人感到惋惜。他的第二任夫人章含之女士在《我与乔冠华》和《跨过厚厚的大红门》两书中的自述,更令这种结局染上了一层凄美的悲剧色彩。导致乔冠华晚年悲剧的原委,研究者往往就一些人事关系作出推测,当事人则语焉不详。章含之曾

  • 包拯包青天简介 历史上包拯包青天是几品官?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包拯(999—1062),汉族,宋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字希仁。天圣朝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奉使契丹还,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

  • 专家:马可波罗是元帝特工 常执行机密任务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元史专家、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处处长王大方说,据历史文献记载,700多年前,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奉罗马教皇之命,从威尼斯来到元朝上都,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接见。在元朝供职的17年间,马可·波罗常被忽必烈派到帝国各地执行机密任务。1271年,17岁的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叔父带着罗马教皇的书信和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