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后世如何评价萧瑀?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如何评价萧瑀?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379 更新时间:2024/3/12 12:58:14

萧瑀(575年~648年7月19日),字时文,唐朝初期宰相,出身兰陵萧氏南梁房,是梁明帝萧岿第七子,隋炀帝萧皇后同母弟。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出身兰陵萧氏南梁房。孝顺好佛,闻名天下。爱好学习,工于书法。刚正不阿,光明磊落,初封新安郡王。西梁灭亡后,进入长安,拜内史侍郎。直言进谏隋炀帝,贬为河池太守。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兵入京师,他以郡降,封宋国公,任民部尚书。唐武德元年(618年),拜内史令,总掌政务,深得信任。及平王世充,以预军谋,进尚书右仆射。唐太宗即位,迁尚书左仆射。尝劝太宗行分封以保长治久安。然心地偏狭,不能容人。房玄龄杜如晦新用事,权任稍分,他心不平,俟有过劾之。贞观二十年(646年),诬奏房玄龄结党谋反,被太宗斥责,益不得志。旋自请出家而食言不行,太宗因夺其爵,贬商州刺史。不久征还,恢复封爵。 姐姐萧皇后去世后,萧瑀内心深受打击,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染病而死,享年七十四岁,获赠司空、荆州都督,谥号贞褊。

轶事典故

巧谏高祖

武德三年(620年),唐高祖草拟了一份政令,交给萧瑀承办。萧瑀阅后,发现其中有几处考虑不周,于是,就暂压了下来,没有发布。按当时朝中规定:“在皇帝命令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现不妥之处,臣僚应该向上奏明,加以改正”。

萧瑀的做法是符合上述规定的。但唐高祖闻后,心中不悦,于是召见萧瑀,责问他为何不按时发布政令。萧瑀慷慨陈词,用隋朝“内史宣勅”、“前后相乖”,致使:“百司行之,不知何所承用”的史实,来说明唐高祖所拟政令“不经审勘”的危害。接着,萧瑀又陈述了他在皇帝“每授一勅”之后,“必审勘,使与前勅不相乖背者,始敢宣行。迟晚之愆,实由于此”。李渊听后,也只好说:“卿能用心若此,我有何忧“。

力劝立贤

武德九年(626年),诸皇子间明争暗斗,李渊偏向于长子李建成,对次子李世民心存疑忌,想除去他。萧瑀不顾个人得失,坚决支持李世民继位。

李世民为他作诗《赐萧瑀》: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人物评价

唐高祖:“公之言,社稷所赖”。

唐太宗:“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萧瑀作为一个亡国皇家的后裔,他在唐朝的政治生涯,与唐高祖李渊的武德朝、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朝相始终。始终在朝廷的权力中心。他的主要作用和功绩是在武德朝。进入贞观朝后,六遭罢相,大起大落,都是以忠诚亮直,不徇私情,不越法度而屡罢屡起。以后,他的孙子、曾孙、玄孙辈以及从子(侄子)一支有8人为相,与唐朝相始终可谓兴旺发达,这在历史上是少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邦死后吕雉掌权 吕雉为什么没有杀张良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西汉张良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西汉初期,吕雉为什么不杀张良?《史记·留侯世家》: 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原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上述是张良做出“结案陈词”

  • 萧瑀:梁明帝萧岿第七子,曾六起六落活跃与唐初权力中心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萧瑀(575年~648年7月19日),字时文,唐朝初期宰相,出身兰陵萧氏南梁房,是梁明帝萧岿第七子,隋炀帝萧皇后同母弟。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出身皇家萧瑀出生于后梁帝王之家,高祖父,是南朝梁武帝萧衍;曾祖父是昭明太子萧统,祖父萧詧,是后梁宣帝,父亲名

  • 历史上朱前疑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朝代之一,它在华夏民族的基因里留下深刻烙印, 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一个人倘若十分聪明,能够在任何环境之中都懂得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他即使身处逆境之中,也会过着与他人不同的生活。在唐朝时期,就出现了一个优秀的犯人,此人在

  • 张良晚年为了自保 张良到底有多拼命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对张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朝功臣张良晚年为自保有多拼?秦王扫六合一统中原,奈何秦二世昏庸无能,秦朝的统治二世而亡,接替秦朝江山的就是汉高祖刘邦,刘邦能够推翻秦朝建立汉朝,最主要还是依靠自己身边能臣贤相的辅佐,如萧何、樊哙、张良等。惋惜帝王多疑心,这些能臣贤相

  • 历史上关羽之死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字长生,东汉末年的名将。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英雄历来都是为人所敬佩的。因此很多英雄的故事都能流传千百年直到现代。而这其中便包括了武圣关羽。对于关羽的威名,相信大家都是有所耳闻的。千百年前斩敌将于马下如同探囊取物般轻松。而千百

  • 三国时期赵云的一生都有哪些完美战绩?分别是在何时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赵云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在正史记载中,资料非常少,就连赵云参加的几次大战,都几乎是一笔带过,而在演义中,赵云却被描绘的浓墨重彩,不仅武艺高强,统兵作战也非常勇猛,同时,还智勇兼备,很有谋略,可以说是近乎完美。因此,赵云被称为常胜将军,一生

  • 孝庄文皇后死后停尸37年才下葬,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孝庄的一生扑朔迷离但具传奇。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在历史上,出现过不少伟大的女性,有巾帼不让须眉的花木兰,有女皇武则天,也有为国家出塞的王昭君。她们虽处不同时代,也有着不同的命运,但她们都对国家做出了贡献,都是后世人所传颂学习的榜样。大清朝的历史上便有一位伟大的女性,她亲身传教

  • 樊哙作为西汉的功臣 樊哙的家人又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对西汉樊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樊哙一家人的下场如何?后人做什么呢?樊哙和刘邦是连襟(北京这边也有一个叫法是担挑),他俩分别娶了吕太公的二女儿吕稚和三女儿吕嬃。樊哙后来是刘邦的忠诚下属,跟着刘邦一路从沛县打到了咸阳,再后来,又跟着灭项羽等等,最后樊哙被封为舞阳侯

  • 康熙早年抓到鳌拜后 康熙晚年为何又后悔了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康熙和鳌拜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晚年,为啥后悔擒拿鳌拜?康熙八年,发生了一件震惊朝堂的事,那就是年仅十五岁的康熙擒拿了朝廷重臣鳌拜。也是在这一年,康熙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亲政,实打实掌握了政权,可以说是自他八岁继位以来做的最为重要的一件事了。只是这样一件在康

  • 索尼背景有多强大 鳌拜为什么动不了索尼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鳌拜和索尼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鳌拜为什么动不了索尼?是因为索尼的背景身份和权势地位。索尼是开国重臣,跟了四朝皇帝,资历比鳌拜老。在朝堂职位比鳌拜高,而且与皇家联了姻。这联姻也是孝庄有心用让索尼牵制鳌拜的。所以鳌拜动不了索尼。虽说索尼出自正黄旗,鳌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