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盛唐名将程咬金之简介

盛唐名将程咬金之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194 更新时间:2023/12/13 8:25:23

程知节,本名咬金,济州东阿人。他年青时就骁勇异常,善于马上击槊。隋末四海鼎沸,大乱之中,程咬金聚数百徒众,捍卫乡里。李密起兵,他前去投靠,署为内军骠骑。当时李密简选八千名勇敢异于常人的兵士,以四骠骑统领,号为内军,程咬金即四骠骑之一。李密常对人讲,“此八千人可当百万军”。李密与王世充交战时,程咬金领内马军与李密在北邙山指挥。王世充率众猛攻单雄信统领的外马军(单雄信也是隋唐之际大名鼎鼎的好汉),李密见状就命程咬金与裴行俨前去支援。裴行俨也是勇猛骑将,先行冲阵,行到中间被流矢所中,滚落马下。程咬金挺身而出,一骑先行,击杀敌人,王世充那些争前想斩大将人头的兵士望之披靡。程咬金下马把受重伤的裴行俨抱上马,两个人骑一匹马往回走。王世充又派骑兵追击,由于马上还有裴行俨这名伤员,程咬金的动作不如平时灵活,一根尖槊洞穿其身(估计不是胸部等致命处),这位大英雄牙关紧咬,回身生生把槊把折断,顺手一带把追刺他的兵士拉至近前,刀斩其头,后面追骑大骇,谁都不敢再近前,最终两个人平安归营。(裴行俨就是《隋唐演义》中第三条好汉裴元庆的原型。正史中,他勇猛善战,号“万人敌”,降于王世充后,心有不甘,想行刺未成,被王世充所杀。)

李密与王世充大小近百战,胜多败少,但洛水之战大败,败投李渊。程咬金、单雄信、秦叔宝等人不得已,归于王世充。这位隋炀帝宠臣、西域胡人出身的枭雄对这几位大将“接遇甚厚”,很希望他们帮助自己扫平天下。相处没多久,程咬金就对秦叔宝说:“王世充器量浅狭,平时胡乱妄语,喜欢诅咒发誓,迷信神怪,简直就是个跳大神的老娘们儿,根本不是拨乱济世之主!”不久,王世充与李世民战于九曲,程咬金等人列于战阵,忽然与秦叔宝等人拨转马头,面向王世充说:“蒙您接待,极欲报恩。但您性多猜疑,身边又多小人,不敢在您身边久留,今谨奉辞!”言毕,与左右数十人跃马而奔唐军。王世充身后数万兵马,但因惧怕程咬金等人的勇武,只得眼睁睁望着他们离去,无一人敢蹑追其后。

归唐后,程咬金“每阵先登”,随李世民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以军功封宿国公。高祖武德七年,太子李建成为了剪除秦王李世民左右羽翼,把程咬金外调为康州刺史。情急之下,武人出身的程咬金对李世民以言相激:“大王手臂今并剪除,身必不久。我冒死不走,请大王您也速下决心!”玄武门之变后,升为右武卫大将军。贞观年间,改封卢国公,是唐太宗至始至终的忠臣之一。

唐高宗显庆元年(公元656年),程知节任葱山道行军大总管讨伐西突厥,击其歌逻、处月二部落,斩首千余级。十二月,程咬金引军至鹰娑川,遇突厥强兵四万骑,其前军总管苏定方师五百骑驰迎冲击,西突厥大败,追奔二十里,杀获一千五百多人,缴获的战马及器械,漫山遍野,不可胜计。副大总管王文度非常急妒苏定方的大功,对程咬金说:“现在虽说是获胜,但官军也有死伤,千万不要急追敌寇,应自结方阵,慢慢谨慎前行,敌则战,万全之策。”更出格的是,王文度还对人讲皇上有密旨给他自己,让程咬金及全军归他指挥,并下令军队不许深入追敌。可怜远道万里的唐军士卒终日骑行马上,严冬朔风,身被重甲缓缓而行,粮草不继,人马相继冻病而死。苏定方劝程咬金:“我们出师目的是为了歼敌,现在反而坐困自守,敌来必败,如此怯懦,何以立功!皇上以您为大将,怎么可能又密诏副手发号施令,其中肯定有诈。请下令把王文度抓起来,飞表上奏皇上弄个清楚。”英雄老矣,此时程咬金全无青壮年时代的锐气,摇头不从。

唐军至恒笃城,有胡人数千归降。王文度说:“这些人等我们离开,肯定又会反叛,不如全部杀掉,还能得大笔资财。”苏定方切谏:“这样干我们自己倒成贼了,怎能称得上是为国伐叛!”程咬金默许王文度。几千胡人被杀得干净,王文度“分其财,独定方不受”,史书虽未明讲程大将军也贪财宝,但“独定方不受”,已表明程老自己肯定也分了一大份儿。回师以后,事情败露,王文度因矫诏当死,特除名免职。程咬金因逗留不进及不努力追敌,减死免官。大英雄晚节不保,杀降利财,贪生怕死,令人遗憾。虽然不久又怕朝廷起用为刺史,毕竟气短,程咬金上表退休。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65年),程咬金善终于家。赠骠骑大将军,赔葬昭陵。其后代下场都不错,次子尚公主,几个儿孙都为金吾将军这样的高级禁卫军将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代名将李靖的后人现在何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李靖的后人现定居山西李靖,原为陕西三原人,原名李药师,后来因功被封为卫国公,故人称“李卫公”。李靖家一直是高官显贵,李靖在青年时代就由科举登入仕途,任马邑(今山西朔州)郡丞。当隋炀帝倒施逆行引起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之时,李以贵族子弟的身份,仍然忠于隋朝,并反对李渊。当李靖被李渊所捉,就将被斩首的时侯,

  • 李靖是哪个朝代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李靖应该是确有其人李靖(571-649),唐初军事家。原名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少有“文武才略”。其舅韩擒虎为隋朝名将,常与他讨论兵法,曾称赞说:“可与我讨论孙吴兵法的人,只有李靖一人了。”隋朝炀帝末年,李靖出任马邑郡丞。公元617年,李渊父子起兵反隋,李靖在长安被俘,李渊欲杀之

  • 唐朝名将李靖的妻子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李靖的老婆是红绋,这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见唐书《虬髯客传》和《李靖传》秦琼的老婆唐史无载张红拂是唐代人氏,她姓张,但她为何名为“红拂”有两种说法:一是她爱身穿红衣,手执白丝拂尘;二是因她手上如终拿着红色的拂尘而得名。红拂女本是一名歌女,被当时的军阀杨素收在府中。因缘际会,认识了李靖及虬髯客,她的传奇

  • 唐朝武三思的“五狗”都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武三思武承嗣,武承嗣和武三思是什么关系,唐朝武三思的下场

    唐朝中宗时期,唐中宗李显皇后韦氏(韦后)乱政,武三思与韦后私通,十分得宠,武三思为乱朝纲,朝中混乱一片,武三思在排斥异己的同时,对阿附于他的人大力提拔重用,作为自己的“羽翼”和“耳目”,时人把这其中的五个人为武三思“五狗”。“五狗”是指唐武则天当政时,其侄武三思的五个心腹。当时侍御史周利贞、冉祖雍、

  • 武三思是谁?历史上武三思是武则天的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则天立武三思为太子,武则天想立武三思还是武承嗣,梁王是武则天什么人

    中国唐代大臣。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武则天侄。则天临朝后,以外戚优势,累进夏官、春官尚书,监修国史,封梁王。三思善迎合主意,武后颇信任。武后年迈时,三思欲借武后出幸时在朝中擅权,故于嵩山建三阳宫,于万寿山建兴泰宫,请武后每岁临幸。工役巨款,贪污无数。中宗复位后,进开府仪同三司。三思纠集私党,将

  • 魏征是怎么死的 魏征什么时候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魏征死后多久被刨出来鞭尸的,历史上的魏征,魏征的下场

    历史记载:【原文】郑文贞公魏徵寝疾,上遣使者问讯,赐以药饵,相望于道。又遣中郎将李安俨宿其第,动静以闻。上复与太子同至其第,指衡山公主欲以妻其子叔玉。戊辰,徵薨,命百官九品以上皆赴丧,给羽葆鼓吹,陪葬昭陵。其妻裴氏曰:“徵平生俭素,今葬以一品羽仪,非亡者之志。”悉辞不受,以布车载柩而葬。上登苑西楼,

  • 魏征是哪个朝代的 对后人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魏征的后代在哪里,司马迁是什么朝代,魏征家族

    2012-11-1009:19网友采纳魏征是唐朝有名的谏臣与唐太宗被誉为是明君贤臣的代表魏徵(580年-643年),字玄成。汉族,唐巨鹿人(今河北邢台市巨鹿县人,又说河北晋州市或河北馆陶市)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历史功绩极言直谏

  • 魏征对唐朝的贡献 历史对一代名臣魏征的评价是?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上对魏征的评价,效忠唐朝的名臣,唐朝名臣名将

    表扬李世民,其次肯定的就是魏征。不论是李世民还是魏征,因为共同对创造贞观之治做出了杰出贡献,君臣关系作为典范载入史册,千古流芳。性情耿直经国之才魏征,河北巨鹿人。魏征先是参加了李密的瓦岗军,后来几经周转归顺了唐朝,进入太子李建成的东宫任职,又陷入到太子之争的旋涡中,最后李建成被杀,魏征被唐太宗收服,

  • 魏征夫人裴氏简介 魏征的妻子裴氏结局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魏征与李世民的故事,房玄龄的夫人叫什么,唐朝魏征下场

    大家都是知道魏征是唐代杰出的政治家和著名的宰相,对他“薄赋敛,轻租税”的治国策略大加赞赏,对他“居安思危”、“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等思想推崇有加,对他为人俭朴,直到病危时还没有像样的房子的清廉美德津津乐道。但是,很少有人提及魏征这些辉煌光环背后站立着一个伟大的女性——夫人裴氏,正是有了裴氏夫人的相夫

  • 魏征之死 魏征死后为何李世民要砸他墓碑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世民写给魏征的碑文,李世民为什么要推倒魏征的墓碑,魏征墓碑为何三次被推到

    先前唐太宗已经同意把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征长子魏叔玉,这时也后悔了,下旨解除婚约。到后来他越想越恼火,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魏征是馆陶(今属河北)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曾出家当过道士。隋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后,他又被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