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代名将李靖的后人现在何处

唐代名将李靖的后人现在何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750 更新时间:2024/1/24 3:04:54

李靖的后人现定居山西

李靖,原为陕西三原人,原名李药师,后来因功被封为卫国公,故人称“李卫公”。

李靖家一直是高官显贵,李靖在青年时代就由科举登入仕途,任马邑(今山西朔州)郡丞。当隋炀帝倒施逆行引起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之时,李以贵族子弟的身份,仍然忠于隋朝,并反对李渊。当李靖被李渊所捉,就将被斩首的时侯,李靖大叫:“公起兵为天下除暴安民,想要成就大事,为什么要以私家恩怨而杀忠臣义士?”李渊很欣赏这句话,这时李世民也央求父亲不要杀害李靖。就这样,李靖保住了性命,从此进入李世民幕府,成为其手下战将。

李靖跟随李世民东征西讨,递次削平隋末群豪。只有南方的萧铣拥兵割据长江中下游,自称梁帝,时时与唐为敌,铲除萧铣成为大唐统一的关键。公元621年,梁的内部出现动乱,李靖立即向唐高祖李渊提出灭梁十策,李渊同意了他的建议。命李靖领兵南下,攻克宜都,围困江陵,萧铣盼援不至,粮食断绝,只好出城投降。梁的各路援军见江陵已下,遂望风而降。随后,李靖又奉节安抚江南,江南平定。

唐朝初年,突厥成为最大的边害,多次入侵,攻城掠地,最严重时曾打到离长安只有40里的渭桥。李世民继位后,决心根绝边患。于公元629年底,以李靖为总指挥,率精兵10万,分六路进攻突厥。次年正月,李靖军冲寒冒雪抵达朔州,探知突厥刚刚受了雪灾,部落处于饥寒之中,军心不稳。李靖抓住这个时机,将主力部队交副手张公瑾带领,自己亲率3000精锐骑兵,星夜急驰,突袭突厥吉利可汗的驻地定襄。吉利弃城而逃。李靖乘胜追击,斩获无数。后将吉利全军溃散,吉利只身逃走,又被大同的唐将俘获。此后,北部边境几十年无大战事。

北疆太平了,西部边患又起,吐谷浑在西部骚扰不断。此时李靖虽己年迈,却主动请缨,率军数万,分五路进袭。他领军横越沙漠戈壁,奔袭2000余里,吐谷浑可汗走投无路,被部下所杀。后来,唐太宗将李靖俘获的伏充嫡子立为西平郡王,诏复其国。西部边疆从此也有了多年的安定局面。

李靖一生战功赫赫,以抗御外侮为主要战绩。

李靖与长治的关系,是在他北破突厥时“兵出潞州道”,屯兵神头岭(今潞城市东北)。据史书记载:“……(李)靖征行过此,师律严整,民德之,因立庙。又以英灵助汉兵,庙益大。”此庙即为神头岭上的“李卫公庙”。李卫公庙在潞城有三座,在襄垣、长治、壶关等县也同样有李卫公庙。可见李靖的战绩和功德受到了历代上党人民的敬仰。

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封李靖为卫国公。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靖病逝,终年78岁。唐太宗特命陪葬昭陵,以表彰他的伟绩。

李靖戎马一生,南征北战,但勤于学习、总结,兵学著述颇丰。著有《李卫公兵法》、《唐太宗李卫公问对》等兵家著作。可惜《李卫公兵法》原书已佚,仅在唐杜佑所撰的《通典》中保存了部分内容;后者《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宋代时被选入官方的《武经七书》,成为兵学经典,对我国古代的兵学发展,曾作出了推陈出新的贡献。

但连这位杰出的军事家本人也不会想到的是,当年他在潞州屯兵的故地,会成为他的后人安居的家园。在今潞城神头岭下的沟东村,李靖的42代后人李爱玲的家中,仍保存着李氏家谱,始祖即为李靖。但何朝何代落籍于此,却难以考究。在李靖的这一脉遗传中,据说代代有人从军,大都还有着光荣的征战历史。

更令李靖想不到的,是在他离开神头岭1300年之后,公元1938年3月16日,抗日健儿八路军在神头岭设伏,与侵略中国,侵犯李氏后人家园的日寇,展开了神头岭之战。著名的神头岭一役,我军战果辉煌:共歼灭日军1500余人,击毁敌人汽车60余辆,缴获敌骡马数百匹,武器弹药无可计数……

乡亲们说,神头岭之战的胜利,是八路军指战员的神机妙算,是战士们的无比英勇,也许还有神头岭上“李卫公庙”英灵的神佑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靖是哪个朝代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李靖应该是确有其人李靖(571-649),唐初军事家。原名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少有“文武才略”。其舅韩擒虎为隋朝名将,常与他讨论兵法,曾称赞说:“可与我讨论孙吴兵法的人,只有李靖一人了。”隋朝炀帝末年,李靖出任马邑郡丞。公元617年,李渊父子起兵反隋,李靖在长安被俘,李渊欲杀之

  • 唐朝名将李靖的妻子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李靖的老婆是红绋,这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见唐书《虬髯客传》和《李靖传》秦琼的老婆唐史无载张红拂是唐代人氏,她姓张,但她为何名为“红拂”有两种说法:一是她爱身穿红衣,手执白丝拂尘;二是因她手上如终拿着红色的拂尘而得名。红拂女本是一名歌女,被当时的军阀杨素收在府中。因缘际会,认识了李靖及虬髯客,她的传奇

  • 唐朝武三思的“五狗”都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武三思武承嗣,武承嗣和武三思是什么关系,唐朝武三思的下场

    唐朝中宗时期,唐中宗李显皇后韦氏(韦后)乱政,武三思与韦后私通,十分得宠,武三思为乱朝纲,朝中混乱一片,武三思在排斥异己的同时,对阿附于他的人大力提拔重用,作为自己的“羽翼”和“耳目”,时人把这其中的五个人为武三思“五狗”。“五狗”是指唐武则天当政时,其侄武三思的五个心腹。当时侍御史周利贞、冉祖雍、

  • 武三思是谁?历史上武三思是武则天的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则天立武三思为太子,武则天想立武三思还是武承嗣,梁王是武则天什么人

    中国唐代大臣。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武则天侄。则天临朝后,以外戚优势,累进夏官、春官尚书,监修国史,封梁王。三思善迎合主意,武后颇信任。武后年迈时,三思欲借武后出幸时在朝中擅权,故于嵩山建三阳宫,于万寿山建兴泰宫,请武后每岁临幸。工役巨款,贪污无数。中宗复位后,进开府仪同三司。三思纠集私党,将

  • 魏征是怎么死的 魏征什么时候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魏征死后多久被刨出来鞭尸的,历史上的魏征,魏征的下场

    历史记载:【原文】郑文贞公魏徵寝疾,上遣使者问讯,赐以药饵,相望于道。又遣中郎将李安俨宿其第,动静以闻。上复与太子同至其第,指衡山公主欲以妻其子叔玉。戊辰,徵薨,命百官九品以上皆赴丧,给羽葆鼓吹,陪葬昭陵。其妻裴氏曰:“徵平生俭素,今葬以一品羽仪,非亡者之志。”悉辞不受,以布车载柩而葬。上登苑西楼,

  • 魏征是哪个朝代的 对后人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魏征的后代在哪里,司马迁是什么朝代,魏征家族

    2012-11-1009:19网友采纳魏征是唐朝有名的谏臣与唐太宗被誉为是明君贤臣的代表魏徵(580年-643年),字玄成。汉族,唐巨鹿人(今河北邢台市巨鹿县人,又说河北晋州市或河北馆陶市)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历史功绩极言直谏

  • 魏征对唐朝的贡献 历史对一代名臣魏征的评价是?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上对魏征的评价,效忠唐朝的名臣,唐朝名臣名将

    表扬李世民,其次肯定的就是魏征。不论是李世民还是魏征,因为共同对创造贞观之治做出了杰出贡献,君臣关系作为典范载入史册,千古流芳。性情耿直经国之才魏征,河北巨鹿人。魏征先是参加了李密的瓦岗军,后来几经周转归顺了唐朝,进入太子李建成的东宫任职,又陷入到太子之争的旋涡中,最后李建成被杀,魏征被唐太宗收服,

  • 魏征夫人裴氏简介 魏征的妻子裴氏结局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魏征与李世民的故事,房玄龄的夫人叫什么,唐朝魏征下场

    大家都是知道魏征是唐代杰出的政治家和著名的宰相,对他“薄赋敛,轻租税”的治国策略大加赞赏,对他“居安思危”、“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等思想推崇有加,对他为人俭朴,直到病危时还没有像样的房子的清廉美德津津乐道。但是,很少有人提及魏征这些辉煌光环背后站立着一个伟大的女性——夫人裴氏,正是有了裴氏夫人的相夫

  • 魏征之死 魏征死后为何李世民要砸他墓碑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世民写给魏征的碑文,李世民为什么要推倒魏征的墓碑,魏征墓碑为何三次被推到

    先前唐太宗已经同意把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征长子魏叔玉,这时也后悔了,下旨解除婚约。到后来他越想越恼火,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魏征是馆陶(今属河北)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曾出家当过道士。隋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后,他又被李

  • 魏征和唐太宗之间有什么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世民与魏征的事例,唐太宗和魏征的故事的感悟,魏征和李世民的具体小故事

    魏徵,字玄成。唐初政治家。巨鹿(今属河北)人。少孤贫,曾出家为道人。隋末参加瓦岗军,李密败,降唐。归唐后跟随李建成,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后,任谏议大夫。后任秘书监,参预朝政,封郑国公。魏徵与李世民是封建社会中罕见的一对君臣:魏徵敢于直谏,多次拂太宗之意,而太宗竟能容忍魏徵“犯上”,所言多被采纳。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