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天才”爱因斯坦的私生活:两次婚姻皆失败

“天才”爱因斯坦的私生活:两次婚姻皆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369 更新时间:2024/1/24 2:03:56

那些认识米列娃爱因斯坦第二位妻子爱丽莎的人,都认为后者更有吸引力。浅色的头发、蓝色的眼睛、丰满、华贵。不过她的近视闹出笑话,头发看上去也乱糟糟。凌乱的头发还不是使人联想到她与爱因斯坦是同乡的唯一特点,他们都长着大鼻子,凸起的前额和坚定的下巴。在他们结婚16年后,一位拜访者发现两个人惊人地相像。

爱因斯坦这个名字是与“相对论”和“天才”联系在一起的。在人们的印象中,他是一个充满灵感、圣洁而又温和的人。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最近出版的一本叫《爱因斯坦的私生活》的书则通过他两次婚姻的失败,披露了他性格的另一面。

当年,爱因斯坦认识他的第一任妻子米列娃时,充满了激情与浪漫。当时米列娃就读于德国一家综合中等技术学校。人们这样形容这位来自伏伊伏丁那省的塞尔维亚姑娘:“可爱、羞涩、善良、简朴和谦虚。”但她的同龄人却认为,她缺乏外表的吸引力,她的朋友说她:“是一位很好的姑娘,就是过于认真和安静。看着她,很难想到她很聪明。”她们还这样形容她:“瘦小、柔弱和平凡”,而且她还有一点儿跛。

而爱因斯坦则正相反,是一位英俊的年轻人。他端正的五官,浓密漆黑的头发和热情的眼睛。别看他对一切形式的体育锻炼不感兴趣,却从青年到中年都肌肉强健、体力充沛。

他们之间的友谊慢慢变成了浪漫的爱恋。这使爱因斯坦的熟人感到吃惊。一次他的同事暗示米列娃的跛说:“我永远不会和健康不是最好的女人结婚”。而爱因斯坦平静地说:“但她有多么美妙的声音。”

人们认为,爱因斯坦是因为米列娃的精神力量和聪慧而迷恋她,忽略了她的外表。爱因斯坦在生活方面十分笨拙。而米列娃比他大3岁,且很早就学会了做家务事。她在大学时就会做可口的饭菜,并能自己裁剪衣服,因此能够在生活中无微不至地照顾爱因斯坦。

他们的关系自开始就遭到爱因斯坦母亲波利娜的反对。当她明白,这一次儿子是非常认真时,便表现出明显的敌意。她有着对塞尔维亚人的固有成见,她不相信米列娃,不仅因为米列娃比爱因斯坦大三岁,更因为她身有残疾,她认为米列娃想把自己的儿子推入泥潭,更况他们当时同居是有失体统的。可是家里的反对适得其反,更加加深了爱因斯坦对米列娃的爱恋。很快,米列娃就发现自己怀孕了。在那个年代,对于一个年轻的女子来说这实在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她远离父母,还有两个月就要考试了,对于将来还有许多现实问题需要考虑。但米列娃崇拜和爱恋爱因斯坦,而且为怀了他的孩子而自豪。当时爱因斯坦去了苏黎士,米列娃写信将此事通知他。爱因斯坦回信表达了自己的喜悦,但他表示还没有做父亲的准备。他诉说了不久前刊登的一篇物理学论是如何鼓舞着他,表示而后才能考虑与米列娃的将来。

米列娃1902年年初生下了一个女儿。由于难产,她身体极其虚弱,连给爱因斯坦写信的力气都没有了。关于这个孩子没有任何出生记录,人们认为她出生在远离瑞士的地方,也可能就在米列娃父母的家里。米列娃的父亲写信将这事通知了爱因斯坦。很快,爱因斯坦在回信中表达了对情人的同情,并在信中提出了一串问题:女孩儿健康吗?胃口好不好?是谁在喂养她?然而没有任何资料表明爱因斯坦一生中见过女儿丽赛尔哪怕一次。他似乎更关心怎样从父亲的责任中解脱出来。此事他没有对任何人谈过,几个月后,女孩便从他的生活中消失了,而且至今不知是死是活,如果活着应该是90多岁了。

爱因斯坦的收入微薄可能是不管女儿的原因,虽然这并不影响爱因斯坦与米列娃订婚后住到一起。如果米列娃生的是儿子,爱因斯坦也许会是另一个态度。也不排除是因为女孩儿病后有了残疾才被遗弃,但这些都只是猜测而已。

那些认识米列娃和爱因斯坦第二位妻子爱丽莎的人,都认为后者更有吸引力。浅色的头发、蓝色的眼睛、丰满、华贵。不过她的近视常闹出笑话,头发看上去也乱糟糟。凌乱的头发还不是使人联想到她与爱因斯坦是同乡的唯一特点,他们都长着大鼻子,凸起的前额和坚定的下巴。在他们结婚16年后,一位拜访者发现两个人惊人地相像。

孩子的出世,改变了两个人的关系。一位传记作者引用爱因斯坦的儿子汉斯的话说:“女儿一事成为他们婚姻中的一个疙瘩。”米列娃时常反省和自责。可见,她并不想与女儿分离,认为是爱因斯坦逼她走了这一步。晚年时爱因斯坦将米列娃描绘成一个沉默寡言、疑心病重和有忧郁倾的人。

后来,爱因斯坦认识了爱丽莎,这是他的第二位妻子。那些认识米列娃和爱因斯坦第二位妻子爱丽莎的人,都认为后者更有吸引力。浅色的头发、蓝色的眼睛、丰满、华贵。不过她的近视常闹出笑话,头发看上去也乱糟糟。凌乱的头发还不是使人联想到她与爱因斯坦是同乡的唯一特点,他们都长着大鼻子,凸起的前额和坚定的下巴。在他们结婚16年后,一位拜访者发现两个人惊人地相像:身材都是矮而结实,都穿着长裤和高领衫。

爱因斯坦与爱丽莎在一起感到轻松。他与爱丽莎的关系是1912年复活节假期的最后一周开始的。为了不引起米列娃的怀疑,爱丽莎把信寄到爱因斯坦的办公室,后者看后就毁掉了。而她却认真保存他的每一封回信。在信中,爱因斯坦表达了其内心由于爱情的不满足而备受痛苦,抱怨没有机会“爱,完全意义地爱”那个一见倾心的女性。

汉斯回忆说,每天早上父亲都是一个人懒洋洋地躺在床上,晚上则和朋友们在一起弹琴,常去朋友家作客。朋友的女儿里斯贝特后来成了米列娃的好友。她在日记中写道:米列娃沉默而忧郁,她被风湿性关节炎折磨,连行走都很困难。但她的问题并不来自于健康,而在于爱因斯坦一心扑在另外一个女人身上,以及他终身探讨的物理学上,无暇顾家。

1913年7月,有人为爱因斯坦推荐了一份很好的工作,如果他同意,就会成为普鲁士科学院成员,得到柏林大学的讲台和物理学院校长的位子,不会有人要求他授课,他可以完全地献身科学。爱因斯坦接受了。米列娃由于儿子同时得了流感、百日咳和中耳炎而必须去洛迦诺。

妻子推迟了行期,爱因斯坦有更多的机会与情人呆在一起。米列娃是在1914年的4月中旬到柏林的。有一段时间他们维持着表面上正常的家庭生活。米列娃常感到不幸福,从而异常思念苏黎士。柏林的生活使她更加忧郁和意志消沉,每天忙着家务琐事,没有一个朋友。1914年暑假,她带着儿子们回了苏黎士。儿子们还以为,假期过后他们就会回德国,而事实上,这只是他们父母婚姻结束的开始,米列娃此后再也没有回到爱因斯坦身边。

米列娃离开后,爱因斯坦和爱丽莎结了婚。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的婚姻亦未能维持下去。爱因斯坦的两次婚姻都以失败告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晚年章含之:用一支笔为丈夫乔冠华讨回公道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一“章含之老师于今晨8:24去世。”(引者注:2008年01月26日)26日早晨,我还在睡梦中,依稀听到短信的铃声。我伸手抓过手机,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章老师的助理耿先生发来的。半个月前,我去北京医院探望章老师时,私下里再三问过杨大夫,问过耿。他们告诉我,章老师不会有生命危险,只是晚年要改变生

  • 刺杀希特勒最后刺客逝世曾两度参与行动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1944年1月,一名22岁德国陆军中尉打算在与纳粹头目阿道夫·希特勒见面时引爆身上的炸弹与其同归于尽,但计划几经推迟未能实施。本月8日,这名参与暗杀希特勒行动的最后幸存者埃瓦尔德·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在位于德国城市慕尼黑的家中逝世,享年90岁。决定行刺父亲支持自杀袭击冯克莱斯特1922年7月出生于德

  • 自相矛盾的:为何注定逃不脱鲁迅的攻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顾颉刚在中山大学时曾受到校长戴季陶和校务委员朱家骅的重用。但由于家在北平,他工作起来总不安心。一次,顾颉刚在南京遇到中大校长戴季陶,就向对方辞职。戴季陶极力挽留,他对顾颉刚说:“我们这辈人,像树木一样,只能斫了当柴烧了。我们不肯被烧,则比我们矮小的树木就不能免了。只要烧了我们,使得现在矮小的树木都能

  • 文学界缅怀雷抒雁:用墨写的诗,斧头也砍不下来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1958年秋天,雷锋报名鞍钢被招录。报名前,他把原来的名字“雷正兴”改成了“雷峰”。“雷正兴这个名字是小时候叔公给起的,有家道兴旺的意思。”去报名的路上,雷锋向同行的县放映员张希文透露了改名字的想法,“旧社会我连家都没有,还说什么兴旺,现在不如趁报名当工人的机会改过来。”他在报名表上给自己起名“雷峰

  • 真实的莎士比亚:迷恋贵族生活,爱上一个男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莎士比亚是西方一个解不开的迷。这位伟大剧作家在西方文化中有着不可动摇的至高地位,影响无处不在,但他在世时却没有留下任何信件、日记、手稿,同时代人对其也廖无记载,人们从不知晓他的真实身份,甚至“莎士比亚”这个名字是真名还是化名,都无从考证。就像“红学”在中国一样,莎士比亚学也是西方一个解不开的迷。这位

  • 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简介 秦庄襄王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秦庄襄王(前281年-前247年7月6日)赢姓,本名子异、异人,后名楚或名子楚,战国时期秦国君主。秦孝文王之子,在位3年,曾经在赵国邯郸作质子,后在吕不韦的帮助下成为秦国国君。其子秦始皇在灭六国、称皇帝尊号后,追尊其为太上皇。异人的父亲是秦国的储君安国君,母为夏姬,异人母子均不受安国君的宠爱,加上安

  • 国难当头怎能忍辱偷生:北宋学生运动英雄陈东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的青年学生,一向关心国家大事,坚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信条,尽忠报国,死而后已,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读书机器。中国古代曾经发生过很多学生运动,对当时的时事起过重要的影响,宋朝的靖康学生运动(这里将“靖康学生运动”定义为宋钦宗即位之后陈东领导太学生的上书请杀“六贼”和东京

  • 先南后北定统疆――宋太祖赵匡胤的赫赫武功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后周世宗柴荣生前,采纳大臣王朴的建议,收拾天下的方针为“先南后北,先易后难”。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基本上仍沿袭后周的统一计划。最根本原因,杮子先捡软的捏,消平江南和蜀地,一方面在政治上实现最低层次上的“大一统”,另一方面,江浙地区以及蜀地的经济力量,是支撑中原王朝用兵北方的巨大梁柱。战争就是无限的消耗

  • 王莽怎么死的 王莽死后为何被割下舌头?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王莽称帝之前,很注意笼络人心,表现得礼贤下士,谦恭大度,也做过几件顺页乎民心的事。平帝继位之后,太皇太后认为王莽拥立有功,耍加封他2·8万民户、256万亩田地,王莽坚辞不受。有一年遇天灾,王莽主动捐饯百万,献地3000亩,带动了一批官员献地献宅,使一批灾民得救。王莽有个儿子杀死了一个奴婢,王莽痛骂儿

  • 耿三七原型是谁 历史上有耿三七这个人物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剧中孙涛饰演的主人公耿三七曾是保定山货店小伙计,误打误撞加入了八路军,用江湖生意场上练就的机智和鬼点子屡屡挫败日伪军,经历了从平型关大捷到开国大典不平凡的成长历程。孙涛表示,看到剧本即被耿三七这一角色深深吸引,他与以往电视题材中的英雄人物有很大差别,耿三七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生意人,最终却成长为一个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