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努尔哈赤汗王宫生活:娶妻16人均是政治联姻

努尔哈赤汗王宫生活:娶妻16人均是政治联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668 更新时间:2024/1/5 8:59:53

电视剧里,汗王宫轩敞阔气、雕梁画栋,其实没这么好看。

妃子间“宫斗”激烈,居住条件拥挤,饮酒喝茶都算是高消费……

2012年5月,在沈阳北中街动迁时发现的努尔哈赤汗王宫遗址,已确定原址保留,并跻身201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候选名单。

在汗王宫的绿釉瓦当、青砖墙基等遗迹之外,当年在汗王宫,除了努尔哈赤之外,还住着什么人?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沈阳晚报记者采访了多位清代历史专家,部分还原了汗王宫的生活细节。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居住在汗王宫的努尔哈赤实际上每天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而他的妃嫔们,也不乏勾心斗角之举,上演着“甄嬛传”式的宫斗。

内外交困的努尔哈赤

在满语中,宫与家都是一个词,因此,沈阳故宫研究室主任佟悦甚至习惯将汗王宫称为汗王家,他说:“说汗王宫是个行宫,这样更确切一点。”

佟悦介绍说,事实上努尔哈赤在汗王宫居住的时间很短。他说:“1625年3月从辽阳迁到沈阳,1626年8月去世,一共不过1年5个月时间。其中,汗王宫应该不是事先建好的,至少是翻建加固过的,施工要有一点时间;1626年1月,打宁远,4月打蒙古,7月身患毒疽,去清河温泉疗养。这么算下来,在汗王宫居住的时间也就一年左右。”

当年努尔哈赤为什么要迁都沈阳?佟悦认为,与所谓的龙潜之地关系不是最大,主要是出于安全考虑。当时民族矛盾非常突出,汉族人在辽阳定居已经1000多年,人口众多,对女真族统治非常排斥。给女真人的水井下毒,两三个女真人白天甚至不敢上街。沈阳虽然距离辽阳不过100多里,但一方面沈阳城小,城内居住的都是女真族人,更安全;另一方面,沈阳距离老城赫图阿拉不过一天的路程,当时抚顺等辽东山区是女真人聚居区,安全更有保障。

佟悦还提到,当时的沈阳城因为常年征战,南、东、西三面城门、城墙均破损严重,只有北门保存尚好,且在北门外有瓮城:“真要是明军攻过来了,退进瓮城还可以抵挡一阵。”

几百年之后再看史书,常为明军之弱痛心疾首,与女真人野战,明军未有胜绩,女真似乎强大得不可一世。但在当时,建州女真内外交困,努尔哈赤的日子并不好过。对外,处于明朝、朝鲜、蒙古三面夹击之中,辽南地区成为游击区,明军时常来袭扰,旦夕数惊;对内,努尔哈赤没有统治农耕社会的经验,只有以杀戮来维护统治,结果导致民族矛盾越发突出。1626年初进攻宁远之前,努尔哈赤就曾经纵兵杀戮万余汉人。同时,随着归附的女真人数量越来越多,生存问题也变得严峻起来,甚至发生过人吃人的情况。

佟悦说:“没有吃的才出来打仗,不打仗不抢,就活不下去了。这才是女真人发动战争最根本的原因。”

硬件居住环境难尽人意

在汗王宫里陪着努尔哈赤走完最后一段时光的妃子,文字记载可见的有4人,分别是大妃阿巴亥、妃子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庶妃德因泽和阿济根。但佟悦认为,事实上居住在汗王宫的妃嫔绝对不止这几个人,只是因为大多没有封号、没有子嗣,没能见于史书记载。

努尔哈赤一生娶妻16人,而在佟悦看来,这16人中大多数均为出于政治目的联姻,与爱情无关。而且,女真人的婚姻观现在看来是很乱七八糟的,不太讲究辈分,也不太在意是不是二婚什么的。

比如努尔哈赤的妻子中,富察氏就是二婚的,这还算是好的呢!最离谱的是皇太极,4个妃子中,3个是再嫁的。佟悦说:“和美貌、一见钟情什么的没关系,就是彻底的利益关系。”

不过,也不能说就没有一见钟情。多铎曾经看中了范文程先生的一个小妾,非要娶过来。汉族知识分子出身的范先生不干了,夺妻之恨啊!最后多亏皇太极出面转圜,让范文程改了旗籍才算了事。

同样不尽人意的还有居住条件,汗王宫统共不过二进院子,最多一间正房,两间配房,总面积相当于两个标准篮球场大小!汗王身边的妃嫔、答应、常在……这么多人怎么住啊?佟悦说:“房间里还是有暖阁可以分开来的。”看不见,不过应该还能听见吧?要宠幸个嫔妃什么的,周围一堆人在听床脚……

汗王宫里有妃嫔,也有了太监。有的是从明朝那边直接抓过来的,还有的就是抓来的汉人。汗宫内宅当时制定了诸多规定,女子不许独自行动,在家院供使唤的男子也不许独自行动。福晋们去厕所时,要打木槌,把灯挂在厕所上。

不过,不老实的人还是有。汗王宫后身、现今白塔小学的位置,原本是一座庙,庙里有位和尚鬼迷心窍偷拆砖头,被抓了现行,罪名就是在汗王家附近偷窃。

宫墙里的“甄嬛传”式宫斗

乱世,又赶上帝王家,爱情注定是奢侈品。若说其中有例外的,惟有阿巴亥了。努尔哈赤生子16人,阿巴亥亲生三人: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后人评,阿巴亥专宠20年。

1601年,12岁的阿巴亥嫁给了比她年长31岁的努尔哈赤,两年后,还未生育的阿巴亥成为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的迅速上位是个谜。史书称阿巴亥“饶丰姿,然心怀嫉妒,……有机变”。姿容妍丽这是没说的了,不过能获得努尔哈赤的绝对信任,仅仅有相貌是不够的。阿巴亥嫉妒谁,史书没有记载,但是通过这样的评语不难判断,在后宫的勾心斗角上,阿巴亥颇有天赋。

但阿巴亥的经历说明,在后宫仅仅有天赋是不够的。

1620年3月,阿巴亥被举报,罪名是与努尔哈赤的儿子大贝勒代善有染。史载,庶妃德因泽向努尔哈赤“要言相告”:大福晋曾二次备办饭食,送与大贝勒,大贝勒受而食之。又一次,送饭食于四贝勒,四贝勒受而未食。且大福晋一日二三次差人至大贝勒家,……福晋自身深夜外出亦已二三次之多。

努尔哈赤对此的回答耐人寻味:我曾言待我死后,将我诸幼子及大福晋交由大阿哥抚养。以有此言,故大福晋倾心于大贝勒……很明显,努尔哈赤是在为阿巴亥开脱。

但事情还没有完,庶妃阿济根接着举报:阿济格阿哥家中之二个柜内,藏有绸缎三百匹。大福晋常为此担忧,唯恐遭火焚水淋,甚为爱惜。

史书记载,努尔哈赤由此大怒,以私藏财物的罪名废阿巴亥,并称“不与该福晋同居,将其休弃之。”德因泽举报有功,赏赐是吃饭的时候可以和努尔哈赤同桌。但事发仅仅不到一年,努尔哈赤就复立阿巴亥为大妃。在随后的史书中,也多见阿巴亥参加诸类重大活动的记载。在1626年重病自知不久于人世时,努尔哈赤惟一召见的也是阿巴亥。

作为女真一族的开国之君,努尔哈赤的政治智慧是不用怀疑的,在阿巴亥被举报的事情背后,他不可能闻不出阴谋的味道。问题是,女真建后金之初,施行的是八大贝勒共同参政、议政的军事民主制,为了统治的稳固,努尔哈赤有时候也必须做一些妥协。阿巴亥废而后立,不排除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努尔哈赤对阿巴亥的爱是不用质疑的,也是不够的。1626年8月,努尔哈赤去世后,阿巴亥被四大贝勒逼宫殉葬,年仅37岁。一起殉葬的,竟然是当初两名告发她的庶妃德因泽、阿济根。是不是觉得很宿命?情节也很狗血?佟悦说:“像《甄嬛传》中那样的后宫争斗,肯定是有的。”

4名妃子中,活得最长的是博尔济吉特氏。定居沈阳汗王宫时,博尔济吉特氏不过20几岁,此后历经四朝一直到1665年康熙年间,这位妃子才去世,比努尔哈赤晚死了近40年,就葬在东陵边上,史书上没有记载她留下过子嗣。可见,想活得长,漂亮、聪明是不行的,低调没人理才是关键。但不管长寿与否,帝王嫔妃的身份,注定了她们的悲惨命运。

很少喝酒,大锅煮茶

说起女真族的饮食,人们第一个联想到的就是满汉全席,但是在努尔哈赤那会儿,这个还没有。作为狩猎民族,女真人严禁吃牛马,只能吃羊和打来的野味。像国宴这样高等一点的宴席,桌上就一头鹿、一只大雁。吃法除了烧烤就是火锅,最多撒点盐、蘸点酱。

前面说了,后金建国之初,实行的是八旗制,努尔哈赤平时是不用上朝的,只是逢五才有早朝。努尔哈赤更多是出现在应酬的酒桌上,史书记载,蒙古人往来于草原与盛京之间,络绎于途。来的都是来加深感情的,很多还带着礼物,努尔哈赤自然要经常陪吃陪喝,一个月下来在家也吃不上几顿。中国人讲无酒不成席,但是喝酒在古代帝王而言,是荒淫无道的恶行,因此史书中不见努尔哈赤爱喝酒的记载。最有趣的是,在关于皇太极的史料中称其极不善酒,一杯下去脸就红了。一个马背上成长起来的民族不喝酒?看看今天蒙古兄弟依然强悍的喝酒方式,这个说法有点让人难以置信。

吃肉民族,第一离不开盐,第二个就是茶了。女真人喝茶可不是现在这样,还一泡二泡的,偌大一块茶砖,刀砍斧劈斩成几块,扔到大锅里煮。“像熬中药汤!”佟悦说。

除了打仗、应酬,努尔哈赤还花很多时间出去狩猎。不过这和后世皇帝吃饱了撑的没事消遣不一样,努尔哈赤出去狩猎,是真狩猎,不然就要饿肚子。间或也会去河边钓鱼。冬天的时候,努尔哈赤还在浑河冰面上搞过运动会,一帮妃嫔们穿着靰鞡鞋比谁跑得快。这一幕,想必是此后独居深宫几十年的博尔济吉特氏,最为缅怀的一段时光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洪秀全比日本的起义领袖西乡隆盛逊色在哪儿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近代中国太平天国的烽火硝烟刚刚散去时,日本武士阶层反政府叛乱的著名战役“西南战争”拉开了帷幕。无论是起义规模还是持续时间,仅延续了半年多的日本“西南战争”远无法与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相提并论。况且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代表的是成千上万被欺凌压榨的人民的怒吼,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西乡隆盛领导的“西

  • 陆游《钗头凤》是写给情人?学者称无稽之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只要是读过唐诗宋词的,不但会背这首词,而且都知道这首词的来历。陆游虽然在文学上成绩斐然,但在婚姻生活上却不大如人意。他21岁时与自己舅舅

  • 明太祖铁腕整文风:大臣万言奏折换一顿板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如今提倡改进文风,不由想起明初被当廷杖责的大臣茹太素。明代初年袭用宋朝以来的官场文风,醉心于词句修饰和卖弄学问,一件简单的事情,几百个字就可以说清楚的,非要从三皇五帝说起,让人读半天还不知所云。对于极其追求工作效率的皇帝朱元璋来说,这是一件痛苦又恼火的事情。他决定进行大力整顿。洪武九年(1376年)

  • 李世民死前为何没有处死武则天?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627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年号贞观。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提到武则天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历史人物了,并且她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事迹”可谓是家喻户晓,更是被拍摄了无数版本的电视剧。但不为人知的是,李世民死前武则天说了8个

  • 梁晓声忆北大荒:情爱不知排在第几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知青一块儿劳动,便少不了说说笑笑,却极有分寸。任谁也不敢超越。男女知青打打闹闹,是违反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是要受批评的。但毕竟都是少男少女,情萌心动,在所难免。却都抑制着。对于当年的我们,政治荣誉是第一位的。情爱不知排在第几位。我的初恋发生在北大荒。许多读者总以为我小说中的某个女性,是我恋人的影子

  • 李鸿章后代中三位是亿万富翁 李鸿章后人现状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李鸿章的一生,伴随着清王朝走过风风雨雨四十载,从鼎盛走向衰落,直至灭亡。无论生前还是死后,他都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康有为称李鸿章是“维新之同志”;梁启超评价他:“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毛泽东在《讲堂集》说“水浅而舟大也”,叹息李鸿章这只大船在晚清的浅水中无法行驶

  • 康熙陵墓为何葬了48个老婆?康熙帝有多少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一座陵墓,埋葬了一位皇帝、四位皇后、四十八位妃嫔和一位皇子,这样的埋葬规格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这就是康熙皇帝的景陵。康熙皇帝在位61年,死后葬于清东陵,即今天的河北省遵化县。清东陵内有顺治帝孝陵、孝庄昭西陵、乾隆帝裕陵、咸丰帝定陵、同治帝惠陵,康熙帝的陵墓为景陵。从空中看,景陵整体上呈半圆形

  • 曾国藩不反之谜:一幅对联让劝反将领散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曾国藩对弟弟和手下这批将领的意图心知肚明,便推辞不见。大家见曾大帅不肯出来相见,更是群情激动,反复让人进内府去请。但不管怎么请,曾国藩也坚决不出来见大家。后来僵持了半天之后,曾国藩让人送了一副对联出来。据说所有人看到这副对联之后,有的感慨,有的摇头,有的叹息,甚至还有人热泪盈眶。1864年7月19日

  • 宗光耀披露澳门过渡时期的细节:曾向何鸿燊拉赞助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1997年8月初的一天,宗光耀接到澳葡政府政务司高树维先生的邀请,约到他办公室一叙。由于他们两人都应邀出席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这次一见面,他们很自然地首先谈到这件事。交流中,高树维郑重其事地说:“香港政权交接仪式是很成功的,但是我们澳门的政权交接仪式不必要仿照他们的一套,我们有我们自己的做法。因为他

  • 《时代》周刊:彭丽媛展现中国第一夫人新形象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这期《时代》周刊选取了彭丽媛陪同习近平出访时的四张有代表性的照片,其中两张拍摄于南非比勒陀利亚,其余两张分别摄于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和俄罗斯莫斯科。照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彭丽媛的风采。中新社纽约4月5日电 最新一期美国《时代》周刊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的外交形象予以好评,认为她展现了中国第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