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时代》周刊:彭丽媛展现中国第一夫人新形象

《时代》周刊:彭丽媛展现中国第一夫人新形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762 更新时间:2024/1/20 7:05:04

这期《时代》周刊选取了彭丽媛陪同习近平出访时的四有代表性的照片,其中两张拍摄于南非比勒陀利亚,其两张分别摄于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俄罗斯莫斯科。照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彭丽媛的风采。

中新社纽约4月5日电 最新一期美国《时代》周刊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的外交形象以好评,认为她展现了中国第一夫人的新形象。

4月5日起公开发售的这期《时代》周刊选取了彭丽媛陪同习近平出访时的四张有代表性的照片,其中两张拍摄于南非比勒陀利亚,其余两张分别摄于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和俄罗斯莫斯科。照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彭丽媛的风采。

《时代》同时摘登了各界对彭丽媛外交形象的普遍赞誉,形容彭丽媛是“现代女性”,“外交偶像”,“提高了对国家的信心”等。

《时代》指出,彭丽媛的时尚意识受到广泛好评的原因,不仅在于她的得体的穿着和大方的举止,而且在于她选择中国品牌而非外国商品。

《时代》稍早前也在其网站发表章,特别关注彭丽媛的外交行程。文章认为,彭丽媛作为第一夫人的“首秀”,实际上是在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和软实力。

美国媒体对彭丽媛的形象予以了广泛关注,认为彭丽媛亮相莫斯科机场的瞬间使她迅速成为“时尚偶像”;彭丽媛的形象可能有助于提中国新领导层在中国国内的民意支持度。

3月22日至30日,习近平对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布)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了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彭丽媛陪同访问。外界普遍认为,习近平的这次出访亮点纷呈,取得了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让我苦不堪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去年八月,我在北京不胜烦扰,便躲回高密,没想到高密也不是世外桃源,随着开奖日期渐近,各种传闻和谣言使我心烦意乱,想不到我一生与人为善,竟然有这么多人恨我。渐渐地我明白了,这就是诺奖被曲解的意义。”莫言仍然“纠结”,“诺奖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世态人心,也照出了真正的我和哈哈镜化的我。”两位诺贝尔文学

  • “天才”爱因斯坦的私生活:两次婚姻皆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那些认识米列娃和爱因斯坦第二位妻子爱丽莎的人,都认为后者更有吸引力。浅色的头发、蓝色的眼睛、丰满、华贵。不过她的近视常闹出笑话,头发看上去也乱糟糟。凌乱的头发还不是使人联想到她与爱因斯坦是同乡的唯一特点,他们都长着大鼻子,凸起的前额和坚定的下巴。在他们结婚16年后,一位拜访者发现两个人惊人地相像。爱

  • 晚年章含之:用一支笔为丈夫乔冠华讨回公道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一“章含之老师于今晨8:24去世。”(引者注:2008年01月26日)26日早晨,我还在睡梦中,依稀听到短信的铃声。我伸手抓过手机,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章老师的助理耿先生发来的。半个月前,我去北京医院探望章老师时,私下里再三问过杨大夫,问过耿。他们告诉我,章老师不会有生命危险,只是晚年要改变生

  • 刺杀希特勒最后刺客逝世曾两度参与行动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1944年1月,一名22岁德国陆军中尉打算在与纳粹头目阿道夫·希特勒见面时引爆身上的炸弹与其同归于尽,但计划几经推迟未能实施。本月8日,这名参与暗杀希特勒行动的最后幸存者埃瓦尔德·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在位于德国城市慕尼黑的家中逝世,享年90岁。决定行刺父亲支持自杀袭击冯克莱斯特1922年7月出生于德

  • 自相矛盾的:为何注定逃不脱鲁迅的攻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顾颉刚在中山大学时曾受到校长戴季陶和校务委员朱家骅的重用。但由于家在北平,他工作起来总不安心。一次,顾颉刚在南京遇到中大校长戴季陶,就向对方辞职。戴季陶极力挽留,他对顾颉刚说:“我们这辈人,像树木一样,只能斫了当柴烧了。我们不肯被烧,则比我们矮小的树木就不能免了。只要烧了我们,使得现在矮小的树木都能

  • 文学界缅怀雷抒雁:用墨写的诗,斧头也砍不下来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1958年秋天,雷锋报名鞍钢被招录。报名前,他把原来的名字“雷正兴”改成了“雷峰”。“雷正兴这个名字是小时候叔公给起的,有家道兴旺的意思。”去报名的路上,雷锋向同行的县放映员张希文透露了改名字的想法,“旧社会我连家都没有,还说什么兴旺,现在不如趁报名当工人的机会改过来。”他在报名表上给自己起名“雷峰

  • 真实的莎士比亚:迷恋贵族生活,爱上一个男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莎士比亚是西方一个解不开的迷。这位伟大剧作家在西方文化中有着不可动摇的至高地位,影响无处不在,但他在世时却没有留下任何信件、日记、手稿,同时代人对其也廖无记载,人们从不知晓他的真实身份,甚至“莎士比亚”这个名字是真名还是化名,都无从考证。就像“红学”在中国一样,莎士比亚学也是西方一个解不开的迷。这位

  • 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简介 秦庄襄王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秦庄襄王(前281年-前247年7月6日)赢姓,本名子异、异人,后名楚或名子楚,战国时期秦国君主。秦孝文王之子,在位3年,曾经在赵国邯郸作质子,后在吕不韦的帮助下成为秦国国君。其子秦始皇在灭六国、称皇帝尊号后,追尊其为太上皇。异人的父亲是秦国的储君安国君,母为夏姬,异人母子均不受安国君的宠爱,加上安

  • 国难当头怎能忍辱偷生:北宋学生运动英雄陈东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的青年学生,一向关心国家大事,坚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信条,尽忠报国,死而后已,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读书机器。中国古代曾经发生过很多学生运动,对当时的时事起过重要的影响,宋朝的靖康学生运动(这里将“靖康学生运动”定义为宋钦宗即位之后陈东领导太学生的上书请杀“六贼”和东京

  • 先南后北定统疆――宋太祖赵匡胤的赫赫武功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后周世宗柴荣生前,采纳大臣王朴的建议,收拾天下的方针为“先南后北,先易后难”。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基本上仍沿袭后周的统一计划。最根本原因,杮子先捡软的捏,消平江南和蜀地,一方面在政治上实现最低层次上的“大一统”,另一方面,江浙地区以及蜀地的经济力量,是支撑中原王朝用兵北方的巨大梁柱。战争就是无限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