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死前为何没有处死武则天?真相是什么

李世民死前为何没有处死武则天?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232 更新时间:2024/1/16 23:33:04

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627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年号贞观。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提到武则天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历史人物了,并且她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事迹”可谓是家喻户晓,更是被拍摄了无数版本的电视剧。但不为人知的是,李世民死前武则天说了8个字,如果武则天不说这8个字,那么她的结局会如何呢?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出身商人世家,可以说从武士彟之前,武氏家族并没有官位在身,在隋朝末年各路人马起义的声势下,武士彟毅然弃商从戎,刚开始时只是一名队正,后来李渊领兵打仗的时候路过他家,二人从此结为朋友。

之后武士彟便追随李渊起兵,并不断地为李渊造势,从中立下了不少的功劳,因此,李渊称帝后,升任他为库部郎中,将他列入“太原元谋功臣”之一。李世民即位后,调升武士彟去利州担任都督,后来位及二等开国功臣得授金紫光禄大夫(正三品),封太原郡公,不久升工部尚书,晋爵为应国公,并且世代沿袭。贞观九年武士彟因病去世,追赠礼部尚书,谥曰定。

而武则天的母亲杨氏更不简单,单从这个姓就可以看出与皇室有着直接的关系。要知道杨姓乃是隋朝皇室的姓氏,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则是出身隋朝皇室,父亲为隋朝观德王杨雄之弟、遂宁公杨达。杨达的父亲则是隋文帝杨坚的族兄,可以说杨氏有着高贵的皇室血统。

之所以介绍了武则天的父母,是让我们先了解下这些很少人知的事情,也顺便知道为什么武则天能够进宫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但凡能够进入宫廷的女人,背后都要有一定的家庭背景,不说根红苗正,也要拥有高贵的皇族血统。

贞观十一年,李世民在微服私访的时候,来到洛阳宫,有人说武士彟的女儿长得特别漂亮,便召她入宫伺候,直接封为才人。《资治通鉴》记载:十一月,辛卯,上幸怀州;丙午,还洛阳宫。故荆州都督武士彟女,年十四,上闻其美,召入后宫,为才人。

武则天这时候他的父亲武士彟已经去世,只剩下她寡居的母亲杨氏,别人家的女儿被应召入宫,大多都哭哭啼啼,而武则天却非常淡定,言语惊人“见天子庸知非福,何儿女悲乎?”

可以看出,武则天在封建社会来讲,虽然接受过正规、系统的封建礼数教育,但她却是一个奇女子,有着常人所不敢想的想法与做派,从她安慰母亲的话中就可以看出,武则天心怀大志,完全没有女孩儿家的柔弱之态。

回顾武则天与李世民在一起的12年,似乎武则天并没有得到李世民的圣宠,直到李世民去世,她仍然只是一个才人,一直有人好奇明明是李世民主动召武则天入宫,为什么武则天一直不受宠呢?如果说她没姿色,又怎会吸引太子李治的眼光呢?这其中必定有什么缘由。

而这其中最主要的缘由就是武则天杀伐果断的处世手段,前面我们已经看到了武则天入宫时的从容与冷静,而在进宫后,武则天驯马的典故,更突显她手段的狠辣。

《资治通鉴》记载:“妾能制之,然须三物,一铁鞭,二铁楇,三匕首。铁鞭击之不服,则以楇楇其首,又不服,则以匕首断其喉。”

这种强硬的驯马方式,鞭打不服就打脑袋,如果还不服就杀了它,让李世民心有余悸,不得不防,尤其那句“武代李兴”深深刺激着李世民,以至于李世民有想杀掉武则天的想法。

所以,李世民在死前曾试探性地问武则天,“如果我死了,你怎么办?”,武则天则淡定地回答道:“青灯古佛,了此余生。”武则天说了这八个字,却不知救了自己一命,如果她不说这八个字,那么李世民一定会杀了她。

李世民见武则天如此安分守己,便打消了杀武则天的念头。任李世民怎样也想不到,“武代李兴”的事情真实地发生在了武则天的身上,不知道他会不会后悔没有杀掉武则天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梁晓声忆北大荒:情爱不知排在第几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知青一块儿劳动,便少不了说说笑笑,却极有分寸。任谁也不敢超越。男女知青打打闹闹,是违反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是要受批评的。但毕竟都是少男少女,情萌心动,在所难免。却都抑制着。对于当年的我们,政治荣誉是第一位的。情爱不知排在第几位。我的初恋发生在北大荒。许多读者总以为我小说中的某个女性,是我恋人的影子

  • 李鸿章后代中三位是亿万富翁 李鸿章后人现状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李鸿章的一生,伴随着清王朝走过风风雨雨四十载,从鼎盛走向衰落,直至灭亡。无论生前还是死后,他都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康有为称李鸿章是“维新之同志”;梁启超评价他:“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毛泽东在《讲堂集》说“水浅而舟大也”,叹息李鸿章这只大船在晚清的浅水中无法行驶

  • 康熙陵墓为何葬了48个老婆?康熙帝有多少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一座陵墓,埋葬了一位皇帝、四位皇后、四十八位妃嫔和一位皇子,这样的埋葬规格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这就是康熙皇帝的景陵。康熙皇帝在位61年,死后葬于清东陵,即今天的河北省遵化县。清东陵内有顺治帝孝陵、孝庄昭西陵、乾隆帝裕陵、咸丰帝定陵、同治帝惠陵,康熙帝的陵墓为景陵。从空中看,景陵整体上呈半圆形

  • 曾国藩不反之谜:一幅对联让劝反将领散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曾国藩对弟弟和手下这批将领的意图心知肚明,便推辞不见。大家见曾大帅不肯出来相见,更是群情激动,反复让人进内府去请。但不管怎么请,曾国藩也坚决不出来见大家。后来僵持了半天之后,曾国藩让人送了一副对联出来。据说所有人看到这副对联之后,有的感慨,有的摇头,有的叹息,甚至还有人热泪盈眶。1864年7月19日

  • 宗光耀披露澳门过渡时期的细节:曾向何鸿燊拉赞助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1997年8月初的一天,宗光耀接到澳葡政府政务司高树维先生的邀请,约到他办公室一叙。由于他们两人都应邀出席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这次一见面,他们很自然地首先谈到这件事。交流中,高树维郑重其事地说:“香港政权交接仪式是很成功的,但是我们澳门的政权交接仪式不必要仿照他们的一套,我们有我们自己的做法。因为他

  • 《时代》周刊:彭丽媛展现中国第一夫人新形象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这期《时代》周刊选取了彭丽媛陪同习近平出访时的四张有代表性的照片,其中两张拍摄于南非比勒陀利亚,其余两张分别摄于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和俄罗斯莫斯科。照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彭丽媛的风采。中新社纽约4月5日电 最新一期美国《时代》周刊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的外交形象予以好评,认为她展现了中国第一夫

  •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让我苦不堪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去年八月,我在北京不胜烦扰,便躲回高密,没想到高密也不是世外桃源,随着开奖日期渐近,各种传闻和谣言使我心烦意乱,想不到我一生与人为善,竟然有这么多人恨我。渐渐地我明白了,这就是诺奖被曲解的意义。”莫言仍然“纠结”,“诺奖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世态人心,也照出了真正的我和哈哈镜化的我。”两位诺贝尔文学

  • “天才”爱因斯坦的私生活:两次婚姻皆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那些认识米列娃和爱因斯坦第二位妻子爱丽莎的人,都认为后者更有吸引力。浅色的头发、蓝色的眼睛、丰满、华贵。不过她的近视常闹出笑话,头发看上去也乱糟糟。凌乱的头发还不是使人联想到她与爱因斯坦是同乡的唯一特点,他们都长着大鼻子,凸起的前额和坚定的下巴。在他们结婚16年后,一位拜访者发现两个人惊人地相像。爱

  • 晚年章含之:用一支笔为丈夫乔冠华讨回公道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一“章含之老师于今晨8:24去世。”(引者注:2008年01月26日)26日早晨,我还在睡梦中,依稀听到短信的铃声。我伸手抓过手机,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章老师的助理耿先生发来的。半个月前,我去北京医院探望章老师时,私下里再三问过杨大夫,问过耿。他们告诉我,章老师不会有生命危险,只是晚年要改变生

  • 刺杀希特勒最后刺客逝世曾两度参与行动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1944年1月,一名22岁德国陆军中尉打算在与纳粹头目阿道夫·希特勒见面时引爆身上的炸弹与其同归于尽,但计划几经推迟未能实施。本月8日,这名参与暗杀希特勒行动的最后幸存者埃瓦尔德·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在位于德国城市慕尼黑的家中逝世,享年90岁。决定行刺父亲支持自杀袭击冯克莱斯特1922年7月出生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