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仁宗赵祯有儿子吗,历史上宋仁宗死后谁继位的?

宋仁宗赵祯有儿子吗,历史上宋仁宗死后谁继位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196 更新时间:2024/1/15 20:49:22

导读宋仁宗之后的皇帝是谁?宋仁宗赵祯是中国宋朝的第六个皇帝,是宋代帝王中的名君圣主,在位时间最长,有42年,宋仁宗统治时期,国家安定太平,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那么,宋仁宗有几个儿子,宋仁宗儿子是谁?他死后谁继承了皇位呢?

宋仁宗赵祯,共有3个儿子,分别是杨王赵昉、雍王赵昕、荆王赵曦。然而宋仁宗赵祯的这三个儿子却早亡。因此,宋仁宗不得不从汝南王的儿子中,选出了第13个儿子赵宗实来当做自己的儿子。宋仁宗死后,赵宗实即位,是为宋英宗

那么,宋仁宗为何挑选赵宗实作为自己的皇位接班人?

至和二年(1055)初,46岁的宋仁宗得了一场大病,病的不轻。什么病呢?史料语焉不详,但据我的猜测肯定与着急上火有关。试想想,作为一个万民臣服、拥有四海的皇帝,啥都不缺,缺的就是儿子——若大的家业没人继承,放在谁身上谁不着急上火?所以,揣情度理,此时的宋仁宗他的心病同样很重。

皇帝病成这样,接班人的位子还空着,一旦山陵崩塌了怎么办?宰相文彦博沉不住气了,急不可耐地建议宋仁宗赶快把太子定下来,病中的宋仁宗同意了。叫人想不到的是,都说皇帝金口玉言,吐口吐沫都是钉,可宋仁宗病好了以后,又把立太子的事儿撂下了。

宋仁宗的此举惹急了一个大臣,他就是知谏院范镇。范镇是干什么的呢?按宋制,谏院是负责规谏讽谕的机构,其长官称为知谏院。所以,范镇认为,关于建储的事儿自己给皇帝提建议正对口,于是,在嘉祐元年(1056)的五月,理直气壮地给宋仁宗上了一道疏,奋然说道:“天下事尚有大于此者乎!”,并三次觐见陈述自己的观点,以至于痛哭流涕。宋仁宗也很感动,但就是不松口,并以委婉的语言安慰范镇说:“朕知卿忠,卿言是也。当更俟二三年。”

宋仁宗为什么说要等个二三年再立太子呢?他当然有他的心思。嘉祐三年(1058)六月,刚刚就任宰相的韩琦向宋仁宗提了一条建议:“陛下何不择宗室之贤,以为宗廟、社稷计?”宋仁宗回答说:“后宫将有就馆者,姑待之。”就是说,后宫妃子就要有生孩子的了,看看生啥再说。你瞧,一句话道出宋仁宗的心思。显然,此时的宋仁宗并不情愿把皇位传给宗室里的其他子侄。而且关键的是,他相信自己还有生育能力,或许苍天见怜,生个儿子也未可知。

但宋仁宗似乎命里注定没儿子的命,后宫生的偏偏是个女儿。按理说,这回他该听大臣们的劝说了吧,可宋仁宗好像并不甘心。这时候,刚刚担任御史中丞(相当于监察部部长)的包拯也出来说话了,说的挺严肃:“东宫虚位日久,天下以为忧。夫万物皆有根本,而太子者,天下之根本也,根本不立,祸孰大焉!”但是,任凭你怎么上纲上线,宋仁宗好像铁了心了,就是拖着不办。他对包拯这样说道:“徐当议之。”也就是说,等过一段时间再考虑这件事儿吧——一句话把包拯打发了。

这就叫人纳了闷了,如果说迟迟不立太子,是不愿把皇位传给宗室子侄的话,他似乎又不置可否,至少没有完全否定,而且非但没有否定,给人的感觉,他似乎也同意在宗室子侄中选定太子这个意见。那宋仁宗究竟怎么想的呢?嘉祐四年(1059)十一月,发生了一件在一般人看来很平常但对于宋仁宗来说却很不平常的事儿——宋仁宗的堂兄汝南王赵允让死了,这件事使得宋仁宗在建储这个问题上,态度一下子来了个九十度大转弯:不久就确立了赵宗实为太子。

一个宗室王亲死了,怎么就促使宋仁宗的态度大转弯了呢?这里面当然有说道。在封建时代,一个男人要是没有儿子,往往在人前抬不起头来,解决的办法就是从宗族里过继一个来,这既有门面的问题,也含着防老、承宗的意思。在这一点上,宋仁宗似乎也没能免俗。宋仁宗当皇帝当了很长时间也没有儿子,就于景祐二年(1035)的春天,把汝南王赵允让的儿子——即后来的英宗皇帝宗实,接进宫里当儿子抚养,那时候宗实才四岁。

但过继来的孩子再好,毕竟不是自己的骨肉,换句话说,你实心实意把他当儿子疼,他能不能真心诚意从骨子里把你当爹待,还不一定。特别是汝南王赵允让威望很高,他的儿子包括这个赵宗实对他都很敬重、孝顺,有他这个亲爹在那儿,赵宗实对自己的感情能百分之百的投入吗?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赵允让死了以后,宋仁宗似乎才打消了顾虑,态度来了个大转弯。从这个“大转弯”里,不难看出宋仁宗迟迟不立太子的用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历史上真实李元芳:刚直不阿 为民请命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元芳,你怎么看?”一句《神探狄仁杰》里的台词突然就成了网络上的流行语,那历史上有没有一位李元芳呢?有,不过他不是唐朝狄仁杰的助手,而是明朝的一位普通而正直的官员,也办过几个漂亮案子。李元芳出生于1489年夏天,甘肃秦安县人。大约30岁时,李元芳被明世宗任命为顺天府宛平知县。宛平靠近京城,一直是高官

  • 唐太宗纳谏是作秀 只是听听依旧我行我素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曾止于一树下,曰:“此嘉树。”随行的宇文士及立刻附和,赞不绝口。太宗正色说道:“魏征尝劝我远佞人,我不悟佞人为谁矣,意常疑汝而未明也。今乃果然。”这则故事相当著名,常被引用证明唐太宗“亲贤人远小人”。不过,一般人不知道,这个故事其实还有下文。据刘肃《大唐新语·谀佞第二十一》记载,唐太宗的

  • 明朝官员工资解密:海瑞连两斤肉都买不起?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曾经感叹“自古百官俸禄之薄,未有如此者”。顾炎武的这一观点影响很大,后世几乎所有研究明史的人都有类似的观点:明代官员很穷,贪污是低薪制导致的,穷是“当贪官的理由”。事实上,明代的俸禄是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定下来的,后来成为有明一代的定例。朱元璋在制定工资标准的时

  • 盘点名人各色墓志铭 海明威:恕我不起来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有此一说,古今中外很多名人的墓志铭别出心裁、风格迥异,仔细琢磨,与这些人自身的性格又非常契合。格斯:终于,真正的冒险开始了。海明威:恕我不起来了!聂耳的墓志铭引自法国诗人可拉托的诗句:我的耳朵宛如贝壳,思念着大海的涛声。萧伯纳: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还是一定会发生。司汤达:米兰人亨利·贝尔

  • 历史上岳飞怎么死的:非死于秦桧之手是高宗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岳飞成为民族独立精神的象征之后,他的非正常死亡,就成为纠结大家1000年的心结。按照民间平话和小说的说法,那个该死的秦桧和他老婆王氏出于一己私利和汉奸本性,把本来能够一捣黄龙、彻底打趴金国的岳飞,活活地残害而死。给的说法还是一个“莫须有”,也就是说也许有、也许没有的意思,潜台词是,杀人还需要理由么?

  • 努尔哈赤汗王宫生活:娶妻16人均是政治联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电视剧里,汗王宫轩敞阔气、雕梁画栋,其实没这么好看。妃子间“宫斗”激烈,居住条件拥挤,饮酒喝茶都算是高消费……2012年5月,在沈阳北中街动迁时发现的努尔哈赤汗王宫遗址,已确定原址保留,并跻身201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候选名单。在汗王宫的绿釉瓦当、青砖墙基等遗迹之外,当年在汗王宫,除了努尔哈赤之外

  • 洪秀全比日本的起义领袖西乡隆盛逊色在哪儿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近代中国太平天国的烽火硝烟刚刚散去时,日本武士阶层反政府叛乱的著名战役“西南战争”拉开了帷幕。无论是起义规模还是持续时间,仅延续了半年多的日本“西南战争”远无法与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相提并论。况且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代表的是成千上万被欺凌压榨的人民的怒吼,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西乡隆盛领导的“西

  • 陆游《钗头凤》是写给情人?学者称无稽之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只要是读过唐诗宋词的,不但会背这首词,而且都知道这首词的来历。陆游虽然在文学上成绩斐然,但在婚姻生活上却不大如人意。他21岁时与自己舅舅

  • 明太祖铁腕整文风:大臣万言奏折换一顿板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如今提倡改进文风,不由想起明初被当廷杖责的大臣茹太素。明代初年袭用宋朝以来的官场文风,醉心于词句修饰和卖弄学问,一件简单的事情,几百个字就可以说清楚的,非要从三皇五帝说起,让人读半天还不知所云。对于极其追求工作效率的皇帝朱元璋来说,这是一件痛苦又恼火的事情。他决定进行大力整顿。洪武九年(1376年)

  • 李世民死前为何没有处死武则天?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627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年号贞观。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提到武则天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历史人物了,并且她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事迹”可谓是家喻户晓,更是被拍摄了无数版本的电视剧。但不为人知的是,李世民死前武则天说了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