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名臣鄂尔泰一生有何贡献?为何能够让雍正如此牵挂呢?

清朝名臣鄂尔泰一生有何贡献?为何能够让雍正如此牵挂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724 更新时间:2024/1/17 9:55:50

清朝名臣鄂尔泰一生有何贡献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

清朝雍正五年,正逢雍正帝50岁大寿,朝中官员纷纷来贺。在寿宴上,雍正满心欢喜,多饮了几杯。忽然,雍正想起了一位大臣,此人现在身在云南昆明,并不能来京城为雍正贺寿,雍正心中颇为遗憾。雍正思来想去,端起桌上的果盘,吃了一口后,命人将这个果盘送到昆明,并带去一句话:“朕亲尝食物寄于卿食,此如同君臣面宴会也。”到底是何人,能够让雍正如此牵挂呢?这个人名叫鄂尔泰,时任云贵总督、兵部尚书。

雍正是一位爱憎分明的帝王,喜怒形于色,遇到自己喜欢的大臣,定是青睐有加。例如,雍正登基之初,年羹红极一时,雍正曾不远千里把荔枝用八百里加急送到西北军中,让年羹尧“尝尝鲜”。年羹尧的荔枝,和鄂尔泰的果盘,实际上异曲同工,它们早已不是食物,而是雍正对臣子的宠信。

鄂尔泰出自满洲镶蓝旗,20岁中举,进入仕途。但在康熙朝做了20多年的官,鄂尔泰仅仅是个内务府员外郎。鄂尔泰时常作诗自嘲,对自己的仕途十分悲观。雍正为皇子时,曾有事求鄂尔泰,鄂尔泰为了不卷入皇子争斗,没有答应雍正的请求。所以,雍正登基后,鄂尔泰更加觉得自己前途无望。没想到的是,雍正一直记得鄂尔泰,他觉得鄂尔泰连皇子都敢拒绝,是个正直的人,所以给予重用。雍正元年,雍正破格提拔鄂尔泰为及江苏布政使,两年后,改任云南巡抚,后晋升为云贵总督,从此鄂尔泰在西南经营7年之久,为雍正的西南大计做出卓越贡献。

从明朝开始,云贵总督负责云南、贵州两省,两广总督负责广西、广东两省,已成定例。但在雍正年间,唯有鄂尔泰比较特殊,鄂尔泰身为云贵总督,却总管云南、贵州、广西三省,这是因为云、贵、桂三省都存在大量的“土司”。而鄂尔泰要帮雍正完成一个艰巨的改革任务——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的事情比较复杂,简而言之,就是西南诸省的边疆大多存在土司制度,长期以来,土司以“合法”的身份管理他们各自的土地和乡民,相当于是土皇帝,土司可以任意主宰自己土民的生死,和奴隶主无异。改土归流就是要拔掉这些土司,派朝廷的流官来管理当地百姓。鄂尔泰剿抚并用,第一年就灭掉了1600多个土司,因为改土归流触犯了很多人的利益,鄂尔泰在西南经常面临多种困难和危险,甚至被人多次暗杀。但鄂尔泰从不退缩,仗着雍正的信任,坚决完成任务,为清朝乃至中国历史,都做出了很大贡献。

鄂尔泰担任云贵总督多年,是真正有真才实学之人,他不仅善于用人,还懂军政,是雍正重点培养的人才。他的人生格言是“大事不糊涂,小事不可不糊涂”,简而言之,就是不在小事上计较。云南大理有一位姓刘的知县曾多次顶撞鄂尔泰,鄂尔泰认为对方耿直,反而举荐此人,可以看出鄂尔泰不拘小节。

雍正即位以来,在军政大事上一直依赖怡亲王胤祥,胤祥处事通透,对雍正忠心耿耿。胤祥对鄂尔泰一直十分看重,鄂尔泰的云贵桂三省总督大印,就是胤祥亲自督工监造的。雍正八年,胤祥病重,临终前曾向雍正推荐鄂尔泰入京。胤祥的去世,让雍正十分伤心,甚至一病不起。远在西南的鄂尔泰给雍正写了一道问安的折子,大意是让雍正注意身体。雍正在奏折中对鄂尔泰说:

“今不幸朕弟舍我先逝,朕方寸大乱,心忐忑矣……若得卿在廷,朕寝食俱为之安宁矣。”

雍正洋洋洒洒给鄂尔泰写了一千多字,他的话有三层意思:

第一,十三弟胤祥病逝了,我失去一个良佐,非常伤心,现在缺一个人顶替胤祥的位置。

第二,这个人已经选好了,只有你鄂尔泰才能接替胤祥。你如果来京城,我就能睡得香了。

第三,你赶紧把手头未完成的事情做完,等待我召你入京。

翌年,鄂尔泰被召回京城,晋升为保和殿大学士、兵部尚书,并且入军机处,担任首席军机大臣。不管是身份还是地位,鄂尔泰都位居另一位中枢大臣张廷玉之前。

鄂尔泰和张廷玉搭档,成为雍正的左膀右臂。在雍正晚年和乾隆初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雍正临终前特意交代,鄂尔泰应当配享太庙。可惜的是,不管是张廷玉还是鄂尔泰,在乾隆朝都几乎毁誉。乾隆二十年,鄂尔泰的门生胡中藻因文字狱被诛杀,乾隆认为:“若鄂尔泰犹在,当治其朋党之罪。”因此,将鄂尔泰的名字移出贤良祠。实际上,当时鄂尔泰已经去世10年,乾隆明知此案和鄂尔泰无关,仍要打压鄂尔泰。因此说,名臣和明君是相互成就的,鄂尔泰能遇到雍正这样的帝王,是人生最大的幸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唐朝后期御史的地位为何降低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唐后期,御史的官职品级普遍有所提升,而且这一职位经常作为官员仕途升迁的跳板,但是,这并不能否认御史地位,在实质上的降低。安史之乱后,作为监察部门的御史台,同盛唐时期已有较大的不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朝廷轻视吏治,在轻法学,贱法吏的政治氛围之下,御史们很难再有用武之地。由于轻视法治,后期的御史多出

  • 历史上刘备真的镇压过黄巾起义吗?他时如何起势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备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三国演义》第一回的标题是“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说的是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初次相遇之后,在桃园结为三兄弟,并率领五千士兵击败十万黄巾军的故事。而在正史《三国志》中也曾提及刘备率领将士跟随校尉邹靖讨伐黄巾军有功,就此成为了安

  • 察必皇后临死前为什么要求将自己葬在一座荒山上?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对察必皇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自从南宋被消灭之后,中国被元朝管理。想必大家应该知道,忽必烈作为元朝的第1个皇帝,他的名气非常高。即便看过“射雕英雄传”的朋友们,或许听过,实际上还有1位皇后很少有知道的,今天小编讲的就是这位察必皇后,也就是忽必烈的老婆。忽必烈在

  • 李丽质:唐太宗的嫡长女,23岁便红颜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她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嫡长女,被奉为父母的掌上明珠,却在23岁那年病逝,她就是李丽质,感兴趣的小伙伴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昨天我爱历史网小编说了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二女儿城阳公主,城阳和李丽质一样,因为是长孙皇后所出,李世民对女儿们都倍加宠爱。城阳的一生平安顺遂,李丽质没有她那么幸运,最后短命去

  • 华督发动兵变,入宫弑君的真相是什么?真的是因为一个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华督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春秋时期的宋殇公十年(前710),宋国太宰华督发动兵变,入宫弑君,宋殇公血洒宫廷。而导致华督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弑君的原因,并非是他与宋殇公有什么深仇大恨,而是因为一个女人。一、浪漫的邂逅:华督在人群中多看了美女一眼这事儿还得从宋殇公

  • 历史上杨坚是什么样貌?他为何一生下来就被抛弃?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杨坚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等诸多俗语都说明了不可根据一个人的相貌轻易评判此人的好坏和能力。历史中不乏长相异于常人却最终干出一番大事业的人,其中隋文帝杨坚便是典型的例子,刚出生时就把母亲吓到尖叫出声,可也是这个拥有奇葩相貌的他,成为了

  • 武则天都不敢得罪的女人,你知道此人是谁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姬揔持,唐高宗李治的保傅,唐朝正一品的周国夫人,于史书上并无记载,不过近年随着姬揔持墓志全文的公开,这位自长孙皇后逝世后,被誉为是唐太宗后宫中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之一,也终于从历史的迷雾中展露出了不容小觑的身影。根据目前研究发现,姬揔持的墓志长宽各93厘米,全文长达2000余字,就墓志的规格而言,可以说

  • 被宦官拥立为帝的李忱,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盛世在我国历史上,都是值得称赞和铭记的一页,也出现了众多明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盛世的局面。今天带着大家了解其中的一位皇帝,大家可能对他的名字不是很熟悉,他是晚唐皇帝唐宣宗——李忱,了解下他的故事。在他执政的那个时期,勤俭治国,减税,注重选才,为民着想。人民生活日益繁荣,这也使得腐败的唐朝呈现出持

  • 举荐狄仁杰为相,娄师德在历史上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时代是个备受争议的时代,除了武则天本身的女皇身份之外,她自身执政期间的评价也是备受争议。赞誉者称之为,武周时期国力强盛,足可比肩太宗皇帝,讨厌武则天执政的人却说,武则天时代完全是黑暗的时代,大肆清洗李唐宗室和宿功大臣,重用酷吏罗织罪名,弄得整个朝廷乌烟瘴气人心惶惶。其实这两种极端的评价,都是真

  • 杨贵妃为何偏爱荔枝?背后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自古就有红颜祸水之说,不管是古代的男人还是女人,都在发生祸事时,第一时间把责任推给漂亮的女人。因此,红颜也就随着时间流逝,渐渐成为当之无愧的替罪羊。中国千百年的历史中,最大的替罪羊莫过于杨玉环了。时至今日,依旧还有人把唐玄宗治理国家的失败责任推卸给独宠了16年的杨玉环,认为如果没有她,唐朝或许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