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樊哙也算是刘邦的救命恩人 刘邦临死前为什么要杀他

樊哙也算是刘邦的救命恩人 刘邦临死前为什么要杀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855 更新时间:2024/1/25 14:08:20

刘邦要杀樊哙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

刘邦临死之前,要除掉救命恩人樊哙,派陈平和周勃去的,结果陈平和周勃在路上害怕了,没敢杀樊哙,而是把樊哙抓到囚车里,送到长安,让刘邦亲自处置,陈平押着樊哙刚走到半路上,就传来了刘邦驾崩的消息,陈平擦了一把冷汗,自忖幸亏没杀樊哙。

那么,刘邦为什么要在临死前除掉自己的恩人,陈平又在怕什么呢?

樊哙确实是刘邦的救命恩人,而且不止一次救过刘邦。

刘邦跟樊哙是老乡,当初大家都在沛县混,刘邦做了泗水亭长,樊哙则只是个屠狗的屠夫,但是刘邦这个人,到处交朋友,不但跟县里的主簿萧何、县尉曹参是朋友,还跟民间的编筐的周勃、屠狗的樊哙是朋友。

陈胜吴广反秦起义传到沛县,沛县的县令一开始也准备反秦,当时刘邦正好押着罪犯外出,县令就派周勃去找刘邦,到了以后发现,刘邦把罪犯们都放了,率先起义反秦了,等刘邦周勃回到沛县,县令又反悔了,不想反秦了。

于是刘邦跟自己的这帮兄弟把县令做了,带着一大帮人开始正式反秦,这里面自然包括樊哙。

后来刘邦的起义军人数越来越多,慢慢成为反秦的一股比较强的势力,他们就投靠了项羽的叔叔项梁,项梁死后,刘邦实际上跟了项羽,只不过刘邦这时候得了一大帮谋士和战将,想独立成一股势力。

在这个过程中,周勃和樊哙都跟在刘邦身边,做刘邦的亲随侍卫,护卫刘邦的安全。

后来,项羽看刘邦势力太大,跟自己的谋士范增商议,摆下鸿门宴,要杀了刘邦。

结果张良贿赂项羽的族叔项伯,先救了刘邦一命,张良看这不是办法啊,便找到当时跟着刘邦赴鸿门宴的贴身侍卫樊哙,让他进去救刘邦,樊哙便带着盾牌冲进宴会,吃了半个生猪腿,并怒斥了项羽,救了刘邦一命。

这是樊哙救刘邦性命里,最有名的一次,作为刘邦的贴身护卫,樊哙前前后后,多次救过刘邦的性命,称樊哙是刘邦的救命恩人,一点也不为过。

那么,刘邦为什么要杀自己的救命恩人樊哙呢?我认为,有以下三点原因。

第一,刘邦认为樊哙是吕后的人,所以要除掉樊哙。

樊哙跟刘邦是好兄弟,刘邦娶了吕雉以后,樊哙当仁不让娶了吕雉的妹妹吕嬃,好兄弟成了连襟,亲上加亲。

随着吕后的势力不断增强,刘邦心中渐渐对吕后不满,他的很多大臣倒向了吕后,很多人自然认为,樊哙也成了吕后的人,毕竟他的老婆是吕后的亲妹妹。

比如换太子这件事,樊哙的态度对刘邦来说,有点暧昧。

当时的太子是刘邦和吕后的儿子刘盈,可是刘邦不喜欢刘盈,觉得这孩子不像自己,太懦弱了,刘邦喜欢的是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

刘邦要换太子,吕后千方百计阻止,为了阻止刘邦换太子,吕后一边提拔吕氏家族的人,增强自己的势力,一边找朝中的老臣给自己做说客,包括萧何、张良等。

在史书上,樊哙在这一件事上,没有任何记载,其实,樊哙夹在中间,是左右为难的,他如果同意换,那不就是跟吕后对着干,自己的老婆和大姨子那边没法交代。他如果不同意换,刘邦那边也不好交代,所以樊哙关于这件事,闭口不言,随他们闹去,

樊哙实际上变相地支持了吕后,因为当时反对换太子的,远多于支持换太子的,作为刘邦的好兄弟,他不公开支持刘邦,就等于是支持了吕后。

刘邦自然认为,樊哙也许已经投靠了吕后,只是他没有证据,暂时在心里有所怀疑。

无论如何,刘邦对吕后和樊哙已经很警惕了,所以后来有人进谗言说樊哙有可能要造反,刘邦立马派陈平和周勃去杀樊哙了。

当时有人对刘邦说:“樊哙跟吕后串通一气,想等皇上百年之后图谋不轨。皇上不能不早加提防。 ”

吕后势力坐大,大家又认为樊哙是吕后的人,也是陈平和周勃不敢杀樊哙的原因之一。

后来樊哙的老婆多次向吕后进谗言,要弄死陈平,陈平装孙子才没被弄死。

第二、刘邦被造反造怕了,已经对自己的好兄弟起了疑心。

刘邦打天下的时候,最擅长的是合纵连横,这是张良教给他的。

当年刘邦最大的敌人是项羽,而项羽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也是刘邦,所以双方都想找办法弄死对方。

项羽搞了一个鸿门宴,没成功,就在分封诸侯的时候,把刘邦分到蜀中,目的当然是压制他的势力,刘邦为了打击项羽,暗渡陈仓后,也拉拢当时其他的诸侯王,比如彭越、英布等人,同时重用自己手下的韩信,这三个人占据了当时的山东六国很多地盘,挡在了楚项羽和汉刘邦之间。

刘邦称帝以后,以造反的名义,先后又把这三个人除掉,后来什么陈郗等人也开始造反,刘邦当皇帝总共才五六年,就一大帮人造反,刘邦天天去平叛,根本没在长安好好享福,他确实有点像惊弓之鸟。

还好,这些造反的都是一些异姓王,特别是韩信等人,早就有二心,刘邦心安理得地除掉了他们。

庆幸的是,自己的好兄弟没人造反,也许刘邦这么想过。

然而,燕王卢绾也开始造反了,卢绾也是刘邦的好兄弟,好到曾经穿一条裤子、睡一个被窝。

这时候,刘邦已经没有心气了,他刚刚平定英布的造反回来,累得不轻,自己身上原来的箭伤复发,他都没顾得治疗。

刘邦没办法,自己不能亲征卢绾,派樊哙为左丞相、大将军,去平定叛乱。

可是,偏偏这个时候,有人给病床上的刘邦进谗言,说樊哙要造反,刘邦正在气头上,什么也不想不顾了,立刻派陈平周勃去杀樊哙。

刘邦当时大概在想,我的好兄弟卢绾造反了,气死我了,什么,我派去平叛的好兄弟樊哙又要造反,你要是刘邦,听说这个谗言了,能不怀疑吗?

第三、刘邦是在气头上做的决定,不是真心要杀樊哙,他派陈平去是留了一手。

当时刘帮听说樊哙要造反,立刻派了两个人去拿下樊哙,一个是陈平,另一个是周勃。刘邦派这两个人去,是有讲究的。

派周勃去,因为周勃是武将,杀了樊哙,周勃要夺回军权,继续平定燕王卢绾的叛乱。

刘邦派陈平去杀樊哙,其实留了一手,陈平这个人,足智多谋,刘邦让陈平去杀樊哙,陈平不会直接动手,动手之前,他肯定要思前想后,考虑各种利害关系。

实际上,刘邦非常了解陈平这一点,这不,在路上,陈平就跟周勃商量了,咱们杀了樊哙不难,可是真杀了,将来肯定要遭殃,周勃问,为什么,陈平回答说:

“樊哙,帝之故人也,功多,且又乃吕后弟吕媭之夫,有亲且贵,帝以忿怒故,欲斩之,则恐后悔。宁囚而致上,上自诛之。”未至军,为坛,以节召樊哙。

陈平实际上考虑了两点,一是樊哙是刘邦最亲近的人,刘邦是气头上要杀樊哙,不是真心要杀,二是樊哙娶了吕后的妹妹吕媭,跟吕后关系不一般,现在杀了樊哙,不但有可能得罪消了气的刘邦,还有可能得罪势力越来越大的吕后。

无论哪边,将来都饶不了陈平和周勃,实际上,虽然陈平没有杀樊哙,樊哙的老婆吕媭仍没放过陈平,多次在吕后那里攻击陈平,想弄死陈平。

如果当初陈平和周勃他们事先没三思而行,真的杀了樊哙,即便刘邦事后不怪罪他们,吕后也饶不了他们,他们恐怕也不会有后来诛诸吕的功劳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陈平认为刘邦实际上只是在气头上,一时太过气愤,才决定杀了樊哙,在气头上做得决定,到后来最容易后悔。

我认为,刘邦不是真心要杀樊哙,这就像两口子抄家,有时候爱说点分手、离婚之类的气话,过了一夜,不还是拉到一个马桶里吗?

实际上,刘邦当时已经对当时的局势无法掌控,当时御医要给刘邦治疗箭伤,被刘邦拒绝,刘邦说听天由命吧,他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意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娥能得到赵恒的喜爱并且当上皇后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刘娥。刘家女刘娥的美貌实在是过于出众,在人群里就是实打实第一眼就会看见的美女,她的第一任丈夫深深地了解自己的妻子这张脸蛋多有价值,并且对她也很好。然而转机就在夫妇携手去汴京闯荡的时候。她的丈夫龚美是个做银饰的银匠,原以为来到汴京能够将生意做的又大又红火,于是便千

  • 吕蒙杀了关羽之后不久也死了 吕蒙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吕蒙和关羽,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关羽兵败麦城,遇潘璋部将马忠的埋伏,然后被他们抓住,关羽和长子关平一并被杀死。这时候是建安二十四年的冬天,大约在219年的冬季十二月,而数月后,220年的春季,吕蒙突然病死。前后才几个月的时间,关羽和吕蒙这两个蜀国和吴国的大将先后去世,为什

  • 蜀汉将领阎宇是什么人?差点取代姜维的后起之秀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蜀汉将领阎宇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刘备以仁爱而名扬天下,这对于君主而言,是难得的品质。也正是因为此,追随刘备的贤能之士众多。蜀汉的人才济济,也是蜀汉能与曹魏、东吴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的原因。就武将而言,五虎上将最是声名远扬。但是蜀汉发展到后期,颇有些人才凋敝的意味,姜

  • 宋仁宗一生“三大挚爱”,分别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人们常说,宋朝的官是最舒服的官,因为这一时期可以大展身手,因为这一时期可以不顾尊卑。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尤其是宋仁宗时代,那真的是官员的黄金时代。记得当时有一个印象,刚正不阿的包黑子,喜欢当庭与皇帝辩论,皇帝也只能微笑面对。甚至,包黑子有时性急,在下面讨论时,口水都飞到皇帝脸上,但宋仁宗依旧哈哈大笑。

  • 古代中国历史中,成为太后之后还“怀孕”的人都有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古代中国历史中,成为太后之后还“怀孕”的人都有哪些人?,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这可能是被记载上的不多,也许也是在事实上,本来就不多,总的来说,这都是一件十分忌讳的事情,一旦发生了,受损最严重的,就是整个皇室在历史中的名声。可无独有偶,这种事情虽然是不多,秦朝(秦国)却是一个占了俩,就从

  • 揭秘:清朝的“公主”和“格格”不一样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小时候有一部热播剧,名字叫做还珠格格,平心而论,这部剧当年十分热门,甚至还一度成为我们童年的回忆。尤其是里面的还珠格格小燕子,那简直是我们无法忘怀的角色。不过,不知大家是否发现一个问题,这部电视剧的称呼似乎有些尴尬。先不说老佛爷和皇阿玛等问题,就说格格和公主的区别,那曾经一度让上历史课的我们,百思不

  • 反唐起义第一将:黄巢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901年,一场可怕的宫廷政变爆发,宰相派与宦官派展开斗争,而这场斗争的直接结果就是朱温攻陷长安。之后不过4年时间,大唐帝国就这样落入了朱温手中,满朝文武的尸体都陈列于白马驿的河边。史书称之为唐朝日落西山。从历史记载来看,直接导致唐朝毁灭的人是朱温,此人似乎承担了唐朝所有的因果。其实,这种说法并不

  • 大唐名将侯君集干过最漂亮的一件事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在大唐的众多开国功臣和名将中,侯君集无疑是个另类。一方面他功勋卓著,位列凌烟阁,是唐太宗眼中的二十四功臣之一;另一方面,他又罪孽深重,数次违反朝规,甚至煽动并参与谋反,可以说是罪不可赦,最后被李世民处斩,他可谓是唐初开国名将里最受争议的一位。不过他的一生中,起码有一件事干得很漂亮,可让历史上众多将帅

  • 项羽有哪些优点?他又做过哪些令后人诟病的事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项羽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在杜牧笔下,项羽是不会忍辱负重的男儿,面对颓势毅然决然的选择赴死,却不知道卷土重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在李清照的笔下,项羽是义薄云天的好男儿,不肯苟且偷生。“西楚霸王”

  • 乾隆在位期间国库有多充盈?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自皇太极建立清朝,到顺治入关,清朝的国库一直非常紧张。康熙年间,虽然天下大治,但因为平三藩、收台湾、战噶尔丹,战争不断,清朝也未真正富裕起来。康熙晚年,官员们纷纷从户部借钱,导致户部亏空不断,朝廷连打仗、赈灾的款项都拨不下来。待到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