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项羽宁死也不渡江的真相到底是为什么?他经历了什么

项羽宁死也不渡江的真相到底是为什么?他经历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841 更新时间:2023/12/17 7:54:11

项羽宁死也不渡江的真相到底是为什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这首传诵千古的《夏日绝句》,描绘的便是行至末路的楚霸王项羽。那么,已经逃出生天,抵达乌江边的项羽,为何宁死也不渡江呢?

从垓下战败到乌江自刎,项羽到底经历了什么?

垓下战败之后,项羽霸王别姬后连夜突出重围,此时的项羽显然并无自杀之意,否则也没有必要突围了。然而从突出重围到乌江自刎,不过短短数日时间,项羽到底经历了什么,竟然使得他逃出生天之后,竟然萌生死志呢?我们不妨回顾一下项羽的这段经历。

汉四年(前203年)八月,项羽与刘邦鸿沟议和后,项羽遂率领十万疲兵返回楚地,然刘邦却在张良陈平的建议下撕毁和约,亲率大军追击项羽的同时,命韩信彭越分别率兵自梁地、齐地南下,命刘贾率军联合英布自淮地北上,五路大军合击项羽,垓下之战爆发。

面对韩信统率的三十万汉军,项羽率领的十万疲兵不敌,被围垓下城。夜间,汉军以“四面楚歌”之际,致使楚军士兵士气低下,项羽眼见大势已去,在“霸王别姬”之后,乘夜率领八百精锐骑兵突围南逃。

次日天亮,发现项羽逃走的刘邦命灌婴率领五千骑兵追击。一路逃遁,项羽率领的八百精骑逃散严重,在渡过淮河后便只剩下了一百多人。抵达阴陵之后,项羽的人马迷路无法前行,于是便向一个路过的农夫问路,结果被骗入一片沼泽地,结果被汉军追击赶上。一场激战之后,项羽虽然再度杀出重围,在逃到东城的一座山上时,身边只剩下了二十八人。

项羽为证明自己的失败“非战之罪”,于是将骑兵分成四队,从四个方向突围,一番血战之下,面对上千汉军追兵,项羽竟然再度杀出重围。在到达乌江边后,乌江亭长正停船在岸边等候,便对项羽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此时的项羽却苦笑答道,“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遂将自己坐下马赐予亭长,率军下马步战,一口气杀了汉兵几百人,自己也受了十几处的伤,最终挥刀自刎。

项羽为何宁死不渡乌江?我想应该是哀莫大于心死

纵观项羽一生,他显然不是个容易被击垮之人,在已经率人冲出包围,杀至乌江边的情况下,却最终拒绝了渡河,显然已经是“心死了”。也只有在“心死”的情况下,一代霸王项羽才会选择以自刎来结束自己的一生。那么项羽究竟因何而“心死”呢?我想,无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垓下之战后西楚北部也被刘邦占据

1、已无东山再起之力。虽然乌江亭长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然而项羽真的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吗?亦或是还有自保之力吗?正如上图所示,垓下之战后西楚北部也将全部落入刘邦之手,偏居一隅的项羽又拿什么去东山再起,刘邦又岂会放虎归山,就算项羽渡过乌江,刘邦也必然会率大军追杀而至。从鸿沟议和再到垓下之战,从垓下突围再到乌江之畔,一直以来项羽都没有空闲时间考虑这个问题,一旦项羽想明白,恐怕很难不感到绝望。

2、已逐渐丧失军心民心。曾几何时,项羽在西楚简直就是一呼百应,不仅深得士兵拥戴,更是楚地百姓的英雄,然而垓下突围之后,他又经历了什么呢?先是自己率领的八百精锐,竟然大部逃散,要知道项羽率领的必然是最为信任的亲军精锐,这些士兵都途中逃散,说明军心已失。而在阴陵迷路之后,又被老农骗入了沼泽地,导致最终被追兵追上。经历这一系列变故,想必项羽也明白,自己已经失了军心民心,如今自己带出来的十万将士损失殆尽,即使返回江东,又能如何?这恐怕才是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原因所在。

3、前后落差项羽难以接受。虽说在最后的战斗中,项羽仍然体现出了一往无前、勇猛无敌的气概,但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壮呢?遥想当年,项羽麾下大军数十万,西入关中灭秦,大封天下十八路诸侯,各地诸侯均要望其项背,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谁曾想不过数年而已,却被刘邦这个当年对自己卑躬屈膝的小人逼到如此境地,竟然要靠着一个亭长、一条破船而逃亡,这对一向自负无比的项羽来说,肯定是难以接受的。

项羽从垓下突围,一路冲破重围到达乌江边,一路征战下来或许还没有这种感觉,可一旦紧张的情绪得以放松,回想起这一路的遭遇,再加上乌江亭长的话,项羽恐怕真的是心灰意冷而“心死”了,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项羽才会最终选择“自刎”,宁死也不过江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刘备携民渡江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虚撰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在南逃时,真有携民渡江这件事吗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公元208年正月,曹操平定了北方,并班师回到邺城,在此之后,他开始了向南用兵的准备。当时曹操在邺城开凿玄武池,并派出张辽、于禁等人驻兵许都以南,同时还让马腾与其家属进入邺城为人质,通过并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自任丞相

  • 李恪到底是怎么死的 李恪的死和李世民有关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恪之死,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李恪,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子,隋炀帝的外孙。因为母亲有前朝血脉,李恪虽然出色,但也一直被李世民所忌惮。唐贞观年间,李世民为了笼络朝堂中的前隋臣子,他对自己的这第三个儿子甚是看重。但无论如何看重,还是比不上嫡子李承乾以及李泰。还好,李恪也知道自己无

  • 曹操刘备孙权三人相比 最重情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三国君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政治家基本都情感淡漠,但在演义当中又不一样,《三国演义》人物的塑造让三个顶级政治家都各自有了较为强烈的情感。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兄弟情深;曹操、典韦、郭嘉虽为主从,但曹操对这两人付出的感情也很多;孙权笔墨不多,但周瑜和吕蒙临死前,

  • 揭秘:千牛卫在唐朝到底是多大的官呢?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虽然我们很清楚影视剧和历史事实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然而,不可避免的是,很多古装剧里都会提及的一些历史知识,对于很多非历史专业的观众而言,他们对历史的认知也大多来源于各种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比如,曾经大火的系列神剧《神探狄仁杰》就在不经意在向观众展示了许多关于唐朝的历史知识。例如主角团成员之一的李元芳自

  • 吕蒙夺荆州杀关羽 吕蒙能不能封神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吕蒙和关羽,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当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时候,吕蒙在孙权的授意之下,利用士兵伪装成商人几乎没有付出任何成本就夺取了荆州三镇,恁是在关羽的眼底下夺取荆州,并且直接导致关羽败亡,关羽由巅峰到谷底用了不过几个月,这一切都是吕蒙计策成功的表现。因为关羽威震华夏、水

  • 樊哙也算是刘邦的救命恩人 刘邦临死前为什么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要杀樊哙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刘邦临死之前,要除掉救命恩人樊哙,派陈平和周勃去的,结果陈平和周勃在路上害怕了,没敢杀樊哙,而是把樊哙抓到囚车里,送到长安,让刘邦亲自处置,陈平押着樊哙刚走到半路上,就传来了刘邦驾崩的消息,陈平擦了一把冷汗,自忖幸亏没杀樊哙。那么,刘邦为什么

  • 刘娥能得到赵恒的喜爱并且当上皇后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刘娥。刘家女刘娥的美貌实在是过于出众,在人群里就是实打实第一眼就会看见的美女,她的第一任丈夫深深地了解自己的妻子这张脸蛋多有价值,并且对她也很好。然而转机就在夫妇携手去汴京闯荡的时候。她的丈夫龚美是个做银饰的银匠,原以为来到汴京能够将生意做的又大又红火,于是便千

  • 吕蒙杀了关羽之后不久也死了 吕蒙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吕蒙和关羽,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关羽兵败麦城,遇潘璋部将马忠的埋伏,然后被他们抓住,关羽和长子关平一并被杀死。这时候是建安二十四年的冬天,大约在219年的冬季十二月,而数月后,220年的春季,吕蒙突然病死。前后才几个月的时间,关羽和吕蒙这两个蜀国和吴国的大将先后去世,为什

  • 蜀汉将领阎宇是什么人?差点取代姜维的后起之秀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蜀汉将领阎宇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刘备以仁爱而名扬天下,这对于君主而言,是难得的品质。也正是因为此,追随刘备的贤能之士众多。蜀汉的人才济济,也是蜀汉能与曹魏、东吴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的原因。就武将而言,五虎上将最是声名远扬。但是蜀汉发展到后期,颇有些人才凋敝的意味,姜

  • 宋仁宗一生“三大挚爱”,分别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人们常说,宋朝的官是最舒服的官,因为这一时期可以大展身手,因为这一时期可以不顾尊卑。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尤其是宋仁宗时代,那真的是官员的黄金时代。记得当时有一个印象,刚正不阿的包黑子,喜欢当庭与皇帝辩论,皇帝也只能微笑面对。甚至,包黑子有时性急,在下面讨论时,口水都飞到皇帝脸上,但宋仁宗依旧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