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雍正死前赐死一人,那么此人是谁呢?

雍正死前赐死一人,那么此人是谁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911 更新时间:2024/1/2 16:14:47

虽说清朝没有真正昏庸的皇帝,但是,终清一朝,论得上明君的,也只有康熙雍正父子二人。尤其是雍正,敢于撼动满清旗人贵族和汉族地主的利益,并直面来自满朝文武的压力。在推行改革上不遗余力,虽然很多举措并未成功,但并不能否认雍正的功绩。

可是,就是因为他这一生总是以雷霆手段推行新政,使得满汉地主对他多有不满,在后世人们多数只记得他手段凌厉,不知道他做过何等贡献。

不过,做事果决、雷厉风行,也的确是雍正最大的特点。有时甚至让人觉得冷酷无情。与皇八子胤祀被誉为“八贤”不同,早在雍正尚为雍郡王时,朝中就有人称他为“冷面王”。甚至于死前还要再杀一人,以保自己的儿子乾隆地位稳固。

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可雍正却要徒增杀孽,这难道真的是他冷酷无情吗?而雍正所杀之人又是谁呢?

一、九子夺嫡暂歇,康乾盛世再续

纵览清史,凡二百六十七年,其中最富有戏剧色彩的一段,当属“九子夺嫡”。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九位皇子争夺储君之位。最后四阿哥胜出,即为雍正。

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对于这一时期的剧情刻画得尤为细致,可以说人物之间处处是相互试探、虚与委蛇。而实际上的九子夺嫡,其惊险程度并不比文学、影视作品中的逊色,甚至要更加激烈、更加无情。

一面康熙怀着矛盾的心情在观察皇子们的斗争,并在其中不断的挑选到底谁才是大清的后继之君,但是他又不希望诸皇子为皇位而斗争。另一面,太子党屡战屡败,四阿哥与十三阿哥脱离太子党后又腹背受敌,八阿哥一党又热衷于将水搅浑,可以说是轰轰烈烈。

而雍正的胜出,则宣告着这场闹剧的告一段落,但是其影响,甚至一直延续到了雍正朝末期。逼得雍正落了杀害兄弟的骂名。但是,无论如何,神器已定,天下可安。至少暂时是这样的。

雍正即位后,一面拉拢老臣,一面着力整顿吏治,为后面的新政开辟有利条件。在位期间的一系列措施,在历史上都是重要的大变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摊丁入亩,这些都是为民除弊的壮举。

但是,正如引言所说,这些举措深得人心,却动了满朝文武百官的奶酪。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曾经的八阿哥一党。八阿哥曾以此为由,多次向雍正发难,雍正迫于朝臣的压力,只得忍气吞声。直到后来,胤祀自知败局已定,主动挑衅雍正杀了自己,以坐实雍正杀害亲族的罪名。

二、曾遭兄弟陷害,谨防历史再演

当年九子夺嫡,雍正自己惨遭八爷党一伙人几次三番暗中陷害,多亏自己忍辱负重,最终堪堪险胜。没想到胤祀临死之前竟然逼得他落下了圈禁亲族、杀害胞弟的恶名。雍正一面又悔又怒,一面将眼光看向了自己的几个儿子。

要知道,雍正自己也有十个儿子,在这之中,长子、次子、三子、八子早夭,因而排除不算,弘曕年幼,也不在此列。除此之外,最为人所知的就是三阿哥弘时、四阿哥弘历、五阿哥弘昼,这三人最有可能荣登大宝。

但是五阿哥弘昼为人性情玩世不恭,而且心思很深,甚至要超过四阿哥弘历。他自知论能力争不过两位皇兄,论年龄自己也无希望,与其深陷权力中心的矛盾漩涡,不如做个闲散王爷,与世无争,不仅能保住性命,还能荣享一生富贵。

事实证明,弘昼的选择是对的,弘历即位后,对弘昼照顾有加,多次赐以恩宠。弘昼也因此得以安度晚年,寿终正寝。我国现当代书法、绘画大师功先生,就是弘昼的八世孙。

而剩下的弘时和弘历,二人相比,在当时看来,弘时更有希望,因为四阿哥出身不好,生母只是一个宫女,而三阿哥的生母是雍正的妃子。所以,弘时因此暗暗自得,以为大宝之位一定是自己的。

可惜,三阿哥城府太浅,心机不深。自以为地位唾手可得,处处对弘历百般打压,甚至暗中笼络众多当朝大臣,其野心勃勃,可见一斑。

但是,雍正为了避免皇子内乱,再起萧墙之祸,就开创了一种新的方式,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匾后藏旨。雍正早在弘历考核河南官员政绩时就已经属意弘历了,他将继位诏书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之后,并命各托孤大臣各持一份。这样,就免除了斗争的隐患。

另外,雍正曾命弘历代替自己前去日坛祭天,这样一来,雍正心中属意的继承人已经昭然若揭了。

三、为保江山永固,忍痛赐死弘时

弘时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他自以为论嫡论长,自己都该是第一人选,可他忘了,大清从不以嫡以长立君,要论贤明,论权谋,论城府,弘历胜过弘时太多。

可是弘时并没有这样的觉悟,他认为是弘历在雍正面前进了谗言,才让自己失去了机会,于是更是多方为难弘历,甚至多次准备对弘历痛下杀手。这一切都瞒不过雍正的耳目,他自己就已经受够了兄弟阋墙的苦,眼看弘时竟如此对待胞弟,对他更是失望透顶。

但是真正让雍正狠下心来,决定永除后患的,是弘时的愚蠢。原因是弘时眼看雍正对自己的行为不满,于是便想挽回雍正的心。可是他竟不知天高地厚,要拿八爷党三人说事。说他们也是先帝的皇子,是皇上的亲兄弟,却遭到如此对待,实在是不应该。

他还说应该把八爷九爷放出来,以显示雍正的宅心仁厚。这话一出口,雍正怒不可遏,怒斥弘时,竟帮着逆贼说话,而致自己的父亲于不仁不义之地。并将弘时从爱新觉罗宗谱上除名。和胤祀一样圈禁。这样一来,弘时彻底的失败了,败给了自己的愚蠢。

在雍正驾崩之前,他曾亲自前去见了弘时,并且赐死了他。后世多以此为由,批评雍正冷面无情,虎毒尚不食子,他竟杀了自己的儿子。殊不知,是弘时自己犯了帝王大忌,自寻死路。而且以弘时的性子,若是留他,乾隆一朝,怕是又要不得安宁。

小结:

雍正的做法也许太决绝了一些,但绝不能说是错的,后世人斥责他的真正缘故多不在于此,而是他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因而使得文人阶级失去了保护伞,这才为人所诟病。而实际上,为了江山永固,政权安稳,除掉隐患,是一个皇帝的责任。这并没有错。

真正做错了的是弘时。罔顾君臣父子之伦,竟为了逆贼而责怪自己的父亲;又不顾兄弟情分,竟想要残害手足。这已经犯了雍正的大忌。除此之外行事乖张跋扈,又不知收敛,狼子野心人尽皆知。真可以说是自绝后路。

所以,行事果决并没有错,不仅如此,还要记住,为人处世应以低调为宜,万万不可飞扬跋扈,而且,说话做事要处处留心,谨言慎行。既不触动别人的逆鳞,也不要授人以柄。这才是正确的处世之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吕蒙生擒威震三国的关羽后,他回到东吴又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吕蒙字子明,是汝南富陂人。少年时,吕蒙跟随姐夫邓当在孙策手下,深得孙策的器重。邓当死后,吕蒙被封为别部司马,接管姐夫的军队。因屡立战功,孙权对吕蒙也很赏识,“拜平北都尉,领广德长”。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讨伐黄祖的战斗中,黄祖派都督陈就率领水军出战,吕蒙冲在最前面

  • 刘据一门当不了太子,那么当时还有哪些人能继承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晚年多疑猜忌,施政无道。一场巫蛊之乱,太子刘据死了,皇后卫子夫死了,刘据的两个儿子也死了。覆水难收,刘据一门当然当不了太子,更当不了皇帝了。当时还有哪些人选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武帝遍览宗室:宠姬王夫人的孩子齐怀王、李夫人的儿子昌邑王都死的早,是指望不上

  • 丁奉先后侍奉了东吴四君主,晚年时期为何仍然受到重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曹魏是三国时期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在魏蜀吴三国中,曹魏的实力是不可小觑的。曹魏之所以能够成为实力最强的诸侯国,肯定是离不开曹操的唯才是举,当初的曹操发布了求贤令,这让天下的人才纷纷投靠曹魏。正因如此,才奠定了曹魏三国实力最强的根基。曹魏名将众多,无论是武将还是谋士,曹魏都可以说是三国第一。在武将方面,

  • 东晋王朝的第六位帝王晋哀帝司马丕的死因解析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晋哀帝司马丕是东晋王朝的第六位帝王,司马聃驾崩后司马丕在褚太后的支持下登基为帝。司马丕在位时期,权臣桓温掌控了国家大政,东晋内部也是军阀乱战,此时已是国破之象。司马丕本人也如前面几位东晋皇帝一般的短命,政权的频繁交接也是东晋陷入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晋哀帝司马丕在历史上是怎么样的人,他是怎么死的?

  •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去逝,皇太极逼大妃乌拉那拉氏阿巴亥殉葬。代善与其子岳托及萨哈廉以“才德冠世,当速继大位”拥皇太极嗣汗位。皇太极“辞再三,久之乃许”焚香告天,宣布次年为天聪元年。天聪四年,皇太极以阿敏弃守滦州、永平、迁安、遵化四城的罪名,将其终身幽禁。五年,莽古尔泰同皇太极发生口角时,竟拔刀相向。皇

  • 解析魏国四聪是指哪些人 他们是否名至实归?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魏国四聪指的是魏国的夏侯玄、诸葛诞、邓飏、田畴。在动乱的三国时代,因其“明哲”而被后人景仰。今天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一下:历史上三国时代的魏国四聪,真的是实至名归吗?有几个算是“明哲”的?1、夏侯玄夏侯玄(209年-254年),字太初(一作泰初)。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玄学家、文学家、官员

  • 汉武帝一生雄才大略为何要对他一忍再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出生于公元前156年,他是西汉时期的第七位帝王,也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战略家和政治家。汉武帝十六岁的时候登基为王,他不仅在战略方面有独到的认识和领悟,同时在文学方面也有很大的造诣,是一位文武兼备的帝王。汉武帝在位期间一直都致力于开拓疆土,在汉武帝的统治下,国土面积也得到了扩张,周围很多邻国都一一

  • 汉武帝凭实力打破和亲路后宫却一片茫然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七岁被立为太子,十六岁登基为帝,他的雄才大略与开阔的思想体现在他的治世政策上,他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位非常伟大的帝王。汉武帝在位的五十四年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太多的贡献,也将虽然表面繁荣但是仍旧内外忧患的汉朝推向了历史的新高度。汉武帝于公元前141年登上皇位,那一年他才十六岁,但是才华与能力不是以年

  • 微子与箕子是什么关系 微子是纣王的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纣王这个人,很少有人不知道他。他是我国古代残暴君主的代表人物。可以这样说,他在每一部经过改编拍摄出来的电视剧之中都是以残忍暴虐,好色成性的一面展现给大家。微子像我们也都知道,他是生活在古代,因此,肯定就会有着许多的所谓的亲戚,而对于他这样的一个身处皇位的人来说,那么他的亲戚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皇亲

  • 没有狠下心来诛除宦官反而被宦官所杀的何进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何进是三国之前有名的大将军,作为刘辩的舅舅,何进在当时有着很高的声望,但是因为出身低下,在那个重视出身的时代,何进的处境并不好,受到了很多世家子弟的嘲讽。而且因为过于犹豫不决,一直没有狠下心来诛除宦官,最后反而被宦官所杀。何进的生平简介何进是汉灵帝时期的大将军,手握着天下兵马。早年的时候何进生活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