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炎灭掉蜀汉之后 司马炎为什么用了十五年才灭掉东吴

司马炎灭掉蜀汉之后 司马炎为什么用了十五年才灭掉东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601 更新时间:2023/12/12 15:53:14

很多人都不了解司马炎灭吴,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公元263年,魏国两路夹击,最终吞并了蜀国。两年之后,司马炎逼迫魏国皇帝退位,自己建立了西晋王朝。但是接下来,西晋与东吴却一直处于对抗的状态。到了280年,也就是15年之后,司马炎才最终消灭了东吴政权。那么,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出现了,司马炎为何用了15年时间。其实,原因非常复杂,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水军。

当年,曹操率领20多万大军南下,最终却没能取得胜利。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自己的水军不行。东吴依靠自己的水军优势,几次击败了对手。司马炎建立西晋王朝之后,在荆州建立了自己的水军。西晋水军的总数超过了7万人,从数量上大大超过了东吴水军。从战船水平上,也超过了东吴。经过长期的训练,西晋水军的战斗力也非常强悍。由于西晋已经拥有了西川之地,因此可以从长江的上游和中游同时用兵。

除了训练水军需要时间之外,经历了几十年的战争,中原地区的经济并不景气。整个西晋地区只有几百万人,储备战争物资也需要时间。在10多年时间里,西晋政权一直在储备战争物资。还有一个问题牵制了西晋,当时,西北地区发动了大规模叛乱。西晋王朝的主要精力就是平叛。这次战争不仅消耗了西晋的国力,而且战争物资也消耗了很多。因此,西晋需要重新积攒物资,这也需要很长的时间。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政治局面,西晋建立的初期,东吴皇帝孙皓也是刚刚继位。对于这个对手,司马炎并不了解。因此,因此需要观察这个对手水平如何。后来的事实证明,孙皓是一个暴君,在东吴做了很多倒行逆施的事情。既然皇帝的水平不行,那就任由他胡乱折腾。其实东吴内部也并不是铁板一块,很多人对孙皓已经产生了反心。

最后就是双方实力上的差距,为了进攻东吴,西晋集结了20多万大军,从6个方向进攻东吴。不得不说,由于西晋从6个方向进军,东吴也需要分兵防御。这样一来,东吴的兵力更加分散。无论是陆战还是水战,东吴军队都不是西晋的对手。最终,西晋吞并了东吴,三国鼎立的局面终于结束,这场长期的分裂,极大的消耗了华夏的整体实力。

其实,司马炎统一全国之后,也并没有高兴多久。司马炎是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中,基本上是水平最差的。司马炎在继承人的选择问题上,宁可把皇位传给了傻瓜儿子司马衷,也没有选择英明的弟弟司马攸。司马衷继位之后,皇后贾南风乱政。西晋王朝先是爆发了八王之乱,随后北方游牧民族开始入主中原。在历史中,一个新的乱世又开始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袁术是东汉诸侯第一个称帝的,他手下的武将到底都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袁术,这位东汉末年第一位称帝的诸侯,可以说最后的下场实属不怎么好,但袁术作为四世三公名门之间,可以说在当时地位很高。袁术并且是嫡次子,作为同父异母的袁绍,因为母亲是个婢女,在家中地位低,也被袁术看不上。袁术在东汉末年能够称帝,不仅仅是因为家庭背景,而是因为袁术这个人很有侠义之心,在当时非常的出名,而

  • 汉武帝选择年幼的刘弗陵继位是什么用意?无可奈何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选择年幼的刘弗陵继位是什么用意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事实上到汉武帝晚期,六个儿子已经死了三个了:太子刘据是受小人诬陷,被迫起兵造反,兵败自杀;次子齐怀王刘闳,十八岁早夭,无子;五子昌邑哀王刘髆,也是年轻夭折,但留下了后代,就是后来做了二十七天皇帝的海昏侯刘贺。刘

  • 刘备这一生都担任过哪些刺史、州牧一职?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备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汉末三国时期,州牧和刺史,无疑是比较常见的官职,也即各个割据一方的诸侯,往往都是一州或者数个州的刺史、州牧。其中,刺史这一官职始于西汉时期,原本是监察各州的官吏,后来逐渐演变为各个州的最高长官。而就州牧来说,汉灵帝时,为平

  • 侯君集可是李世民最核心的将领,为何最后却被处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侯君集是李世民的“凌烟阁24功臣”,又参与了 “玄武门政变”,是李世民最核心的将领,为何最后却被李世民给处死了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侯君集的主要功劳有两个。一是助李靖讨伐吐谷浑。侯君集早年不学无术,华而不实。经常和一些小混混搅在一起,靠着一身的蛮力,欺负乡邻,干

  • 张鲁既无大善亦无大恶,为何却受到当时很多人的鄙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的三巨头曹操、刘备、孙权之中,论及重视人才的程度,很多人都会首先想起刘备。因为刘备请诸葛亮出山时曾经三顾茅庐,传为千古美谈。其实曹操对于人才的重视心态丝毫不亚于刘备,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刘备一生只对诸葛亮三顾茅庐,而曹操曾经对司马懿、孙资等人才都有过类似三顾茅庐的举动,只不过不为人知而已。曹操不

  • 卢植是文武全才的将领,他为何要答应出任袁绍军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袁绍麾下谋臣中名气最大的有沮授、田丰、许攸、审配、逢纪和郭图六大谋士,六人之中以沮授和田丰才能最为突出,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其实袁绍最初的首席幕僚不是沮授也不是田丰而是另有其人:此人名气很大,袁绍、曹操、刘备、公孙瓒等都是他的晚辈或曾经是他的属下,有些还是他的学生,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卢植:他若不死曹操可

  • 乾隆在雍正去世拿到登基密旨后,张廷玉急着找另一道密旨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张廷玉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雍正十三年(1735),雍正去世,乾隆拿到登基密旨,而在这时大臣张廷玉突然表示还有一道密旨。张廷玉所说的这道密旨,是指在雍正八年(1730),雍正突然生了一场大病时,立下的一道密旨。而在这道密旨中不仅写明继位人的人选,还写下了辅政大臣的

  •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时间有多长?他的后世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明仁宗朱高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因为朱高炽监国多年,永乐朝的文政贡献者,实际上就是太子朱高炽,其实朱高炽和洪武朝的朱标一样,表面上还是太子,平时干的事情,都已经是“皇帝”了。在公元1402年靖难之役成功后,朱棣正式成为大明的新主人,开辟年号永乐,史称明成祖(明太

  • 朱元璋死前真的召见过朱棣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死前真的召见过朱棣吗?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公元1398年的夏天,一队人马出现在淮安城外,终于迎来了另一队北方的“客人”。原来,明太祖朱元璋病重,远在北平的燕王朱棣急忙赶往南京见朱元璋最后一面。但不巧的是,燕王刚到淮安,就被朝廷的人用圣旨堵了回去,因为圣旨

  • 夏侯霸在初降蜀汉时是何官职?为何会与姜维同级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夏侯霸究竟有何功绩,在初降蜀汉时,就能获得与姜维同等的官职?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249年正月,司马懿在洛阳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在此之后,司马懿迅速掌握了洛阳城中的军队,并借此机会威逼曹爽交出手中的大权,由于曹爽愚笨不堪,他错误的相信了司马懿的话,就此失去了手中的军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