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死前真的召见过朱棣吗?真相是什么

朱元璋死前真的召见过朱棣吗?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993 更新时间:2024/1/13 19:32:33

朱元璋死前真的召见过朱棣吗?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公元1398年的夏天,一队人马出现在淮安城外,终于迎来了另一队北方的“客人”。原来,明太祖朱元璋病重,远在北平的燕王朱棣急忙赶往南京见朱元璋最后一面。但不巧的是,燕王刚到淮安,就被朝廷的人用圣旨堵了回去,因为圣旨上说,不允许各位藩王离开封地,朱棣只能悻悻而返。

对此,《明太祖实录》记载曰:

及疾作,日临朝决事,不倦如平时……即遣中使持符,召今上还京。至淮安,用事者矫诏,即还。上不之知也,疾亟,问左右曰:“第四子来未?”

《明太祖实录》是记载朱元璋、朱允炆两朝事迹的国史,在永乐十六年成书,所以上文中的“今上”指的是明成祖朱棣。按照此书所说,朱元璋在病重期间,曾派人“持节”,公开召见朱棣来南京。但当朱棣走到淮安的时候,被人用假的圣旨堵住,令朱棣返回。朱元璋在病情危急之时,还在问身边的大臣:“朕的第四子来没来?”

《明太祖实录》对这段历史的记载,让人十分疑惑。六年前,明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太子朱标病逝,让朱元璋深受打击。众所周知,朱元璋出身寒微,凭借自己的一路拼杀,最终建立大明朝。在登基称帝的当天,朱元璋便立自己的嫡长子朱标为太子。朱元璋骨子里是非常传统的帝王,他重视嫡长子继承制,在此后25年,朱元璋对太子朱标十分信任,在他的心中,将来的皇位必将传位给朱标,这种信心从未动摇过。

朱标也是一位优秀的皇储继承人,只可惜,他的英年早逝,打乱了朱元璋的传位计划。朱元璋在伤心之余,不得不另选一位继承人。

洪武二十五年,朱标薨逝,朱元璋曾一度想立燕王朱棣为太子,理由是燕王非常像自己。朱元璋对众位大臣说:“燕王英武似朕,立之何如?”最后大臣刘三吾认为,秦王、晋王还在,若立燕王,让他的两位哥哥怎么办?最后,朱元璋才选择把皇位留在朱标一脉,让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作为“皇太孙”。

既然朱元璋立了朱允炆为继承人,那朱元璋病重时,为何要召朱棣回南京见自己呢?按照朱棣的意思来说,是朱元璋改变了主意,想更换继承人,把皇位传给朱棣。这种说法并不是后人臆测,因为在《明太宗实录》中记载了这样一段话:

太祖崩,是夜即敛,七日而葬,皇太孙遂矫诏嗣位。

也就是说,按照朱棣的说法,朱元璋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是“矫诏”继位的。换句话说,朱元璋最后时刻,是决定把皇位传给朱棣的,只是朱棣被朱允炆在淮安截住,没能顺利到达南京而已。事实上,真的是如此吗?

首先,根据各方史料记载,朱元璋在病重时,朱棣确实离开了封地北京,骑快马赶往南京,也确实在到达淮安之后返回北京。朱棣之所以在淮安被堵回来,理由无外乎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朱棣是奉了朱元璋的旨意赶往南京,到淮安后,建文帝忌惮朱棣,假传圣旨把朱棣堵回去。

第二种可能,朱棣得知朱元璋病重或驾崩后,在没有旨意的情况下,打着“孝心”的幌子,赶往南京去看朱元璋。但不巧的是,他的行踪被发现,所以被真的圣旨堵了回去。

这两种可能,主要的关键点有两个,第一是朱棣是不是朱元璋叫进京的;第二是拦截朱棣的圣旨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因为《明太祖实录》是在朱棣时期编纂定稿的,朱棣有大量的时间来修改史料,因此这件事疑云重重。

明孝宗时期,朱祐樘下令编纂《大明会典》,大明会典中收录了一份朱元璋的遗诏,这份遗诏在《明太祖实录》中并没有,遗诏的内容(节选)为:

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

明孝宗朱祐樘是朱棣的第五代孙,他下令编纂的《大明会典》肯定不会特意抹黑朱棣,这份朱元璋遗诏说明了两件事情:

其一,从“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可以看出,建文帝朱允炆并没有篡位。

其二,从“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可以看出,朱元璋在病重和过丧期间规定:诸位藩王,都必须留在封地(国中),不允许来南京,也就是说,朱元璋并没有召朱棣来京城。

综上所述,朱元璋在病重和过丧期间,朱棣离开北京试图来南京,是和朱元璋遗诏相违背的。所以,朱棣在扬州被“圣旨”回去,这份圣旨应该是真实的,并不是建文帝矫诏。哪怕朱元璋真的曾召见朱棣,但建文帝奉旨让朱棣回去,也是合理的。

由此可见,朱元璋在病重期间,朱棣想来南京,并不是朱元璋想更换继承人,而是朱棣自己想来南京实现其他政治意图。对于《明太祖实录》上所写“建文帝矫诏”以及朱元璋病危时问左右“第四子来未”极有可能是朱棣在位期间篡改的。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位,为了让自己的皇位显得更加正统,他不仅不承认建文帝皇位的合法性,更是把自己说成是朱元璋最后时刻钦定的继承人。这种说法在当时可能无人敢指出,但历史的车轮注定会将真相公之于众。多年后,张廷玉等人主编的《明史》道出了真相:

太祖崩,皇太孙即位,遗诏诸王临国中,毋得至京师。王自北平入奔丧,闻诏乃止。

《明史》虽然是清朝人编纂的,但在评价此事上还是比较尊重史实的。毫无疑问,明成祖朱棣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但他始终无法抹去一个“篡”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夏侯霸在初降蜀汉时是何官职?为何会与姜维同级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夏侯霸究竟有何功绩,在初降蜀汉时,就能获得与姜维同等的官职?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249年正月,司马懿在洛阳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在此之后,司马懿迅速掌握了洛阳城中的军队,并借此机会威逼曹爽交出手中的大权,由于曹爽愚笨不堪,他错误的相信了司马懿的话,就此失去了手中的军权,

  • 冉闵为什么能在众多帝王中脱颖而出?他登基前颁布了什么法令?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冉闵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冉闵,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建立者,他仅仅在位一年多,却有“大帝”的称号,是什么事情让他在古代400多位帝王中脱颖而出呢?只因在登基前,他的一纸《杀胡令》。将门虎种冉闵是后赵武帝石虎的养孙。石虎是十六国时期出名的暴君,但不能否认他也是有才

  • 宋仁宗赵祯的一生,有哪些轶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宋仁宗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清平乐》改编自小说《孤城闭》,以北宋为背景,还原了一个复杂而真实的宋仁宗。在看剧之前,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宋仁宗轶事。狸猫换太子关于宋仁宗,最著名的传说当属他的出身之谜——狸猫换太子事件。清代小说《三侠五义》及在其基础上改编的早年

  • 宋仁宗的后妃中,有哪几位福泽绵长、高龄寿终正寝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宋仁宗的后妃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宋仁宗赵祯,宋朝第四位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随着电视剧《清平乐》的热播,这位中国历史上敦厚、仁善的天子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推崇与了解。除了仁宗本人,《清平乐》中也演绎了仁宗与后宫嫔妃的诸多事情,仁宗在位

  • 宋仁宗赵祯去世后,曹皇后做了哪些大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慈圣光献皇后曹氏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曹太后宋仁宗嘉祐八年即公元1063年,赵祯崩逝,享年五十四岁。宋仁宗13岁继位,在位42年,是两宋史上在位最久的皇帝,放到整个中国帝王史中,赵祯在位时间也算是很长了。赵祯一生共有两位皇后,还有一位追封的皇后,其中曹皇后在1

  • 司马懿夺权时只有三千人 司马懿怎么夺权成功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司马懿夺权,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司马懿是晋朝皇帝司马炎的祖父,也是晋王朝的奠基人。他一生历经汉灵帝、汗辩帝、汉献帝(包括董卓、王允和曹操先后执政时期)、魏文帝、魏明帝、魏少帝等两朝六位皇帝,在曹操当政时期正式入仕,魏少帝时期独揽大权,最终创下了如同数十年前曹操

  • 曹爽投降才引来杀身之祸 如果曹爽对战司马懿会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高平陵之变,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在三国历史上,有几个关键性的事件。它们直接改变了三国历史的走向,给中国历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发生在曹魏的高平陵事变就是其中之一。这场事变,将曹魏的政权转移到了司马懿的手中,从此曹氏越来越式微。最终,司马氏建立的晋朝替代了曹魏政权,并统一

  • 孝庄都已经死了37年之久 康熙为什么迟迟不肯下葬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孝庄停尸,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在清朝初,孝庄太后力排众议,与多尔衮一起把福临拥上帝位,随后又辅佐孙子康熙帝,可以说,孝庄太后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女子。她不像吕后一样独断专政,也不像慈禧垂帘听政,更不像武则天直接把政权夺取,而是如同春风化雨般,以一个“润物细无声”

  • 汉文帝是如何登基的?他登基后发的三道圣旨有什么意图?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汉文帝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秦朝末年,由于秦二世胡亥近小人而远贤臣,导致宦官专政,民不聊生。就这样刚刚统一不久的秦国再次回到了乱世当中,经过楚汉之争,最终刘邦平定了天下,建立起大汉王朝。汉朝的建立可谓是费尽了刘邦毕生心血,可是在刘邦去世之后,有一段时间内,汉朝

  • 胤裪:没有直接参与九子夺嫡,手握重兵却能安度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胤裪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权力是能让人上瘾的东西,它是一节神奇的阶梯,站在上面的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位置太低,渴望往上攀爬。但等爬到想要的位置时,又会觉得不够,这样下去,脚步永远都不会有停下的一天。在古代,人们都遵循着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官员位于士农工商之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