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究竟是谁?

揭秘: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究竟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339 更新时间:2023/12/16 8:55:52

李隆基在晚年的时候,逐渐开始对自己的养子—四镇节度使王忠嗣产生了不信任,认为他可能会威胁到自己的位置。于是不仅罢免了王忠嗣的职务,还逼死了他,换上一个叫安禄山的胡人担任节度使。李隆基不会想到,自己的这个行为最终引发了安史之乱。

尽管安禄山当时看起来人畜无害,但是李隆基对他并不放心,主要是因为节度使这个职务权力太大了,而且安禄山当时和李林甫关系很不错。于是,李隆基先后提拔重用了杨国忠哥舒翰,以打压李林甫,牵制安禄山。后来,随着李林甫的失势,安禄山在朝中彻底失去了根基。而杨国忠等人打压的目标也转向了安禄山。

安禄山此人本来就有野心,此时见自己的节度使位置难保,干脆起兵发动叛乱,安史之乱正式揭开了帷幕。然而,李隆基在听说安禄山叛乱后,一开始还是有点震惊,后来就无所谓了,因为他认为安禄山仅有十五万人马,不会对自己的统治造成实质性的威胁。

恰好此时封常清打了胜仗回来了,李隆基决定让他去打安禄山,但却没有给他派一兵一卒,而是让封常清自己去招兵。结果兵是招了不少,但是却被安禄山打了个落花流水,连洛阳也丢了。李隆基一看安禄山这么厉害,但是为了撇清自己的责任,干脆将封常清、高仙芝当成了替罪羊,全部“咔嚓”了。

这样一来,唐军大将们个个人心惶惶,特别是后来被用的突厥人哥舒翰,他知道封常清被处死是因为背锅,而高仙芝则是因为自己是高丽人,由于安禄山的原因,李隆基已经不信任少数民族将领了。

此外,哥舒翰本质上也存在着野心,被启用之后,李隆基将二十万大军的兵权交给了他。哥舒翰觉得自己重兵在握,便立即开始了争权逐利的斗争,将矛头指向了自己的老上司—杨国忠。他上书李隆基,指出安禄山叛乱的名义是要杀杨国忠,要是把杨国忠杀了,安禄山也就无话可说了。

杨国忠一看哥舒翰要杀自己,急忙向李隆基求救,李隆基也没什么好办法,毕竟兵权在哥舒翰手里,他决定组建一支部队,让杨国忠指挥,作为牵制哥舒翰的砝码。但是李隆基手里并没有多少人,只有一万人。哥舒翰听说这个消息后,知道李隆基是要制衡自己,于是便果断的吞并了这一万人。

李隆基见此情形,为了削弱哥舒翰,只好命令他出潼关去打安禄山。哥舒翰只好从命,但是却无心指挥战斗,因为他知道,一旦打输,自己就会像封常清、高仙芝一样,打赢了也不会有什么功劳。最终哥舒翰大败,潼关也被安禄山攻破。

哥舒翰在逃跑途中被叛军抓住,并被押到了安禄山面前。哥、安两人素来不和,因此哥舒翰知道自己如果宁死不屈的话,肯定会死的很惨,于是,一见到安禄山,哥舒翰立即跪在地上求饶,而安禄山则非常高兴,饶了哥舒翰一命。

后来的诗人将安史之乱的责任归咎于杨贵妃一人,实际上,李隆基才是引发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武则天为什么可以安然退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683年,高宗李治去世,武则天接管唐朝统治大权;公元690年,武则天改朝武周,此时年逾66岁;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武则天被迫退位;公元709年,武则天去世,享年85岁。从高宗去世到武则天退位,武则天把持最高唐朝的最高政权长达22年,其中包括了她称帝的15年,但奇怪的是,在武

  • 大将军蓝玉干了什么,最后为何下场那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蓝玉案”是明初四大案之一,名将蓝玉被朱元璋以谋反罪处死,被剥皮实草,诛三族,因蓝玉案被株连杀戮者逾一万五千多人。蓝玉到底做了什么?朱元璋会剥他的皮,诛他全族,功勋大臣们又做了什么?朱元璋会在晚年赶尽杀绝。蓝玉是大明王朝继徐达、常遇春后最能打仗的一代名将,在大将军徐达去世后,蓝玉多次统率大军北伐、西

  • 司马炎灭掉蜀汉之后 司马炎为什么用了十五年才灭掉东吴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司马炎灭吴,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263年,魏国两路夹击,最终吞并了蜀国。两年之后,司马炎逼迫魏国皇帝退位,自己建立了西晋王朝。但是接下来,西晋与东吴却一直处于对抗的状态。到了280年,也就是15年之后,司马炎才最终消灭了东吴政权。那么,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出现了,司马炎为

  • 袁术是东汉诸侯第一个称帝的,他手下的武将到底都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袁术,这位东汉末年第一位称帝的诸侯,可以说最后的下场实属不怎么好,但袁术作为四世三公名门之间,可以说在当时地位很高。袁术并且是嫡次子,作为同父异母的袁绍,因为母亲是个婢女,在家中地位低,也被袁术看不上。袁术在东汉末年能够称帝,不仅仅是因为家庭背景,而是因为袁术这个人很有侠义之心,在当时非常的出名,而

  • 汉武帝选择年幼的刘弗陵继位是什么用意?无可奈何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选择年幼的刘弗陵继位是什么用意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事实上到汉武帝晚期,六个儿子已经死了三个了:太子刘据是受小人诬陷,被迫起兵造反,兵败自杀;次子齐怀王刘闳,十八岁早夭,无子;五子昌邑哀王刘髆,也是年轻夭折,但留下了后代,就是后来做了二十七天皇帝的海昏侯刘贺。刘

  • 刘备这一生都担任过哪些刺史、州牧一职?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备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汉末三国时期,州牧和刺史,无疑是比较常见的官职,也即各个割据一方的诸侯,往往都是一州或者数个州的刺史、州牧。其中,刺史这一官职始于西汉时期,原本是监察各州的官吏,后来逐渐演变为各个州的最高长官。而就州牧来说,汉灵帝时,为平

  • 侯君集可是李世民最核心的将领,为何最后却被处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侯君集是李世民的“凌烟阁24功臣”,又参与了 “玄武门政变”,是李世民最核心的将领,为何最后却被李世民给处死了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侯君集的主要功劳有两个。一是助李靖讨伐吐谷浑。侯君集早年不学无术,华而不实。经常和一些小混混搅在一起,靠着一身的蛮力,欺负乡邻,干

  • 张鲁既无大善亦无大恶,为何却受到当时很多人的鄙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的三巨头曹操、刘备、孙权之中,论及重视人才的程度,很多人都会首先想起刘备。因为刘备请诸葛亮出山时曾经三顾茅庐,传为千古美谈。其实曹操对于人才的重视心态丝毫不亚于刘备,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刘备一生只对诸葛亮三顾茅庐,而曹操曾经对司马懿、孙资等人才都有过类似三顾茅庐的举动,只不过不为人知而已。曹操不

  • 卢植是文武全才的将领,他为何要答应出任袁绍军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袁绍麾下谋臣中名气最大的有沮授、田丰、许攸、审配、逢纪和郭图六大谋士,六人之中以沮授和田丰才能最为突出,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其实袁绍最初的首席幕僚不是沮授也不是田丰而是另有其人:此人名气很大,袁绍、曹操、刘备、公孙瓒等都是他的晚辈或曾经是他的属下,有些还是他的学生,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卢植:他若不死曹操可

  • 乾隆在雍正去世拿到登基密旨后,张廷玉急着找另一道密旨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张廷玉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雍正十三年(1735),雍正去世,乾隆拿到登基密旨,而在这时大臣张廷玉突然表示还有一道密旨。张廷玉所说的这道密旨,是指在雍正八年(1730),雍正突然生了一场大病时,立下的一道密旨。而在这道密旨中不仅写明继位人的人选,还写下了辅政大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