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斯为什么没能拯救秦朝?他为什么要助纣为虐?

李斯为什么没能拯救秦朝?他为什么要助纣为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175 更新时间:2024/2/20 7:24:24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斯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当历史的车轮走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在经历多番战争的摧残,脆弱的神州大地再一次迎来了和平的时期,一个封建统一的中原王朝在这块土地上站起来,它就是所有封建君主制的开端——秦朝。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的能力非同一般,靠着六世君主兢兢业业留下的家底,毫无意外地完成了统一大业,以一种近乎平推的方式结束了几百年的纷争。

从开国之君的人员配置上看,秦始皇身边的文臣武将堪称豪华,人屠白起,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威名赫赫的蒙恬,还有神秘的尉缭,荀子门生李斯,尽管六国也是人才济济,但是依旧没能抵挡强秦。秦朝的这些人才中,活得最久可能就是李斯了,这个师从荀子,却成为法家支持者的秦朝宰相,有着颇为传奇的人生。

李斯本来在自己的家乡做一名看管粮仓的小吏,但是偶然间看见厕所的老鼠与粮仓的老鼠的不同境遇,感觉环境能够改变一个人的性格与人生,从而踏上追求梦想的道路。李斯还是十分聪慧的,他的才气被荀子看重,便一直跟着荀子学习。出师之后,李斯觉得秦朝更有前途,便只身去投奔吕不韦。当时秦庄襄王去世,秦王嬴政年幼,吕不韦独揽大权,麾下招揽了许多门客,李斯很快成为其中之一。

李斯的目标远大,机敏过人,他很明白吕不韦被权力蒙蔽了双眼,早晚要垮台,所以把吕不韦当作跳板,趁机获得秦王嬴政的信任,不但向秦王贡献了一些削弱六国的计策,还帮助秦王出谋划策,打倒吕不韦,最终因为嫪毐之乱而受到波及的吕不韦回到封地,而后很快用毒酒结束了人生,这时的李斯只是长史,直到秦朝建立,论功行赏,他才成为宰相。

成为皇帝之后的嬴政再也没有了当初的锐气与敬业,整日求仙问道,希望获得长生,同时变得刚自用,好大喜功,政策严苛,徭役繁重,百姓怨声载道,所以秦始皇死后不久天下大乱,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解开了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开端,秦帝国也是二世而亡。

但是在此之前,李斯曾经有过拯救秦朝的机会,只是被他浪费了,也为他的死埋下了隐患。迷信的秦始皇为了躲避一些死亡征兆,开始了第五次巡游,希望获得神仙的帮助,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倒在路上,并死于沙丘行宫,传命赵高,令长子扶苏回归,将其尸体带回咸阳下葬,并继承皇位。

公子扶苏是秦始皇的大儿子,素来宽厚待人,勇敢正直,仰慕儒学,是一个仁慈的继任者,如果他当上皇帝,秦朝的历史或许还有延续的机会。但是赵高并没有给秦朝机会,他为了能够独揽大权,不惜假造圣旨,逼死扶苏,让年幼任性的胡亥上位。他想完成这一系列的操作,必须得到李斯的帮助,当这个计划抛给李斯时,他只要拒绝,便能够轻易地改写秦朝乃至中国的历史,但是他并没有。

李斯的助纣为虐主要出于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出于赵高的劝说,中车令赵高是个出色的说客,察言观色的本领相当出众,而且赵高与蒙恬兄弟俩有仇,所以不希望扶苏继位,就用了各种说辞,包括胡亥如何聪明,对政务很上心,以及便于控制等等,一番巧舌如簧的演说下,打动了观众李斯。

儒家出身的李斯却是法家的拥趸,关于儒学大师教出法家代表这件事暂时不去讨论,从李斯的个人理念来看,他很难在公子扶苏的政治理念中占有一席之地,他的一些残酷的谏言本就不讨扶苏的喜欢,一旦对方上位,离他下岗的日子就不远了,甚至还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权衡利弊之下,李斯上了赵高的贼船。

他们以不孝的罪名逼死了扶苏,捧胡亥上位,但是胡亥顽劣的本性很快暴露,李斯见到这种情况多次谏言,希望胡亥能够安心处理政事,不然后果难以想象,结果并不理想,胡亥也因此更加厌恶他,赵高又从中挑拨,最终,李斯失去了秦二世的信任,被赵高抓住机会,腰斩于闹市,并夷三族,死前李斯抱着儿子痛哭流涕,但为时晚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朝时期李世民钦定的三大名将分别是谁?李绩为何能入选?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名将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隋唐之际,跟三国时期一样,都称得上是名将如云。再加上《隋唐演义》的推波助澜,结果忽悠一下子,出现了一个隋唐名将排行榜。排在第一的是李元霸,一对擂鼓瓮金锤打遍天下无敌手,哪怕排在第二的宇文成都,都被他给活撕了。也就是说事实上李元霸,

  • 赵云在蜀汉担任过什么官职?刘备真的打压过他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赵云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读者诸君都知道,正史记载的排名是分先后的,分先后的标准有三条:第一、君在前妃居次臣在后,不管明君昏君短命君,只要当过帝王,永远排在前面,帝王捋完了,才轮到妃子将相;第二、按时间分,先生先死在前,后生后死在后;第三、同时代的人

  • 孙策不死便无三国,他到底有什么强悍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为何有人认为“孙策不死便无三国”?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东汉末年,这个群雄并出的时代里,无数的谋士与猛将涌现而出,群雄逐鹿,都试图在这么一个混乱的局势里谋求一席之地。从黄巾军起义后,汉朝中央政府的实力被严重削弱,各大地方势力相继崛起,造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地方势力互相攻伐多年后,最终形

  • 寇准的一生嫉恶如仇,他的为官之道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寇准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富裕的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奇怪的朝代之一,宋朝对士大夫的宽容几乎到了令人难以理解的地步。从宋太祖赵匡胤立北宋朝以来,只要不是谋反,几乎都能落个好下场,这其实和宋朝的治国理念有关。赵匡胤本身就是后周大将,后来黄袍加

  • 从上门女婿逆袭成开国皇帝,刘知远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知远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大唐盛世在一片繁华中走向衰落,让大唐走向兴盛的节度使也让大唐走向灭亡,黄巢起义之后,大唐再也没有苟延残喘的机会。这时,后梁太祖朱温称帝,终结了唐朝,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这一个阶段是群雄并起,天下大乱,不同的地区都有人占领,但

  • 唐朝名将李光弼的作战能力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759年,唐军顺利地将长安和洛阳收复,安庆绪退到相州负隅顽抗。唐肃宗命令河东节度使李光弼、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关内节度使王思礼等九个节度使,率领六十万大军围剿相州,希望能将安庆绪一举歼灭。唐肃宗很清楚,在这九个节度使中,郭子仪和李光弼的威望最高,如果把他们两个人任命为这支大军的统帅,别人不会有任何

  • 曹操称帝后三次攻打东吴和一次蜀汉 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丕在位,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魏文帝曹丕(187年—226年6月29日),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母为武宣皇后卞夫人。延康元年(220年)正月,曹操于洛阳病逝,曹丕从邺城至洛阳继位丞相、魏王,改

  • 郭槐的出身如何?因为妒忌,她是如何对待自己亲儿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郭槐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杰出女性,在男女地位不平等的封建世界,她们的光辉仍然能够透过时光,照到现在。如唯一女皇武则天,以女儿身掌管整个唐朝,功绩出色。古代文学作品中被人称道的典型人物花木兰,刚毅勇敢,闻名千古,响彻中外。但是也有一些女性

  • 曹操对阎行的归顺很欣喜,但为何就是没有太多存在感?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演义»这部书中,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笔墨介绍刘备军中的许多英雄好汉,对于曹操及其将士们的感情色彩则大多数是批评,而对于东吴的孙权则更是介绍的少之又少,所以在我们的印象中就留下了刘备军中就是英雄好汉,其余的两军则是奸佞小人的印象。但是实际上,天下各路英雄纷争,三人争夺天下霸权其实是很正常的,这些将

  • 康熙六十年的科举考试结束后,李绂为何会被贬?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六十年的科举考试结束后,李绂为何会被贬?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一般新帝登基,必将有一批心腹官员得到迅速升迁。清朝康熙驾崩后,雍正继位,胤祥、隆科多、年羹尧等人迅速被雍正重用。除此之外,雍正还善于培养地方官,例如田文镜、李卫、鄂尔泰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