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想把女儿许配给功臣,功臣如何推脱?

李世民想把女儿许配给功臣,功臣如何推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619 更新时间:2024/2/17 1:49:35

历史上有名的皇帝,除了聪明睿智之外,必定也有很深的“心机”,尤其善于一些驭人之术,这就是所谓的帝王之术。

这也是皇帝们把臣子控制在股掌之间的必备方法,如果运用不好,那就皇位不保,或者沦为傀儡。为了巩固自己的江山,古代皇帝必须谨慎运用这些谋术。运用好这些谋术,不论臣子有多大本事,那么他们永远都会被皇帝所用。而历史上能把这种帝王之术运用到极致的皇帝,这里面就不得不提唐太宗李世民了。

能短短20年间缔造出唐初贞观之治,开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篇章,根本原因就在于李世民使用的这些管理方法。李世民最为一国之君,除了善于制定一些明面上的规则外,还要运用一些不便明说的“隐性手段”,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恩威并施”,我们就看看李世民是如何通过这些手段,在功臣中立于不败之地的。

公元630年(贞观四年),唐朝名将李靖平灭东突厥,为大唐立国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是不世之功,李靖也必然是一名开国功臣。可是凯旋当天,本来满腔豪情准备接受嘉奖的李靖,突然被人狠狠参了一本,参他的就是御史大夫温彦博,理由是:

“李靖军无纲纪,致令虏中奇宝,散于乱兵之手。”

听到自己被弹劾了,李靖心情可以说一落千丈,仿佛突然掉进了冰窟窿。凯旋归来的喜悦和功高不赏的忧虑一起涌上心头,李靖于是硬着头皮面圣,心里不禁也会犯嘀咕,因为这个温彦博是一个文臣,人在朝中,李靖怎么也想不明白温彦博到底怎么会看到他军营抢夺突厥宝物的事。

而且就算抢夺属实,在外征战的士兵抢夺败军的财宝本来就是一件心照不宣的正常事,完全是自己的战利品嘛!这种事根本没必要上纲上线,再者说来,和平灭突厥这种功劳比起来,皇上还能在乎这几件宝物不成?

李靖也心知肚明这种事是可大可小的,往小处说是个别士兵违抗主帅命令罢了,大不了抓几个出来按照军纪惩罚一下而已;可往大了说,就是主帅纵容下属趁机抢掠,中饱私囊。

李靖恐惧的是担心自己“兔死狗烹”的后果,李靖带着这种恐惧的心里见到了李世民,李世民脸上果然是透露着不高兴,果然,李靖在朝上被李世民劈头盖脸批评了一通,战功的事却闭口不言。

李靖这时候当然不敢辩解不敢邀功了,能做的只能是叩首谢罪。回家后的李靖寝食难安,生怕会被皇帝找个借口灭了。突然有一天皇上又召他进攻,此时李世民用语重心长的口吻跟他说:

从前隋朝的将领史万岁,他击败西突厥的达头可汗,回朝后却有功不赏却被找了个借口灭了,这些事情相信你很清楚。不过你放心,朕不会做杀戮功臣的事,朕决定赦免你的罪行奖励的你功勋。

这句话一说完,大家想也能知道,李靖这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可以说是感激涕零,过去忧虑的心情一扫而光,庆幸和感恩的心情占据了主要。

随后李靖就被加封了左光禄大夫,并且赏赐了土地和财宝。没过几天,李世民又把李靖找来了,对他说“前些日子有人说你坏话,朕已经意识到这是谗言了,你可不要在意。”

说完又赏赐了2000匹绫罗绸缎,官又升了一级。李靖在担心兔死狗烹的日子里突然又到了频频获赏的日子,简直跟坐过山车一样,现在的李靖出将入相位极人臣,经过这么一折腾大家能想到李靖意识到了什么吗?

一边是皇恩浩荡,一边是天威凛凛,李靖从此添了几分如履薄冰的敬畏之心。也正因为如此,贞观九年,李靖再次带兵出征大破吐谷浑,又被人诬告谋反时,他就吸取了上次的教训,立刻闭门谢客低调做人,所有功劳苦劳闭口不提。虽然史书上说唐太宗很快就治了诬告人的罪,但李靖从此也杜绝宾客阖门自守了。

从另一方面来说,李靖就是在李世民这种“教育”下开始学会收敛了。

唐太宗干的类似的事可不只有李靖遭受过。在公元632年(贞观六年),李世民和百官在宴席上赏乐观舞,吟诗作对,一派喜庆祥和。可是就在这觥筹交错欢声笑语的宴席上,有一个人却满面愁容,这个人就是尉迟敬德

这是因为宴席开始时,以为功勋远不及他的将领座次却排在他之上,他心里非常恼火这件事,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气。结果尉迟敬德借着酒劲冲那个将领就开骂了:

“你有何功德座次竟然在我之上?”

对方好像也被尉迟敬德的气势吓到了,又怕破坏宴会的气氛,低下头不敢吱声。坐在尉迟敬德下面的任城王李道宗赶紧过来打圆场,好言劝解,没想到尉迟敬德已经丢了理智,猛然挥出一拳砸在了李道宗脸上,当场血流如注。宴会的气氛瞬间凝固,百官们也目瞪口呆,都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李世民当然也是龙颜大怒,站起来就拂袖而去了,一场好端端的宴会就不欢而散了。

宴会过后李世民把醒酒的尉迟敬德叫到眼前,尉迟敬德清醒过后了解了自己在宴会上的所作所为当然是满心惶恐,心里早就知道这事不妙了。李世民对尉迟敬德说:

“朕对汉高祖刘邦诛杀功臣之事非常反感,所以总想跟你们同保富贵。可是你身为朝廷命官,屡触国法。朕现在才知道,韩信彭越这些功臣之所以受到刑罚,还真不一定是刘邦的过错。国家纲纪,唯赏与罚,非分之恩,不可常有。你要深加反省好自为之,免得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听完这一番话,尉迟敬德浑身被冷汗浸透都不过分,从这时起,这位大半生纵横沙场的猛将一改过去的粗犷和豪放,事事不敢越雷池半步。毕竟皇上话背后的意思就是要想保住自己的脑袋和家族的富贵,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学会自我克制。

李世民在敲打和维护大臣上,权衡得非常恰到好处。这一天依旧是君臣谈话,李世民说着说着突然对尉迟敬德冒出一句“朕打算把女儿许配给你”。按道理来说这是好事了吧?可是尉迟敬德此时可已经不再是那个莽夫了,此时尉迟敬德已经55岁了,唐太宗不过才43岁而已,他女儿能有多大呢。

暂且不说皇帝女儿身份多么高贵,单就年龄差异来说这也实在太大了。这种恩宠你说叫尉迟敬德怎么接受呢?当然是立刻跪地叩首谢绝皇帝好意。其实他很清楚皇帝并不是想把女儿嫁给他,之所以没头没脑来了这么一出无非是想表明自己他的恩宠和信任罢了,所以这种事当然不能答应。

换句话说,不是每一次皇帝的恩赐都可以接受的,有时候更要选择“心领”,而不能“实受”。李世民这一招也是非常巧妙,既表达了自己的慷慨,表示了自己额外的施恩,又知道如何敲打臣子恪守自己的欲望,让人知道什么叫“杯满则溢”,大家把话说的漂亮一点,不该说的一句不说,岂不是很好?

其实古代君臣之间的博弈,浓缩成四个字就是“点到为止”,也正是这四个字,依旧是现在很多人一生才能学会的人生哲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斯为什么没能拯救秦朝?他为什么要助纣为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斯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当历史的车轮走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在经历多番战争的摧残,脆弱的神州大地再一次迎来了和平的时期,一个封建统一的中原王朝在这块土地上站起来,它就是所有封建君主制的开端——秦朝。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的能力非同一般,靠着

  • 唐朝时期李世民钦定的三大名将分别是谁?李绩为何能入选?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名将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隋唐之际,跟三国时期一样,都称得上是名将如云。再加上《隋唐演义》的推波助澜,结果忽悠一下子,出现了一个隋唐名将排行榜。排在第一的是李元霸,一对擂鼓瓮金锤打遍天下无敌手,哪怕排在第二的宇文成都,都被他给活撕了。也就是说事实上李元霸,

  • 赵云在蜀汉担任过什么官职?刘备真的打压过他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赵云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读者诸君都知道,正史记载的排名是分先后的,分先后的标准有三条:第一、君在前妃居次臣在后,不管明君昏君短命君,只要当过帝王,永远排在前面,帝王捋完了,才轮到妃子将相;第二、按时间分,先生先死在前,后生后死在后;第三、同时代的人

  • 孙策不死便无三国,他到底有什么强悍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为何有人认为“孙策不死便无三国”?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东汉末年,这个群雄并出的时代里,无数的谋士与猛将涌现而出,群雄逐鹿,都试图在这么一个混乱的局势里谋求一席之地。从黄巾军起义后,汉朝中央政府的实力被严重削弱,各大地方势力相继崛起,造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地方势力互相攻伐多年后,最终形

  • 寇准的一生嫉恶如仇,他的为官之道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寇准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富裕的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奇怪的朝代之一,宋朝对士大夫的宽容几乎到了令人难以理解的地步。从宋太祖赵匡胤立北宋朝以来,只要不是谋反,几乎都能落个好下场,这其实和宋朝的治国理念有关。赵匡胤本身就是后周大将,后来黄袍加

  • 从上门女婿逆袭成开国皇帝,刘知远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知远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大唐盛世在一片繁华中走向衰落,让大唐走向兴盛的节度使也让大唐走向灭亡,黄巢起义之后,大唐再也没有苟延残喘的机会。这时,后梁太祖朱温称帝,终结了唐朝,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这一个阶段是群雄并起,天下大乱,不同的地区都有人占领,但

  • 唐朝名将李光弼的作战能力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759年,唐军顺利地将长安和洛阳收复,安庆绪退到相州负隅顽抗。唐肃宗命令河东节度使李光弼、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关内节度使王思礼等九个节度使,率领六十万大军围剿相州,希望能将安庆绪一举歼灭。唐肃宗很清楚,在这九个节度使中,郭子仪和李光弼的威望最高,如果把他们两个人任命为这支大军的统帅,别人不会有任何

  • 曹操称帝后三次攻打东吴和一次蜀汉 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丕在位,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魏文帝曹丕(187年—226年6月29日),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母为武宣皇后卞夫人。延康元年(220年)正月,曹操于洛阳病逝,曹丕从邺城至洛阳继位丞相、魏王,改

  • 郭槐的出身如何?因为妒忌,她是如何对待自己亲儿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郭槐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杰出女性,在男女地位不平等的封建世界,她们的光辉仍然能够透过时光,照到现在。如唯一女皇武则天,以女儿身掌管整个唐朝,功绩出色。古代文学作品中被人称道的典型人物花木兰,刚毅勇敢,闻名千古,响彻中外。但是也有一些女性

  • 曹操对阎行的归顺很欣喜,但为何就是没有太多存在感?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演义»这部书中,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笔墨介绍刘备军中的许多英雄好汉,对于曹操及其将士们的感情色彩则大多数是批评,而对于东吴的孙权则更是介绍的少之又少,所以在我们的印象中就留下了刘备军中就是英雄好汉,其余的两军则是奸佞小人的印象。但是实际上,天下各路英雄纷争,三人争夺天下霸权其实是很正常的,这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