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黄帝的真实身份是谁?为何如此受推崇呢?

黄帝的真实身份是谁?为何如此受推崇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722 更新时间:2023/12/4 19:45:23

五帝之首黄帝是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首领,被尊为“人文初祖”。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黄帝为什么叫黄帝?

司马迁笔下的黄帝是完完全全的人,而且,在司马迁看来,黄帝还是中华文明的始祖。我们知道黄帝叫姬轩辕,那么,反过来想一下,为什么姬轩辕的名号是黄帝呢?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中透露了信息:“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也就是说黄帝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有土这种属性的祥瑞征兆,因为土色为黄,所以他号称黄帝。

首先,“帝”这个字最早指代的是“上帝”。“上帝”一词并非舶来品,在先秦典籍里常常能看到“上帝”一词,有时候也称“帝”、“天帝”“昊天上帝”等等,上帝指的是先秦时期华夏民族信仰中的至上神,在典籍中,“上帝”常常和“上天”一起出现,上帝是天神中最高位阶的神,也是主宰人间一切的神。

往后历史发展演进中,由于五行观念的出现(最原始的“五行”并没有什么特殊神秘的地方,就是指金木水土火这五种自然物质及其自然属性),于是“帝”这个概念开始出现了分化,因此有了“五方帝”的说法。也就是说金木水火土这五种自然物质和东西南北中这五个方位一一对应起来,而有了东方青帝(属木)、西方白帝(属金)、北方黑帝(属水)、南方赤帝(属火。即炎帝,因为火的颜色是红)、中央黄帝(属土。因为土的颜色是黄,所以称黄帝),五帝异地,各守一方。而在这五方帝中,黄帝最尊,因为他居于中央的位置,只有他具有最高天帝的资格。五方帝都是天神,而不是人类。

再往后历史继续演进发展,天下的最高君王也可以以“帝”为称号,这个时期的“帝”可以指代“人王”,而不再仅仅是天神,比如夏、商两代的君王往往以“帝”为称号,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商纣王,他被称为帝辛。

再再往后历史发展到了战国时代,有一个叫邹衍的人提出了“五德终始说”,把最高天帝的黄帝和人王匹配起来,而放在夏商周之前。从此之后,人王的“五帝说”开始兴起,比如《荀子》这本书里就谈到了,可见,以荀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也渐渐认同了这个说法。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上古时代的人王姬轩辕才开始和“黄帝”这个名号“对号入座”了,所以我们在之前的《国史纵横001 关于五帝 我们有必要了解吗?》里才会说:“五帝中的每一个个体出现在先秦典籍中的时间很早,只是慢慢形成世系相继的体系,并冠以五帝的称号是在战国时期”

司马迁作为儒家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史家,肯定是认同这个说法的,所以才会说:“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所以姬轩辕被称为“黄帝”,用《吕氏春秋·应同》的话来说就是“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其色尚黄,是土的属性;其事则土,是指人的属性,黄帝所有功业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发展了农业,而农业和土地是息息相关的。

那么,为什么司马迁认为我们的始祖是黄帝,而不是其他人呢?因为司马迁认为是黄帝缔造了最早华夏族的核心,从黄帝开始有了民族融合,有了国家雏形,有了制度草创,有了农业大发展,有了物质和文化建设。这到底从何说起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黄帝所处时代的特点。

当时领导各部落的神农氏已经衰落,丧失了号令天下的权威,于是,为了争夺天下领导权,各部族之间互相攻战,干戈四起,民生凋敝,而神农氏却无能为力干叹息。所以,这是一个呼唤英雄崛起拯救世界的时代。如果在影视作品,出现了这样动乱的时代,一定会有美国队长、超人、蝙蝠侠、奥特曼之类的奇异存在出场,而在中国,在五千年前,那一场改变时代的大戏却是由黄帝揭开了大幕。

那么,黄帝要改变天下大乱的现状,他总要有点具体可操作性的做法吧。如何能制止目前的纷乱局势呢?那就是通过战争,只有战争,才能制止纷乱,实现天下的和平。战争与和平,从来就是一对密不可分的难兄难弟。这种做法就叫以战止争,战争只是手段,目的在于重建天下秩序。重建天下新秩序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天天坐在家里呼天抢地,和平是不会主动来和你握手的。所以各位,不要总认为战争就是邪恶的。

这个时候,心系天下的轩辕审时度势,开始通过战争来争取对各部族的领导权,重新安定天下秩序,解救苍生。他召集自己部族的人员、打造武器,整顿军备,亲自率领军队,不辞艰辛地去征讨那些不服从、不来朝见的天下各方部族。天下四方部族头领在黄帝的兵威震慑之下,纷纷都来归从。这告诉我们,“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一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局势发展真的会如此一帆风顺吗?当然不是,如果这样就实现了目标,那始祖也太好当了。

当时,各个部族中最为凶暴的是蚩尤。蚩尤在中国古代信仰中是“战神”的代名词。蚩尤是谁?他是上古时期九黎部族的首领。相传他的部族是以牛图腾和鸟图腾为主的。他的特点是性格暴烈,却骁勇善战。这种狠、牛、猛的角色谁敢招惹,谁招惹他,是给自己找不自在。

同时,炎帝也想进攻欺压其他部族。炎帝姓姜,至于叫什么就不清楚了。我们前面说过了,黄帝姓姬,是姬姓始祖,而炎帝就是姜姓始祖。炎帝和黄帝相对于蚩尤而言,都是地处西部的部族。炎帝发动战争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和黄帝争夺对天下各个部族的领导权。在中国古代信仰中,炎帝是农神、是医药界的祖师爷。我们说中华儿女都是炎黄子孙,就是认同炎帝和黄帝为华夏文化的共同始祖。

这个时期,黄帝的最大对手是蚩尤和炎帝。炎帝、黄帝和蚩尤都想通过战争来争夺领导权以号令天下。面对强劲的对手,黄帝就要制定战争策略,先打炎帝,还是蚩尤。黄帝最后决定先打败炎帝,和炎帝部落联合后再打击东部部族的蚩尤,这样才有可能打败强大的蚩尤。

黄帝跟炎帝的战争,史称阪泉之战。因为这场战争是在阪泉的郊野,双方军事力量进行的大战。阪泉在哪里,现在说不清楚。阪泉之战是中国古代历史中记载的最早的战争。《史记》在写到战争过程时有这样一句话:“教熊罴(pí)貔貅(pí xiū)貙(chū)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熊、罴、貔貅、貙虎,这些都是猛兽,难道是说黄帝驱使着禽兽和炎帝大战?那黄帝也太牛逼了吧。

显然不是,而是说,黄帝带领着以这些禽兽为图腾的部族和炎帝大战。所以,从这一点,再结合前面说的蚩尤部族的图腾,我们可以说,禽兽在万物有灵的早期崇拜时期是崇高的,是受人类崇拜的。阪泉大战,先后打了几仗,黄帝才征服炎帝,如愿得胜,但是并没有杀死炎帝,而是进行了两个部落的联盟,来共同打击蚩尤。

黄帝、炎帝和蚩尤的战争,史称涿鹿之战。涿鹿在今天河北张家口市。

蚩尤在这时发动很大的动乱。于是炎黄联盟后,又征调了其他各个部族的军队,在涿鹿郊野与蚩尤大战,几番恶战血战之后,终于打败了蚩尤部族,擒获并杀死了蚩尤。这样,各部族都尊奉黄帝做部族联盟的首领。所以说,黄帝通过战争的方式统一了各个部族,黄帝时期的部落联盟形态构成了最早华夏族的核心。

黄帝成为部族联盟首领之后,开始巡视天下。黄帝在逐鹿的山脚下建了都邑,他设置了左右大监,由他们监督各个部族,又任用四个部族领袖治理四方民众。这说明黄帝建立了早期国家的雏形,草创了制度。

黄帝通过观测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来制定历法,指导民众按照季节时令播种百谷,驯养鸟兽蚕虫,这告诉我们:在黄帝时代,农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他收取土石金玉以供民众使用。他顺应天地四时的规律,推测阴阳的变化,对民众讲解生死的道理,论述存与亡的原因,这是黄帝时期的物质和文化建设。他的身心耳目饱受辛劳,却能做到有节度地使用水、火、木材及各种财物。在史籍记载中,黄帝是一个典型的开明圣王,他爱民如子,德才兼备。

史记关于黄帝的最后归宿写到“黄帝崩,葬桥山”也就是黄帝死后,埋葬在桥山,司马迁告诉我们,黄帝是人,不是神,是人就会死。

司马迁为华夏文明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源头,而这个源头就是黄帝,他是人,在司马迁看来,历史是由人创造的,“人”才是历史的主体。而不是像西方那样,认为文明的源头是神。也这是中国历史传统特别关注人文、关心人事的一个特点,而这一点是和西方推崇神的传统是不同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出身状元郎的驸马,郑颢的一生过得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曾巩是状元吗,李白是状元吗,史上最强状元郎

    公主嫁给状元或者其他官员之子都被叫为下嫁,但其实考取功名之人不一定就愿意娶公主,一是因为公主的靠山是皇帝,“驸马”就已经是这个男人最大的“官职”,二是不管驸马有多大的才能,他们是不能被重用的,还可能影响家族;而能够考取功名的,大多是想要实现心中的抱负,入朝为官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

  • 东汉名将马援的一生有何作为?他死后被诬陷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东汉第一名将,魏征的最终下场,滇军抗日十大名将

    东汉开国功臣之一的马援,他在历史上的英雄气概为何后朝各代的建业男儿树立了一个英雄形象。相信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马援(公元前14年—公元49年),陕西扶风茂陵人,其先祖是战国时期赵国著名将领赵奢。因赵奢有功受封于马服君,因此其后代就以马氏为姓。马援的曾祖父马通因功封为重合侯,祖父马宾在汉宣帝朝任持节

  • 宇文化及弑君杀了杨广后 宇文化及为什么没有篡位登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杨广在游江南时,在宫中遭到宇文化及其部下的袭击和杀害。奇怪的是,宇文化及在杀死杨广后并没有接替他的位置,而是带领他的部下撤退到西部。那为什么宇文化及在弑君之后没有篡位呢?他为什么背叛皇帝?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杨广 与文化及首先要纠正的一点是,虽然隋炀帝在历史上的名声可谓恶臭和糟糕

  • 盘点秦昭襄王手下4大名臣,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昭襄王时期的名臣,秦昭襄王手下能臣,名臣

    秦昭襄王嬴稷,战国时期秦国国君,他是秦国历代君王中在位时间最长的,统治时间超过了前任的孝公、惠文王、武王的总和,也超过了后面孝文王、庄襄王的总和。秦昭襄王在政治军事诸方面都建立了卓越的功勋,可以说即使跟曾孙秦始皇相比,也能说得上是毫不逊色。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尤其是军事上的成

  • 汉献帝刘协:从继位开始,就注定要充当傀儡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如果刘备统一了天下会杀汉献帝吗,重生汉献帝刘协,我成了汉献帝刘协

    汉献帝刘协虽有治国之才,却生不逢时,命运多舛。刘协虽然是东汉的亡国之君,但是他既不昏庸,也不残暴,即使是这样他还是一生都在被挟持和被利用中度过,最后在逼迫下禅位于曹丕。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东汉末年,汉宫大乱,刘协被董卓强立登基,称汉献帝,可以说自继位开始,刘协就注

  • 战国时期,七国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两位君主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春秋战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战国七雄灭亡的顺序,战国时期七国位置现代

    战国时期,七国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两位君主分别是谁?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还是天子,但已名存实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 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

  • 古代的中了状元以后到底能当多大的官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796年,孟郊第三次赴京科考,这一年他已经46岁了。终于不负所望,在50岁之前登上了进士第,放榜之日大喜过望的孟郊写下生平第一首快诗《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那么在古代中了状元能当多大的官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

  • 在逍遥津一战后威震江东的张辽,在此扮演者什么样的角色?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中国历史上一个群星璀璨的时期三国时代,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不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青史留名的传奇人物都如同井喷一般出现,像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还是忠勇无双的关云长、亦或是人称“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的曹操,都是中国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人物。中国的老百姓对三国故事之所以那么熟悉

  • 孝德显皇后萨克达氏是什么结局?她的葬礼有多隆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咸丰帝的陵寝是位于河北遵化的定陵,定陵乃是东陵的一部分,同治五年(1866年)十二月竣工。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定陵中除了咸丰,还葬了一位女子,她19岁那年去世,已经死了15年,灵柩最终被安葬在定陵。她下葬时,慈禧太后本不愿出席,但恭亲王出面劝解,慈禧、慈安两位太后亲自下跪向

  • 王继勋:赵匡胤的小舅子,他为人有多残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故事里的主人公,是一个“食人魔”,他4年内残忍杀害食用数百名奴婢,恨他入骨的人数不胜数,可他却仗着自己是宋太祖的小舅子,多年来为所欲为,没人能治他,如此罪恶滔天的人,最后是怎样的结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他叫王继勋,是彰德节度使王饶之子,他还有一个“更响亮”的身份,那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