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匡胤兵变称帝如此轻松 期间就没有人站出来反抗吗

赵匡胤兵变称帝如此轻松 期间就没有人站出来反抗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144 更新时间:2023/12/16 6:29:59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匡胤兵变称帝,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自封为皇帝,建立北宋,赵匡胤为什么能轻易夺取江山?就没有人站出来反抗吗

周世宗柴荣可以算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一生争战四方,致力于统一天下,基本扫平当时的劲敌,为后来宋朝统一中国打好了坚实的基础。柴荣是五代时期难得的明君,但是因为太过于操劳了,在39岁时就英年早逝,留下7岁的小儿子柴宗训继承皇位。

柴荣作为一代明君,肯定也为他的儿子继位做了安排,防止有人会篡位。但是他偏偏看走了眼,到底怎么回事呢?

柴荣为了保住后周的江山,可谓是煞费苦心。无奈他的健康衰退得非常快,留给他安排后事的时间比较仓促。

从史书上来看,有两个人最有可能威胁到柴荣的统治。

一个是郭威的女婿,担任殿前都点检的张永德。当时的殿前都点检,掌握着禁军。而张永德不仅屡立战功,又是郭威的女婿。郭威没有儿子,本来很有可能会将皇位传给他的,但是偏偏郭威看不上张永德的出身,还认为他读书不多,缺乏智谋。

因此,柴荣上台后,总觉得张永德天天在自己身边,还掌握着禁卫军,感到是一个威胁。于是决定殿前都点检这个职位,应该改为由自己信得过的人来担任。

于是张永德就被柴荣安排到外地去了。改由义弟赵匡胤来填补他的空缺。

另外一个人就是郭威外甥的李重进,也是有可能夺位的人物。

就血脉上来说,柴荣实际上是郭威的义子,根本就没有血缘关系。所以郭威临死时,皇位继承人的选项中,作为外甥的李重进应该也在考虑之列。不过郭威明白,身在乱世中,想要王朝能长久生存,应该是有能者为王才对。为了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郭威选择了能力最佳的柴荣。在临死前,还专门找了李重进进入宫中,对他晓之以理,让他当着自己的面给柴荣行君主之礼,目的就要李重进死心塌地地辅佐柴荣。

后来,柴荣登基后,励精图治,的确能压住李重进。可要是柴荣病死了,他又会怎么样呢?

李重进担任着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手握重兵,如果日后作反,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柴荣在身体健康恶化的时候,极力削弱李重进的实力,慢慢将他调离了权力中心。

一边是削弱可能造反的人,另一边是安排可靠的托孤大臣。宰相范质就是首位托孤大臣,一个固执而忠心的大臣。后来,当赵匡胤登基后,范质就极力反对,愤怒地辞官而去。

侍卫亲军马步副都指挥使韩通也是柴荣选择的托孤大臣。韩通对柴荣是忠心耿耿,勇猛过人,但是智谋不足。赵匡胤在兵变之前,悄悄将他的大部分兵马收编了。到了赵匡胤造反时,韩通没有足够的人马进行抵抗,最终失败被杀。

另外,赵匡胤也是柴荣选定的托孤大臣。赵匡胤是柴荣的义弟,很有心计,跟将士们的关系非常好,深得结拜大哥柴荣的信任。可惜柴荣还是看走了眼。

柴荣死后,赵匡胤以托孤大臣的名义,执掌了兵权,将自己的亲信都安排在重要的位置上。而且赵匡胤为人极擅交际,和朝中大部分文武大臣的关系非常好。

当赵匡胤可见时机成熟后,假装让弟兄们推举他做了皇帝。也因为朝廷上基本都是自己人,所以也没有受到多少阻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魏开国三公”在历史上有哪些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历尽60年,出现了许多英雄猛将、名人奇事,华歆、钟繇、王朗为什么被称为“曹魏开国三公”?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黄初元年(220年),曹丕取代东汉登基为帝,三国之一的曹魏从此正式建立了。曹丕登基后封华歆为司徒、王朗为司空、贾诩为太尉。但因为贾诩当时年老多病,所以钟繇很快就取代贾

  • 历史上张叔夜的儿子是什么人?他们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在《荡寇志》中张叔夜之子张伯奋、张仲雄不仅生擒卢俊义还害死了鲁智深,可是出尽了风头。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荡寇志》虽是胡编乱造,但是张伯奋、张仲雄确有其人,而且也真是张叔夜的儿子,只可惜是不肖之子:跟着父亲张叔夜荡平梁山三十六盗(这就是他们生擒卢俊义、累死鲁智深的

  • 宋高宗赵构和宋太祖赵匡胤是什么关系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宋朝分为南宋北宋,从960年—1279年,一共历经18位皇帝,那么宋高宗赵构和宋太祖赵匡胤是什么关系?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北宋宋太祖赵匡胤(960年—976年)宋太宗赵匡义(976年—997年)宋真宗赵恒(997年—1022年)宋仁宗赵祯(1022年—1063年)宋英宗赵

  • 袁崇焕要杀毛文龙的原因是什么?该对他下手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毛文龙与袁崇焕都是明末时期的抗清名将,他们之间也有说不清的某种联系。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有人说正如“莫须有”的冤有头,债有主,袁崇焕所背负的骂名正来自毛文龙。只是,毛文龙并非秦桧。要让同样颇受争议的毛文龙来替袁崇焕背锅,这事还真有值得探讨的地方。一、毛文龙与毛家军毛文龙,明末驻守辽东的重要军事将领

  • 胡亥连自己的兄弟姐妹都杀了 胡亥为什么没有杀子婴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胡亥为什么没有杀子婴,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胡亥登基后亲自下手杀自己的兄弟姐妹,子婴为什么能逃脱一劫?胡亥为什么没有杀他?秦始皇病逝沙丘之后,中车府令赵高说服胡亥和李斯,密谋篡改始皇帝遗诏。以秦始皇的名义,下令长公子扶苏和蒙恬自杀,得到二人自杀的消息后。胡亥、赵高、李斯

  • 如果说胡亥杀兄弟是为了皇权 那么胡亥为什么要杀自己的姐妹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胡亥杀兄弟姐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都知道胡亥为巩固皇位杀了自己的22个兄弟,如果杀兄弟是为了皇权,那么杀生下的姐妹又是什么意思?关于秦朝的事情,可以说遗憾还是蛮多的。从赵高李斯篡改遗诏骗扶苏自杀开始,秦朝就没有一件顺心的事儿。其实小编很想知道,始皇帝在地府看

  • 三国时期都曾以少胜多打败曹魏得东吴武将是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的东吴将领让人熟知的只有四英杰,相比曹蜀的将领,名气并不大。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而要说起东吴将领中的智将,黄盖是要数第一个。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下,与孙刘联军对峙于赤壁,当时黄盖跟随周瑜与曹军于赤壁作战。为了战胜曹操,黄盖提出火攻战术,并亲自前往曹军诈

  • 诸葛亮和姜维都这么努力了 蜀汉为何还是逃脱不了灭亡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对姜维和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姜维和诸葛亮都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此拼命下,蜀汉的亡国命运为何还是救不回来?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而如此能力卓著的两代军政综合型能臣,竟然没有将蜀汉带出蜀中,没有挽回蜀汉被魏国灭亡的结局,让那些喜爱蜀汉势力,推崇诸葛孔

  • 历史上真实的陆绩是什么形象?曾是妇孺皆知的一代贤良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要对三国演义中的各位英雄排名,那我相信诸葛之流的名臣是排在首位的。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一、被一笔带过的知名太守在《三国演义》的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中,孙权继承孙策的政治遗产以据守江东,并大力招揽流落于江南一带的人才。其中便有一人名

  • 明朝功臣胡大海对明朝有何贡献?朱元璋为何要处死他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为了纪念那些战死将领,朱元璋决定在鸡笼山上建一座功臣庙。但由于诸将功劳大小不一,朱元璋把所有的将领(包括阵亡的和健在的)搞了个排序,用朱元璋的话说“死者像祀,生者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