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颜回是孔子最欣赏的学生,他的一生有何作为?

颜回是孔子最欣赏的学生,他的一生有何作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935 更新时间:2024/1/16 0:45:06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孔子最欣赏的学生颜回,为一生没有自己的建树?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句出自《论语雍也篇》的名言警句曾激励无数读书人,也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时代里颜回这样的心态是多么的可贵珍惜。而颜回作为孔子学生中年龄最小的一位,是如何成为孔门七十二之首的呢?而更让人奇怪的是,一直被孔子夸赞的得意门生颜回在这乱世里未能有自己的建树呢?

首先我们还是要了解一下颜回的生平经历。颜回十三岁即拜孔子为师,成为孔门中年龄最小的学生,其父颜路也是孔子的学生。颜回虽在最顽皮天真的年龄进入孔门,但却没有表现出同龄人应有的开朗和活泼。而面对这个内寡言的孩子,孔子的第一印象是:“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其实就是说孔子无论如何和小颜回说话,小颜回从不反驳他,像个笨孩子一样。

其实这里也隐隐透出孔子对颜回最初的态度,就是觉得这个孩子资质有限,中规中矩,并非是那种古灵精怪的小孩子。但很明显,往后日子的相处让孔子改变了对颜回的看法。

在长时间的相处后,孔子又一次说出他对颜回的看法,就是:“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这也是孔子多次观察颜回后得出的结论,就是这个孩子的举动可能看起来愚钝,但私下自己再思考一下,就会发现颜回不但懂他的意思,还能加上自己的思考,有点大智若愚的感觉。

其实看到这里,我们不难描绘出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的画像,他聪明,而且不是小聪明;他年龄小,但却不比其他学生幼稚;他来到孔子门下当学生,就有个学生样,而放弃了作为孩童本可以任性胡闹的权利。这种情况除了因为他尊重师长,恐怕也来自自己父亲的严厉管教。

从后世来看,颜回一生最大的成就是帮孔子编著“六经”,他不像爱在孔子面前显示自己能力的子贡,而是默默付出自己的心力,将其所有倾注到那些著作之中,而署名都归于自己的老师孔子,自己未能一以己之名留下任何作品。这也牵出我们今天要讨论的第二个问题,就是颜回既然是个有大智慧的人,为何在这个时代未能有所建树呢?

“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不改其乐”的颜回,内心到底有着怎样的苦涩和无奈,又承载了怎样的希望与期待。我们再次回到颜回十三岁那年,他拜入父亲的老师孔子门下,成为孔子眼中那个沉默寡言的颜回内心在想什么?

他的身边不再是同龄的玩伴,也不是家中慈爱的长辈,而是变成了同门师兄和严厉的老师,而另一方面,家庭的极度贫穷恐怕也早就使这个孩童过分早熟。来到这个地方,他没有任性、没有任何的反抗,而是迅速地融入这个集体,他或许会成为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但却再无法成为一个活泼调皮的孩子。

一方面是饱受现实的压力,一方面是父亲和他所带来的繁重礼法,颜回的早熟和早智或许很大程度来源于此。而孔子对颜回的表扬“不迁怒、不贰过”,是荣誉也是枷锁。这些非符合儒学仁德的表率,都深得孔子和其他同门的喜爱,而这自然也使得颜回成为了所谓的“道德标兵”,而一旦被认定为好学生,颜回能做的就是尽力维护这个形象。

而这些自律和坚持所来带来的代价,就是持续一生的兢兢业业,就是一辈子待在孔子身边维护这个形象,或许正因为此,他二十九岁,一夜白发,四十岁就重病离开了人世。除了那些短小的有关谦恭内敛的故事,他留给世界的只有呕心沥血为老师孔子整理的“六经”。

对于颜回来说,孔子不仅是老师,更像是一个父亲形象,他跟着孔子的时间远超和生父颜路相处的时间,孔子对他的赞赏和信任,对于

颜回来说,恐怕就是证明自我价值的唯一途径。而正因为此,颜回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儒家信仰和著作,不求任何物质回报也是可以被理解和接受的。

只是有时我在想,若是“因材施教”的孔子不仅看到了颜回的才智,也看到了他内心的疲累和挣扎,他会不会给颜回更多的自由和信心,会不会让这个孩子去感受世间更多的美好和温暖,让他的一生不只拥有老师和儒学…但这个问题永远没有答案。当我们隔着几千年的历史去看这对师生,我们很难对孔子提出更为苛刻的要求,毕竟他给予颜回的,是一生的信仰和尊严,而颜回用他的一生去回报他的老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何进在汉灵帝去世后,是如何结局宦官这个麻烦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何进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公元189年四月,汉灵帝刘宏驾崩,少帝刘辩继位。由于刘辩年幼不晓事,当时朝堂暂时由何太后垂帘听政,何太后的哥哥,大将军何进主持朝政,如此一来,皇权更加衰微。宦官和外戚为了取得控制皇权的特殊权力,他们的斗争日趋激烈,双方不惜采用一切手段,相

  • 能够与诸葛亮能力齐名的刘伯温,没有算到自己的结局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刘伯温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刘伯温,一个在历史上能够与诸葛亮齐名的能力,文韬武略足智多谋,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大才,他为朱元璋能够打下大明江山可是出了汗马功劳,是明朝的开朝功臣,人们都说他神机妙算能通古今,是位能够通晓天意的先知智者。因此也会有人发出疑问:你说他能

  • 三国时期刘备的儿子分别是什么结局?传位给刘禅的用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刘备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扶不起的阿斗是一个成语典故,比喻扶持不起来的人。阿斗,三国时期人物,原名刘禅(207~271年),刘备的儿子。在罗贯中《三国演义》小说的描写中,阿斗为人不思进取,只会整天玩乐,即使有诸葛亮(1

  • 侯君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为什么会卷入太子谋反案件?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对侯君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侯君集,男,汉族,约公元592年生,寿命52岁。属相鼠,星座约为处女座,陕西旬邑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参与太子造反,李世民亲自审问后哭了。《新唐书·列传十九》记载“承乾事觉,捕君集下狱。楚石告状,帝自临问,曰:我不欲令刀笔吏辱公。君

  • 宋度宗全皇后,她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对全皇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全皇后,女,汉族,约公元1243年生,寿命约36岁。属相兔,星座约为双鱼座,浙江绍兴人。南宋悲情皇后,宋亡后随儿皇帝押解元大都,结局比死还惨。《宋史·列传第二》记载“宋亡,从瀛国公入朝于燕京。后为尼正智寺而终。”1276年,南宋灭亡

  • 郭惠妃与朱元璋所生的三子二女,结局分别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建文四年(公元1402)六月,燕王朱棣率军抵达金川门下,负责驻守金川门的谷王朱橞和曹国公李景隆立即打开金川门,让朱棣率燕军进入京师,建文朝从此终结。谷王朱橞是朱元璋的十九子,他的生母是郭惠妃,郭惠妃是滁阳王郭子兴的亲生女儿,马皇后的义妹。郭子兴有两位夫人,都姓张,正室夫人张氏是郭天叙、郭天爵的生母,

  • 清代皇贵妃的存在,对后宫有哪些影响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皇贵妃作为皇帝的妾室中仅次于皇后的人,其中不乏某些皇贵妃,成为太子的生母或抚育过太子的人,她们的地位与身份,都非常的不一般。如果她们能够有政治舞台,那么就可能通过手中的权力来影响皇权,所以清朝的兴衰和此种政治,也是关系很大的,那清代皇贵妃对后宫会有哪些影响呢?皇贵妃在后宫家庭中的作用对于皇宫的婚姻来

  • 郗鉴与王羲之是什么关系?他是如何维持东晋稳定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对郗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郗鉴,男,汉族,公元269年生,寿命71岁。属相牛,星座约为巨蟹座,山东金乡人。他是王羲之的老丈人,爱子之切,这个举动感动得人直想哭。《晋书·列传第五十》记载“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 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

  • 在进行金钱与爵位赏赐的时候,赵匡义与李渊有何区别?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赵匡义的故事。“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这是《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四》中岳飞的一句话。岳飞说这句话的时候,还是没有看清宋朝君臣的普遍理念,更不知道宋朝不但文官爱钱,就连武将也爱钱如命:

  • 李承乾到底为什么会被废除太子之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揭开这个答案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李承乾!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李承乾是唐太宗的嫡长子,出生于公元619年,母亲是文德皇后长孙氏!因为李承乾出生于承乾殿,因此取名李承乾,不过还有一种说法是李承乾的名字是李渊给起的!有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李承乾8岁时,便被李世民立为太子,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