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中之战曹操最后选择放弃的原因是什么?

汉中之战曹操最后选择放弃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118 更新时间:2024/2/7 11:46:39

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之地,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发起了战争。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此战爆发于公元217年,结束于公元219年五月,战争持续近两年之久。由此,非常明显的是,汉中之战的持续时间,超过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战役。在汉中之战中,曹操和刘备两方都是名将云集。就刘备来说,参战将领主要有张飞、马超、赵云、黄忠法正黄权等。就曹操来说,参战将领主要有夏侯渊曹休、曹真、曹洪张郃徐晃郭淮等。

在结果上,对于汉中之战来说,是以曹操放弃汉中,也即刘备占领汉中之地为结束。值得注意的是,刘备是靠着曹操的主动撤退,这才拥有汉中之地的。那么,问题来了,汉中之战:曹操的兵力远超刘备,为何却主动放弃汉中呢?换而言之,曹操为何不在汉中之地坚守下去呢?

首先,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在汉中之战中,刘备和曹操双方的兵力差距十分明显。就刘备来说,因为刚刚夺取了益州之地,还没有完全消化和整合,至于镇守荆州的关羽,本来就是兵力有限,更不可能支援刘备攻打汉中。在此基础上,在汉中之战中,刘备的兵力不过数万人。对此,在笔者看来,此时的刘备,顶多只有1.5个州的地盘。

与此相对应的是,汉中之战爆发的时候,曹操拥有凉州、雍州、司州、兖州、徐州、青州、并州、幽州等州郡。至于荆州、扬州等州郡,也有部分地区被曹魏占据了。对于曹操来说,因为实力雄厚,得以在汉中之战中调集了至少10万大军。由此,在兵力上,曹操是占据非常明显的优势,也即至少是刘备一方的两倍。甚至只要曹操愿意,还能在汉中之地投入更多的兵马。

不过,到了公元219年,曹操却选择主动从汉中之地撤退,而且将该地区的百姓迁走。而这,意味着曹操主动放弃了汉中的争夺。对于曹操来说,在实力领先的背景下,却没有在汉中之地坚持下去。

众所周知,汉中是益州的咽喉。就蜀汉来说,一旦失去了汉中这一屏障,无疑是将自己的腹地暴露在敌人的打击之下了,这也是刘备在汉中之战中全力以赴的重要原因。所以,就曹操来说,只要能长期控制住汉中之地,无疑会给刘备带来非常大的压力,也即拥有了彻底消灭刘备势力的重要基础。对于眼光长远的曹操来说,不会不明白这一道理。

当然,曹操最终还是放弃了汉中之地,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三点。就第一点来说,则是因为在汉中之战中,曹操一方损失了夏侯渊、赵颙等将领。尤其是夏侯渊,原本是曹操的左膀右臂,负责镇守曹魏的汉中、关中、凉州等地。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不是在公元219年阵亡的话,那么,等到公元220年,曹丕称帝之后,夏侯渊或许能够成为曹魏的第一任大将军或者大司马。从这一角度来看,夏侯渊在曹魏的地位,是无人可以取代的。现在,因为夏侯渊的阵亡,这让曹操不得不亲自来到汉中之战的战场。虽然曹操年轻的时候,喜欢亲自率军征战,但是,等到曹魏建立之后,曹操因为年龄较大,已经难以适应这样的征战了。

当然,在汉中之战中,刘备一方的损失也比较大。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刘备一方也阵亡了吴兰、雷铜、任夔等将领。更为关键的是,刘备一方的前线兵力不足,这让后方的诸葛亮都为此焦虑不已。所以,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在汉中之战中,刘备一方的局势也不是很乐观。由此,如果曹操继续和刘备对峙下去的话,后者也可能突然崩溃的。所以,曹操放弃汉中,显然不完全是因为夏侯渊等将领的阵亡,也即还存在其他因素的影响。

就第二点来说,则是因为荆州关羽和东吴孙权的虎视眈眈,让曹操无法和刘备长期对峙。早在公元215年,孙权率军发动了逍遥津之战。逍遥津之战,指的是公元215年,曹魏将领张辽率领七千人迎击东吴的十万大军,先后两次大破东吴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虽然在这场战役中,孙权的10万大军,硬是被张辽的数百人击溃。但是,汉中之战爆发的时候,孙权一方已经修整完毕,具备了卷土重来的能力。毕竟,孙权对于合肥的执念,还是比较深的,这就好比刘备一定要夺取汉中之地一样。

同时,公元219年,汉中之战刚刚结束之后,镇守荆州的关羽,就发动了针对曹操的襄樊之战。按照介绍,东汉末年的襄樊之战,亦称为关羽北伐、襄樊战役或荆州争夺战,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部将关羽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兵,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的一次重要战役。

所以,非常明显的是,如果曹操将主力长期放在汉中之地的话,很可能会遭到关羽和孙权的同时进攻。换而言之,虽然曹操一方兵力众多,实力雄厚,但是,曹魏需要防守的地方,也比较多,这成为他选择放弃汉中的重要原因。对于曹操来说,如果在汉中投入太多的资源,这会导致襄樊、合肥等地出现防御空虚的情况。对于襄樊和合肥来说,一旦丢失的话,将会威胁到曹魏的腹地。

最后,就第三点来说,在汉中和刘备交战的时候,曹操大军的粮草主要是从关中地区运送过来的。虽然关中和汉中之间的距离不是太远,但是,因为中间隔着秦岭等山地,促使曹操大军在粮草运送上同样比较困难。由此,秦岭等山地的阻隔,让曹操坚持下去的投入也是越来越大。并且,在汉水之战中,黄忠和赵云,还抢夺了曹操大军的粮草。众所周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虽然曹操大军的数量,要超过刘备大军,但是,这也意味着曹操大军需要耗费更多的粮草。于是,在粮草供应紧张的背景下,曹操确实没有坚持下去的底气了。

因此,对于果断的曹操,选择在公元219年主动放弃汉中之地,这自然是及时止损了。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曹操继续坚持下去,不仅会带来更多的伤亡,还会让关羽和孙权偷袭襄樊、合肥等地。同年,在曹操放弃汉中之地后,刘备因此夺得汉中,这自然为蜀汉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曹操一生中最忌惮的四个人分别是谁?都是何态度?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人一生事业上要经历四个人,一生遇到的四个人视频,人的一生会遇到四个人

    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不是要无所畏惧,而是能够战胜恐惧。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曹操是奸雄、是枭雄,同时也是一位英雄,他的雄才大略,连尊刘贬曹者也不得不承认:在后汉三国年间,最厉害的人就是曹操,刘备给他当过跟班,孙权写表劝他称帝,结果还被他反讽。曹操很厉害,但他并不是无

  • 明太祖朱元璋之侄朱文正是何结局?为何会鞭打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文正之死,明太祖朱元璋的墓在哪里,朱文正的后代

    明朝洪武三年,朱元璋实行分封藩王的政策。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用朱元璋的话说:“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于是,朱元璋在大封功臣之前,一口气封了9位藩王。这9位藩王以秦王朱樉(朱元璋次子)年龄最大,当时有15岁;

  • 官渡之战时期的袁绍是什么实力?要远胜于曹操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官渡之战后袁绍实力,官渡之战袁绍有多强,官渡之战后袁绍兵力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南下的袁绍与曹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希望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文章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当时曹操手下将士听闻此事后,都认为袁绍强大无比,曹操无法战胜。但实际上,当时曹操已经占据了兖州、徐州与豫州等地,应该说是已经占据了河南地区了,而袁绍占据

  • 万寿公主与驸马郑颢之间发生过什么样的爱恨情仇?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驸马gl,历史上寿康公主耶律王子结局,郑颢与万寿公主的儿女

    状元和驸马这两个人物形象,一直是戏曲及影视剧中人们,津津乐道的创作原型。在古代,考取状元和迎娶公主这两件事情可以算得上是读书人最幸福的两件事情。但对中晚唐状元郑颢来说,他的一生并不完美。万寿公主(生卒年不详),本姓李氏,名字不详,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宣宗李忱的爱女,生母是元昭皇后晁氏,唐

  • 司马懿和诸葛亮实力旗鼓相当 两人的儿子差距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司马懿几个儿子中最厉害的是谁,郭奉孝跟诸葛亮谁厉害,庞统跟诸葛亮谁更聪明

    司马懿和诸葛亮作为旗鼓相当的对手,两人较量不是一次两次 ,在最后决战当中,诸葛亮被司马懿活活耗死,两人实力都那么强,那么双方的儿子实力差距有多大。很多人都不了解司马懿儿子和诸葛亮儿子,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如果单纯比较司马懿与诸葛亮的能力,则是诸葛亮全面领先于司马懿,比军事,诸葛亮略胜一

  • 才貌双绝的萧观音,为何会因为一首诗歌被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现代诗歌精选300首,萧观音皇后,萧观音绝命词

    萧观音,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第一任皇后,也是辽代的女诗人。她自幼容貌清丽,聪慧秀逸,个性内向纤柔,文采出众,精通诗词、音律,还弹得一手好琵琶,称为当时第一。她的传世作品虽然只有15首,却已在我国古代女性文学史上排得上位,在契丹族诸诗人中也是公认的第一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

  • 况钟有哪些事迹?为什么能与包拯和海瑞并称为三大青天?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包拯有什么英雄事迹,包拯的事迹简介,包拯的事迹有哪些

    在古代封建社会,如果朝廷官员足够的廉洁公正,不附权贵,铁面无私,并且敢于替百姓打抱,那这样的官员会被民间百姓叫做“青天大老爷”。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这样的官员很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包拯“包青天”和海瑞“海青天”。除了他们之外,其实还有个况钟“况青天”。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

  • 三国六十年有十一位皇帝 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我在三国当皇帝,历史上执政最短的皇帝是谁,三国之最强皇帝我是阿四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三国皇帝,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从曹丕篡汉到三家归晋,整个三国历史也就短短的60年时间,在这么短十几年里却出现了11位皇帝,其中扶不起的阿斗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而在位最短的皇帝又是谁曹丕公元220年,曹丕篡汉自立,登基为帝,国号魏,由此开启三国时代。自然的,他也就是三

  • 孙坚打仗连董卓都害怕 孙坚为什么还要投靠袁术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袁绍和袁术哪个强,袁术和袁绍谁势力大,孙坚是袁术的手下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孙坚和袁术,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孙坚被称为江东猛虎,打仗凶的连董卓都害怕,就这么厉害的一个人,为什么会投靠袁术,好像当年曹操也跟着袁术混过,只能说,袁氏家族当时太强了,天下人都在站队……江东猛虎孙文台孙坚是一个性格非常霸道的人,他的出身非常低,虽然自称是孙武后

  • 武则天临朝称制后,李敬业是如何反抗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弘是武则天杀的么,武则天因为那场政变退位,武则天后的下一个朝代

    李敬业,本名徐敬业,曹州离狐人,司空李勣之孙,梓州刺史李震之子。在武则天临朝称制后,勇敢地站了出来,打出了反抗武则天的旗帜。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高宗年间,由于唐高宗李治身体孱弱,经常头晕目眩,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朝政大事,于是就让皇后武则天协助处理朝政。即使唐高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