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羽水淹七军于禁为什么会投降 于禁真的贪生怕死吗

关羽水淹七军于禁为什么会投降 于禁真的贪生怕死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322 更新时间:2023/12/13 22:35:58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关羽于禁,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在三国历史中,按照诸葛亮的隆中对,关羽占据荆州,刘邦占据蜀中,双方可以两路北伐,攻击曹操

这一计划在刘备占据汉中之后几乎就开始在着手实行了。那一年,关羽和曹仁在樊城大战,曹操派于禁七军三万多人前去增援。

在这一场战役中,我们熟悉的是,关云长水淹七军,于禁贪生怕死投降了,而庞德则是大义凛然地英勇就义了。

对于于禁的投降,一直都为人所诟病,甚至最后于禁还因此被曹丕给气死。

这主要是因为于禁这个人一直都是奉公守法,治军严谨,从来不会犯错。为了稳住军心,他甚至可以攻打自己人的部队;为了维护军纪,他也可以亲手处死自己的朋友。

一个从来不会犯错、忠心耿耿的人突然变节投降,这种反差实在是太大;再加上当时庞德视死如归的样子,两相对比,于禁的形象立马从高高在上跌入地狱深渊,不得不为人所诟病。

但是,于禁真的是因为贪生怕死才投降的吗?

作为一个原则至上、法纪至上的人,应该很清楚,自己如果是因为贪生怕死才投降,所需要承受的后果会有多么严重。不仅仅他的爵位会被剥夺,甚至就连他的家族都会受到牵连。但是,于禁被送回魏国之后,虽然被曹丕给气死,但是曹丕还是让他的儿子继承了他的爵位。

从这里来看,于禁应该是因为某些不得已的原因才投降的。只不过,这一场战役的失败需要有人来承担责任。而刚刚登基的曹丕也需要通过这个事情来为自己树立威望,而于禁就成了那一个替罪羊。

那么于禁究竟是为何而投降的呢?

前面说过,于禁带来的大军有三万多人。在关羽水淹七军之后,被关羽俘虏的魏国士兵也有三万人。对这三万人,关羽也没有把他们杀了,而是把他们送往后方的江陵。此时的关羽正处于进攻时期,就连后方的军队都被他调往前线,他又怎么可能放心地把这三万人的俘虏送往后方。

而且,关羽本身的军粮也就刚刚够自己军队吃,如今多了这三万俘虏,还得考虑他们的吃饭问题。(至于于禁他们带来的粮草,早就被大水冲没了。)

为了养活着三万俘虏,关于不得不“擅取湘关米”。而“湘关”当时属于东吴的地盘,关羽擅自“借粮”,这自然而然地就成了东吴讨伐关羽的借口。两线夹击之下,才促使了关羽的失败。

作为一军主帅,关羽怎么可能会犯这种低级错误,给自己的大后方留下隐患呢?

最大的可能就是这三万人,包括于禁在内的将领,他都无法对他们下杀手。至于原因,估计就得从于禁身上找了。

处置俘虏一般有三种方式:全部处死;让他们变成自己人;关押。

关羽熟读《春秋》,讲究仁义,这三万人已经被他俘虏,砍一两个人杀鸡儆猴还说得过去,如果要把他们全部处死,这又违背了他的道德底线。而且刘备的政治口号也是“仁义”,如果关羽杀了这三万人,只会让魏国的士兵和百姓感到失望和害怕。将来攻入魏国,还有谁敢投降。所以,第一个方式,关羽是做不到的。

于禁是一个治军严谨之人,在治军过程中,他的部下一旦犯了事,都会被他严厉处置。在他的长期威严之下,关羽要收服这三万士兵,还是有些难度的。而且关羽也知道于禁的治军手段,如果不能真正收服于禁,这三万人估计也是无法真正收服的。

当然,有人认为只要杀了于禁,那这三万士卒的心理防线就可以不攻自破了。这一点,关羽心里清楚,于禁心里也清楚。所以,于禁决定来个釜底抽薪,只要他投降了,关羽就没有任何杀他的理由了。只要他不死,又不真正加入关羽的阵营,关羽就无法真正收服这三万人。相反,这三万人还会成为关羽军中的一根刺,如鲠在喉,想拔又拔不掉。

所以,此刻的关羽也是骑虎难下,他只能选择最不愿意选择的方式,那就是关押。

对于禁来说,他确实是投降了,但绝对不是贪生怕死,而是危机之下的无奈之举,而这一举动也保住了魏国三万精锐和将领。曹丕称帝后,投降的将领中有一个叫做朱灵的,他也没被曹丕秋后算账,反而步步高升,官至后将军,被封为高唐侯。

曹丕为了自己的帝位,把于禁当成了替罪羊,面对九泉之下的于禁,他真的欠于禁一个道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关羽临死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关羽为何放弃最后救命稻草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关羽之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前面的文章中小编讲到关羽失荆州后本来想立即止损把它抢回来的,可是兵败如山倒,谁也挡不住,因为傅士仁和糜芳的叛变,关羽损兵折将,只能带着身边的亲信关平,周仓等一千多人逃跑,沿着三界冢、盖溪庙、断头山败退到二龙穿江的麦城。暂时屯兵在那里,以

  • 海瑞在官场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他是如何存活下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海瑞在官场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们都知道明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党争最严重的朝代之一。在明朝后期的官员中,如果不站队,在仕途上可能难有作为。因为加入某个集团,然后通过互相帮助,分得一杯羹可以说已经成为官场的常态。但是在这段明朝历史中,

  • 解析大唐房遗爱谋反案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房遗爱,是唐代著名大臣房玄龄的第二个儿子,他的妻子是唐太宗的第十七个女儿高阳公主。他娶了高阳公主后,深受器重,曾担任太府卿、散骑常侍,之后被封为右卫将军,之后随着唐太宗出征,由此看出房遗爱深受太宗喜爱。房遗爱剧照房玄龄死后,按照规定由房遗爱的兄长继承银青光禄大夫,但是高阳公主要挟,想让自己的驸马继承

  • 温峤娶妻 温峤如何巧妙的把表妹骗上"床"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温峤别名温泰真、温太真,东晋名将,今山西祁县人。是东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生于公元288年即为西晋太康九年。他是温襜和曹魏司空崔林孙女崔氏的儿子。温峤一生为东晋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军事将领,关于温峤,在晋书温峤传有关于他比较完整的介绍。晋书温峤传中,温峤十七岁的时候进入官

  • 高澄与高湛高洋的关系怎样 关系好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高澄是东魏权臣,自幼聪明过人,很是机灵,对政事颇有见解,对答入流深得其父高欢喜爱,因此从小便跟随其父在朝为政。高澄广纳贤人,惩治贪官,整顿制度使其迅速确定权威。文武双全的高澄在其父逝世后很快掌控东魏大权,可惜在登基之前便被杀害。公元521年,高澄出生,为高欢正妻所出。不过十岁便因才智过人被其父立为

  • 诸葛亮后代隐居村子日本军队进去就没出来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八卦村是三国传奇人物诸葛亮后裔的主要聚居地。村里建筑格局按“八阵图”样式布列,是国内仅有、独一无二的古文化村落。因与诸葛亮有直接关联,从而吸引了很多的游客到访。诸葛八卦村一带地形如锅底,中间低平,四周渐高。四方来水,汇聚锅底,形成一口池塘,这就是钟池。钟池是诸葛八卦村的核心所在,也是布列“八阵图

  • 什么是墨刑?上官婉儿遭受刑罚后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上官婉儿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墨刑”又称黥刑、黵刑、刺字,即在脸上或其他部位刺字。墨刑属于上古五刑之一(上古五刑:墨、劓、剕、宫、大辟),乃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肉刑。上官婉儿受“墨刑”之后,为了遮掩痕迹,逐在额头伤痕处刺了一朵红梅,最终形成了风靡

  • 道光皇帝的残疾是怎么来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道光皇帝的残疾是怎么来的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在清代的帝王中,太祖太宗的功绩最大,但当时仍在关外,所以的知名度远不及关内的皇帝,到了康熙、雍正时期,内修政治,外御强敌,清朝才真正强大起来,乾隆坐享其成,虽然有功绩,但败笔更多。清朝从嘉庆时期开始没落,到了道光时期,鸦片战争彻底

  • 从木匠到当朝工部尚书:徐杲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中国工匠的地位,自秦汉大一统王朝建立以来,总体是呈直线下降趋势的。先秦时像公输班那样的大匠还能受到诸侯国君的礼遇,从蒙元开始,匠人们却落得连人身自由都无法保障的地步。明朝定鼎后继续沿袭了蒙元野蛮落后的匠户制度,使得工匠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受到进一步压制。不过这种情况也并非绝对,例如嘉靖皇帝在位期间

  • 夏侯霸一生有何战绩?他的投降为蜀汉带来了什么好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夏侯霸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从曹爽手中夺得了曹魏的军政大权,在此之后,司马懿违背了自己的诺言,他直接诛杀了大将军曹爽,而曹爽的表弟,夏侯霸的堂侄夏侯玄则被司马懿从前线召回了京城,并且让郭淮代替了夏侯玄的位置。夏侯霸素来与郭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