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从木匠到当朝工部尚书:徐杲经历了什么?

从木匠到当朝工部尚书:徐杲经历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577 更新时间:2023/12/31 15:37:36

古代中国工匠的地位,自秦汉大一统朝建立以来,总体是呈直线下降趋势的。先秦时像公输班那样的大匠还能受到诸侯国君的礼遇,从蒙元开始,匠人们却落得连人身自由都无法保障的地步。明朝定鼎后继续沿袭了蒙元野蛮落后的匠户制度,使得工匠们的创造性积极性受到进一步压制。不过这种情况也并非绝对,例如嘉靖皇帝在位期间,就一位木匠因为宫室营建之事受到了皇帝本人的青睐,从而青云直上,不仅跻身朝堂,而且晋升到了工部尚书的高位,这在整个明朝都是绝无仅有的。

这个幸运儿叫杲,本是扬州匠户出身,其家传绝技主要是木工中的所谓“大木作”,也就是木构建州的设计与施工,他自幼聪颖,不仅尽得祖传技艺而且有所生发,嘉靖后期,朝廷诏令天下能工巧匠齐集京师,为重修皇城三大殿献计献策。因为嘉靖三十六年的时候,紫禁城里的奉天、华盖、谨身三座核心殿宇、连同其他一些附属建筑,都在一次大雷击引发的火灾中被全部焚毁,作为朝廷的门面自然需要全盘恢复,但这项举国瞩目的工程却面临着很多实际困难。

首先自然是缺钱,明朝的财政危机此时已经越演越烈,朝廷的日用度都已经十分吃紧,再加上嘉靖皇帝沉迷于修仙问道,耗费了大量资财在这上面,要挤出一大笔费用整修宫室十分困难。这还不算,工程方面遇到的难题是这样规模的殿堂需要大量优质木料,特别是支撑大殿的柱子,更是非数百年的巨型楠木不可,而当时这样的木料在大明境内很难再找到,即使某些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还有遗存,其开采和运输的成本之高也让人难以承受。

财政匮乏的问题不是工匠能解决的,但是关于大殿所用的梁柱问题却被徐杲等大匠设法解决了,那就是“积木为柱法”。简单来说,就是将小块木料用榫卯、包镶等方式拼接在一起,外观看起来浑然一体,不仅费用节省了一大截,还增加了柱子的承重能力。用这种办法不仅重修成了三大殿,还为皇帝当时居住的西苑增建了很多大型宫室,受到朝野一致赞誉,更是讨得了嘉靖的欢心,让其破格提拔徐杲主管工部,从而让一个木匠实现了梦幻般的飞跃。

在明朝诸帝中,嘉靖素以刻薄寡恩而著称,而且极度自私自利。不过他的优点在于拥有超强的权术手腕,能够将朝臣玩弄于股掌之上,而且敢于破格用人,这才给了徐杲这一难得的机遇。不过这种殊遇对徐杲也不一定就是好事,他执掌工部后着力提升下属效率,推动诸项大型工程项目进展,触犯了很多官宦世家的利益。嘉靖在位时,还能护着他,换了隆庆帝登基后,他就在朝臣攻讦下以贪腐的罪名下狱,这个“工匠尚书”从此在朝堂消失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夏侯霸一生有何战绩?他的投降为蜀汉带来了什么好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夏侯霸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从曹爽手中夺得了曹魏的军政大权,在此之后,司马懿违背了自己的诺言,他直接诛杀了大将军曹爽,而曹爽的表弟,夏侯霸的堂侄夏侯玄则被司马懿从前线召回了京城,并且让郭淮代替了夏侯玄的位置。夏侯霸素来与郭淮

  • 在三国正史中,能算得上顶级名将的分别是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三国顶级名将。想必大家都看过《三国演义》这本书,并且这本书还被列为我们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国里面更是塑造了很多英雄人物,在战场上面对敌人,勇猛过人。但是三国演义毕竟是由三国正史改编成的小说,所以三国演义里的内容不是完全真实。那么在三国正史中,能真正做到临阵杀敌

  • 昭成皇后慕容氏:拓跋什翼犍的皇后,为他操持宫内事务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拓跋什翼犍是十六国时期代国的国君,他也是北魏皇帝们的先祖,代国可以说是北魏王朝的前身。拓跋珪建立北魏后,追谥拓跋什翼犍为昭成皇帝,庙号高祖,他的妻子慕容氏也追谥为昭成皇后。下面就着重介绍一下昭成皇后慕容氏的故事。昭成皇后,复姓慕容,鲜卑族,昌黎郡大棘城人。慕容氏出生于前燕宗室,她的父亲是前燕文明地慕

  • 如果换成刘封接班,蜀汉会是怎样的情景?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要说绝大多数人最熟悉的中国古代历史阶段,非汉末三国莫属。由于经典小说《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以及数不清的传统戏文、评书等民间文艺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在中国可谓妇孺皆知,甚至对整个东亚文明圈中的各国人民来说都是耳熟能详。到了今天的网络时代,各种三国类的游戏和影视剧的出现,再次在世界范围

  • 朱元璋为什么要分封藩王 朱元璋又是怎么防止他们造反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元璋分封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分封制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周朝和西晋的灭亡,就是因为分封制。然而在朱元璋看来,宋朝和元朝之所以灭亡,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实行分封制。他还说道: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

  • 王缙:大诗人王维的弟弟,也是唐朝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唐诗”作为唐代文化的代表、盛世风华的象征,被公认为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巅峰,与之前的“汉赋”、之后的“宋词”、“元曲”一样,都是所谓“一代之文学”,后来各代虽然也有不逊于唐诗的佳作,但那只不过是某些天才灵感的迸发、而非诗歌精神的突破和重塑。唐诗能有这样让人惊艳的表现,与此时集中出现的众多诗坛名家有关

  • 历史上陈登的才谋如何?弃刘备归曹操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陈登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后汉三国时期,有这么一位能人。在刘备眼里,他是天字第一号人才,刘备在他眼里,是第五个可敬对象。但是这位能人最后还是弃刘备而投曹操,刘备对此耿耿于怀,多年以后还念念不忘。这位能人二十五岁就当了县长,后来更是成了两次击败孙权的一代名将,被曹操

  • 张义潮是如何收复河西十一州的?将义军传给张淮深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张义潮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自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政权持续衰微,吐蕃于是趁机攻掠河西诸州,而唐朝对此已是鞭长莫及。唐朝末期,沙州张义潮散尽家财、建归义军,先后收复河西十一州,开拓疆土四千余里,使河西之地重归大唐版图,堪称壮举。然而,张义潮之后归义军却迅速衰败,

  • 汉明帝刘庄:东汉第二任皇帝,以苛察严厉著称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汉明帝刘庄是重建汉室的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汉王朝的第二任皇帝,他在后世最广为人知的是所谓“夜梦金人、遣使求法”的神迹、引发了白马驮经、佛教东传之事,从而深深影响了此后两千年中国的宗教、哲学、社会习俗的变化与发展。当然这个事件的真实性一直饱受质疑,其实早在西汉中晚期就有了佛教徒在中国活动的迹象,而整个两

  • 完颜陈和尚:金末第一名将,结局悲壮殉国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说女真人建立的金朝是踩在契丹人的辽国尸骸上崛起的话,那么横扫欧亚的蒙古帝国就是在摧毁金朝之后,才积聚起一飞冲天的实力的。在金朝建立之初,从白山黑水艰苦的渔猎生活中锤炼出钢筋铁骨的女真战士,曾拥有整个东亚范围内最强大的战斗力,他们吞辽灭宋、横行天下,铸就了所谓“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赫赫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