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道光皇帝的残疾是怎么来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道光皇帝的残疾是怎么来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92 更新时间:2024/1/16 15:03:42

道光皇帝的残疾是怎么来的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

在清代的帝王中,太祖太宗的功绩最大,但当时仍在关外,所以的知名度远不及关内的皇帝,到了康熙雍正时期,内修政治,外御强敌,清朝才真正强大起来,乾隆坐享其成,虽然有功绩,但败笔更多。清朝从嘉庆时期开始没落,到了道光时期,鸦片战争彻底让清朝感受到失败。道光之后的皇帝,是咸丰,也就是本文的主角,道光皇帝是清朝较为自卑的皇帝,他略有残疾,并且对此十分在意,生怕被人不尊重自己,有个大臣说错了一个字,被贬官发配。

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的知名度远不及他的庶妻慈禧,主要是因为咸丰去世的早,31岁就去世了。在咸丰出生前,道光有3个儿子,夭折了两个,只剩下大阿哥奕纬,但奕纬不成才,最终被道光教训时失手踢死。道光在感叹自己没有儿子的时候,咸丰出生了,所以咸丰从出生起,就得到了父亲道光的宠爱。

清朝人以马上知天下,咸丰是个早产儿(早产了近2个月),能活下已经不容易,所以他体弱多病。据《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记载,咸丰10岁丧母,五弟奕誴、六弟奕訢(恭亲王)出生后,咸丰为了获得父亲的重视,勤学苦练,为了练习骑马射箭,不小心从马上跌落,导致坠马腿残,在上驷院正骨治疗后,仍然略有残疾,走路和其他人不同。虽然别人都不敢议论此事,但对咸丰的内心影响还是很大的。

道光去世后,传给为奕詝,年号咸丰,所以人们普遍称奕詝为咸丰,咸丰20岁继位,和清朝历代帝王相比,咸丰不算是一位明君。他登基之初,仅希望通过改革,来挽救大清朝的败局,但当时外有强敌环伺,内有太平天国,再加上大清朝积重难返,已经跟不上世界发展潮流,所以咸丰也没有太大的作为。但作为皇帝,因为小时候坠马身残的原因,导致道光对自己的身体非常自卑。

封建社会注重礼仪,尤其是大臣面见皇帝时,“步趋”、“拍袖”“叩头”等仪礼非常复杂,但遇到紧急情况,可以简化,一般皇帝也不怪罪。咸丰则不同,不管多么紧急,这些仪礼都不能省略,若有大臣不能完成御前礼节,轻则斥责,重则贬官问罪。这主要源于咸丰帝对自己的国度不自信,他把大臣对自己的尊重看得十分重要。曾国藩也曾评价咸丰,过于注重小节。

有一位大臣,名叫德兴阿,来自满洲正黄旗,在太平军攻打扬州时,德兴阿带领八旗士兵,血战太平军,立下赫赫战功。他和咸丰同龄,素来和咸丰关系较好,但有一次,因为他把“礼节”二字,说成“仪礼”,让咸丰大怒不已,因为咸丰的名字是奕詝,“仪”和“奕”同音,德兴阿就因为说错这一个字,没有避讳皇帝的名字,导致被贬官,发配到西北充军。最终因为太平天国势大,咸丰才重新用德兴阿。可见,咸丰帝对自己信任的大臣,都如此在意“尊重”,若是其他臣子,恐怕更会吹毛求疵。

小编认为:咸丰帝的谨慎,或者说他的自卑,主要源自他小时候坠马致残的经历,这种“残疾”在一个“九五之尊”的皇帝身上,让咸丰无法正视自己,所以对细节和别人对他的尊重非常看重。咸丰帝即位之初,也曾经短暂地勤政爱民,立志改革,但随着内忧外患不断袭来,他逐渐变得消极堕落,最终在清朝帝王中,评价不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从木匠到当朝工部尚书:徐杲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中国工匠的地位,自秦汉大一统王朝建立以来,总体是呈直线下降趋势的。先秦时像公输班那样的大匠还能受到诸侯国君的礼遇,从蒙元开始,匠人们却落得连人身自由都无法保障的地步。明朝定鼎后继续沿袭了蒙元野蛮落后的匠户制度,使得工匠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受到进一步压制。不过这种情况也并非绝对,例如嘉靖皇帝在位期间

  • 夏侯霸一生有何战绩?他的投降为蜀汉带来了什么好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夏侯霸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从曹爽手中夺得了曹魏的军政大权,在此之后,司马懿违背了自己的诺言,他直接诛杀了大将军曹爽,而曹爽的表弟,夏侯霸的堂侄夏侯玄则被司马懿从前线召回了京城,并且让郭淮代替了夏侯玄的位置。夏侯霸素来与郭淮

  • 在三国正史中,能算得上顶级名将的分别是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三国顶级名将。想必大家都看过《三国演义》这本书,并且这本书还被列为我们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国里面更是塑造了很多英雄人物,在战场上面对敌人,勇猛过人。但是三国演义毕竟是由三国正史改编成的小说,所以三国演义里的内容不是完全真实。那么在三国正史中,能真正做到临阵杀敌

  • 昭成皇后慕容氏:拓跋什翼犍的皇后,为他操持宫内事务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拓跋什翼犍是十六国时期代国的国君,他也是北魏皇帝们的先祖,代国可以说是北魏王朝的前身。拓跋珪建立北魏后,追谥拓跋什翼犍为昭成皇帝,庙号高祖,他的妻子慕容氏也追谥为昭成皇后。下面就着重介绍一下昭成皇后慕容氏的故事。昭成皇后,复姓慕容,鲜卑族,昌黎郡大棘城人。慕容氏出生于前燕宗室,她的父亲是前燕文明地慕

  • 如果换成刘封接班,蜀汉会是怎样的情景?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要说绝大多数人最熟悉的中国古代历史阶段,非汉末三国莫属。由于经典小说《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以及数不清的传统戏文、评书等民间文艺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在中国可谓妇孺皆知,甚至对整个东亚文明圈中的各国人民来说都是耳熟能详。到了今天的网络时代,各种三国类的游戏和影视剧的出现,再次在世界范围

  • 朱元璋为什么要分封藩王 朱元璋又是怎么防止他们造反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元璋分封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分封制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周朝和西晋的灭亡,就是因为分封制。然而在朱元璋看来,宋朝和元朝之所以灭亡,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实行分封制。他还说道: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

  • 王缙:大诗人王维的弟弟,也是唐朝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唐诗”作为唐代文化的代表、盛世风华的象征,被公认为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巅峰,与之前的“汉赋”、之后的“宋词”、“元曲”一样,都是所谓“一代之文学”,后来各代虽然也有不逊于唐诗的佳作,但那只不过是某些天才灵感的迸发、而非诗歌精神的突破和重塑。唐诗能有这样让人惊艳的表现,与此时集中出现的众多诗坛名家有关

  • 历史上陈登的才谋如何?弃刘备归曹操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陈登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后汉三国时期,有这么一位能人。在刘备眼里,他是天字第一号人才,刘备在他眼里,是第五个可敬对象。但是这位能人最后还是弃刘备而投曹操,刘备对此耿耿于怀,多年以后还念念不忘。这位能人二十五岁就当了县长,后来更是成了两次击败孙权的一代名将,被曹操

  • 张义潮是如何收复河西十一州的?将义军传给张淮深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张义潮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自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政权持续衰微,吐蕃于是趁机攻掠河西诸州,而唐朝对此已是鞭长莫及。唐朝末期,沙州张义潮散尽家财、建归义军,先后收复河西十一州,开拓疆土四千余里,使河西之地重归大唐版图,堪称壮举。然而,张义潮之后归义军却迅速衰败,

  • 汉明帝刘庄:东汉第二任皇帝,以苛察严厉著称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汉明帝刘庄是重建汉室的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汉王朝的第二任皇帝,他在后世最广为人知的是所谓“夜梦金人、遣使求法”的神迹、引发了白马驮经、佛教东传之事,从而深深影响了此后两千年中国的宗教、哲学、社会习俗的变化与发展。当然这个事件的真实性一直饱受质疑,其实早在西汉中晚期就有了佛教徒在中国活动的迹象,而整个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