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明最贤良的皇后:诚孝张皇后的一生有多传奇?

大明最贤良的皇后:诚孝张皇后的一生有多传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361 更新时间:2024/1/24 14:21:06

在明朝时期,有一位皇后十分贤良,她辅佐3三位皇帝开创盛世,被称为“女中舜”,她就是诚孝张皇后。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她的家世算不上多么高贵,明朝时期为了避免外戚权力过大,所以皇帝的子孙在选妃时,都会选一些家世一般的女子。于是她在1395年嫁给了丈夫朱高炽,当时他们还只是世子与世子妃。自从朱棣夺得皇位后,就将自己的儿子立为了太子,而她则成为了太子妃。史书上关于张氏的记载,都是说她是一位贤良温顺,识大体懂礼仪的女子,成婚之后不仅能辅佐自己的丈夫,更让自己的公公婆婆满意。很多人应该知道,朱高炽本人非常肥胖,连走路都是问题,因此朱棣不止一次的想要将其废位,但是看在儿媳的面子上又打消的这样的念头。

1424年,朱棣重病离世,她的丈夫顺利继承了皇位,史称“明仁宗”。而她则成为了张皇后,两人的儿子朱瞻基当上了太子。明仁宗是一位极其仁厚、善良、勤奋的皇帝,登基后为国事烦忧,而张皇后总是陪在身旁。在这一时期,明朝采取了“修养”的策略,使得饱受战争的百姓得以恢复,也为之后的昌盛打下了基础。

只可惜,这位以“仁爱”而出名的皇帝却十分短命,1425年,称帝仅仅9个月明仁宗突然暴毙,享年47岁。张皇悲伤不已,但是此时朝堂上的局势只能让她快速坚强起来。

就在这一年,太子朱瞻基继承皇位,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明宣宗”,随后张氏被尊为了张太后。明宣宗对自己的母亲张氏十分尊敬,他知道父亲在世时,母亲总在一旁辅佐,所以在处理军国大事中也经常会询问母亲的意见。按理说后宫女子不得干预政事,张皇后虽然可以插手朝政,但是数年来一直恪守自己的本分,她一心只想帮助儿子稳固江山,并不为自己谋求什么。

明宣宗继位后,听从张太后的话,善用忠诚、正派的官员,考察百姓的实情,让百姓安居乐业,并且严控宦官、外戚的权力,避免他们权力过大。在张太后的辅佐下,大明的国土上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四海之内安宁祥泰,后人将这一时期称为“仁宣盛世”。

明宣宗深知母亲的用心良苦,于是对自己的母亲十分孝顺,不管是日常起居还是出游赴宴,但凡是母亲喜爱的,皇帝都会优先献给自己的母亲。但是没想到,这位皇帝也很短命,在位仅仅10年,在38岁的时候驾崩。

儿子的离世让张太后几乎流尽了眼泪,但是她身上还肩负着大明的江山,她只好继续前进。随后,年仅9岁的朱祁镇登基,也就是后世知道的“明英宗”,而张氏则成为了太皇天后。明英宗过于年幼,朝堂上下都十分担忧,于是有不少大臣请求有经验、有威望的张氏可以垂帘听政,真正掌控大明的江山。但是她听后却说:“毋坏祖宗法。第悉罢一切不急务。”表示自己不愿意破坏祖制,只愿意辅佐幼帝。

张太皇太后思虑再三,从朝堂亲自任命了5位辅政大臣,与他们五人一起商量军国大事,并且教导幼帝要以礼对待他们。这五位大臣得到张太后的任命都十分感激,并且发誓要尽心尽力辅佐幼帝。就这样,幼帝登基后,大明的国势反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除了朝堂上的动向,后宫中也是张太皇太后需要多加留意的地方。当时皇帝身边的太监王振,凭借着皇帝的宠爱,多次对内阁的事情指手画脚,妄图干预朝政。这件事情被张太后之后,张氏十分担心出现宦官霍乱朝政的事情,于是下令严惩这名太监。

但是当张太皇太后要处死该太监的时候,皇帝和辅政大臣都来求情,无奈之下,太后只好放过他,让他以后都不得干政。在《明史》中也曾记载了:“以故王振虽宠于帝,终太后世不敢专大政。”也就是说,直到太后去世,这名太监都不敢再出现在朝政上。

张太后为了大明的江山,为了朱家祖孙3代耗尽了自己全部的心血,1442年,张氏对自己孙儿万般叮嘱并且留下遗诏后就撒手人寰。这位在后位上坚守了18年的传奇女子,终于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可惜的是,在她去世之后,太监王振再次兴风作浪,使得大明差点就此灭国。如果她得知这件事,不知道会不会后悔自己的仁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璋麾下三大文臣,最后分别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汉末三国时期的地方诸侯,刘表和刘璋是不可忽视的人物。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相比起刘表,刘璋饱受后世诟病,认为他昏聩无能,然而这样的评价并不完全公允。史学家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之时,曾引用张璠的评价:“刘璋愚弱而守善言,斯亦宋襄公、徐偃王之徒,未为无道之主也。”这句话可谓一

  • 许褚大战马超时,为什么要脱光上衣呢?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许褚大战马超时脱光上衣,这是为什么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场战斗发生在刘备得诸葛亮不久,刘备那方势力逐渐雄起之时。公元211年,马超率军与曹操交战。马超是英武之人,亦是经常打胜仗之人,不免心生狂妄,自想生擒曹操。可曹操岂是平庸之辈?曹操乃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更有大的格局与

  • 在古代清朝乾隆皇帝的一天需要做些什么?是如何度过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中国古代历史上共有408位皇帝,他们站在金字塔的顶端,享受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且过着富丽堂皇的生活。可能是当皇帝的诱惑力太大,所以历史上发生过不少谋朝

  • 强人之祖 乾坤巨擎——由曹操谈中国的强人现象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以儒家纲常“忠孝节义”为钦定意识形态的古代社会,篡逆为最大首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曹丕进而篡汉立国,悖理儒家纲常自然是十恶不赦,故而千年以来曹操多以白脸奸臣示人,但抛开意识形态而论,由曹操而始的这种篡位强人现象却值得探讨。对于曹魏因儒家伦理作祟,后世多事贬大于褒,但对于曹魏的定论,个人觉得《宋

  • 由空城计的可行性分析兼谈诸葛亮与司马懿的默契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奇怪,诸葛亮与司马懿这对一生之敌何来知音?且听我慢慢道来。(本文以《三国演义》为叙述依据)诸葛亮派纸上谈兵代表人物马谡去守街亭,导致街亭失守,诸葛亮不愧为诸葛亮,在他的芝麻酥的军事部署后料定其必败,急忙安排后路,完毕后亲自赶往西城运粮。可是,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司马懿在攻取街亭后,也看中了西城,亲自

  • 康熙晚年纵欲过度:畅春园内竟然偷欢致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年间有位格格是皇太极的幼女,顺治的妹妹,辈分上算是康熙的姑母。顺治遁入空门时,这位格格因为年幼尚未出嫁。康熙即位后,此女也一直留在宫中,后来,有大臣请求为之遣嫁。康熙听后说:“现在还谈什么嫁不嫁的,我早已纳为妃了。”臣属们大吃一惊,说:“宫闱之类乃王化所基,伦常不能紊乱。今公主于皇上乃是父亲一辈

  • 这锅我来背:关羽被批骄傲自大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骄傲自满、目中无人,源自陈寿的评价:“关羽刚而自矜。”之所以说关羽“刚而自矜”,主要依据有两件事:一是要入川与马超比武;二是受封官职时声称不与黄忠为伍。要入川与马超比武,发生在刘备取得成都之后。在攻取成都的战役中,马超不负众望,兵不血刃地拿下了成都,为刘备立下大功一件。由此,他逐渐居功自傲起来。

  • 刘禅为什么被骂成昏庸 罪魁祸首竟然是张飞?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刘禅是号称“枭雄”的三国顶尖风云人物刘备的儿子,蜀汉政权的第二代皇帝,也是蜀汉的亡国之君。刘禅的父亲刘备,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虽出身布衣,但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英雄,而且以“仁德闻名天下”,一生戎马征战,最后奠定了与魏、吴鼎足而立的蜀汉政权,用曹操谋士荀彧的话来说:“刘备,英雄也

  • 大唐秘史:武则天凭什么能在盛世唐朝篡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封建帝国的全盛时期,唐代的历史一度被中断。这个中断者不是别人,她就是中国古代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公元690年,武则天在摄政5年之后,正式废掉唐朝国号,改元天授,建立周朝,从此开始了她长达15年的统治生涯。武则天的举动是振聋发聩的,她使许多人,尤其是男人诚惶诚恐,敢怒而不敢言。他们不明白,究

  • 康熙幼时的一件事 却让他抱憾六十年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清朝皇帝中的明君,大家第一个先到的,应该就是康熙皇帝,在小编看来,康熙是大清帝国的第一明君,虽然他的儿子雍正也不差,但是毕竟在位时间只有十几年,所能做的还无法和老爹相比;至于另一位乾隆,在小编看来,除了喜欢给自己脸上贴金以外(十全老人是个很无耻的举动),所建立的“功业”不过是承接了上两代人的运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