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慈禧缘不坐奔驰汽车:不容司机坐她前面

慈禧缘不坐奔驰汽车:不容司机坐她前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491 更新时间:2024/1/16 5:01:56

以往很多图书将慈禧太后描写成刁钻毒辣、不可一世的末世“女王”,这只是由于政治权威湮没了她的女人特质。据说,慈禧太后喜欢游览,经常乘坐她的豪华大轿和马车去颐和园、西山游玩。

以往很多图书将慈禧太后描写成刁钻毒辣、不可一世的末世“女王”,这只是由于政治权威湮没了她的女人特质。这位讲究品位、时尚的“老佛爷”,率先接触并享受到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现代物质文明,她享用电灯,乘坐奔驰车,最喜欢摄影和巴黎香水……

她的意识形态在不断更新,思维方式也在不断变化,而这也增加了她对“西洋物件儿”的喜爱,以至于其在颐和园内还引领了一股西洋风。而这股西洋时尚风最终刮出了颐和园,吹向了北京城乃至全中国。

清漪园自1888年更名颐和园后成为慈禧太后常年驻足之地,颐和园不仅见证了慈禧太后施展政治权威的“女王”一面,也遍布着她作为“中国第一女人”引领时尚的足迹。

电灯照亮颐和园

颐和园乐寿堂正中,悬挂着一盏五彩缤纷的玻璃吊灯,而慈禧太后可以说是北京使用电灯的第一人。

有电之前,皇宫的室内照明多用蜡烛,间或使用油灯。清代晚期,国外的蜡烛进入中国,被称为“洋蜡”,和本土的自产蜡烛混用。当时清宫不同等级的嫔妃享用“洋蜡”有固定的数量和规格。

让电灯照亮颐和园这件事开始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翌年正式投入使用,不幸的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把颐和园内的电灯和电灯公所毁坏殆尽。慈禧太后避难回京重新入住颐和园,又令人重新操办。1901年,邮传部左侍郎盛宣怀花费5万两白银重修电灯公所,并且在德国荣华洋行购买机械设备。买设备也买来了服务,德国荣华洋行专门派技术人员协助。1903年,慈禧太后住进颐和园,电灯又亮了。

关于颐和园的电灯有一则趣事:1903年有位德国商人意图将西方电气商品打进中国市场,但慈禧反对。外国商人懂得,要想打开中国市场,首先要让慈禧带头用电灯。于是重贿慈禧的贴身太监李莲英。他们趁慈禧外出之际安装了电灯。

傍晚慈禧一进乐寿堂就质问:“我一走,你们为何在殿内张挂那么多的各色‘茄子’?”李莲英叩头请安后恭问:“老佛爷,该上灯了吗?”慈禧说:“上。”李莲英将门后的电灯开关打开,即刻灯光大放异彩。慈禧惊喜地问:“这些‘茄子’一下子全亮起来了,到底是些什么玩意儿?”李莲英毕恭毕敬奏道:“这就是电灯。”他说,用电灯方便、干净、明亮、安全,老佛爷用上它可以“添福添寿”。从此慈禧开始用电灯,中国各大城市慢慢开始用电。

直到1908年慈禧死后,隆裕皇太后宣布不再到颐和园来,颐和园作为皇家园林的历史使命正式结束,电灯公所的使命也到此为止。1931年,颐和园电灯公所的发电设备依然保存完好。当时的管理者想把它拍卖,拍卖所得用以购置接送游人的游览车,但个打算没能实现。到了1935年,张学良把这套设备拆走,运到了陕西。

如今,昔日的两个大吊灯仍保留在颐和园。其中一盏挂在排云殿正殿,另一盏挂在乐寿堂。这两盏吊灯,式样讲究,有个别灯泡现在已经丢失。最惹眼的是,其中一个吊灯的灯泡前面带个尖,里面的灯丝是圆圈状的。颐和园在申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时,联合国派专家来考察这两盏吊灯。专家们见到这个前面带个尖、“90岁高龄”、一通电还亮的御用电灯泡非常惊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太宗乐于纳谏?40岁以后开始怠政 也曾穷兵黩武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从秦始皇建帝号算起(公元前221年),至清宣统宣布“退位”止(公元1912年),在这两千一百多年中,大约有二百多位皇帝,其中天下统一的皇帝约有一百二十多个。在这些诸多皇帝中,昏庸、残暴、荒淫之君众多,但也还有为数甚少的杰出明君。唐王朝的唐太宗李世民可算得上是一位有作为的杰出明君,他开创了中国封建

  • 康熙皇帝的苦难童年:曾九死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帝曾说:“朕少时,天禀甚壮,从未知有疾病。”又说:“朕自幼强健,筋力颇佳,能挽十五力弓,发十三握箭,用兵临戎之事,皆所优为。”(《清圣祖实录》卷二七五)这样看来,他不但出身帝王之家,生活条件、教育条件优越,而且自幼身体强健,跟普通百姓相比,实在是有天壤之别。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康熙大帝的童年生

  • 伍子胥列传里都讲了些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伍子胥列传》是《史记》中的一部人物大传,出自《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作者当然是司马迁了,这是毋庸置疑的。这是一部人物大传,何为大传。大传就是除了些主要的人物,还包含了对于周边人物的描写以及对于他所在国家的描述,甚至还会涉及到对天下大势的解读。《伍子胥列传》中不仅是对于伍子胥一个人生平的描写,

  • 康熙清除鳌拜的真正幕后推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幼年智勇双全除鳌拜的故事一直是历史文学作品里的热门主题,虽说是一朝之君,但小小年纪如何清除顽党,或许幕后的推手是不可缺失的重要角色。玄烨继位后,四辅臣“担当国事,裁决庶务;入白太后,则别无可否,惟唯诺而已。”可见孝庄放手使用,四辅臣权力很大。加之缺乏监督、约束的机制,辅臣中个别人逐步走上结党营私

  • 历史上的窦漪房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窦漪房是怎样的?窦漪房一般我们称之为窦太后,她是西汉汉景帝刘恒的皇后。窦太后在汉惠帝时曾伺候吕雉,被称为窦姬,后被吕雉赐给了代王刘恒,当时窦漪房非常不愿去代国,但是因为诏书不得不去。代王刘恒是薄姬的儿子,刘恒在送来的宫女中唯一宠幸了窦漪房,并为刘恒生下一女二子。吕雉去世后,群臣拥戴薄姬之子刘

  • 赵匡胤陈桥兵变 揭秘“黄袍加身”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病逝。面对刚刚即位的七岁的小皇帝,后周大将赵匡胤终于按捺不住对“万人之上”地位的渴望。他联合属下发动了一场不流血的政变,如愿以偿地坐上了龙椅。从此,自唐末以来五十余年的分裂局面基本结束,中国再度统一。发迹于后周赵匡胤原本是后周的大将。五代十国时期,他最早加入后周太祖的军队,

  • 赵子龙力斩五将是指哪五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赵子龙力斩五将是《三国演义》中的第九十二回,此五将斩得是韩德和他的四个儿子。赵子龙像话说诸葛亮率兵征伐北面,曹睿得知消息后,便派出了身为驸马爷的夏侯懋前去抵抗诸葛亮的兵马,夏侯懋先是派出了韩德和他的四个儿子前往凤鸣山与诸葛亮的兵马阵前对抗,且说这个韩德力大无比,经常用开山用的大斧子来上阵杀敌,他的勇

  • 揭秘古代诗人的“妓女情结”:李白描写很大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有道是“自古才子多风流”,诗与情素来就是水乳交融、形影不离的。更有趣的是,中国的诗人一向以“骚客”自居,这里的“骚客”原本有忧国忧民的意思在内,可从另一角度来讲,诗人还真“有点骚”,盖因历史上的许多诗人都与妓女有扯不清的关系。通俗地讲,一个是“骚客”,一个是“骚货”,二者不谋而合。“诗仙”李白一生郁

  • 诸葛亮的一生中最大的失败竟是这件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当初诸葛亮在草庐之中,对刘备侃侃而谈,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战略主张。这就是“隆中对”。隆中对力主联孙抗曹,但其能够得以施行的基本前提就是取得刘表治下的荆州。同样的一块土地,什么时候夺取,从谁手上夺取,就战略价值而言是完全是不一样的。当时,曹操尚未进兵,孙权与刘表相持不下。如果这个时候,刘备从刘表手中得了

  • 溥仪的5个女人:其中两个与他离婚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末代皇帝溥仪,一生一共有过五个女人。在他还是宣统皇帝的时候,有过一后一妃。皇后是婉容,妃子是文秀。这一后一妃,曾经和溥仪有过一段比较快乐的时光。那时候,他们一块学习英文,一块骑自行车,玩得不亦乐乎,相处得非常融洽。但是,后来溥仪退位,再后来又被冯玉祥赶出了紫禁城,搬到了天津定居。在天津,溥仪一家人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