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匡胤陈桥兵变 揭秘“黄袍加身”真相

赵匡胤陈桥兵变 揭秘“黄袍加身”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231 更新时间:2023/12/23 5:55:13

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病逝。面对刚刚即位的七岁的小皇帝,后周大将赵匡胤终于按捺不住对“万人之上”地位的渴望。他联合属下发动了一场不流血的政变,如愿以偿地坐上了龙椅。从此,自唐末以来五十余年的分裂局面基本结束,中国再度统一。

发迹于后周

赵匡胤原本是后周的大将。五代十国时期,他最早加入后周太祖的军队,逐渐发迹。由于作战勇猛,指挥有方,到周世宗即位时,他已经晋升为禁军的总管了。

适逢北汉前来侵犯,周世宗亲自率领军队抵抗。两军即将交锋,后周的指挥樊爱能等人却临阵逃跑,士气大挫。军情危急之时,赵匡胤指挥骑兵纵马向前,冲垮了汉军的前锋部队,汉军阵形因此混乱。赵匡胤乘胜追击,攻打敌人镇守的河东城,并烧掉了城门。正要继续前进,一支流箭射来,正中他的左臂。周世宗连忙阻止他,命他班师。这场战役过后,周世宗看到了赵匡胤的智慧和勇气,擢升他为殿前都侯。

在攻打南唐的战斗中,赵匡胤更是身先士卒,当仁不让,表现出了极强的军事指挥才能。他跟着周世宗征战淮南,先斩杀南唐的兵马都监何延锡等人,又打败南唐节度皇甫晖、姚凤统领的十五万军队,并一路追击直到城下。皇甫晖在城上喊道:“人人都是各为其主,我把军队摆成阵势来和你决一死战,你觉得怎么样?”赵匡胤笑着答应了。皇甫晖整好军队,摆出一个阵势。赵匡胤抱着马脖子直冲入阵中,一刀砍中皇甫晖的脑袋,又生擒了姚凤。南唐军队大败,四散溃逃。

第二年,赵匡胤又担任前锋,跟随周世宗征讨濠州、泗州。南唐在十八里滩下寨,以河流为天险据守。周世宗召集随从将领,商议用骆驼把军队渡过对岸。而赵匡胤一个人跳上马先横渡河流,部下都骑马跟着他,上岸后立刻攻破了南唐的营寨。赵匡胤的军队一路势如破竹,连连大破南唐军队,令南唐政权闻风丧胆。南唐君主想用反间计,离间赵匡胤和周世宗之间的关系,于是派人给赵匡胤送去一封书信和三千两白银。赵匡胤将书信和白银全部上交,反间计没有得逞。

周世宗在征战途中,每天都要批阅来自各地的文书。一天,他在文书中发现一只皮革口袋,里面装着一只木简,木简上刻着五个字“点检作天子”。他觉得很怪异,又不便声张。想来想去,他怀疑时任点检的张永德有不轨之心,便找了个借口撤掉了张永德的职位,改让忠心耿耿的赵匡胤出任点检一职。至此,赵匡胤已经赢得了后周政权的充分信任和依赖。

黄袍加身

没过多长时间,周世宗因病去世,刚刚七岁的太子即位,就是周恭帝。符太后临朝执政。皇帝年幼,符太后又没有突出的政治才能,导致世宗时稳定的国家根基动摇,政治不稳,大臣们心中也各有各的小算盘。

翌年正月,忽然有人来报,说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符太后慌了神,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和宰相范质商议。范质思来想去,觉得唯有赵匡胤才能带兵出征,于是派赵匡胤统率大军,向北开拔。

几天后,赵匡胤和他的军队行至陈桥驿(今河南开封东北)。军队忽然停了下来,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即后来的宋太宗)和谋士赵普在军中散布言论,说此次出征可能有去无回,而今皇帝年幼,未必能记得将士们的功劳,恐怕战死的人会白白死去。将士们听了这种言论,人心惶惶,无心出征。

接着,赵普他们又开始煽动将士,说不如拥立赵点检当皇帝。点检打仗勇猛,又重情重义,将来即便战死沙场,家属也可以得到抚恤。士兵们心思活动了,开始暗地商议。

这天晚上,赵匡胤用酒肉犒劳全军。他喝得大醉,早早回到帐中休息。半夜醒来,只听见帐外人声鼎沸,大批军士涌向他的营帐。

赵匡胤打开门,故作吃惊地问道:“你们这是干什么?”

领头的士兵说:“我们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来,当今皇帝怎能记得我们的功劳?我们要求点检当皇帝!”

赵匡胤拒绝:“这种不忠不孝的事情,我不能做!”

领头的士兵又说:“如果点检拒绝我们,我们就只能散伙了。”其他士兵纷纷表示赞同。接着兵士们拿来一件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跪下山呼“万岁”。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赵匡胤要是不答应,可能会发生兵变,结果会变得更加难以预测。群情激昂中,赵匡胤答应称帝,但与士兵约定:不掠夺都城,不伤害周皇室的王公大臣。

接着,赵匡胤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开回京师,升殿称帝。然后,他将七岁的后周恭帝迁到西宫,尊符太后为周太后,改国号为“宋”,并改年号为建隆。这样,赵匡胤完成了从后周的殿前都点检到北宋开国皇帝的转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赵子龙力斩五将是指哪五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赵子龙力斩五将是《三国演义》中的第九十二回,此五将斩得是韩德和他的四个儿子。赵子龙像话说诸葛亮率兵征伐北面,曹睿得知消息后,便派出了身为驸马爷的夏侯懋前去抵抗诸葛亮的兵马,夏侯懋先是派出了韩德和他的四个儿子前往凤鸣山与诸葛亮的兵马阵前对抗,且说这个韩德力大无比,经常用开山用的大斧子来上阵杀敌,他的勇

  • 揭秘古代诗人的“妓女情结”:李白描写很大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有道是“自古才子多风流”,诗与情素来就是水乳交融、形影不离的。更有趣的是,中国的诗人一向以“骚客”自居,这里的“骚客”原本有忧国忧民的意思在内,可从另一角度来讲,诗人还真“有点骚”,盖因历史上的许多诗人都与妓女有扯不清的关系。通俗地讲,一个是“骚客”,一个是“骚货”,二者不谋而合。“诗仙”李白一生郁

  • 诸葛亮的一生中最大的失败竟是这件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当初诸葛亮在草庐之中,对刘备侃侃而谈,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战略主张。这就是“隆中对”。隆中对力主联孙抗曹,但其能够得以施行的基本前提就是取得刘表治下的荆州。同样的一块土地,什么时候夺取,从谁手上夺取,就战略价值而言是完全是不一样的。当时,曹操尚未进兵,孙权与刘表相持不下。如果这个时候,刘备从刘表手中得了

  • 溥仪的5个女人:其中两个与他离婚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末代皇帝溥仪,一生一共有过五个女人。在他还是宣统皇帝的时候,有过一后一妃。皇后是婉容,妃子是文秀。这一后一妃,曾经和溥仪有过一段比较快乐的时光。那时候,他们一块学习英文,一块骑自行车,玩得不亦乐乎,相处得非常融洽。但是,后来溥仪退位,再后来又被冯玉祥赶出了紫禁城,搬到了天津定居。在天津,溥仪一家人坐

  • 武则天创造的四项世界纪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世界纪录不仅存在于赛场上,其他领域同样存在各种各样的世界纪录。作为中国统治者中的一个特例,武则天一人就创造了四项皇帝中的世界纪录,不仅国内没有一位皇帝能破,即使在世界范围来看,依然称得上第一。这四项纪录分别如下:一、任用宰相最多唐朝能称为宰相的官职很多,左右仆射及门下、尚书、中书三省的长官,都可以称

  • 大臣丙吉敢于抗旨 救了犯人死后还入麒麟阁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上,西汉大臣丙吉的名声并不是特别显赫,但他坚持原则、敢于抗旨的事迹,却让人十分动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抗旨并不是为了自己,也不是为了皇帝,而是为了救人——救无辜之人。用现代的观点来看,这简直可以称为伟大。话说汉武帝晚年,因为迷信神仙巫术、长生不老等虚无缥缈的东西,导致脑子越来越乱,直至昏庸不

  • 女皇武则天:用属于女人的武器改变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寻访人物:武则天寻访地理:文水县南徐村武则天是文水人,但作为利州都督的女儿、大唐帝国的皇后和武周王朝的皇帝,她一辈子只回过两次文水,一次是12岁的时候回乡葬父,一次是37岁,身为皇后以后;一次满怀着巨大的悲痛,一次显露着衣锦荣归的煊赫。一千多年过去了,悲痛与煊赫都化为云烟,飘散在历史的故纸堆里,留在

  • 人渣皇帝高洋:只有你想不到 没有他做不到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上,很多皇帝都有精神病倾向。但是,症状像高洋这么明显的,却不多见。高洋是谁?他是南北朝时期的北齐皇帝。为什么说高洋是精神病呢?因为他做的那些事,正常人没人能做出来。高洋喜欢美女。不管这个美女是谁,不管她是兄弟的妻子还是大臣的妻子,他只要看上了,就要睡。百无禁忌,极其不讲究。如果这个美女不让他睡

  • 曾当上“工部员外郎” 的杜甫晚年却因何穷困潦倒?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自家人”的第二层次是幕僚,也就是人们已在小说弹词、故事评话之类文艺作品中经常遇见的“绍兴师爷”。要说幕僚,又得从“官僚”一词讲起。中国古代官场上,向来有一种把各级衙门行政官员通称作官吏或官僚的习惯,其实严格地说,官与吏有区分,官与僚也有区别。商周时代,僚的含义略近奴仆,所谓“僚者,劳也”;入秦汉后

  • 一代良臣狄仁杰 用一句话帮助李氏夺回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知道,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她的江山,是从大唐的李氏手里抢过来的。随着武则天的年纪越来越大,一个迫切而棘手的问题摆在了她的面前:立谁为太子?如果是一个男性皇帝,这个问题就简单多了,要么立儿子,要么立兄弟,实在不行就立侄子。反正,不管立谁,都是本家族的人。可武则天是个女的,如果立儿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