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周武王病重之后,指定周公辅政让姜子牙回齐国是为何?

周武王病重之后,指定周公辅政让姜子牙回齐国是为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081 更新时间:2023/12/9 21:35:30

姜子牙,名姜尚,又名姜尚,又称师尚父,太公望,齐太公,吕牙,子牙。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商周交替之际的传奇人物,不仅军事谋略惊人,而且善于治理国家,还长寿超过百岁。尤为重要的是,姜子牙唯一女儿是周武王的正妃,生下的长子为周成王,两人有着血缘纽带。

那么,作为周武王的岳丈,周成王的外公,又有经天纬地之能力,周武王病重去世之前,为何指定周公辅政周成王,而让姜子牙回到封地齐国?

周文王时期,姜子牙成为国师、军师,周武王时代姜子牙延续这一职务,还尊为“师尚父”,是武王伐纣的头号功臣。

公元前1048年,武王第一次伐纣,大军抵达黄河南岸的盂津,有八百诸侯闻讯赶来参加,纣王孤立无援,诸侯劝说武王伐纣,但周武王与姜子牙认为,时机还不成熟,于是班师回朝了。这次灭商预演,史称“孟津之会”或“孟津观兵”。

武王第一次伐纣,之所以最后班师回朝,估计与两点有关:一是纣王严阵以待,商朝不够混乱,或有诸侯助阵,周武王与姜子牙发现没有太多必胜之机,二是周武王与姜子牙观察盟友,试探盟友的态度,可能发现盟友还有所欠缺。

公元前1046年,武王第二次伐纣,拜姜尚为帅,发兵五万渡过黄河东进。《诗经》中对牧野之役歌咏道:“维师尚父,时维鹰扬。”牧野之役,以武王为统帅,姜太公为总指挥,因此姜子牙可谓是武王克殷的第一功臣。

在军功上,姜子牙达到人生巅峰,在家事上,姜子牙也达到了人生巅峰。

周朝建立之后,周武王为了酬谢周朝的功臣和宗室,大行分封制度,首封身为师父的功臣吕尚于营丘(后改称临淄),国名为齐。姜子牙至齐之后,将齐地治理得非常好,开创了中国齐文化,说明姜子牙有很强的治国能力。姜子牙之后,周武王封周公旦于鲁,但“封土不过百里”,封地规模远不及姜子牙。

我们都知道,周武王分封诸侯的基本原则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此后才分封外人(商朝遗民与历史上的帝王后裔等),姜子牙与周武王没有血缘关系,为何周武王第一个隆重分封姜子牙呢?除了姜子牙军功之外,应该还与姜子牙女儿有关。

姜子牙一共有13个儿子、一个女儿,其中女儿叫邑姜,后来成为周武王正妃,一共生有二个儿子。邑姜长子为周成王姬诵,次子为唐叔虞——晋国始祖。邑姜成了姜子牙与周武王的纽带,让两者有了亲戚关系,姜子牙成了周朝的外戚。

论能力,姜子牙有能力;论关系,姜子牙有关系……为何周武王去世之前,却让周公旦辅政,而不是姜子牙呢?笔者认为,这既有权谋考虑,又有实际能力考虑。

一直以来,周公旦给我们的印象是文官形象,直到周武王去世之后,才协助周成王平定三藩之乱等。如果将周公旦看成文官,自然没有资格成为辅政。先秦时代,不会打仗没有军功的官员,往往都没什么地位,最多属于二流官员。如今,我们读先秦历史,其中能让人铭记的官员,绝大多数都有军功。鲜为人知的是,武王伐纣过程中,如果说姜子牙是水面上的第一功,那么周公旦就是水面下的第一功。

周公旦,周武王姬发同母之弟,姬发即位之后,以太公望(姜尚)为国师,以周公为辅相,其中周公经常佐助辅弼姬发,处理很多政务,“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周武王经常与周公旦商量政事。

任何一个年度,造反都是一个杀头的大买卖,尽管周人实力大涨,但毕竟周国只是“小邦”,想要取代殷商,需要顾及的问题太多了,比如诸侯是否响应、机会是否到来、如何准确抓住机会、各方面准备是否充分等。根据史书记载,周武王没有与姜子牙商量这些事,而是多次问计于周公旦。

周武王继位第二年,周武王带着这些问题询问周公旦,周公旦认为“以德服人”,即不要冒犯盟友,团结维护盟友,《大开武》记载:“兹在德,敬在周,其维天命,王其敬命。 远戚无干,和无再失。维明德无佚,佚不可还。”

在此之后,周武王又有多次问计周公旦,指出自己早晚都在戒备殷人,可不知道最好的办法。周公旦又劝诫武王顺德谋事。

史书记载周公旦喜欢“以德服人”,肯定存在一定美化与隐瞒,估计周公旦自有一番“阴谋”。但周武王三番五次问计周公旦,显然说明周公旦的能力。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周公旦参与出征。克殷成功第二天,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在武王左右,向上天和殷民宣布纣王罪状,正式宣布殷朝灭亡,周朝取而代之,武王为天子。此时,周公的地位仅次于武王,周公把的大钺是一种权力象征。

关于武王克殷中姜子牙与周公旦,西汉刘向《说苑》里的一篇文章,讲述了武王攻克商朝后,如何处置百姓的办法,姜子牙的办法令人不寒而栗。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殷之士众,奈何处之?”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刈厥敌,使靡有余,何如?”王曰:“不可。”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贵族有过,在纣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姜子牙认为,应该将朝歌城内的殷商百姓全部杀了。周公旦认为,将过错归于纣王一人,其他人保持原样,不因改朝换代而有所改变,周武王赞同周公旦的建议。

历史上对姜子牙之所以如此心狠手辣,有一种观点认为,姜子牙是克殷第一功,加上女儿又是正妃,已经有功高盖主之嫌,因此故意给出这么一个毒辣的建议,不给周武王产生“收买殷商遗民之心”的想法。说到底,姜子牙为了自保,故意说出一番不明智的狠话。毕竟,姜子牙初至齐地时,顺应齐地风俗,简化礼节而修政,发展工商业,利用当地鱼盐之利,人口大增,使齐国成为大国。姜子牙能温和对待齐地土著,为何不能温和对待殷商遗民?

周武王不选姜子牙为辅政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姜子牙功劳太大,在诸侯之中威望太高,而且在宫廷之内还有女儿邑姜,周成王还处于襁褓之中。因此,如果任命姜子牙为辅政,全权处理一切国政,那么一旦姜子牙怀有异心,即可轻易颠覆姬姓江山。或许,在克商第二天,周武王让周公旦持大钺,或许就已经开始防备姜子牙了。

与此同时,周武王任命周公旦为辅政,姜子牙在齐国,就能有力牵制周公旦。原因很简单,周成王是姜子牙外孙,而姜子牙有能力有威望,一旦周公旦想要篡位,姜子牙必然反对。

因此,对周武王而言,姜子牙在外,周公旦辅政,这是最佳选择,姜子牙可以牵制周公旦。反过来的话,周公旦却无法牵制姜子牙,周朝江山就危险了。可见,周武王这一看似矛盾的安排背后,有着老奸巨猾的深谋远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西魏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是什么人?他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西魏时期受封的八位柱国大将军,史称“八柱国”,分别为:宇文泰,元欣,李虎(李渊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赵贵,于谨,独孤信(宇文毓和杨坚岳父,李渊的外祖父),侯莫陈崇。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其中,就独孤信来说,他的三个女儿,在周、隋、唐三朝都进入皇室,三代都为外戚,自古以来

  • 韦太后去世时是多少岁?她在金国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靖康二年(金天会五年,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导致北宋灭亡。 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韦太后是宋高宗赵构的生母,也称宣和皇后。都说战争让女人走开,好像残酷的战争跟女人没什么关系,而事实上,女人也是战争的参与者和受害者。战争规模越大,就

  • 关羽败走之时距离上庸不远 刘封为什么不派兵救援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关羽和刘封,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羽麦城兵败的时候,距离上庸不远,刘封为什么没有派兵去营救关羽?刘封到底是什么想的?喜欢三国的朋友们在看到关羽败走麦城的时候一定会非常难过,如果你是蜀汉的粉丝,那估计会有弃书的冲动了。关羽当时奉大哥刘备的命令镇守荆州,荆州是刘备的老家底

  • 项羽和刘邦相比 章邯为什么会选择投靠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章邯和项羽,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章邯作为秦朝最后一个名将,章邯为什么会选择项羽,不选择刘邦?章邯为什么这般选择?秦始皇去世后,注定了秦朝的灭亡,李斯、赵高、胡亥三人在沙丘密谋谋朝篡位,拥立胡亥为帝,随后逼死了蒙恬、蒙毅、冯去疾、冯劫等一系列名将名臣,胡亥当皇帝

  • 吕雉去世后,为什么审食其还能保全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审食其与刘邦是同乡,颇受吕雉的宠信,他们之间还传过绯闻,为什么吕雉去世后,审食其没有被清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审食其能侥幸地活下来,主要是依靠他的社交能力。换句话说,是他曾经帮助过的人,在他危难之时想尽了办法帮助他逃脱罪责。另一方面,虽然审食其是吕后的男朋友,且当上了左丞

  • 夏侯惇没有多少战功,为何深受倚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夏侯惇没有多少战功,为何深受倚重?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起兵之初,功勋卓著公元192年,曹操进攻陶谦,而后方兖州被张邈和陈宫背叛。是夏侯惇、荀彧、程昱三人拼死守住了鄄城和阿城两县。人在困难时得到的帮助最为珍贵。如果没有此三县,曹操就是孤家寡人了,因此对于曹操来说,这是弥足珍贵

  • 建文帝朱允炆削藩的时候 朱允炆为何没有效仿推恩令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建文帝削藩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武帝的推恩令威力那么大,建文帝削藩的时候,朱允炆为什么不效仿?朱允炆到底是怎么想的?汉高祖刘邦认为秦朝之所以二世而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分封同姓子弟为诸侯王。因此他在定鼎天下后采取了分封制,即将国家的边远地区分

  • 三个儿子斗得死去活来,李渊有什么办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李世民和李建成为什么会斗?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李渊把一个太子之位扔给了李建成,但是你没有明确说明这个太子之位给她,他就是你的法定继承人,或者说你以后的继承就是它了。你应该把这个东西当面锣对面鼓的跟自己的儿子跟所有人都讲清楚。那这个事情完全不可能发生,李建成和李世民如果真的知道继

  • 司马衷为何会成为白痴皇帝 司马衷皇后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衷为何会成为白痴皇帝司马衷是司马炎的次子,他在九岁时就被立为太子,他是西晋的第二位皇帝。虽然他作为一个天下的领导者,但是他并没有真正地掌控朝廷之事,朝政都由比他大两岁的皇后贾南风掌控着。司马衷图前任皇帝司马炎就一直怀疑司马衷的智力,但是在多次的检测下也没有什么异常。因为他的妻子贾南风,每次在司马

  • 解析南宋杨万里和范成大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杨万里和范成大的关系南宋时期虽然军事上不给力,但是在文化上还是有着比较高的成就,出了很多影响深远的大诗人,其中又以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为主,这里就主要介绍一下范成大和杨万里两人的生平故事。范成大雕像杨万里是北宋时期有名的诗人,他从小就深受理学的影响,因此对于品德非常的关注,而且他对于当时朝廷国家的事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