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的雄才大略和奸诈诡秘

曹操的雄才大略和奸诈诡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243 更新时间:2024/1/15 20:00:58

任天下之智力——曹操与人才群

曹操和袁绍起兵对抗董桌时,两人之间曾有过一次颇有意思的对话:

绍问公曰:“若事不辑,则方面何所可据?”

公曰:“足下意以为何如?”

绍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觽,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

公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三国时代群雄角逐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人才的较量,每一个强大的政治军事集团的崛起无不以优秀人才为后盾;没有人才优势,也就无所谓事业上的成功,曹操对此深有体会:“吾起义兵诛暴乱,于今十九年,所征必克,岂吾功哉?乃贤士大夫之力也。”(同上)

在如何吸引和任用人才问题上,曹操“雄”、“奸”并存的双重性格也得到了明显的反映。

早在创业之初,曹操就非常中重视网罗人才;建都许昌之后,又一再下达“求贤令”,以朝廷的名义招纳贤士,试图把散落在民间的人才都聚集起来。

在选择人才的标准上,曹操以其政治家的独特气魄,一反过去以门阀和名气取人的传统标准,主张不拘一格,“唯才是举”。著名的《八月令》竟然明确地提出要起用那些“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这是对以门阀品第为唯一标准的传统人事制度的一次猛烈冲击。对于曹操“识拔人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的选才标准,连宋代保守主义政治家司马光也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罗致到了人才,还有个如何任用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曹操亦有独到之处,这就是清人赵翼所概括的“以权术相驭”。至于具体的做法,赵翼有一段精彩的论述:

盖曹操当初起时,方欲籍众力以成事,故以此奔走天下,杨阜所谓曹公能用度外之人也。及其削平群雄,势位已定,则孔融许攸娄圭等,皆以嫌忌杀之;荀彧素为操谋主,亦以其阻九锡而胁之死;甚至杨修素为操所赏拔者,以厚于陈思王而杀之;崔琰素为操所倚信者,亦以疑似之言杀之;然后知其雄猜之性,久而自露,而从前之度外用人,特出于矫伪,以备一时之用,所谓以权术相驭也。(《二十二史札记》)

曹操在创业之初,需要人才帮助打天下时,他可以虚心纳士,和刘备、孙权一样对有用之才极尽礼遇。曹操厚待刘备、关羽的事情是尽人皆知的,其实他给予自己重要的谋臣将士的优待远在刘、关二人之上,故大多能得人死力。

尤为难得的是,曹操在创业之初能用度外之人,即对有用的人才做到不记前嫌,即使是仇敌也不念旧恶,不加报复,表现了一个政治家的博大胸怀和恢弘大度。

例如官渡之战后,发现许多“许下及军中人”与袁绍暗通的书信,有人提出要查清之后收而杀之,曹操却说“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同上),遂命“皆焚之”。

又如陈琳,原是袁绍的部下,曾为其起草讨曹檄文,直骂到曹操祖宗三代。但归附曹操之后,仍然受到重用,并未遭受报复。

再如张绣,与曹操有杀子之仇。但张绣归降后,曹操不计前嫌,仍拜他为扬武将军,并结为儿女亲家。官渡之战中,张绣力战有功,后又击破袁谭,曹操论功行赏,增邑二千户,其他“诸将未有满千户者”。(《三国志·魏书·张绣传》)

然而,曹操对于人才的恩惠、友谊和礼遇、宽大等都直接服务于其政治目的,他的目的很明确,笼络人心、以让人才为其所用;一旦达不到这一目的,或者过去倚仗的人才对其产生了异心,那么就毫不留情地加以剪除。

曹操智囊团的首席人物荀彧的遭遇就很能说明问题,他“弃绍从操”之后,在政治方面给予了曹操很大的支持,曹操也与他颇为投缘,甚至称赞其为“吾子房也”。但荀彧自幼受儒家礼法教育,毕竟心存汉室,他之所以为曹操出谋划策就是希望能通过曹操“削群雄,以匡汉室”,所以当他看到曹操权位日高,欲加国公和九锡时,便和曹操在政治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他明知曹操有僭越之心却不肯附和,这就成了曹操实现个人野心的绊脚石,于是遭到嫉恨。关于荀彧的结局,有人说是被曹操用药酒毒死,也有人说是受胁迫而自杀身亡,总之是不得善终。

像这样先受礼遇后遭忌杀的自然并非荀彧一人,还有不少早年曾为曹操的统一大业建立功勋的人,到后来却不得不通过回避隐退以求自保。曹操的重要谋士程昱就以“知足不辱”为由,自动交付兵权,乞求退休;而贾诩“自以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嫌,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何夔见“太祖性严,掾属公事,往往加杖”,便“常畜毒药,誓死不辱”。这些史实都说明在曹操后期的高压政策下,他的臣属们进退维谷,忐忑不安的心理状态。

因此,将曹操对人才既任用又猜疑的态度比照起来看,他在人才问题上奉行的其实是实用主义的方针。为了建立统一天下的王霸事业,他重视人才、礼遇人才,表现了他有囊括英才的雄才大略和容纳人才的恢弘大度;但是为了维护个人的绝对权威,他又猜忌、枉杀人才,表现了其在人才问题上奸诈诡秘的另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第一帅哥孙策是如何征服江东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孙策称霸江东,孙策为什么在袁术手下,孙策16岁称霸江东

    初平四年时,中国的大时局已经混乱到了无法再混乱的地步,但各方诸侯小地盘却逐渐安稳,经过血与火的洗礼,一些具有实力与能力的豪强已经初显割据雏形。新版三国沙溢版孙策先重点说一下将来的吴国:子承父业的孙策。孙坚中伏死后,传承问题马上就摆在了眼前,…初平四年时,中国的大时局已经混乱到了无法再混乱的地步,但各

  • 汉宣帝刘病已:在监狱中成长的传奇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许平君和刘病已,家事汉宣帝,汉宣帝刘询的儿子

    长安天牢里的刘病已是一名钦定的死囚。他这辈子连平平安安做个老百姓都是奢望,却鬼使神差地成为皇帝。刘病已登基后改名刘询,史称汉宣帝,被誉为西汉王朝的“中兴之主”。这个原本与皇位绝缘的孩子,最后成了一代明主,有人说他是“长安牢狱中走出的天子”,有人说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在监狱中成长的皇帝,还有人根据刘

  • 汉献帝刘协:结局最好的亡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破巢之下几完卵?亡国之君多悲惨。在历史上,亡国皇帝被毒害、刺杀、砍头的例子不胜枚举;而那些有幸能够委曲求全、苟活性命的,其结局自然又是另一番境地。相比之下,汉献帝刘协不仅享受天伦,寿终正寝,死后以天子规格和礼仪下葬,而且他在有生之年还广施仁政,悬壶济世,造福一方,为民传颂,堪称中国历史上结局最好的亡

  • 探析曹操阵营中的第一猛将——张辽张文远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曹家大将,刘备阵营有哪些人,魏国第一猛将

    《关云长》张辽剧照 蜀汉的五虎上将多半是小说家的虚构,历史上并没有相关记载,但是曹魏的五子良将却是在三国志中的明文记载,而五子良将之首的就是张辽张文远。作为浴血沙场能征善战的将军,张辽当为曹魏阵营的第一人。王歆更赞曰:“曹魏多名将,而张辽为…《关云长》张辽剧照蜀汉的五虎上将多半是小说家的虚构,历史上

  • 关于曹操和三国演义的真实性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演义和历史上的三国差别大吗,三国演义是正史吗,三国演义误导历史

    古人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现在好象有不少人反对了。认为演义没有那么真。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演义有“拥刘反曹”倾向吧?在宋代,苏东坡就说小孩子听三国故事,曹操赢了就愁眉苦脸,刘备赢了就喜笑颜开。可见在名分思想非常严重的古代,身为正统的刘备(虽然是没落皇族)是很得人心的。老罗当然不能免俗,

  • 刘伯温退隐续命12年是真实存在还是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伯温斩龙脉传说,诸葛亮和刘伯温续命,刘伯温往生在昆仑山修炼500年

    刘伯温简介刘基生于1311年7月1日,是元末明初的一名军事家、文学家以及政治家。他字伯温,是汉族人,祖籍是浙江省文成县人,因此,又有人称刘伯温为“刘青田”。在明朝建立了之后,朱元璋封刘伯温为诚意伯,被人称为“刘诚意”。死后被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因此又被成为“刘文成”、“文成公”。刘伯温自幼便十分的聪

  • 刘备和“衣带诏”之间的缘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桃园三结义谁是,刘备和诸葛亮,刘备和刘邦

    衣带诏本是汉帝委托车骑将军、国舅董承诛杀曹操的血字密诏。自刘备参与并签订义状,收得部分朝廷重臣人心之后,便开始“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可惜韬光养晦的结果,还是被见识过人的曹操怀疑,一出惊险万分的“青梅煮酒论英雄”过后,知道不但国贼难诛,自身还有生命危险,于是打起跑路

  • 蚩尤长什么样?上古十大魔神之兵神蚩尤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十大钝兵器,古代十大凶兵,蚩尤为什么叫兵主

    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听到魔神两个字就觉得特别好奇和热血澎湃。是的,魔神来了。关于上古的十大魔神,包括兵神蚩尤 ,战神刑天,星神夸父,水神共工,风伯飞廉,雨师屏翳,冥王神荼、郁垒,魔星后卿,旱神女魃,遁神银灵子。先来介绍一下兵神蚩尤。相传蚩尤面如牛首,背生双翅,是牛图腾和鸟图腾氏族的首领。他有兄弟八十一

  • 诸葛亮劝刘琦跑路 是为他着想还是为刘备谋划?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劝降马超哪一集,诸葛亮劝关羽,诸葛亮劝子篇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六七月间,荆州城内,一个人愁云密布。虽然外有强敌逼近,内有父亲重病,但他忧虑的不是这些,而是病榻上的父亲去世后,能不能坐上荆州牧的位置。这个人,就是荆州牧刘表刘景升的长子刘琦。刘表有两个儿子:长子刘琦,次子刘琮。两个人都是平庸无能之辈,曹操认为他们的智商只有阿猪阿狗的水平,“

  • 为什么说诸葛亮是千古罪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真的神机妙算吗,历史上的诸葛亮真的那么神吗,诸葛亮历史上存在吗

    为什么说诸葛亮是千古罪人?听我慢慢道来。诸葛亮出山时,中原基本上接近二分之局,只有一些小国未被曹魏或者孙吴所干掉。而刘备当时只占有一个小城,根本没什么作为。诸葛亮在此时出山,理应襄助操、孙任一方,这至少加速中原的大一统,可以免被外族所侵。然而诸葛亮却加入了刘备。好听点叫报恩、锄强扶弱,不好听的就叫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