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景帝刘启:给百姓人人封官的好皇帝

汉景帝刘启:给百姓人人封官的好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721 更新时间:2024/1/18 23:41:52

汉景帝刘从老爹手里接过国家重任和家族遗产的时候,老爹曾嘱咐他两句话,大概意思是:你当政以后,务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把国富民强的大好局面延续下去,切莫不要自己瞎折腾;万一哪天国家发生动乱,一定要让周亚夫统领军队去平息,他绝对能够保证江山社稷的安全。

景帝这个人,自己虽然缺少治国韬略,拿不出更多好办法,但最大特点是听话,善于“萧规曹随”。对老爹的临终遗言,他始终牢记在心,念念不忘。他还把“休养生息”作为座右铭放置案头,作为他的工作方针。

景帝上任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大赦天下”。这体现了他为人宽厚的美德,这美德估计是他老爹遗传的。文帝当政的时候,曾经发生过一件能充分体现他宽大胸怀的故事。这个故事曾流传天下,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小女孩,她的名字叫缇萦。当人们谈起这个故事的时候,总是称赞缇萦救父的智慧和勇气,把作出最终决定的文帝放在一边,这显然有失公允,如果没有文帝的慈悲之心,怎么会刀下留情,又怎会有后来的修改刑典呢?

大赦天下在景帝之前早已有之,做法并不稀奇。但到了景帝这里,进一步发扬光大。景帝大赦天下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使用频率比较高,另一个是涉及对象比较宽。景帝在位总共16年,据不完全统计共7次大赦天下,接近平均两年一次。元年四月,大赦天下;三年正月,大赦天下,同年六月,大赦参与“七国之乱”的罪犯;四年六月,大赦天下;中元元年,大赦天下;中元五年六月,大赦天下;后元元年三月,大赦天下。他不仅大赦那些刑事犯罪,还大赦那些参与叛乱的政治犯,可以看出他的宽厚之心。景帝如此为之,小处看是为了给那些犯过错误的人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大处看是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以德治国,体现的是一种基本国策。

景帝上任之后的另一个雷人之举是给天下老百姓人人封官,而且享受一定的级别待遇。景帝元年四月,赐予百姓爵位一级。中元元年四月,赐予百姓爵位一级。后元元年三月,赐予百姓爵位一级。后元三年景帝临终遗言,赐予诸侯王至百姓作为户主的每人爵位一级。景帝这一做法,看似并无实际意义,但实际作用不可低估。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虽然有了官位以后,也只能自己管自己,但是至少有了“爵位”身份,有了某种自豪感,干起活来自然会干劲倍增。

景帝实施德政的另一个举措是经常给百姓减免税收,有时还发救济金和慰问金。元年五月,景帝下令,全国减免一半的田租。不要小看这个命令,减免一半,是个什么概念?这可不是个小数,如此关注民生、惠及民生的政策,老百姓能不拥护吗?

景帝临终之时念念不忘百姓的疾苦,在他的遗言里,有这么一条,给天下老百姓每户发一百钱。全国每户一百钱,这也不是个小数目。

景帝“以德化民”最富有代表性的举动,当属亲事躬耕。为了鼓励农民努力耕作,劝勉各级领导干部关心农业生产,每到春耕时节,景帝都带领皇后和太子到最艰苦的地区亲自种地。景帝亲事躬耕不是为了做样子,而是亲自上阵,来真的,干实的,每次都累得满头大汗,真正做到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连皇帝都如此重视农业生产,其他朝中百官又怎么敢忽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呢?

从以上方面可以看出,汉景帝刘启是个有德行的人,是个关心民众疾苦的人,总而言之一句话,是个好人。但是,好人有好人的弱点,那就是心地太善良,没有防人之心。这样的好人,做社会道德模范或慈善家可以,当皇帝有时难以驾驭大局。因为,一个称职的皇帝,必须文武兼备,既要厚德载物,又要铁腕治军,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在这个问题上,景帝曾经有过一次深刻的教训。

或许是由于景帝太善良了,致使有些诸侯国借机扩大自己的势力,图谋不轨。这其中尤以吴王刘濞为甚。他不仅违反国家禁令,私自开采铜矿,还私自煮盐,而且招兵买马,日益骄横。景帝在位期间,刘濞从不到京城参见,完全不把皇帝放在眼里。这显然是欺负皇帝是老实人。

对于刘濞等人的行为,景帝一开始并没有在意,但手下的大臣晁错看出了问题。他认为,如果不及时削弱诸侯的势力,这些人早晚有一天会起兵造反,要想有效预防他们造反,必须主动出击,想办法削弱他们的实力。对于晁错的建议,只顾以德行治天下的景帝,缺乏最基本的政治敏锐性,总是担心一旦削地,会引起诸侯造反。殊不知,如果他们背后长着反骨,早有造反之心,削地会造反,不削地也会造反。造反只是迟早的事儿。

后来,在晁错等人的强力建议下,景帝勉强同意削地。没想到这次行动,让吴王刘濞找到了起兵造反的借口,他趁机串通楚、赵、胶西、胶东、菑川、济南六国的诸侯王,发动了联合叛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七国之乱”。

刘濞发兵二十万,号称五十万,为主力向皇帝发难。同时又派人与匈奴、东越、闽越贵族勾结,用“清君侧,诛晁错”的名义,举兵西向进发。叛军顺利地打到河南东部。景帝一时没了主张,听说叛军不是反自己,而是反晁错,只要杀了晁错就天下太平,平安无事了,这位天真的皇帝大人居然真的把一代忠臣晁错给杀了。

景帝主动杀掉晁错后,并没有解除叛乱危机,叛军依然不退,公开声言要夺皇位。到了这时候,景帝才知道,吴王为了谋反,已经准备了十几年,与晁错削地毫无关系,只是他们找到了一个借口而已。景帝意识到自己遇到了真正的考验,如何保住皇位,如何保住家产,让他确实犯了难。

危难之际,景帝想起了老爹的临终遗言,想起了文帝死前曾经提到的那个人。于是,他命令周亚夫“将三十六将军”及大军全力镇压“七国之乱”,绝不能让他们谋取天下财富的野心得逞。周亚夫果然不负众望,以奇兵断绝了叛军的粮道,只用了十天的时间,就大破叛军。刘濞逃到东瓯,被人所杀。其余参与造反的六王全都畏罪自杀,天下重新回归。

由于景帝“富国有方”,文帝时期的繁荣景象得以进一步发展,历史上第一个盛世达到了巅峰时代。据史书记载,那时候的中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最富裕的国家。国家的粮仓丰满起来了,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了仓外,那是“相当地壮观”;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了,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操的雄才大略和奸诈诡秘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任天下之智力——曹操与人才群曹操和袁绍起兵对抗董桌时,两人之间曾有过一次颇有意思的对话:绍问公曰:“若事不辑,则方面何所可据?”公曰:“足下意以为何如?”绍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觽,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公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 三国第一帅哥孙策是如何征服江东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孙策称霸江东,孙策为什么在袁术手下,孙策16岁称霸江东

    初平四年时,中国的大时局已经混乱到了无法再混乱的地步,但各方诸侯小地盘却逐渐安稳,经过血与火的洗礼,一些具有实力与能力的豪强已经初显割据雏形。新版三国沙溢版孙策先重点说一下将来的吴国:子承父业的孙策。孙坚中伏死后,传承问题马上就摆在了眼前,…初平四年时,中国的大时局已经混乱到了无法再混乱的地步,但各

  • 汉宣帝刘病已:在监狱中成长的传奇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许平君和刘病已,家事汉宣帝,汉宣帝刘询的儿子

    长安天牢里的刘病已是一名钦定的死囚。他这辈子连平平安安做个老百姓都是奢望,却鬼使神差地成为皇帝。刘病已登基后改名刘询,史称汉宣帝,被誉为西汉王朝的“中兴之主”。这个原本与皇位绝缘的孩子,最后成了一代明主,有人说他是“长安牢狱中走出的天子”,有人说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在监狱中成长的皇帝,还有人根据刘

  • 汉献帝刘协:结局最好的亡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破巢之下几完卵?亡国之君多悲惨。在历史上,亡国皇帝被毒害、刺杀、砍头的例子不胜枚举;而那些有幸能够委曲求全、苟活性命的,其结局自然又是另一番境地。相比之下,汉献帝刘协不仅享受天伦,寿终正寝,死后以天子规格和礼仪下葬,而且他在有生之年还广施仁政,悬壶济世,造福一方,为民传颂,堪称中国历史上结局最好的亡

  • 探析曹操阵营中的第一猛将——张辽张文远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曹家大将,刘备阵营有哪些人,魏国第一猛将

    《关云长》张辽剧照 蜀汉的五虎上将多半是小说家的虚构,历史上并没有相关记载,但是曹魏的五子良将却是在三国志中的明文记载,而五子良将之首的就是张辽张文远。作为浴血沙场能征善战的将军,张辽当为曹魏阵营的第一人。王歆更赞曰:“曹魏多名将,而张辽为…《关云长》张辽剧照蜀汉的五虎上将多半是小说家的虚构,历史上

  • 关于曹操和三国演义的真实性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演义和历史上的三国差别大吗,三国演义是正史吗,三国演义误导历史

    古人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现在好象有不少人反对了。认为演义没有那么真。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演义有“拥刘反曹”倾向吧?在宋代,苏东坡就说小孩子听三国故事,曹操赢了就愁眉苦脸,刘备赢了就喜笑颜开。可见在名分思想非常严重的古代,身为正统的刘备(虽然是没落皇族)是很得人心的。老罗当然不能免俗,

  • 刘伯温退隐续命12年是真实存在还是传说?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伯温斩龙脉传说,诸葛亮和刘伯温续命,刘伯温往生在昆仑山修炼500年

    刘伯温简介刘基生于1311年7月1日,是元末明初的一名军事家、文学家以及政治家。他字伯温,是汉族人,祖籍是浙江省文成县人,因此,又有人称刘伯温为“刘青田”。在明朝建立了之后,朱元璋封刘伯温为诚意伯,被人称为“刘诚意”。死后被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因此又被成为“刘文成”、“文成公”。刘伯温自幼便十分的聪

  • 刘备和“衣带诏”之间的缘起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桃园三结义谁是,刘备和诸葛亮,刘备和刘邦

    衣带诏本是汉帝委托车骑将军、国舅董承诛杀曹操的血字密诏。自刘备参与并签订义状,收得部分朝廷重臣人心之后,便开始“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可惜韬光养晦的结果,还是被见识过人的曹操怀疑,一出惊险万分的“青梅煮酒论英雄”过后,知道不但国贼难诛,自身还有生命危险,于是打起跑路

  • 蚩尤长什么样?上古十大魔神之兵神蚩尤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十大钝兵器,古代十大凶兵,蚩尤为什么叫兵主

    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听到魔神两个字就觉得特别好奇和热血澎湃。是的,魔神来了。关于上古的十大魔神,包括兵神蚩尤 ,战神刑天,星神夸父,水神共工,风伯飞廉,雨师屏翳,冥王神荼、郁垒,魔星后卿,旱神女魃,遁神银灵子。先来介绍一下兵神蚩尤。相传蚩尤面如牛首,背生双翅,是牛图腾和鸟图腾氏族的首领。他有兄弟八十一

  • 诸葛亮劝刘琦跑路 是为他着想还是为刘备谋划?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劝降马超哪一集,诸葛亮劝关羽,诸葛亮劝子篇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六七月间,荆州城内,一个人愁云密布。虽然外有强敌逼近,内有父亲重病,但他忧虑的不是这些,而是病榻上的父亲去世后,能不能坐上荆州牧的位置。这个人,就是荆州牧刘表刘景升的长子刘琦。刘表有两个儿子:长子刘琦,次子刘琮。两个人都是平庸无能之辈,曹操认为他们的智商只有阿猪阿狗的水平,“